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百科

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簡稱尿感,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統,並在尿中繁殖,侵入泌尿道黏膜或組織引起炎癥反應.分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下尿路感染指膀胱炎和尿道炎;上尿路指腎盂腎炎,感染的危害較大,以嬰幼兒發病率最高,反復感染可形成腎瘢痕,嚴重者可致繼發性高血壓和慢性腎功能衰竭.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病因

一、發病原因

各種病原微生物即為尿感的病因,大腸桿菌占75%~90%,大腸桿菌(Escherichiacoli,E.coli)革蘭氏陰性短桿菌,大小0.5×1~3微米.周身鞭毛,能運動,無芽孢.能發酵多種糖類產酸、產氣,是人和動物腸道中的正常棲居菌,嬰兒出生後即隨哺乳進入腸道,與人終身相伴,其代謝活動能抑制腸道內分解蛋白質的微生物生長,減少蛋白質分解產物對人體的危害,還能合成維生素B和K,以及有殺菌作用的大腸桿菌素.正常棲居條件下不致病.但若進入膽囊、膀胱等處可引起炎癥.在腸道中大量繁殖,幾占糞便幹重的1/3.兼性厭氧菌.在環境衛生不良的情況下,常隨糞便散佈在周圍環境中.若在水和食品中檢出此菌,可認為是被糞便污染的指標,從而可能有腸道病原菌的存在.因此,大腸菌群數(或大腸菌值)常作為飲水和食物(或藥物)的衛生學標準.(國傢規定,每升飲用水中大腸桿菌數不應超過3個)大腸桿菌的抗原成分復雜,可分為菌體抗原(O)、鞭毛抗原(H)和表面抗原(K),後者有抗機體吞噬和抗補體的能力.根據菌體抗原的不同,可將大腸桿菌分為150多型,其中有16個血清型為致病性大腸桿菌,常引起流行性嬰兒腹泄和成人肋膜炎.大腸桿菌是研究微生物遺傳的重要材料,如局限性轉導就是1954年在大腸桿菌K12菌株中發現的.萊德伯格(Lederberg)采用兩株大腸桿菌的營養缺陷型進行實驗,奠定瞭研究細菌接合方法學上的基礎,以及基因工程的研究.

其次為肺炎克雷白桿菌、變形桿菌、產氣桿菌和產堿桿菌,近年來革蘭陽性球菌的比例升高,如腸鏈球菌和葡萄球菌.在泌尿道梗阻、結構異常、尿路結石、膀胱輸尿管反流和神經源性膀胱的基礎上並發的尿感可為一種以上細菌的混合感染.由器械操作誘發尿感的細菌可為腸道細菌和銅綠假單胞菌.真菌感染可能繼發於糖尿病的留置導尿、免疫缺陷病或類固醇、廣譜抗生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的治療過程中.病毒感染,特別是腺病毒可引起出血性膀胱炎.

二、發病機制

正常泌尿道通過以下機制有抗感染作用:

①定期排尿將細菌沖洗出尿道.

②泌尿道黏膜產生的分泌型IgA及膀胱黏膜移行上皮細胞分泌的黏附分子(mucin),可有效減少細菌的黏附.

③尿中有IgA、溶菌酶、有機酸等抗菌物質.

所以隻有在誘因存在,才為易發尿感的原因.

尿反流機制:輸尿管分腹段、盆腔段和膀胱段,正常輸尿管進入膀胱呈一鈍角,向內、向下進入膀胱壁有一定的斜度和長度,輸尿管膀胱連接處是由肌肉筋膜鞘組成,輸尿管膀胱開口呈斜行裂隙狀,起瓣膜作用.

尿反流機制分5級

①Ⅰ級:反流僅見於輸尿管.

②Ⅱ級:反流至腎盂、腎盞.

③Ⅲ級:輸尿管輕~中度擴張與扭曲,腎盞中度擴張,穹隆無或輕度變鈍.

④Ⅳ級:輸尿管中度擴張,穹隆角完全消失.

⑤Ⅴ級:輸尿管顯著擴張與扭曲,腎盂腎盞顯著擴張,多數腎盞不見乳頭壓跡.

主要通過上行和血行感染,鄰近器官感染的直接侵犯少見.

1.上行感染嬰兒用尿佈,外陰容易受糞便污染是嬰幼兒容易發生上行性感染的原因之一.正常小兒尿道有少許細菌存在,正常輸尿管蠕動可使尿液註入膀胱;女孩尿道短,上行感染機會比男孩多.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或尿道黏膜損傷時細菌可入侵或沿尿道上行引起膀胱、腎盂和腎間質的感染.以下因素可促發上行感染:

(1)小兒解剖生理特點:小兒輸尿管管壁肌肉彈力纖維發育不全,長而彎曲,易於擴張,蠕動力弱,尿流不暢.

(2)病原菌:病原菌的致病力也是影響尿感的主要因素.以大腸埃希桿菌為例,大腸埃希桿菌菌體表面有許多P菌毛,能特異地與泌尿道上皮細胞表面的特異受體結合,使菌體緊密黏附於泌尿道上皮,避免被尿液沖洗,得以在局部繁殖引起上行感染.

(3)膀胱輸尿管反流(vesico-ureteralreflux,VUR):當輸尿管進入膀胱的角度改變、在膀胱壁內行程太短、輸尿管末端環形和縱行肌纖維數量和分佈異常或輸尿管膀胱開口的先天異常,以及脊髓脊膜膨出所致的神經源性膀胱均可引起輸尿管膀胱反流.尿液反流的危害在於可造成上行性尿感反復發作引起腎瘢痕,而且,Ⅲ級以上的尿反流也可因腎盞內壓力過高引起腎內反流和腎間質損害.兩者同時或單獨存在均可致慢性腎功能衰竭.

嬰兒期下尿道神經發育不成熟,在膀胱充盈期和排尿期產生的逼尿肌功能亢進,使膀胱內壓增高,改變瞭膀胱壁和輸尿管交界處的解剖關系也引起VUR,但為暫時性.

(4)其他先天畸形和尿路梗阻:如腎盂輸尿管連接處狹窄、後尿道瓣膜、腎盂積水、多囊腎等均可使引流不暢而繼發感染.此外,還可由神經源性膀胱、結石、腫瘤等引起梗阻.

2.血行感染血行感染以新生兒多見.在敗血癥或其他病灶引起的菌血癥時,細菌經血流進入腎皮質和腎盂引起尿感.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症状

[癥狀]

由於小兒尿感很少局限於上述某一部位,有時難以分辨,所以常統稱為尿路感染.小兒以急性尿感為多見,其表現不像成人尿感有典型的尿頻、尿急、尿痛,其癥狀變化多端.新生兒患病時,輕重不一.

輕者可以毫無癥狀,僅在尿培養時有細菌生長;重者發熱或體溫不升,面色灰白,易激惹或嗜睡,有的還可以表現為黃疸、驚厥或消化道癥狀.嬰幼兒患病時,全身癥狀明顯,如發熱、面色蒼白、嘔吐、腹瀉、腹痛、腹脹、亦可出現神經系統癥狀如煩躁、嗜睡、驚厥、昏迷,泌尿道癥狀較輕時,僅表現為排尿時吠吵.

年長兒患病時與成人差不多,患腎盂腎炎時,有發熱、寒顫、兩側腎區(腰部)有叩擊痛;膀胱炎時,有尿頻、尿痛、血尿;尿道炎時,有燒灼感,尿道口紅腫.慢性尿路感染大多由急性尿感遷延不愈.也可由於泌尿道畸形引起,此點與成人不同,病程在6個月以上,或多次復發,腎實質損害顯著,腎功能持久不恢復而轉為慢性.病兒可表現為精神萎靡;乏力、消瘦、發充遲緩、進行性貧血等.

[診斷]

1、中段尿檢查(即排尿開始的一部分棄去,取中間一段的尿),在顯微鏡下每個高倍視野中如果白細胞超過5個則認為異常,如果見到成堆的白細胞則更有價值.當膀胱炎時可以有血,蛋白為微量或陰性,

2、中段尿培養和細菌計數,藥物敏感試驗,即清潔及消毒外陰和尿道口後,取中段尿細菌培養,這樣可以明確尿內有無細菌.如有,屬於哪一種細菌,然後根據菌落計數,細菌多於10萬/毫升為感染.1000-10萬/毫升為可疑,少於1000為污染.如果細菌接著陽性,要作細菌的藥物敏感試驗,根據結果選用藥物.中段尿培養最好在用藥治療之前進行,因為用藥之後能藥物將尿中的細菌殺死或抑制,得出陰性的培養結果而誤認為不是尿感.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检查

一、檢查

如果你懷疑寶寶有尿路感染,一定要趕快帶他去醫院.醫生會詢問寶寶的癥狀,並給他做尿路感染檢查.醫生還可能會詢問你們的尿路感染傢族史,因為尿路感染可能存在遺傳傾向.

如果醫生懷疑寶寶有尿路感染,他需要對寶寶的尿液采樣做尿液培養檢查.這對幫助醫生確診尿路感染以及確定是什麼細菌引起瞭感染非常重要,因為這樣才能使用正確的抗生素來治療尿路感染.

對寶寶做尿液采樣的困難在於醫生需要“無菌尿”,也就是沒有被細菌污染的尿樣.而細菌總是存在於寶寶的皮膚上,對於還不能自主控制排尿或不能按照特殊要求排尿的小嬰兒或幼兒來說,采集尿液做這種尿路感染檢查是很困難的.

醫生采集尿液樣本時,可能會把一個塑料袋放在你寶寶的外生殖器上,但這樣做仍然不能完全避免皮膚細菌的污染,因此,用這種尿液樣本做的尿路感染檢查有時並不十分準確.

也有可能醫生會用導管來獲取合格的尿液樣本.他會先用消毒劑清潔寶寶的外生殖器皮膚,然後在消毒區域鋪一塊小毛巾.接下來,醫生會將一根導管向上通過尿道插入膀胱,直接從膀胱取尿.這是一個安全的常規操作過程,大概隻需要1分鐘時間.有些孩子對這個過程很緊張,但有些孩子並不是很在意.另外,還有一種不是很常用的方法是:將一根針插入下腹部,直接從膀胱收集尿液來做尿路感染檢查.

采集好尿樣後,可能需要等一兩天,才能得到化驗結果,但如果醫生從最初的結果證實有尿路感染,可能會立即開始治療.

醫生也可能建議進行其他檢查,因為尿路感染可能預示寶寶的尿路系統有問題.引起尿路感染的原因包括泌尿道阻塞和膀胱輸尿管反流(即尿液從膀胱反流入腎,簡稱VUR).在發生尿路感染的嬰幼兒中,30%~40%的寶寶患有膀胱輸尿管反流癥狀.

醫生可能會建議寶寶做下列檢查,確認他是否是因為尿路異常引起感染:

超聲波檢查,利用聲波顯示腎和膀胱的圖像.

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VCUG),這項檢查能夠顯示尿液是否從寶寶的膀胱反流入腎.在檢查過程中,需要使用X射線,然後用一根導管經尿道插入膀胱,通過這個導管向膀胱內註入一種液態造影劑,當膀胱充盈和寶寶排尿時需要再用X射線來觀察造影顯像,這個過程需要大概20分鐘.

核素掃描,與排尿膀胱尿道造影類似,但需要使用放射性液體.(來源:寶寶中心網)

二、鑒別

嬰幼兒急性腎盂腎炎腎盂腎炎是由各種病原微生物感染直接引起腎小管、腎間質和腎實質的炎癥.主要為非特殊性細菌,其中以大腸埃希氏桿菌為最多(占60-80%),其次為變形桿菌、葡萄球菌、糞鏈球菌、產堿桿菌、少數為綠膿桿菌;偶為真菌、原蟲、衣原體或病毒感染.有報告一些腎盂腎炎.特別是慢性期病灶和腎疤痕組織中,存在某些病原體的抗原成分,有些還可尋到免疫復合物沉積,結合致病菌有抗體包裹以及腎組織中有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浸潤等事實,表明腎盂腎炎的發病機理中存在著免疫反應性損害.

常以急性感染中毒癥狀為主要表現,而缺乏泌尿系統的特殊癥狀,故在發熱性疾病的診斷過程中應警惕尿感的可能,並註意與其他系統的急性感染做鑒別.急性腎盂腎炎嚴重者可合並敗血癥,特別是在新生兒和有阻塞性腎病者,故有明顯感染中毒癥狀及血白細胞20×109/L~25×109/L的患者,應做血培養.

除尿感外,急性腎小球腎炎病程中可有暫時性尿白細胞增多,但有血尿、水腫和高血壓;急性間質性腎炎和狼瘡性腎炎亦有白細胞尿,均應結合臨床癥狀和相關檢查作鑒別診斷.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预防

一、預防

寶尿路先天畸形發生率較高,加之生理上的特點,所以容易反復引起尿路感染,因此,預防寶貝尿路感染非常重要.

1、從孕早期就開始預防

孕媽咪在懷孕早期應註意預防感染、保持身心健康,讓胎兒的泌尿器官健康發育.如果在孕期出現羊水較少的現象時,應該警惕胎兒腎臟發育出現異常,及早做B超確定診斷,以采取適宜的處理方法.

2、寶寶出生後合理喂養

寶寶的腎功能尚未完全成熟,一般在1歲至1歲半時才能達到成人水平.3個月以內的寶寶,食物中最好不要加鹽:3個月以後可以吃稍稍帶一點點咸味的食物,6個月以上逐漸增加一點點鹽,但每天不能超過1克,以免損害腎臟功能.

3、腹瀉時恰當進行補液

腹瀉是3歲以內寶寶的常見病,發病時容易身體脫水,需要積極進行補液.但補液一定要在醫生指導下合理進行,既要避免身體脫水,又要避免補液過度引起水腫,對尿路造成不必要的損害,誘發尿路感染.

4、不明原因的發燒應及早去就醫

泌尿器官先天畸形如能早期診斷,及時手術矯治,可減少對寶貝生長發育的影響.因此,當寶寶反復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燒時,一定要警惕是否存在尿路先天畸形,及早去醫院做尿液常規檢查.

5、註意會陰護理以免尿路感染

寶寶的尿路容易感染,媽咪要做好護理,特別要註意會陰部的清潔.對於周歲的寶寶,除瞭要勤洗勤換尿褲、尿佈,每次大小便後都要清洗寶寶的小屁屁外,還應註意清洗方法,即由前向後清洗外陰,然後再清洗肛門,女嬰更應註意這一點.對於1歲以上的寶寶,也應每天清洗外陰.提醒一點,給男孩清洗外陰時,一定要扒開陰莖包皮,把隱藏在裡面的污垢洗凈.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都應盡早穿封襠褲.

2、預後

兒童尿路感染的預後則與成人單純性尿路感染的預後不同,目前,大多數學者認為,尿路感染引起的腎損害大多數發生在兒童期,且常在5歲以前,通常伴有解剖或功能上的異常,尤其是伴有膀胱輸尿管逆流.一些報道認為:兒童發生癥狀性尿路感染,且伴有膀胱輸尿管逆流者,給予長療程低劑量抗菌療法,可以減少腎疤痕的形成.

二、護理

防秋燥,“吃”、“喝”都重要

進入秋季,最先感受到的就是秋天的燥氣.中醫講“秋主燥”,“秋燥”除瞭易傷肺之外,也容易耗人津液,而出現口幹、唇幹、鼻幹、咽幹及大便幹結、皮膚幹裂等情況.我國民間素有“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說法,是說秋季陰盛於外而虛於內,若不能養陰就易生熱病,就是我們老百姓說所的“上火”.不註意預防秋燥,泌尿系統感染就會“趁機發難”.

一提起“燥”,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要多喝水.其實,對於預防秋燥來說,“吃”和“喝”都很重要,而且“喝”也不單單指的是喝水.

在吃方面,可適當地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也可選用一些宣肺化痰、滋陰益氣的中藥,如百合、杏仁等,對緩解“秋燥”多有良效.在堅持平衡膳食的前提下,應適當向能養陰、生津、性味甘潤的食品傾斜.具體說來,一是清熱祛燥的粗糧雜豆類,如麥片、黃小米、玉米、綠豆、白蕓豆等;二是應季的蔬果類,如蘿卜、綠葉蔬菜、芋頭、南瓜、黃瓜、梨、柿子、葡萄、柑橘、大棗、荸薺等;三是滋陰潤燥的葷食類,如鴨肉、河魚、河蝦等.

秋季要多喝水,這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我們隻喝白開水,有時並不能完全抵禦秋燥帶給我們的負面效應,因為水分進入人體後,很快就會被蒸發或排泄出體外.這時,可以用“朝鹽水,晚蜂蜜”的方法“喝走”秋燥.方法很簡單,就是每天早上空腹喝一杯涼的鹽水,晚上睡前喝一杯溫的蜂蜜水.這樣既能補充人體水分,還能防止因秋燥所引起的便秘,是秋季養生防燥的好方法.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食管乳頭狀瘤

    食管乳頭狀瘤

    食管乳頭狀瘤(esophagealpapilloma,EP)為良性鱗狀上皮的息肉樣腫瘤.過去一直認為EP很罕見,往往是因為其他上消化道癥狀作內鏡檢查時偶然發現.... [详细]

    2021-12-25 04:38:00 admin

    小兒視網膜母細胞瘤 小兒成視網膜細胞瘤小兒視網膜成神經細胞瘤小兒視網膜惡性膠質瘤

    小兒視網膜母細胞瘤 小兒成視網膜細胞瘤小兒視網膜成神經細胞瘤小兒視網膜惡性膠質瘤

    視網膜母細胞瘤(retinoblastoma)是小兒最常見的眼內腫瘤,多見於嬰幼兒,2/3在3歲以下,5歲以上者少於5%,此瘤不僅危害患兒視力,更威脅患兒生命.... [详细]

    2021-12-25 05:35:00 admin

    牙髓炎 K04.005 Pulpitis 牙髓退變 牙髓壞死 牙髓病

    牙髓炎 K04.005 Pulpitis 牙髓退變 牙髓壞死 牙髓病

    牙髓炎(Pulpitis)是指發生於牙髓組織的炎性病變.牙髓是主要包含神經血管的疏松結締組織,位於牙齒內部的牙髓腔內.牙髓因各種原因受到病源刺激物的作用... [详细]

    2021-12-24 14:35:00 admin

    股骨粗隆間骨折 S72.101

    股骨粗隆間骨折 S72.101

    股骨粗隆間骨折,也稱轉子間骨折,指股骨頸基底到小粗隆下平面區域內的骨折,為關節囊外骨折.最常見於65歲以上的老年人,女性多於男性.由於粗隆部血運豐富... [详细]

    2021-12-25 04:21:00 admin

    腰疝 K45.803 背疝

    腰疝 K45.803 背疝

    在12肋及髂嵴之間,腹腔內臟經腹壁或後腹膜突出,稱為腰疝(1umbarhernia),亦稱背疝.1672年Barbotte首先報道本病,Budgen(1728)首次報告瞭先天性腰疝,Gara... [详细]

    2021-12-25 10:41:00 admin

    不穩定型心絞痛

    不穩定型心絞痛

    不穩定性心絞痛,是介於勞累性穩定型心絞痛與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之間的臨床表現.主要包括初發心絞痛、惡化勞力性心絞痛、靜息心絞痛伴心電圖缺血改變和... [详细]

    2021-12-25 05:50:00 admin

    佝僂病 BEZ161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佝僂病 BEZ161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佝僂病(Rickets)俗稱缺鈣,在嬰兒期較為常見,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佝僂病發病緩慢,不容易引起重視.佝... [详细]

    2021-12-25 03:30:00 admin

    深覆合 K07.205 Deep overbite

    深覆合 K07.205 Deep overbite

    深覆合是一種上下頜牙弓的垂直關系的異常.指的是上前牙切緣蓋過下前牙牙冠長度1/3者或下前牙咬合於上前牙舌側1/3以上者.... [详细]

    2021-12-24 14:39:00 admin

    光澤苔蘚

    光澤苔蘚

    光澤苔蘚為一種原因未明的慢性皮膚病,臨床特點為帽針頭大小具有光澤的小丘疹,多數聚集,但不融合,好發於陰莖,腹股溝及下腹部等處.本病好發於中年男性,... [详细]

    2021-12-25 01:28:00 admin

    痱子 熱痱紅色粟粒疹 熱痱

    痱子 熱痱紅色粟粒疹 熱痱

    痱子又稱“熱痱",“紅色粟粒疹",是由於在高溫悶熱環境下,出汗過多,汗液蒸發不暢,導致汗管堵塞、汗管破裂,汗液外滲入周圍組織而引起.主要表現為小丘... [详细]

    2021-12-25 01:07:00 admin

    兔熱病 A21.901 大原病 野兔病 土拉倫斯菌病 野兔熱 鹿蠅熱 土拉菌病

    兔熱病 A21.901 大原病 野兔病 土拉倫斯菌病 野兔熱 鹿蠅熱 土拉菌病

    兔熱病又稱土拉菌病(Tularaemia)、鹿蠅熱,是一種由扁虱或蒼蠅傳播的嚙齒動物的自然疫源性急性傳染病.臨床表現主要有發熱,淋巴結腫大,皮膚潰瘍,眼結膜... [详细]

    2021-12-25 13:17:00 admin

    紅蝴蝶瘡 紅斑狼瘡

    紅蝴蝶瘡 紅斑狼瘡

    紅蝴蝶瘡是一種可累及全身多臟器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本病相當於西醫的紅斑狼瘡.多見於15—40歲女性.臨床常見類型為盤狀紅蝴蝶瘡和系統性紅蝴蝶瘡.其特點... [详细]

    2021-12-25 01:57:00 admin

    小兒淋巴樣息肉 小兒良性淋巴性息肉病

    小兒淋巴樣息肉 小兒良性淋巴性息肉病

    淋巴樣息肉(lymphoidpolyps),實際上不是息肉而是結腸黏膜的局限性突起,由於黏膜下淋巴樣組織增生引起,可能為對感染的非特異性反應,在末端回腸黏膜下集... [详细]

    2021-12-25 03:10:00 admin

    壞血病 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 維生素C缺乏病

    壞血病 小兒維生素C缺乏病 維生素C缺乏病

    維生素C缺乏病又叫壞血病(scurvy)是由於長期缺乏維生素C(ascorbicacid,抗壞血酸),以骨骼變化和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為其特征的周身性疾病.臨床以化骨障... [详细]

    2021-12-25 06:33:00 admin

    觸電

    觸電

    觸電或雷擊是由於人體直接接觸電源,受到一定量的電流通過人體致使組織損傷和功能障礙甚至死亡.觸電時間越長,人體所受的電損傷越嚴重,自然界的雷擊也是... [详细]

    2021-12-25 10:56:00 admin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兒急性上感 小兒傷風 小兒感冒

    小兒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兒急性上感 小兒傷風 小兒感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acuteupperrespiratoryinfectionAURl)系由各種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炎癥,簡稱上感,俗稱“感冒",是小兒最常見的疾病.該病主要侵犯鼻、... [详细]

    2021-12-25 02:19:00 admin

    小兒軍團病腎病

    小兒軍團病腎病

    軍團菌感染主要表現為肺炎,也可合並其他各系統的損害,從而加重病情.腎臟受累是軍團病(legionnariesdisease,LD)最常見的合並癥之一,其中半數病例可出現... [详细]

    2021-12-25 03:18:00 admin

    原發性下肢靜脈瓣膜關閉不全

    原發性下肢靜脈瓣膜關閉不全

    下肢靜脈瓣膜關閉不全是一種常見疾病,多發生在持久從事體力勞動或站立工作人員,在農民、理發員、運動員、外科醫師等人群中發病率較高.下肢靜脈瓣膜關... [详细]

    2021-12-25 10:40:00 admin

    寶寶胎記

    寶寶胎記

    寶寶胎記是指有些寶寶皮膚上有幾塊色素斑,俗稱胎記.這些胎記倘若不在面部,一般傢長是不太理會的.不過,從醫學角度來看,卻是萬萬不可輕視的,它們往往是... [详细]

    2021-12-25 01:41:00 admin

    小兒鼻炎

    小兒鼻炎

    小兒鼻炎是指鼻腔粘膜和粘膜下組織的炎癥,從發病的急緩及病程的長短來說,可分為急性鼻炎和慢性鼻炎.另外,還有一種十分常見的與外界環境有關的鼻炎為過... [详细]

    2021-12-24 15:11: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