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腦膜瘤(cutaneousmeningioma)亦稱沙樣腦膜瘤(psammoma),原發性皮膚腦膜瘤亦稱殘留性腦膜膨出(rudimentarymeningocele).本病為發育性缺陷,發生於頭... [详细]
扭轉痙攣(torsionspasm)又稱特發性扭轉痙攣(idiopathictorsionspasm,ITS)、扭轉性肌張力障礙(torsiondystonia)、原發性肌張力障礙(primarydystonia),... [详细]
腦脊液腔與顱外相通,有腦脊液漏出者稱為腦脊液漏.腦脊液不斷流失引發頭痛,多采用內科治療,超過1個月仍有漏液者可采用手術治療.其主要癥狀表現為顱外傷... [详细]
腦幹腫瘤中膠質細胞瘤發病率最高,約占40.49%,綜合發病年齡高峰在30-40歲,或10-20歲.大腦半球發生的膠質瘤約占全部膠質瘤的51.4%,以星形細胞瘤為最多,... [详细]
腦膜肉瘤是原發於顱內較少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具有肉瘤的形態.多見於兒童,病程短,術後易復發,可發生肺和骨等遠處轉移.... [详细]
腦室內腦膜瘤是發生於腦室內的腦膜瘤,起源於腦室系統的脈絡叢組織.臨床上屬於少見的腦膜瘤類型.其中又以起源於側腦室脈絡叢的側腦室腦膜瘤最為多見.... [详细]
腦室炎是指外傷後細菌入侵腦室引起的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疾病,是神經外科致命性顱內感染,其中腦室內積膿死亡率極高.其中腦室外引流是導致腦室感染的主要... [详细]
腦靜脈畸形又稱腦靜脈血管瘤,腦靜脈瘤由於它外形異常,但仍為相應的組織提供功能性的靜脈引流,所以又稱為發育性靜脈異常.靜脈畸形可分為淺表型和深部型... [详细]
腦損傷後綜合征是指腦損傷3個月後,病人仍然有頭痛,頭昏、癔癥樣發作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或精神癥狀,但神經系統檢查無確切的陽性體征,甚至CT、MRI檢查也... [详细]
慢性硬腦膜外血腫較少見,系指傷後2~3周以上出現血腫者.一般而言,傷後13天以上,血腫開始有鈣化現象即可作為慢性血腫的診斷依據,本病以青年男性為多,可能... [详细]
帽狀腱膜下疏松間隙的化膿性感染,容易擴散,但常限定在帽狀腱膜的附麗緣,大量積膿可達100~200ml.膿腫源於傷後頭皮血腫感染或顱骨骨髓炎,在小兒偶爾可因... [详细]
腦血吸蟲病(cerebralschistosomiasis)是血吸蟲卵在腦組織中沉積所引起的蟲卵性肉芽腫和炎性反應,約占血吸蟲患者的2%~4%.一般認為主要來源於肺部病灶.蟲... [详细]
腦缺血見於多種神經外科疾病的病理過程中,如腦血管病、腦腫瘤等,也可見於心臟驟停,休克等全身性病理過程,腦缺血可表現為不同形式,有局灶性和彌漫性腦... [详细]
脈絡叢組織由特異性的腦室神經上皮分化而來,有作者認為是某段腦室壁的室管膜細胞衍化形成,其主要的功能為分泌腦脊液.脈絡叢乳頭狀瘤可發生於脈絡叢上... [详细]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或半側顏面痙攣,是指一側面部肌肉陣發性、節律性抽搐、痙攣或強直性發作,神經系統檢查除輕度面癱外,無其他異常.... [详细]
顱狹癥是一條或多條顱骨骨縫過早閉合而導致頭顱畸形,顱內壓增高、智能發育障礙,並可有眼部癥狀,臨床上以單個或多個顱骨骨縫過早閉合為特征.... [详细]
腦幹損傷是指中腦,腦橋和延髓的損傷,是一種嚴重的顱腦損傷,常分為兩種:原發性腦幹損傷,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造成的腦幹損傷;繼發性腦幹損傷繼發於其他嚴... [详细]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系外傷後3周以後出現癥狀,位於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具有包膜的血腫.多數頭部外傷輕微,部分外傷史缺乏,起病緩慢,無特征性臨床表現,早期... [详细]
顱內脂肪瘤是中樞神經組織胚胎發育異常所致的脂肪組織腫瘤,顱內脂肪瘤很少引起臨床癥狀,多在屍檢中發現,是臨床上很少見的一種顱內腫瘤.... [详细]
顱內低壓性頭痛是指外傷後發生的腦脊液瘺或腰椎穿刺,使腦脊液繼續從穿刺部位向脊膜腔外滲出過多,導致椎管內壓力下降,後顱窩疼痛敏感組織被牽拉向下而... [详细]
2021-12-25 15:23:00
2021-12-25 15:22:00
2021-12-25 07:03:00
2021-12-25 06:59:00
2021-12-25 04:59:00
2021-12-24 15:29:00
2021-12-25 0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