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百科

龍線蟲病(dracunculiasis,dracontiasis)又名幾內亞蟲感染(guineaworminfection),是由麥地那龍線蟲的成蟲寄生在人體體內所引起的一種寄生蟲疾病.成蟲不僅寄生於人體深部結締組織及皮下組織,也可以伸出體外.此外,它還可以寄生於狗、馬、牛、狼、豹、貂、猴、狒狒、狐銀狐浣熊水貂、貓等動物體內或體外.主要的臨床體現為慢性皮膚潰瘍.1995年從安徽阜陽農村一位12歲男性兒童的左則腹壁膿腫內檢獲1條雌性蟲體標本.這是我國首次發現麥地那龍線蟲感染人體病例.

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病因

一、發病原因

流行區和病原體:

龍線蟲病流行於熱帶非洲,印度,巴基斯坦,近東地區,南美部分地區和西印度群島.在中國,對傢畜感染的報告較多,而人體病例至今僅有報告1例.

麥地那龍線蟲(Dracunculusmedinensis)的成蟲成蟲形似一根粗白線,蟲體表面勻滑,鏡下可見較密佈的細環紋.前端較鈍圓,尾端較小,並向腹面彎曲.頭部隆起,口呈三角形,口的周圍有內環乳突一共有六個即腹背側各兩,兩側各一,外環乳一共有突4對.腸扁平,雌蟲大小為(60~120)cm×(0.9~2)mm,雌蟲的卵巢、輸卵管及子宮成對,子宮內有大量的第一期幼蟲;雄蟲長12~40mm,寬0.4mm.雌雄大小有差別.口囊較短小,後接食管,食管前端為纖細的肌質,後端為長大的腺質部分.末端卷曲1至數圈,交合刺兩根.幼蟲大小約為636.0×8.9μm.,體表具有明顯的纖細環紋,細長的尾部約占體長1/3.

感染過程:

感染:雌蟲把幼蟲排出後,幼蟲入水,幼蟲在水中的生存時間長達7天,被中間宿主即劍水蚤(cyclops)吞食後,直接從腸腔穿過腸壁,移行至宿主的體腔內,在氣溫25℃時,可存活12~14天,它的二次脫皮極具感染性.

幼蟲:人因飲入含有感染性劍水蚤的水而被感染.經過宿主胃內的消化液的作用,幼蟲從劍水蚤體內逸出,到達十二指腸內.經第三、第四次蛻皮,這種具有感染性的幼蟲穿過十二指腸壁進入腸系膜和腹壁後組織內,逐漸發育為成蟲.於感染後的3個半月內到達腋窩和腹股溝區.若蟲體不能到達皮膚,則被降解,吸收或鈣化.幼蟲在移行過程中進行第三次脫皮,變為成蟲,同時可以並行交配.

雌蟲:雌蟲的受精時間約在感染後第3個月.雄蟲是在與雌蟲交配後即死亡.成熟雌蟲在受到感染後第8~10個月移行至宿主肢端皮下組織,蟲頭向外頂著皮膚,由於蟲體的壓力及分泌的毒素作用,蟲體的頭端產生一皰疹化的硬丘疹,繼而變成水皰破潰.蟲體移行具有“向地性"(geotropism),往往前端朝向地面即朝向下肢.

排卵:當患病部位與水接觸時,雌蟲受刺激,蟲體前端從潰瘍處伸出,由於內部壓力大,蟲前部體壁破裂,蟲內的子宮從裂口脫垂而出,同時向水中排出大量幼蟲,其數目可超過50萬/次.宿主離開水源後,雌蟲縮回皮下組織,待下次與水接觸又重復此過程,直至體內全部幼蟲排出,雌蟲即很快死亡,並被組織吸收.在大多數地區,一次感染性發作約持續1年,每年的傳病發生在相同季節.

二、發病機制

四肢和軀幹的結締組織是麥地那龍線蟲常侵犯的部位.

感染期的幼蟲:在患者體內移行和發育過程中,所在部位不會發生任何病變.

成熟期的成蟲:成蟲在成熟時,穿過結締組織,朝下下肢移行.可引起過敏反應.水皰破裂後,全身癥狀隨之減輕.有時成蟲在其到達成熟階段前即死亡,仔細檢查,可在皮下捫及一硬的盤旋的索狀物,數月後可鈣化,即局部組織中的鈣鹽沉積.85%病例中的患者的寄生部位在小腿以下即蹠骨間、腳底或踝部,但也可能是在生殖器官、臀部、上肢或背部發生,或者見於身體的其他部位,

排卵期的成蟲:當成蟲移行至皮膚表面和準備排出幼蟲前,一般是沒有明顯的臨床癥狀,當成蟲移行至皮膚表面時,在雌蟲躺伏處可見螫刺性丘疹,若幹天後,受損部位會出現起水皰,達到一定程度就會破裂,破裂後即形成一疼痛性的表面皮膚的潰瘍,同樣也會引起瘙癢.如沒有繼發感染,雌蟲10天左右死亡,易將其取出,潰瘍4~6周時愈合.機體吸收雌蟲釋放的具有組胺性質的毒素有很大可能性致使患者出現過敏癥狀.

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症状

繼發感染為本病最常見的並發癥,蟲體若在組織內破裂,可引起嚴重的蜂窩織炎,並在蟲體周圍形成膿腫,當伸出皮膚的成蟲被損傷或搔裂時,局部皮膚可發生疼痛,炎癥和水腫,在皮膚潰瘍處可繼發葡萄球菌,鏈球菌感染,引起蜂窩織炎,亦可感染破傷風梭狀芽孢桿菌,引起破傷風,這在非洲農村流行區相當常見,子宮破壞使幼蟲進入鄰近組織可引起閉合性無菌性病變,有時幼蟲進入關節腔內引起無菌性關節炎,此外,還可引起滑膜炎,附睪炎,肌腱攣縮和關節強直,蟲體若侵犯中樞神經系統,可引起截癱,亦曾有在眼部,心臟及泌尿生殖系統發現成蟲及其所引起病變的報道.

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

龍線蟲病检查

血內嗜酸性粒細胞增高,在潰瘍面洞孔查見成蟲,或在洞孔排出的乳狀漿液內,或在鄰近組織,關節腔無菌積液中查見幼蟲.

X線檢查可發現已死的鈣化蟲體.

龍線蟲病预防

一、預防

預防本病應從改良衛生習慣做起,患者接觸過的水要殺蟲處理,避免污染水源.不飲用生水或不幹凈的水.避免飲水感染的簡便方法是通過煮沸或加氯消毒來殺死水中的劍水蚤.或是用奶酪包佈(一種粗佈)過濾飲用水.

藥物預防可選乙胺嗪每天5mg/kg連服3d,每月用藥一個療程.

二、護理

世界衛生組織、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機構自1986年開始實施根除龍線蟲病計劃,確定瞭保持水源安全、有效管理控制患者和提供衛生教育三大策略,取得瞭明顯成效.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病毒性肺炎 J12.901 肺熱癥

    病毒性肺炎 J12.901 肺熱癥

    病毒性肺炎是由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支氣管肺炎,多發生於冬春季節.臨床表現一般較輕.主要癥狀為幹咳,發熱、呼吸困難、紫紺和食欲減退,肺部體征較少,血白... [详细]

    2021-12-25 08:02:00 admin

    燒傷整形

    燒傷整形

    燒傷一般是指由熱力(包括熱液、蒸汽、高溫氣體、火焰、電能、化學物質、放射線,灼熱金屬液體或固體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主要是指皮膚或黏膜的損害,嚴... [详细]

    2021-12-25 14:35:00 admin

    太田痣 青色胎記

    太田痣 青色胎記

    太田痣(nevusofota)是遺傳或某些胎內原因所引起的皮膚黑素細胞分化異常,致面部三叉神經(主要是第1、2分支)分佈區皮膚,並常波及鞏膜等組織的色素性病變... [详细]

    2021-12-25 01:16:00 admin

    病毒性帶狀皰疹

    病毒性帶狀皰疹

    病毒性帶狀皰疹(HerpesSimplex)是一種由病毒性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分單純性皰疹和帶狀皰疹,單純性皰疹(herpessimplex)是一種單純皰疹病毒所致... [详细]

    2021-12-25 01:29:00 admin

    脊髓炎 G04.907 橫貫性脊髓炎

    脊髓炎 G04.907 橫貫性脊髓炎

    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因在脊髓的病變常為橫貫性,故又稱橫貫性脊髓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發生在青壯年,無性別差異,散在發病,起病較急... [详细]

    2021-12-25 12:46:00 admin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I95.151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病 自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I95.151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病 自發性直立性低血壓

    原發性直立性低血壓屬少見病,其臨床特征為直立性低血壓(即從臥位或蹲位突然起立時血壓明顯下降)、暈厥、脈率固定(即直立時心率無相應增加)無汗、勃起... [详细]

    2021-12-25 06:15:00 admin

    踝關節扭傷 S93.401

    踝關節扭傷 S93.401

    在外力作用下,關節驟然向一側活動而超過其正常活動度時,引起關節周圍軟組織如關節囊、韌帶、肌腱等發生撕裂傷,稱為關節扭傷.輕者僅有部分韌帶纖維撕裂... [详细]

    2021-12-25 04:19:00 admin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

    牛帶絳蟲病(taeniasissaginate)是由牛帶絳蟲(taeniasaginata)成蟲寄生人體小腸引起的一種腸絳蟲病,又稱牛肉絳蟲病、肥胖帶絳蟲病.其囊尾蚴由Wepfer於1... [详细]

    2021-12-25 13:33:00 admin

    孢子絲菌病 側孢病黴

    孢子絲菌病 側孢病黴

    孢子絲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絲菌(Sporothrixschenckii)及其盧裡變種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統的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至全... [详细]

    2021-12-25 01:31:00 admin

    雷諾氏病 Raynaud\\\'s disease

    雷諾氏病 Raynaud\\\'s disease

    雷諾(Raynaud)綜合征是指肢端動脈陣發性痙攣.常於寒冷刺激或情緒激動等因素影響下發病,表現為肢端皮膚顏色間歇性蒼白、紫紺和潮紅的改變.一般以上肢較... [详细]

    2021-12-25 10:30:00 admin

    滋養細胞腫瘤 滋養層細胞瘤滋養層腫瘤滋養細胞疾病滋養葉腫瘤致潰瘍性胰島細胞瘤滋養層細胞疾病

    滋養細胞腫瘤 滋養層細胞瘤滋養層腫瘤滋養細胞疾病滋養葉腫瘤致潰瘍性胰島細胞瘤滋養層細胞疾病

    滋養細胞腫瘤(trophoblastictumor),又稱“滋養細胞疾病(trophoblasticdisease)",是指胚胎的滋養細胞發生惡變而形成的腫瘤.最早分為兩種,一種良性的稱... [详细]

    2021-12-25 05:03:00 admin

    疤痕

    疤痕

    疤痕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它是各種創傷後所引起的正常皮膚組織的外觀形態和組織病理學的改變的統稱.它是人體創傷後,在傷口或創面自然愈合過程中的一種... [详细]

    2021-12-25 10:55:00 admin

    小兒腦膿腫 小兒大腦膿腫

    小兒腦膿腫 小兒大腦膿腫

    腦膿腫(brainabscess)是化膿性致病菌侵入腦組織內所形成壞死性膿腔,是中樞神經系統局灶性化膿感染的常見類型,在兒科雖然少見,但卻十分重要,因為診斷或... [详细]

    2021-12-25 02:32:00 admin

    腦脊液鼻漏 G96.001 CFR

    腦脊液鼻漏 G96.001 CFR

    腦脊液鼻漏是指顱底的骨板和腦膜在鼻腔、鼻塞等處發生破裂或缺損,使顱、鼻之間有直接交通,致使腦脊液自鼻內漏出,並可引起腦膜炎反復發作.在各種原因所... [详细]

    2021-12-24 15:24:00 admin

    結核性腹膜炎 A18.307+

    結核性腹膜炎 A18.307+

    結核性腹膜炎(Tuberculousperitonitis)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彌漫性腹膜感染.以兒童、青壯年多見.女略多於男,為1.2~2.0:1.臨床表現主要為倦怠、發熱... [详细]

    2021-12-25 07:30:00 admin

    皮脂腺上皮瘤

    皮脂腺上皮瘤

    本病是一種未完全分化的腫瘤,主要由未分化的基底細胞構成,部分區域內為成熟的皮脂腺細胞.基底細胞瘤有時呈灶狀向皮脂腺分化,有人稱為向皮脂腺分化的基... [详细]

    2021-12-25 05:18:00 admin

    顴骨骨折 S02.402

    顴骨骨折 S02.402

    顴骨和顴弓是面部比較突出的部分,易受撞擊而發生骨折.顴骨與上頜骨、額骨、蝶骨和顳骨相關結,其中與上頜骨的聯結面最大,故顴骨骨折(fractureofmalarbo... [详细]

    2021-12-25 04:13:00 admin

    膽管炎性狹窄

    膽管炎性狹窄

    膽管急性化膿炎癥反復發作,粘膜糜爛,形成潰瘍,結締組織增生,瘢痕形成而致膽管狹窄.從肝內膽小管到膽總管下端都可以發生狹窄,但以左、右肝管、肝總管及... [详细]

    2021-12-25 11:31:00 admin

    輸卵管阻塞

    輸卵管阻塞

    卵管阻塞多是炎癥惹的禍,其基本原因絕大多數為感染,有一般的細菌感染,也有特殊的病原體感染,諸如沙眼衣原體、解脲脲原體、人型支原體、原蟲等.按部位... [详细]

    2021-12-24 12:54:00 admin

    敗血癥 敗血病 菌血癥

    敗血癥 敗血病 菌血癥

    由致病菌侵入血液循環並在其中生長繁殖,產生毒素而引起的全身性感染,易在人體抵抗力降低的情況下發生.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寒戰、高熱、毒血癥癥狀、皮疹... [详细]

    2021-12-25 13:08: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