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皰疹病毒性腦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皰疹病毒性腦炎百科
單純皰疹腦炎又稱皰疹病毒性腦炎,既可見於初發性單純皰疹病毒感染,也可見於復發性患者.本病呈散發性,在非流行性病毒腦炎中系最常見的一種,據統計約占病毒性腦炎的10%~20%,病情嚴重、預後較差.皰疹病毒性腦炎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近年研究證明,在病毒感染所致腦組織損害的機制中,部分是免疫病理反應損害的結果.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皰疹病毒性腦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皰疹病毒性腦炎病因
病毒感染(45%):
單純皰疹的病原體為人單純皰疹病毒,在病毒分類學上歸於人皰疹病毒科α亞科,單純皰疹病毒屬,分為HSV-1,HSV-2兩個亞型,HSV-1亞型主要侵犯腰以上部位,尤其是面部,腦組織等;而HSV-2型主要侵犯腰以下部位,尤其是生殖器等,故有生殖器皰疹之稱;但這種區分並非嚴格.
繼發感染(25%):
患者被感染單純性皰疹病毒後未能及時治愈導致的並發癥之一.皰疹病毒性腦炎的發病機制比較復雜,近年研究證明,在病毒感染所致腦組織損害的機制中,部分是免疫病理反應損害的結果.
母嬰感染(30%):
母體自身感染單純性皰疹病毒而通過胎盤或者產道傳染給胎兒,導致胎兒出生後就自身攜帶單純皰疹病毒而不知.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皰疹病毒性腦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皰疹病毒性腦炎症状
一、癥狀本病可發生於任何年齡.其主要癥狀特點為:
1、常急性起病,但亦有亞急性、慢性和復發病例.
二、前驅期開始一般表現為頭暈頭痛、全身痛等,隨後可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熱可達38~40℃,僅部分病例出現皮膚皰疹.此期一般不超過2周.
三、神經精神癥狀期其表現多種多樣.早期常以精神癥狀為突出表現,包括答非所問、定向力障礙、幻覺、妄想、失憶、人格改變、行為異常、失語等,可能是病毒經三叉神經及嗅球早期侵犯顳葉、額葉、邊緣系統所致.
以上隻是發病初期的癥狀,隨著疾病的不斷惡化患者有可能出現(1)患者頸項強直、肌張力增高、有病理反射.
(2)患者表現意識障礙.例如嗜睡、昏睡、譫妄、昏迷等(3)部分病例在早期即呈去大腦強直狀態.
(4)病情嚴重者可發生腦疝.
出現這些癥狀,主要是因為腦組織壞死灶出現.
腦電圖在本病的早期即可出現異常.比較典型的是:
(1)顳葉、額葉常呈周期性棘波和慢波.腦CT及MRI檢查可顯示顳葉、額葉低密度病灶,伴點狀出血灶及腦水腫,可見腦室受壓、移位.
(2)彌漫性高波幅慢波背景上的局灶性周期性尖波;(3)放射性核素腦掃描顯示顳葉、額葉攝取增加.
病程長短不一.
(1)一般情況下,從起病到出現昏迷平均1周,從昏迷到死亡亦為1周;(2)但也有長達3~4個月者.
(3)未經治療的病例,病死率高達70%以上,幸存者半數以上存在後遺癥.
皰疹性腦炎的臨床表現沒有特異性,僅約1/4的患者同時伴有皮膚皰疹(唇皰疹)出現;倘若腦炎產生於初發性皰疹感染患者,則更無既往病史蹤跡可循;盡管新生兒患者以HSV-2常見,但並不一定能查見其生母存在生殖器皰疹的體征,故皰疹性病毒腦炎的臨床診斷有時頗感困難.腦活檢發現胞核內嗜酸性包涵體,電鏡見到病毒顆粒;培養出HSV病毒有確診意義.
要判斷是滯是皰疹性腦炎,一般得根據臨床表現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如果出現以下結果,得高度懷疑皰疹性腦炎.
(1)腦脊液壓力增高,蛋白質及白細胞輕至中度增加,以淋巴細胞為主;(2)腦脊液發現多量紅細胞具有診斷價值(但須排除穿刺損傷或蛛網膜下腔出血等類疾病);(3)腦脊液標本HSV抗體滴度明顯升高,PCR技術檢出HSVDNA.
(4)部分患者有皰疹病史,尤其是面部皰疹.
(5)患者急性或亞急性起病,先有全身不適或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驅表現,往往起病數日之後才有發熱;(6)繼而出現意識障礙、精神異常及腦實質受損征象;腦電圖異常,兩側可不對稱,以一側大腦半球明顯;CT及MRI顯示顳葉、額葉出血性壞死灶,或呈腦組織彌漫性病變.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皰疹病毒性腦炎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皰疹病毒性腦炎检查
1.腦電圖檢查常出現彌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單側或雙側顳額區異常為明顯,甚至可出現顳區的尖波和棘波.
2.影像學變化CT掃描可正常,也可見局部低密度區;MRI有助於發現腦實質內長T1長T2信號的病灶.
3.腦脊液檢查壓力正常或輕度增高,細胞數增多,蛋白中度增高,糖和氯化物正常.
4.檢測單純皰疹病毒抗原檢測單純皰疹病毒-DNA.
5.光鏡下顯示腦組織病理學重要特征為出血性壞死,電鏡下為核內CowdryA型包涵體,可見壞死區或其附近的少突膠質細胞及神經細胞核內,一個細胞核內可有多哥包涵體.病原學檢查是,電鏡下可發現細胞內病毒顆粒;亦可有腦組織標本做PCR、原位雜交等檢查病毒核酸,或進行病毒分離與培養.
單純皰疹病毒性腦炎 皰疹病毒性腦炎预防
1、忌與病人接吻,共用洗漱用品;2、觸摸後應洗手,不能揉眼睛;3、避免食含精氨酸食物;4、食用富含賴氨酸食物或直接補充賴氨酸;5、多食用堿性食物,少食用酸性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