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百科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cervicallymphnodemetastaticcarcinoma)約占頸部惡性腫瘤總數的3/4;在頸部腫塊中,發病率僅次於慢性淋巴結炎和甲狀腺疾病.原發癌灶絕大部分(85%)在頭頸部,尤以鼻咽癌和甲狀腺癌的轉移最為多見.鎖骨上窩轉移性腫瘤的原發癌灶,多在胸腹部(包括肺、縱隔、乳房、胃腸道、胰腺等);但胃腸道、胰腺癌腫的頸部淋巴結轉移,經胸導管多發生在左鎖骨上窩.必須註意,在不少頭頸部惡性腫瘤(如鼻咽癌、甲狀腺癌)患者中,頸側區轉移性腫瘤常是其首先出現的主要癥狀;相反,原發癌灶往往很小.患者自己並無感覺,甚至檢查時也難發現.因此,必須全面細致地進行檢查,以明確診斷.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病因

(一)發病原因

頸淋巴轉移癌與其解剖特點有著重要關系,頸深淋巴結位於頸深部包圍筋膜(investingfascia)和錐前筋膜(prevertebralfascia)間,共有10組,約300餘個,淋巴結周圍繞有頸動脈,神經,肌肉及頸部臟器等.

頸部淋巴是全身淋巴的總匯區,全身淋巴液均可經此處引流,如鼻咽部淋巴引流經咽後外側淋巴結匯入頸內靜脈上組淋巴結;口底部淋巴管進入頦下淋巴結,然後匯入頜下淋巴結及頸深淋巴結;胸腹腔管液匯入胸導管,然後引流至鎖骨上淋巴結等,因此全身的癌腫一經侵犯淋巴系統,均有可能轉移至頸淋巴,腫癌轉移至頸淋巴常通過3種途徑:

1.從淋巴管轉移,最常見.

2.循血行轉移至淋巴結的被膜及小梁的血管中.

3.癌瘤(如涎腺及甲狀腺癌瘤)直接侵犯附近的淋巴結.

由於頸部各組淋巴結之間有輸出或輸入淋巴管互相聯系,故某組淋巴結發生轉移,可相繼侵.

為方便表述淋巴結分佈,1991年美國發表瞭頸淋巴結臨床分區和亞區的劃分,被各國醫師廣泛應用.

Ⅰ區:包括頦下區及頜下區淋巴結.

ⅠA:頦下區,無臨床重要性.

ⅠB:頜下區,為口腔腫瘤轉移所在.

Ⅱ區:頸內靜脈淋巴結上區,即二腹肌下,相當於顱底至舌骨水平,前界為胸骨舌骨肌側緣,後界為胸鎖乳突肌後緣.

ⅡA:頸內靜脈淋巴結,為頭頸腫瘤主要淋巴引流集中區域,是第1站前哨淋巴結.

ⅡB:位置在後上,被胸鎖乳突肌覆蓋,這部分淋巴結常常是鼻咽癌的轉移處,外科頸清掃術後復發也常在此處.

Ⅲ區:頸內靜脈淋巴結中區,從舌骨水平至肩胛舌骨肌與頸內靜脈交叉處,前後界與Ⅱ區同.

Ⅳ區:頸內靜脈淋巴結下區,從肩胛舌骨肌到鎖骨上,前後界與Ⅱ區同.

Ⅴ區:包括枕後三角區淋巴結(或稱副神經淋巴鏈)及鎖骨上淋巴結,前界為胸鎖乳突肌後緣,後界為斜方肌前緣,下界為鎖骨.

ⅤA:脊副神經淋巴結

ⅤB:鎖骨上淋巴結.

一般臨床處理可以混合ⅤA和ⅤB,但深入討論鎖骨上淋巴結問題,應該分開.

Ⅵ區:內臟周圍淋巴結(或稱前區),包括環甲膜淋巴結,氣管周圍(喉返神經)淋巴結,甲狀腺周圍淋巴結,有人把咽後淋巴結也歸屬這一區,該區兩側界為頸總動脈和頸內靜脈,上界為舌骨,下界為胸骨上窩.

Ⅶ區:上縱隔淋巴結,因喉癌,食管癌及甲狀腺癌可以轉移至此,故有人建議將上縱隔淋巴結列為Ⅶ區.

(二)發病機制

1.轉移淋巴結與原發灶的關系腫瘤的頸淋巴結轉移通常首發在前哨淋巴結(或稱第1站淋巴結),而且往往體積最大,其中95%為單側(一般為同側)淋巴結受累,但是軟腭和韋氏環的腫瘤可向雙側頸淋巴結轉移,特別是鼻咽癌這種傾向性更為明顯,會厭癌有時原發癥狀不明顯,患者常以頸內靜脈淋巴結上組(Ⅱ區)腫大就診;口腔癌可轉移至頜下和頦下淋巴結,而鼻咽,下咽和喉癌極少出現此處淋巴結轉移;頸內靜脈淋巴結上組及後組(ⅡB區)主要引流來自鼻咽,口咽的淋巴液;頸後三角VA區的淋巴結轉移主要來自鼻咽,少部分來自口咽和枕部皮膚腫瘤,而VB區主要為鎖骨上轉移,應探尋胸腹腔器官原發灶;頸前淋巴結轉移多見於喉癌(聲門下型),梨狀窩癌,甲狀腺癌,食管癌(上段)和氣管腫瘤,一般情況下,頭頸部腫瘤的淋巴結轉移是按照淋巴引流方向進行的,但應該註意的是,2%~10%的頸淋巴結轉移為跳躍性轉移,表2列舉瞭頸部淋巴結淋巴引流來源,便於查找原發灶.

2.病理類型與原發灶關系(表3)

(1)原發於頭頸部的轉移癌:大多為鱗狀細胞癌,尤其多見高分化及中等分化類型,主要來自口腔,鼻竇,喉及咽等處癌瘤,低分化癌主要來自鼻咽,少數亦可來自舌根及梨狀窩,腺癌則以原發甲狀腺較多,常呈較典型的甲狀腺乳頭狀腺癌結構,少數亦可來自涎腺或鼻腔等處.惡性淋巴瘤較少,原發多系咽扁桃體,腭扁桃體,舌根等咽淋巴環區,亦可為全身性惡性淋巴瘤的頸部表現,惡性黑色素瘤多來自頭頸部皮膚,尤其發際頭皮,少數來自口腔,鼻腔黏膜或眼部.

(2)原發於胸,腹以及盆腔等處的轉移癌:以腺癌居多,多來自乳腺,胃,結腸,直腸,少數來自前列腺,肝,胰,子宮,卵巢及腎臟等,鱗狀細胞癌較少,大多來自食管,肺,小細胞癌則主要來自肺.

(3)原發部位不明的轉移癌:有兩種情況:一為初診時未能發現原發灶,經3月至數年後終於查見,此類病例約占1/3;另為始終未能發現,甚至屍檢亦未能找到原發灶,此類轉移癌多數為鱗狀細胞癌,少數為低分化癌,腺癌,惡性黑色素瘤及其他類型癌.

3.腫瘤分化程度與原發灶的關系除韋氏環的腫瘤以低分化或未分化癌外,其他部位的頭頸部腫瘤均以分化較好的癌多見,我國是鼻咽癌高發地區,初診時以頸部腫塊為主訴的占鼻咽癌患者的45%~55%,而確診時實際淋巴結轉移率可達70%以上,80%~85%的鼻咽癌為低分化癌,因此,對於上頸部轉移性低分化癌(特別是淋巴濾泡癌)應首先仔細檢查鼻咽部,並行鼻咽活檢,有報道,鏡檢加活檢發現原發腫瘤位於鼻咽和下咽占20%~40%,也有報道,原發腫瘤位於扁桃腺和舌根約占82%.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症状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有哪些表現及如何診斷?

1.癥狀與體征主要表現為頸側區或鎖骨上窩出現堅硬如石的腫大淋巴結,初起常為單發,無痛,可被推動;以後很快出現多個淋巴結,並侵及周圍組織,此時,腫塊呈結節狀,固定,有局部或放射性疼痛,晚期腫塊可發生壞死,以致潰破,感染,出血,外觀呈菜花樣,分泌物帶有惡臭.

轉移癌的原發部位不同,其癥狀及體征又各有特點.

(1)原發於頭頸部的轉移癌:多分佈於頸內靜脈區淋巴結,表現為沿胸鎖乳突肌周圍淋巴結腫大如所示,鱗狀細胞轉移癌一般甚硬;但少數可因組織壞死,液化而呈囊性,單個或數個,進行性增大,常與周圍軟組織粘連,終至固定,一般無痛,大多伴有原發癌所產生的癥狀和體征.

(2)原發於胸,腹以及盆腔等處的轉移癌:主要出現在左鎖骨上區淋巴結,少數亦可在右鎖骨上頸內靜脈下或中區,個別可在頜下,上頸甚或頸後三角區出現,皆屬晚期,多伴有原發癌所發生的癥狀及體征.

(3)原發部位不明的轉移癌:多見於50~60歲男性,轉移癌部位不限,以頸中l/3以下至鎖骨上區占多數,一般缺乏原發灶所產生的癥狀或體征.

2.臨床分類分期2002年國際抗癌聯盟(UICC)與美國癌癥分期聯合委員會(AJCC)修訂瞭頭頸部腫瘤TNM分類分期標準(UICC與AJCC-2002).

T:原發腫瘤.

Tx:原發灶無法評估.

T0:未發現原發腫瘤.

Tis:原位癌.

N:區域淋巴結.

NX:區域淋巴結無法評估.

N0: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N1:同側,單個轉移淋巴結,最大直徑3cm或3cm以下.

N2:同側,單個轉移淋巴結,直徑大於3cm,小於6cm;同側,多個轉移淋巴結,最大直徑小於6cm;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小於6cm.

N2a:同側,單個轉移淋巴結,直徑大於5cm,小於6cm.

N2b:同側,多個轉移淋巴結,最大直徑小於6cm.

N2c:雙側或對側淋巴結轉移,最大直徑小於6cm.

N3:轉移淋巴結,直徑大於6cm.

凡40歲以上患者,近期出現頸部淋巴結持續性腫大,無急性炎癥或結核性表現,經保守治療2周無效,尤其腫大淋巴結硬,周圍組織粘連時,須排除轉移癌,須詳詢病史並查找原發灶.

頸部淋巴轉移癌的診斷步驟可參照2000年全美腫瘤網(NCCN,NationalComprehensivceCancerNetwork)建議的診斷處理方法實施.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检查

一、檢查

1、EB病毒(EBV)抗體檢測其中VCA-IgA的敏感性較高,但特異性稍差,而EA-IgA的敏感性較高,但特異性較高.患者血清中EBV抗體呈陽性,特別是來自鼻咽癌的高發地區,應重點檢查鼻咽部.

2、淋巴結組織病理檢查常用方法有穿刺抽吸和活體組織檢查兩種.

(1)穿刺抽吸法:簡單易行,創傷小,可獲得病理標本和區分病理類型如:腺癌或鱗癌,臨床較常采用.由於取得的組織少,診斷上有局限性.

(2)淋巴結手術切除法:通常避免做切取活檢,對疑為惡性病變,但近期內反復各種檢查未找到原發灶者,或經穿刺檢查失敗或診斷仍未明確時采用.最好選1個2~3cm大小,比較活動的淋巴結,將整個淋巴結切除送病理檢查,對明確病理分類和分型有重要的臨床意義,特別是淋巴瘤的分型.

(3)可疑原發部位黏膜的隨機活檢:根據淋巴結轉移部位和病理類型,推測潛在原發灶部位,即使檢查看不到腫瘤,就做隨機活檢.Mendenhall回顧性分析瞭130例原發灶不明的頸部轉移性鱗癌結果為:對於沒有臨床和影像學證據的病例,經鏡檢活檢原發灶的檢出率為17%;如果有臨床或影像學其中1項提示的病例,其經活檢原發灶的檢出率增加至52%~56%;如果臨床和影像學均有提示的病例,則原發灶檢出率可達65%.

無論上述何種方法,隻應在近期內反復尋找原發灶而未能確診者,才可以考慮進行.如行之過早或輕率地進行,可發生以下一些不良後果:促使病灶擴散和癌細胞在切口內的種植;破壞正常組織結構,形成瘢痕粘連,妨礙日後頸廓清術的進行;擾亂和減少局部血運,降低日後放療的敏感性;推遲原發灶的尋找和治療;使患者產生假安全感,喪失警惕,給隨訪觀察帶來困難.

1、超聲檢查

(1)B超:聲像圖呈現多個大小不等的低回聲結節.有時結節互相融合.因超聲可以明確提示頸部淋巴結腫大.但病理定性常較困難,需結合臨床.

(2)彩色多普勒:除可進一步瞭解頸部淋巴結的情況為分期提供依據外,彩色多普勒檢查也可發現腮腺、甲狀腺的微小病灶以及來自乳腺、縱隔、腹部、盆腔的原發灶.

2、消化道造影患者可能無消化道癥狀,應根據患者所在地區特點進行食管鋇餐等影造檢查,發現部分食管癌患者.

3、胸片及乳腺像對於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的患者,應重點檢查肺,女性患者還應照乳腺像或行乳腺超聲檢查.

4、CT和MRI檢查是最常用和有效的尋找原發灶的檢查手段.如疑為頭頸原發,應重點查頭頸部;對於鎖骨上淋巴結轉移病例,應進行胸部、腹部和盆腔掃描.增強MRI,采用不同序列和功能成像可發現口咽、下咽病變及咽後淋巴結、咽旁間隙的微小病灶以及甲狀腺和縱隔病變,而且可對頸部轉移淋巴結的大小、部位、有無壞死、與周圍組織及血管間的關系進行觀察,並且為分期提供較精確的依據.

5、正電子發射斷層攝影(PET)PET是利用腫瘤細胞的高代謝和增殖迅速的特點,將集聚在細胞內的FDG通過正電子斷層掃描技術進行成像,也即FDG集聚越多,細胞的代謝活性就越高.以此將腫瘤組織和正常組織區分開來.但是,在頭頸部腫瘤,PET總的診斷準確率為69%,而臨床檢查和影像學檢查未查出原發灶的病例,PET的檢出率低於25%,而且精確定位較為困難.對於胸、腹部腫瘤PET的檢出率略高,但由於費用較貴,一般不推薦將PET作為尋找原發灶的常規檢查.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预防

本病暫無有效預防措施,早發現早診斷是本病防治的關鍵.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小陰莖

    小陰莖

    小陰莖(micropenis)是指陰莖外觀正常,長度與直徑比值正常,但陰莖體的長度小於正常陰莖長度平均值2.5個標準差以上.陰莖的長度是指用手提陰莖頭盡量拉直... [详细]

    2021-12-24 13:40:00 admin

    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

    過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質進入已致敏的機體後,通過免疫機制在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強烈的多臟器累及癥群.過敏性休克的表現與程度,依機體反應性、... [详细]

    2021-12-25 14:30:00 admin

    視網膜脫離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 視網膜剝離 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脫離

    視網膜脫離 原發性視網膜脫離 視網膜剝離 視網膜神經上皮層脫離

    視網膜脫離是視網膜的神經上皮層與色素上皮層的分離.兩層之間有一潛在間隙,分離後間隙內所瀦留的液體稱為視網膜下液.脫離部分的視網膜無法感知光刺激,... [详细]

    2021-12-24 13:59:00 admin

    小兒低血糖

    小兒低血糖

    低血糖是指不同原因引起的血糖濃度低於正常,出生後1~2h血糖降至最低點,然後逐漸上升,72h血漿葡萄糖正常應>2.8mmol/L(>50mg/dl),新生兒血糖<2.2mmol/L(<... [详细]

    2021-12-25 02:17:00 admin

    美尼爾綜合癥

    美尼爾綜合癥

    美尼爾氏綜合癥是以膜迷路積水的一種內耳疾病.本病以突發性眩暈、耳鳴、耳聾或眼球震顫為主要臨床表現,眩暈有明顯的發作期和間歇期.病人多數為中年人,... [详细]

    2021-12-24 15:32:00 admin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F25.951 躁鬱癥 分裂情感性障礙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F25.951 躁鬱癥 分裂情感性障礙

    分裂情感性精神病是指一組精神分裂癥和躁鬱癥兩種病相同時存在又同樣突出的精神障礙,常有反復發作.分裂性癥狀為妄想、幻覺和思維障礙等陽性精神病性癥... [详细]

    2021-12-25 15:05:00 admin

    面部痤瘡

    面部痤瘡

    面部痤瘡就是臉上長青春痘,這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一般多見於20歲左右的青少年,當然面部痤瘡也沒有年齡限制.面部痤瘡有很多種類型,嚴重的還會化膿,因此... [详细]

    2021-12-25 01:18:00 admin

    小兒砷中毒

    小兒砷中毒

    砷(arsenic)具有金屬性,其毒性極低,但其化合物如氧化物、鹽類及其有機化合物均有毒性,引起砷中毒(arsenicpoisoning)的化合物主要有三氧化二砷(俗稱砒... [详细]

    2021-12-25 14:41:00 admin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肛管直腸周圍膿腫

    肛管、直腸周圍軟組織內或其周圍間隙內發生急性化膿性感染,並形成膿腫,稱為肛管、直腸周圍膿腫.其特點是易自行破潰,或在手術切開引流後易形成肛瘺.是... [详细]

    2021-12-25 10:51:00 admin

    先天性仰趾外翻足 Q66.451 足外翻

    先天性仰趾外翻足 Q66.451 足外翻

    先天性仰趾外翻足是一種常見的姿勢性足畸形,以全足背伸和外翻為特征.女性多於男性,其比例約為1∶0.6.... [详细]

    2021-12-25 04:06:00 admin

    痿證

    痿證

    痿證是指筋骨痿軟,肌肉瘦削,皮膚麻木,手足不用的一類疾患.臨床上以兩足痿軟、不能隨意運動者較多見,故有“痿辟”之稱.現代醫學的多發性神經炎、脊髓空... [详细]

    2021-12-25 13:47:00 admin

    多腎盞畸形

    多腎盞畸形

    是一少見的先天性異常,其主要腎盞和腎盂位於腎實質之外.腎臟常為圓盤形,腎血管常在扁平腎門的周圍,有人認為該異常是輸尿管芽發育過早過快的結果.這種... [详细]

    2021-12-25 11:19:00 admin

    避孕後閉經綜合征 避孕後閉經綜合癥 服避孕藥後閉經-溢乳綜合征 過多抑制綜合征 過剩抑制綜合征 口服避孕藥後排卵停止綜合征

    避孕後閉經綜合征 避孕後閉經綜合癥 服避孕藥後閉經-溢乳綜合征 過多抑制綜合征 過剩抑制綜合征 口服避孕藥後排卵停止綜合征

    避孕後閉經綜合征是指口服避孕藥停服後有時引起閉經、溢乳及月經稀少等一系列癥狀.發生於育齡婦女中服用避孕藥不當者.本征部分患者有惡心、頭暈、頭痛... [详细]

    2021-12-24 13:06:00 admin

    振栗 戰栗 鼓栗

    振栗 戰栗 鼓栗

    振栗是指身體畏寒而顫抖.因虛寒或熱鬱所致.出《素問·至真要大論》.《素問·六元正紀大論》:“陽明司天之政,民病咳,嗌塞,寒熱發暴,振栗癃閉.”張志聰... [详细]

    2021-12-25 13:53:00 admin

    潮熱

    潮熱

    熱是指發病按時而至,如潮水按時來潮一樣,故稱為潮熱.多為午後潮熱,系陰虛、濕熱、胃腸實熱而引起.發熱如潮水一樣有定時,每天到一定時候體溫就升高(一... [详细]

    2021-12-25 13:45:00 admin

    無淚癥 角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無淚癥 角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無淚癥因先天淚腺不發達,或因後天自體免疫系統失調,破壞淚腺分泌,導致欲哭無淚的情況發生.無淚癥,是一種無法根治的眼疾,患者隻能靠藥水藥膏來改善癥狀... [详细]

    2021-12-24 14:29:00 admin

    真菌性角膜炎 H16.808 角膜真菌病

    真菌性角膜炎 H16.808 角膜真菌病

    真菌性角膜炎是一種由致病真菌引起的、致盲率極高的感染性角膜病.真菌性角膜炎起病緩慢、病程長,病程可持續達2至3個月,常在發病數天內出現角膜潰瘍.... [详细]

    2021-12-24 14:22:00 admin

    脫囊

    脫囊

    脫囊是指起始寒熱交作,囊紅睪丸腫,皮膚濕裂,隔日即黑,間日腐穢,不數日間,其囊盡脫.... [详细]

    2021-12-25 14:05:00 admin

    眼部毛細血管瘤 草莓痣 眼部焰色痣 嬰兒型血管瘤

    眼部毛細血管瘤 草莓痣 眼部焰色痣 嬰兒型血管瘤

    眼部毛細血管瘤是嬰幼兒時期最常見的良性腫瘤,又名嬰兒型血管瘤,嚴重時病變累及整個上瞼,造成上瞼彌漫性腫脹,可遮蓋瞳孔,影響視覺發育,發生弱視、斜視... [详细]

    2021-12-24 14:23:00 admin

    癆瘵

    癆瘵

    癆瘵是指具有傳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或稱“肺癆”.病名.見《世醫得效方·大方脈雜醫科》.即勞瘵.《明醫雜著》指出:(患者)“睡中盜汗,午後發熱,咳嗽,... [详细]

    2021-12-25 13:21: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