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頭部鱗狀細胞癌 頭部扁平細胞癌頭部表皮樣癌頭部棘細胞癌頭部鱗癌頭部鱗狀上皮細胞癌
頭部鱗狀細胞癌 頭部扁平細胞癌頭部表皮樣癌頭部棘細胞癌頭部鱗癌頭部鱗狀上皮細胞癌百科
鱗狀細胞癌(簡稱鱗癌),系起源於表皮或附件如皮脂腺導管、毛囊、汗腺管等的角朊細胞.多見於老年男性,好發於頭皮、面部、頸和手背等暴露部位.

頭部鱗狀細胞癌 頭部扁平細胞癌頭部表皮樣癌頭部棘細胞癌頭部鱗癌頭部鱗狀上皮細胞癌
頭部鱗狀細胞癌 頭部扁平細胞癌頭部表皮樣癌頭部棘細胞癌頭部鱗癌頭部鱗狀上皮細胞癌病因
一、發病原因自從1775年Percivalpott首次報道掃煙囪工人因接觸煤煙發生陰囊鱗癌以來,鱗癌的發病機制為人們所註意,其中,環境因素中的陽光、濕度、煙霧和氣候,種族因素的遺傳、膚色等被視為與鱗癌的發生有密切關系.1.陽光中的紫外線1948年Blum證明致癌射線是太陽光譜中波長為290~320mm的部分.2.化學因素某些化學物質如砷、瀝青等可致皮膚鱗癌.與瀝青接觸的工人皮膚鱗癌的發病數比一般工人高出12倍左右.3.種族因素有色人種的發病數比白種人高.國內孫紹謙等1956年報道191例皮膚癌,其中,鱗癌占78.5%,而德國Bosenberg1953年報道133例皮膚癌中鱗癌僅占15%.4.癌前期皮膚病癌前期皮炎、X線和鐳射線性皮炎、光化性角化病、砷劑性角化病等均易致鱗癌.5.瘢痕各種創傷性瘢痕,尤其燒傷性瘢痕更易發生鱗癌.
頭部鱗狀細胞癌 頭部扁平細胞癌頭部表皮樣癌頭部棘細胞癌頭部鱗癌頭部鱗狀上皮細胞癌
頭部鱗狀細胞癌 頭部扁平細胞癌頭部表皮樣癌頭部棘細胞癌頭部鱗癌頭部鱗狀上皮細胞癌症状
一、癥狀原發性鱗癌少見,早期為一小的丘疹,結節狀或呈疣狀突起,淡紅色,表面粗糙,生長迅速易破潰並向周圍浸潤,多見於頭頂部.繼發性鱗癌多見,常在原有頭皮的慢性潰瘍、瘢痕等損害基礎上癌變所致.按臨床形態,通常有兩型:1、菜花型初為浸潤型小斑塊、小結節或潰瘍,之後呈乳頭狀至菜花樣隆起,淡紅色,基底較寬,質硬,表面可見毛細血管擴張,伴有鱗屑和結痂,中心區常有釘刺樣角質,若將其剝離則底部易出血,此型面部和四肢多見.2、深在型初為淡紅色堅硬結節,表面光滑,逐漸增大,中央出現臍凹陷,周圍有新結節形成,破潰後形成火山樣潰瘍,邊緣隆起外翻,質硬,潰瘍底面高低不平,創面有污垢壞死組織和膿樣分泌物,散發惡臭.病變發展較快並向深層浸潤可達顱骨,可有早期區域性淋巴結轉移.亦有經血道轉移者,但罕見.
頭部鱗狀細胞癌 頭部扁平細胞癌頭部表皮樣癌頭部棘細胞癌頭部鱗癌頭部鱗狀上皮細胞癌
頭部鱗狀細胞癌 頭部扁平細胞癌頭部表皮樣癌頭部棘細胞癌頭部鱗癌頭部鱗狀上皮細胞癌检查
腫瘤標志物檢測、皮膚塗片顯微鏡檢查、皮膚真菌鏡檢、皮膚病的物理檢查、皮膚彈性檢查、皮膚顏色,腫瘤標志物(TumorMarker)是反映腫瘤存在的化學類物質.它們或不存在於正常成人組織而僅見於胚胎組織,或在腫瘤組織中的含量大大超過在正常組織裡的含量,它們的存在或量變可以提示腫瘤的性質,借以瞭解腫瘤的組織發生,細胞分化,細胞功能,以幫助腫瘤的診斷,分類,預後判斷以及治療指導.
頭部鱗狀細胞癌 頭部扁平細胞癌頭部表皮樣癌頭部棘細胞癌頭部鱗癌頭部鱗狀上皮細胞癌预防
註意避免過度照射紫外線及頻繁接觸砷,瀝青等化學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