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發性腦炎 G04.919 治疗
散發性腦炎西醫治療方法
一、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為抗炎和抗變態反應,防止腦水腫,改善神經代謝和缺血缺氧狀態
二、對癥用藥
1、腎上腺皮質激素:一般用地塞米松10~20mg/d、靜脈滴註,癥狀改善後可逐漸減量,7~10次後可改為0.75~1.5g、3/d,口服,或強的松30mg,1/d,口服,皮質激素類藥物不宜過早停用,以減免後遺癥.
腎上腺皮質激素臨床作用:
①腎上腺皮質功能不全.
②自身免疫性疾病.
③變態反應性疾病.
④抑制器官移植時的排異.
⑤感染性疾病.
⑥休克.
⑦腫瘤.
⑧肝臟疾病.
⑨眼科和皮膚疾病.
⑩重癥肌無力,及某些內分泌病的輔助診斷.
總之,皮質激素主要用於危重病人的搶救及其他藥物治療無效的某些慢性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頻發性哮喘等.雖然它具有肯定的解熱鎮痛療效,但皮質激素又有過多的嚴重不良反應.
2、硫唑嘌呤:成人一般劑量為2.5mg/kg,分三次服用,也可與皮質激素合用.用藥期內應觀察血象,如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下降至正常水平以下,應及時停用,並予對癥處理.
硫唑嘌呤:與其它藥物聯合應用於器官移植病人的抗排斥反應,例如腎移植、心臟移植及肝移植,亦減少腎移植受者對皮質激素的需求.本藥也可單獨使用於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皮肌炎/多發性肌炎,自體免疫性慢性活動性肝炎,尋常天皰瘡,結節性多動脈炎,自體免疫性溶血性貧血,慢性頑固自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2、幹擾素:一般成人用α-幹擾素300~500萬國際單位/d,肌註,可連續用3-4周.副作用如頭痛、口幹、手足麻木或疼痛、粒細胞減少等,常見於兩周之後.如出現嗜睡、癲癇發作,應及時停藥.
幹擾素:幹擾素(IFN)是一種廣譜抗病毒劑,並不直接殺傷或抑制病毒,而主要是通過細胞表面受體作用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從而抑制乙肝病毒的復制;同時還可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巨噬細胞和T淋巴細胞的活力,從而起到免疫調節作用,並增強抗病毒能力幹擾素是一組具有多種功能的活性蛋白質(主要是糖蛋白),是一種由單核細胞和淋巴細胞產生的細胞因子.它們在同種細胞上具有廣譜的抗病毒、影響細胞生長,以及分化、調節免疫功能等多種生物活性
3、對癥治療:如用速尿、甘露醇降低顱內壓.用胞二磷膽堿、維生素B6、維生素E、腦復康、泛酸等改善腦代謝,對有癲癇發作的患者應用抗癲癇藥,對精神運動興奮的患者可合用精神安定性藥物等.
散發性腦炎中醫治療方法?(僅供參考,詳細請詢問醫生)
1、氣營兩燔型,清營湯加減
方藥組成:水牛角、板藍根、二花、連翹各30g,生地、玄參各20g、知母、全蠍、竹瀝膏各10g,天竺黃、膽南星、橘紅、半夏各12g、麥冬15g,生石膏60g,蜈蚣3g,並可服安宮牛黃丸及紫雪丹等.
2、痰氣鬱結型,滌痰湯加減
方藥組成:陳皮、半夏、茯苓、菖蒲、鬱金、遠志、膽南星、天竺黃、川芎各12g,甘草6g,大青葉30g,板藍根30g,麝香(沖)0.1g.
3、痰阻經絡型,滌痰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
方藥組成:陳皮、膽南星、天竺黃、遠志、鬱金、桃仁各12g、菖蒲各10g,甘草6g,當歸、赤芍、地龍各15g,川芎18g,丹參30g.高熱加石膏、知母;便秘加大黃;汗多加龍骨、牡蠣;視力障礙加草決明,青箱子;癲癇反復發作的加礞石、全蠍、蜈蚣.
散發性腦炎 G04.919 饮食
散發性腦炎 G04.919 并发症
肺部感染,枕骨後褥瘡,皮膚膿癤,口腔感染和敗血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