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盞憩室是腎實質內覆蓋移行上皮細胞的囊腔,經狹窄的通道與腎盂或腎盞相通,憩室無分泌功能,但尿液可反流入憩室內.該病首先由Rayer於1841年描述,可為多... [详细]
本病罕見,在腎動、靜脈主幹或主段間有許多交通支,像靜脈曲張,動靜脈瘺分兩種,其一為先天性,其二為獲得性.後者占不到25%的患者.這裡主要討論先天性動靜... [详细]
臍尿管囊腫(urachalcyst)臨床少見,多發生於男性.囊腫位於臍下正中腹壁深處,介於腹橫筋膜與腹膜之間,是由於臍尿管兩端閉合,而中間未閉,臍尿管上皮分泌... [详细]
膀胱白斑病為少見的膀胱內病變,好發年齡40歲左右,女性多見.該病表現為膀胱黏膜出現白色斑塊,一般位於膀胱三角及頸部,偶爾可侵及整個膀胱黏膜.主要癥狀... [详细]
膀胱濕熱:濕熱蘊於下焦膀胱的病變.主要癥狀有尿頻、尿急、尿少而痛、尿黃赤或尿血、舌紅苔黃、脈數等.多見於急性膀胱炎.膀胱濕熱證為濕熱之邪蘊結膀胱... [详细]
腎動脈瘤是最早發現的源於腎動脈的疾病,Abeshouse將腎動脈瘤分為如下幾類:囊袋狀、融合型、分裂型、動靜脈瘺型等.其中囊袋狀動脈瘤是最常見的類型占93... [详细]
膀胱腫瘤(tumorofbladder)是泌尿系統最常見的腫瘤,占男性腫瘤的6%,死亡率的2.5%,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與環境、吸煙及遺傳因素有關,許多學者對P53基因對... [详细]
膀胱是貯存、排泄尿液的器官.成人膀胱在排空時一般不易受到損傷;充盈時失去瞭骨盆的保護作用,同時因充盈膀胱體積增大、膀胱壁變得薄而緊張,故而容易受... [详细]
臨床上膀胱瘺患者較常見,其可與皮膚、腸道、女性生殖器官相通,原發病往往是泌尿系統外疾病.常見病因有:①原發腸道疾病--憩室炎占50%~60%;結腸癌20%~25%,... [详细]
尿道結核(tuberculosisofurethra)較少見,主要發生在男性,多合並嚴重的腎結核或前列腺、精囊結核.尿道結核可造成尿道狹窄、梗阻,使腎結核惡化,破壞加重... [详细]
膀胱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ofbladder)為膀胱非上皮性腫瘤,起源於胚胎期遺留在膀胱壁的嗜鉻細胞.腫瘤起源於膀胱壁的副交感神經節,約83%的膀胱嗜... [详细]
膀胱輸尿管反流是指由於先天性或後天性的原因而使輸尿管膀胱壁段失去瞭抗反流的作用,當尿流積聚或逼尿肌收縮而膀胱內壓力增高時,尿流從膀胱內倒流入輸... [详细]
膀胱外翻是一種少見而復雜的先天性畸形,是胚胎期泄殖腔膜發育異常,阻礙間充質組織的移行和下腹壁的正常發育,導致膀胱外翻、尿道上裂等一系列先天性異... [详细]
膀胱腺癌是指在整個腫瘤內有腺體樣結構.膀胱腺癌又稱膀胱膠樣癌、膀胱黏液腺癌或膀胱印戒細胞癌.包括原發性膀胱腺癌、臍尿管腺癌和轉移性腺癌,其中主... [详细]
軟斑癥(malacoplakia)是一種少見的炎癥性疾病,1902年由Michaelis和Gutmann首先報道,1903年vonHansemann用希臘文malaco(柔軟)和plakia(斑塊)命名此病為... [详细]
膀胱頸部攣縮,為另一重要的膀胱頸部梗阻問題.所謂膀胱頸部系指尿道內口向尿道內延伸約1~2公分長度的一段管狀結構.它包括內括約肌,但內括約肌不是膀胱頸... [详细]
假兩性畸形是遺傳性別、性腺性別和表型性別的不均一性,即性腺性別與遺傳性別一致,而生殖導管和尿生殖竇的發育卻具有異性的成分或兼有兩性的特征.以遺... [详细]
女性尿道綜合征是指有尿頻、尿急、尿痛等癥狀,但膀胱和尿道檢查無明顯器質性病變的一組非特異性癥候群.多見於已婚的中青年女性.常由於尿道外口解剖異... [详细]
膀胱的一部分或全部由尿道外口脫出稱為膀胱脫垂,正常膀胱受三角韌帶,側韌帶以及周圍組織的固定,不易脫垂,尿道在內外括約肌的作用下處於關閉狀態,膀胱... [详细]
尿道憩室(urethraldiverticulum)是指尿道周圍與尿道相通的囊性腔隙.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後天性的.先天性尿道憩室以女性多見,多為單發,位於尿道與... [详细]
2021-12-25 15:23:00
2021-12-25 15:22:00
2021-12-25 07:03:00
2021-12-25 06:59:00
2021-12-25 04:59:00
2021-12-24 15:29:00
2021-12-25 06: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