細菌性痢疾 菌痢 志賀菌病 acillarydysentery bacillary dysentery
細菌性痢疾 菌痢 志賀菌病 acillarydysentery bacillary dysentery百科
細菌性痢疾簡稱菌痢;是志賀菌屬(痢疾桿菌)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有全身中毒癥狀、腹痛、腹瀉、裡急後重、排膿血便等臨床表現.中毒型菌痢起病急驟、突然高熱、反復驚厥、嗜睡、昏迷、迅速發生循環衰竭和呼吸衰竭,而腸道癥狀輕或缺如,病情兇險.本病有有效的抗菌藥治療,治愈率高.療效欠佳或慢性變多是因為未經正規治療、未及時治療、使用藥物不當或耐藥菌株感染.全年均可發生,但以夏秋季為多見.兒童發病率一般較高,其次是20~39歲青壯年,老年患者較少.
細菌性痢疾 菌痢 志賀菌病 acillarydysentery bacillary dysentery
細菌性痢疾 菌痢 志賀菌病 acillarydysentery bacillary dysentery病因
傳播途徑(25%):
痢疾桿菌隨患者或帶菌者的糞便排出,通過污染的手、食品、水源或生活接觸,或蒼蠅、蟑螂等間接方式傳播,最終均經口入消化道使易感者受招標.
人群易感性(25%):
人群對痢疾桿菌普遍易感,學齡前兒童患病多,與不良衛生習慣有關,成人患者同機體抵抗力降低、接觸感染機會多有關,加之患同型菌痢後無鞏固免疫力,不同菌群間以及不同血清型痢疾桿菌之間無交叉免疫,故造成重復感染或再感染而反復多次發病.
傳染源(25%):
傳染源包括患者和帶菌者.患者中以急性非急性典型菌痢與慢性隱匿型菌痢為重要傳染源.
細菌性痢疾 菌痢 志賀菌病 acillarydysentery bacillary dysentery
細菌性痢疾 菌痢 志賀菌病 acillarydysentery bacillary dysentery症状
因進入人體的痢疾桿菌菌型不同,數量多少及每個人的抵抗力不同,所以,癥狀也各不相同,因此臨床上將痢疾分為急性慢性兩種.
一、急性痢疾
急性痢疾根據癥狀又分為輕型,普通型,重型和中毒型4種,在中毒型中,根據病情又分為休克型和腦型,雖然傢長不必對孩子的病況進行嚴格的分型,但應瞭解痢疾的基本癥狀和病情變化的結局.
1.輕型痢疾
這是痢疾中最輕的一種,一般隻有輕度腹痛,腹瀉,大便每天2-4次,呈水樣或糊狀,無膿血,有時混和黏液,解便後腹痛緩解,多數不發熱或隻有低熱,由於癥狀不典型,常常被誤診為一般的腸炎.
2.普通型
此型具有較典的痢疾癥狀,有發熱,體溫可高達39℃左右,個別孩子可高達40℃以上,開始可無腹痛,腹瀉,隻有惡心,嘔吐,頭痛等癥狀,因此,開始時常被誤診為重感冒,數小時之後開始出現陣發性腹痛,腹瀉,開始為稀便,繼而出現膿血便,因為此時腸黏膜已出現潰瘍和壞死,故有明顯的下墜感.
3.重型
重型痢疾起病急,有高熱,每日大便次數可達20-30次,大便呈膿血樣,量少,腹痛劇烈,下墜較重,甚至不想離開便器,四肢發涼,很快出現脫水現象,有的可發生意識障礙.
4.中毒型
中毒型痢疾多見於2-7歲的兒童,常突然發病,開始時隻有高熱,體溫可達40℃,精神萎靡,面色青灰,口唇指甲青紫,皮膚常出現花紋,呼吸淺而弱,可反復出現驚厥,多數孩子沒有腹痛,腹瀉和嘔吐,少數孩子隻有輕度腹痛,腹瀉,大便無膿血,除上述癥狀外,若出現休克癥狀的叫休克型,表現為脈膊細弱,血壓下降或測不出,少尿或無尿,有呼吸困難,咯血現象,可因發生心力衰竭而死亡,若出現腦部癥狀者叫腦型,腦型的主要表現是煩燥,嗜睡,血壓正常或增高,有劇烈頭痛,頻繁嘔吐,呼吸增快,有時出現呼吸暫停,嘆息樣呼吸或雙吸氣,很快進入昏迷狀態,而側瞳孔大小不等或忽大忽小,常因呼吸衰竭而死亡.
二、慢性痢疾
凡病程超過2個月者,稱為慢性痢疾,多數是因輕型痢疾治療不徹底或孩子患有營養不良,佝僂病,貧血,寄生蟲等病體質較弱所致,這種類型的病兒多無高熱,有時可出現腹痛,腹瀉,嘔吐和低熱,大便每日3-5次,可有正常便與黏液便和膿血便交替出現,患慢性痢疾的病兒,因長期營養不良,抵抗力差,易合並其他細菌感染,如肺炎,結核等.
痢疾雖然有多種類型,對孩子生命有威脅的隻有重型和中毒型,如果是在夏秋季節,孩子突然發燒,反復嘔吐,面色蒼白,四肢發涼,不管有無腹痛,腹瀉,都要想到是中毒型痢疾的可能,應急送醫院進行搶救治療.
細菌性痢疾 菌痢 志賀菌病 acillarydysentery bacillary dysentery
細菌性痢疾 菌痢 志賀菌病 acillarydysentery bacillary dysentery检查
(一)血象急性病例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有中等度升高,慢性病人可有輕度貧血.
(二)糞便檢查典型痢疾糞便中無糞質,量少,呈鮮紅粘凍狀,無臭味,鏡檢可見大量膿細胞及紅細胞,並有巨噬細胞,培養可檢出致病菌,如采樣不當,標本擱置過久,或患者已接受抗菌治療,則培養結果常不理想,常用的鑒別培養基為SS瓊脂和麥康凱瓊脂.
(三)其他檢查熒光抗體染色技術為快速檢查方法之一,較細胞培養靈敏,國內采用免疫熒光菌球法,方法簡便,靈敏性及特異性均高,采樣後8小時即可作出診斷,且細菌可繼續培養並作藥敏試驗,乙狀結腸鏡檢查可見急性期腸粘膜彌漫性充血,水腫,大量滲出,有淺表潰瘍,有時有假膜形成,慢性期的腸粘膜呈顆粒狀,可見潰瘍或息肉形成,自病變部位刮取分泌物作培養,可提高檢出率,此外,X線鋇劑檢查在慢性期患者,可見腸道痙攣,動力改變,袋形消失,腸腔狹窄,腸粘膜增厚,或呈節段狀,近年來有人以葡萄球菌協同凝集試驗作為菌痢的快速診斷手段,具有良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細菌性痢疾 菌痢 志賀菌病 acillarydysentery bacillary dysentery预防
應從控制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和增進人體抵抗力三方面著手:
(一)早期發現病人和帶菌者,及時隔離和徹底治療是控制菌病的重要措施,從事飲食業,保育及水廠工作的人員,更需作較長期的追查,必要時暫調離工作崗位.
(二)切斷傳播途徑搞好“三管一滅"即管好水,糞和飲食以及消滅蒼蠅),養成飯前便後洗後的習慣,對飲食業,兒童機構工作人員定期檢查帶菌狀態,一發現帶菌者,應立即予以治療並調離工作.
(三)保護易感人群可口服依蓮菌株活菌苗,該菌無致病力,但有保護效果,保護率達85%~100%,國內已生產多價痢疾活菌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