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痘 傳染性膿皰性皮病 傳染性深膿皰疹 感染性唇部皮炎
羊痘 傳染性膿皰性皮病 傳染性深膿皰疹 感染性唇部皮炎百科
羊痘(Qrf)是羊感染痘病毒後,皮膚上發生化膿性炎癥,再傳染給人,使人的皮膚也發生化膿性炎癥.
羊痘 傳染性膿皰性皮病 傳染性深膿皰疹 感染性唇部皮炎
羊痘 傳染性膿皰性皮病 傳染性深膿皰疹 感染性唇部皮炎病因
(一)發病原因
羊痘是一種在電鏡下呈編織狀外觀的圓柱形類痘病毒引起,是綿羊普遍發生的疾病.
羊痘病毒是一種乙醚敏感的DNA病毒,在電鏡下呈圓柱形,末端凸出,中央有致密的DNA核心和一寬闊的,層板狀衣殼,其大小為200×300nm,能在人羊膜細胞和原始恒河猴腎細胞培養上生長,此病毒主要侵犯羊,人是由於直接接觸病羊污染的物質而被感染,故多見於牧羊人,獸醫及屠宰人員等,尚未見人與人之間相互傳染的報道,傳染後有終生免疫力.
(二)發病機制
羊痘是一種在電鏡下呈編織狀外觀的圓柱形類痘病毒引起,是綿羊普遍發生的疾病,主要影響羔羊,是接觸感染,人是由於直接接觸病羊污染的物質而被感染,故多見於牧羊人,獸醫及屠宰人員等,尚未見人與人之間互相傳染的報道,傳染後有終身免疫力,病毒接種在人獲得成功,把人和動物的損害進行組織培養有病毒生長.
羊痘 傳染性膿皰性皮病 傳染性深膿皰疹 感染性唇部皮炎
羊痘 傳染性膿皰性皮病 傳染性深膿皰疹 感染性唇部皮炎症状
潛伏期5~6天,初起為紅色或紫紅色的小丘疹,質地堅硬,以後擴大成為頂端扁平水皰,能發展成出血性大皰或膿皰,中央可有臍凹,大小為2~3cm,最大可達5cm,在24~48h內皰破表面覆蓋厚的淡褐色焦痂,痂四周有較特殊的灰白色或紫色暈,其外再繞以紅暈,以後變成乳頭瘤樣結節,最後變平,幹燥,結痂而自愈,病程一般為3周,也可長達5~6周,獲得永久性免疫,再次感染在免疫功能低下患者中較常見,皮損數目不多,為單個或數個,好發於手指,手,前臂及面部等暴露部位,除瞭局部有輕微腫痛及瘙癢外,無全身癥狀或僅有微熱,局部淋巴結腫大,有些病人在發病後2周時,軀幹部可發生一過性斑丘疹,亦可在四肢伸側出現多形紅斑樣皮疹,巨大的向外生長的皮損,類似化膿性肉芽腫或惡性腫瘤,可見於免疫力低下或AD患者,偶可見病毒血癥,表現為廣泛的丘疹,水皰或大皰性皮損.
根據接觸史,典型皮疹,自愈過程,一般不難診斷,如有懷疑,可將損害的痂皮或活檢組織放在電鏡下觀察,如發現病毒包涵體可明確診斷,在組織培養上病毒生長緩慢.
羊痘 傳染性膿皰性皮病 傳染性深膿皰疹 感染性唇部皮炎
羊痘 傳染性膿皰性皮病 傳染性深膿皰疹 感染性唇部皮炎检查
1.周圍血象白細胞計數可暫時升高,淋巴細胞相對增加.
2.血清抗體測試山羊和病人恢復期血清中能發現中和抗體.
3.電子顯微鏡檢查痂及病損組織內可見羊痘病毒.
4.組織病理表皮明顯細胞內及細胞間水腫,空泡形成以及氣球狀變性,真皮有密集的細胞浸潤,中央主要是組織細胞和巨噬細胞,周圍為淋巴細胞和漿細胞,很少有多形核白細胞浸潤,整個損害有許多內皮細胞增生和腫脹的小血管,在真皮血管內皮細胞的胞質裡可以看到嗜酸性包涵體.
羊痘 傳染性膿皰性皮病 傳染性深膿皰疹 感染性唇部皮炎预防
1、避免接觸患羊痘的綿羊和山羊,對2~3周羔羊接種羊痘活病毒疫苗可終生免疫.
2、平時做好羊群飼養管理工作,經常打掃羊圈,保持幹燥清潔.
3、羊群中已發病時,立即隔離病羊並消毒羊舍,場地,用具,對未發病的羊隻或鄰近已受威脅的羊群可用疫苗緊急接種.
4、在實驗室制備疫苗的工作人員防止自身接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