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百科

幹眼(dryeye)是指由於淚液的量或質的異常引起的淚膜不穩定和眼表面的損害,從而導致眼不適癥狀的一類疾病.它是目前最為常見的眼表疾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病因

淚腺病變(20%):

原發性淚液不足(PrimaryLacrimalDeficiency,PLD),為先天性無淚癥,無或有淚腺,但缺乏分泌;非SS性KCS,有時稱作後天性PLD,或簡稱KCS,B.繼發性淚液不足(SecondaryLacrimalDeficiency,SLD),如維生素A缺乏,淋巴瘤,類肉瘤病,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大部淚腺切除術後.

瞼板腺病變(20%):

阻塞性瞼板腺炎為最常見原因,常為原發性,也可繼發於燒傷,結膜炎,或全身性疾病如皮脂腺性皮炎,酒糟鼻,魚鱗癬,牛皮癬,瞼板腺囊腫,內瞼腺炎,結石等,有時瞼板腺先天性缺如,繼發性低分泌,雙睫癥,化膿性炎癥,腫瘤等,有時瞼板腺管內油脂滯積,瞼板腺分泌功能似乎正常,但油脂不足.②神經障礙:如Ⅶ顱神經病變,久戴接觸鏡,神經麻痹性角膜炎等.

大面積眼表損害(15%):

大面積眼表損害導致淚腺腺管阻塞如沙眼,熱或化學性眼燒傷,Stevens-Johnson綜合征,瘢痕性眼類天皰瘡,瞼缺損,特應性角結膜炎,外傷等.

瞬目異常:瞬目減少或間期延長可引起眼表發幹如見於VDT(VisualDislpayTerminal)計算機工作者,或辦公室眼綜合征,帕金森病等.

眼表病變:引起杯狀細胞減少的疾病,如維生素A缺乏,任何原因引起眼表局部隆起,如手術,胬肉,瞼裂異常,突眼和瞼畸形等都可以造成局部眼表幹燥.

發病機制:

美國1995年國立眼科研究所制定的幹眼的分類方法是將幹眼分為“淚液不足型"及“蒸發過強型"幹眼,前者主要指淚液生成不足,後者除瞭包括脂質層異常(如瞼板腺功能障礙,Meibomainglanddysfunction,MGD)外,也包括瞬目不全引起的淚液蒸發增加等情況,另一種分類方法將幹眼分為水液性淚液不足(aqueousteardeficiency,ATD)和脂質性淚液不足(lipidteardeficiency,LTD),其中ATD分為Sjögren綜合征和非SS的ATD.

根據維持穩定淚膜的要素,建議將幹眼分為5類,不同類型發病機制不同:

1.蒸發過強型幹眼這種類型的幹眼主要由於脂質層的異常(質或量的異常)而引起,如瞼板腺功能障礙,瞼腺炎,瞼緣炎等,眼瞼的缺損或異常引起蒸發增加等,熒屏終端綜合征(video-digitalterminationsyndrome)患者瞬目次數減少,蒸發多;瞼裂大,暴露多,也可歸為這一類幹眼.

2.水液缺乏型幹眼水液性淚液生成不足而引起,如Sjögren綜合征,許多全身性因素引起此類幹眼,水液性淚液質的異常也導致淚膜不穩定,引起幹眼.

3.黏蛋白缺乏型幹眼主要為眼表上皮細胞受損而引起,包括眼表的化學傷,熱燒傷,角膜緣功能障礙,在化學傷中,一些患者的淚液量正常,如Schirmer試驗在20mm以上,但這些患者仍發生角膜上皮的問題,主要是由於黏蛋白缺乏引起.

4.淚液動力學異常型幹眼由淚液的動力學異常引起,包括瞬目異常,淚液排出延緩,結膜松弛引起的眼表炎癥而導致動力學異常等.

5.混合型幹眼兩種或兩種以上原因所引起的幹眼.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症状

一、癥狀

1、癥狀及病史幹眼常見的癥狀為:幹澀感、異物感、燒灼感、癢感、畏光、眼紅、視物模糊、視力波動等.此外有調查發現71、3%的幹眼患者有視疲勞的癥狀,表明視疲勞也是幹眼常見的癥狀之一.客觀檢查的陽性率則明顯低於幹眼癥狀的發生率,如在美國上述調查中僅有2.2%既有癥狀同時ST(Schirmer`stest)低下(≤5mm/5min),2.0%既有癥狀同時眼表虎紅染色評分高(≥5).因此,為瞭減少幹眼的漏診,應重視癥狀的詢問.對於較嚴重的幹眼詢問有無口幹、關節痛可提示SS的可能性.詢問過去的全身及局部用藥情況、手術歷史及工作環境,對於幹眼的診斷有極大的幫助.

2、臨床檢查幹眼的檢查方法主要包括有:

(1)裂隙燈檢查:常規的裂隙燈檢查可發現引起幹眼的原因,如上方角膜緣部角結膜炎、角膜緣炎、角膜緣處手術瘢痕等.對重度及一些中度的幹眼可立即診斷.裂隙燈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①淚河線寬度:在瞼緣與眼表面交界處的淚液高度(正常不小於0.3mm),此指標可以在臨床較快幫助診斷幹眼,但必須具備較多的臨床經驗;②角膜改變:角化、水皰、變性、潰瘍、白斑、血管翳等,要特別註意角膜緣的改變,如角膜緣處是否有新生血管等;③角膜表面及下穹隆部的碎屑;④瞼球粘連;⑤結膜:充血、乳頭增生,是否存在結膜囊結膜皺褶,結膜皺褶患者在瞬目時,結膜之間發生摩擦產生眼表面炎癥;⑥眼瞼檢查,十分強調對瞼緣的檢查,這樣可以發現瞼板腺功能異常者(MGD).臨床調查顯示,MGD是幹眼的最主要原因,也是臨床最常見的疾病.因而在臨床檢查應十分重視對患者瞼緣的檢查,註意患者是否有:瞼緣充血、不規整、增厚、變鈍、外翻,腺口為黃色黏稠分泌物阻塞,模糊不清等.壓迫腺體可發現無脂質分泌物排出,或者排出過量的形態異常的脂質.同時還應註意瞼板腺內的脂質是否正常,如脂質分泌不足,將導致脂質缺乏性幹眼.

(2)ShirmerⅠ及Ⅱ試驗:ShirmerⅠ試驗(SⅠt)反映淚液的基礎分泌.檢查方法為:取一5mm×35mm的濾紙(Whatman41號濾紙),一端反折5mm,輕輕置於被檢者下瞼結膜囊中外1/3交界處,另一端自然下垂,囑患者向下看或輕輕地閉眼,5min後取下濾紙,測量濕長.一般認為>10mm/5min為正常.ShirmerⅡ試驗(SⅡt)反映淚液的反射性分泌.檢查方法為:先行SⅠt試驗,再用一棉棒(長8mm,頂端寬3.5mm)沿鼻腔顳側壁平行向上輕輕插入鼻腔,刺激鼻黏膜,然後放置濾紙(方法同SⅠt試驗),5min後取出濾紙記錄濕長.一般也認為>10mm/5min為正常.

(3)淚膜破裂時間(break-uptime,BUT):BUT反映淚膜穩定性.檢查方法為:在被檢者結膜囊內滴1滴(1~2l)1%熒光素鈉,囑眨眼,從最後一次瞬目後睜眼至角膜出現第1個黑斑的時間為BUT.非侵犯性淚膜破裂時間(non-invasivetearbreak-uptime,NIBUT)則是應用淚膜鏡直接觀察淚膜的破裂時間.一般認為BUT>10s為正常.

(4)眼表活體染色:角結膜熒光素(fluorescein,FL)染色及虎紅(rosebengal,RB)或麗絲胺綠(lissaminegreen,LG)染色.虎紅及麗絲胺綠染色陽性反應幹燥及壞死的角膜上皮細胞,虎紅可染色未被黏蛋白覆蓋的上皮細胞,二者評分方法相同.雖然記錄方法較多,最簡單及常用的方法為將眼表分為鼻側瞼裂部球結膜、顳側瞼裂部球結膜及角膜3個區域,每一區域的染色程度分0~3級,0級為無染色,3級為片狀染色,共0~9分.熒光素染色陽性反應角膜上皮缺損(不連續),評分方法將角膜分為4個象限,規定無染色為0,有染色則分輕、中、重3級,因此共0~12分.

(5)淚液清除率(tearclearancerate,TCR)檢查:目的在於瞭解淚液清除有無延遲.應用熒光光度測定法檢測,稱熒光素清除試驗(fluoresceinclearancetest,FCT).檢測時在被檢眼結膜囊內滴入5l2%熒光素鈉,15min後取下淚湖的淚液應用熒光光度計進行分析.簡單的方法可通過ST試驗檢測TCR,在被檢者結膜囊內滴1滴0.5%丙氧苯卡因,再滴5l0.25%的熒光素鈉,每10min測試1次SⅠt試驗,每次濾紙放置1min,共3次.淚液清除功能正常者在第1條濾紙染色以後即開始消退.研究表明此兩種方法所得結果相似.

(6)淚液滲透壓:是診斷幹眼較為敏感的方法,目前雖然有幾種方法用於實驗室診斷,但檢查方法較為復雜,尚未有簡單、實用的方法用於臨床.

(7)其他檢查:包括淚液乳鐵蛋白(lactoferrin,LF)含量測定,淚液蕨樣變(羊齒狀物)試驗(tearferningtest,TFT),幹眼儀(tearscopeplus)或淚膜幹涉成像儀(tearfilminterferometry)檢查,結膜印跡細胞學(impressioncytology)檢查,角膜地形圖檢查及血清學檢查等.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检查

實驗室檢查

可以進行針對伴有其他全身性疾病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紅斑狼瘡等開展必要的實驗室檢查.

1.淚乳鐵蛋白測定常≤100mg%.

2.淚溶菌酶測定溶菌區≤21.5mm.

3.淚滲透壓測定在KCS≥312mOsm/L.

4.血液學和免疫學檢查貧血,白細胞減少,淋巴細胞和嗜酸粒細胞增多,高γ球蛋白血癥,血沉加快,抗γ球蛋白抗體,抗核抗體,抗甲狀腺抗體,抗平滑肌和橫紋肌抗體,抗淚腺抗體,抗線粒體抗體等明顯增加,類風濕因子75%(+),狼瘡細胞10%~50%(+),細胞免疫功能降低,特異性較高者如下:

(1)抗SS/A和SS/B抗體:在原發性SS均增高,陽性率分別為76%和19%;在繼發性SS,均低於10%.

(2)膜FC(巨噬細胞)受體功能損害:可用51Cr結合IgG致敏自體紅細胞測定其循環清除率.

(3)免疫復合物約85%(+).

(4)血清單胺氧化酶活性約35U.

(5)隨著淋巴細胞浸潤加劇,β2m成比例增高.

(6)類風濕關節炎沉淀素,原發,繼發性SS分別為5%~15%和70%~90%.

(7)抗涎腺導管抗體46%(+),但常人也可見到.

5.組織病理學檢查

(1)結膜活檢:漿液腺顯示淋巴細胞浸潤(在SS隨幹眼癥情而發展,與淚腺唇腺的變化同步),纖維性變,最後萎縮,結膜上皮淺層分離並分層,杯狀細胞減少或消失(正常每毫米約10個),但早期結膜刮片,杯狀細胞常增多.

(2)唇腺活檢:在SS,唇黏膜腺和小涎腺上皮和肌上皮細胞膨脹,間質中淋巴細胞和漿細胞浸潤,先散在,後灶狀,最後取代全部腺組織,淚膜和結膜有相同的變化,而且病情程度相同,可借以瞭解淚腺的病變情況(因在SS,主要由於淚腺病變,不宜做淚腺活檢),非SS性KCS的唇腺活檢(-).

如果自覺有眼發幹,異物感等視疲勞癥狀,結膜囊內黏液腺增多,角結膜活染陽性,尤其是老年人,首先應懷疑幹眼癥.

輔助檢查

1.Schirmer試驗在KCS,反射分泌和基礎分泌均受累,故SchirmerⅠ,Ⅱ試驗,基礎Schirmer試驗和強制Schirmer試驗的濕長均減少,但各種Schirmer試驗反復檢查,結果很難一致,嚴重KCS才明顯減少,基礎Schirmer試驗較準確,但瞼緣未麻醉,操作中需盡量避免或減少對瞼緣的刺激,臨床上多采用Schirmer試驗,濕長≤5.5mm作為幹眼標準,該方法錯診率隻有1/6,強制Schirmer試驗的濕長≤15mm,應懷疑幹眼.

2.RB或LG活體染色1%虎紅或1%麗絲胺綠滴眼後,瞼裂區角結膜點狀染色(也可其他形狀但少見),4點以上,結膜呈底向角膜緣的三角形染色,點狀或片狀應考慮幹眼.

3.淚膜破裂時間BUT測定≤10s,淚膜破裂或出現永久性幹斑,反復測定多次,結果很難一致,須連續測定3次,取其均值.

4.腮腺管X線攝影導管示斑點狀陰影,管腔擴張或假囊形成,腺內管消失.

5.腮腺核素掃描核素攝入和分泌均減少,上升曲線缺如,酒石酸刺激無反應.

6.流涎測定減少樹膠試驗<10ml/10min;在無刺激情況下<1.5ml/15min.

幹眼 結膜幹燥癥 幹眼癥 幹眼病预防

要預防和治療幹眼癥,日常應保持情緒穩定,以免肝火上炎,用眼時間不宜太長,少吃燥熱食物多吃魚;並可采“熨眼法"按摩,先將雙手搓熱再用大拇指掌側魚際肌按摩眼睛約30次,一天3次;還可用後眼按摩法,針對後腦勺對應眼睛處有兩個凹陷,閉上眼睛按摩約10―15分鐘.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血痹 雷諾氏病

    血痹 雷諾氏病

    血痹是發生於肢端的一種血管性疾病,多由四肢末端動脈發生陣發性痙攣,使皮膚因缺血而成蒼白色或局部缺氧而發紺.似屬於祖國醫學“四肢逆冷”的證候范圍.... [详细]

    2021-12-25 14:01:00 admin

    髖關節脫位 S73.052

    髖關節脫位 S73.052

    髖關節結構穩固,必須有強大的外力才能引起脫位.是一種嚴重損傷.在脫位的同時軟組織損傷亦較嚴重.且常合並其它部位或多發損傷.因此患者多為活動很強的... [详细]

    2021-12-25 03:37:00 admin

    白內障 老年性白內障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

    白內障 老年性白內障 年齡相關性白內障

    凡是各種原因如老化、遺傳、局部營養障礙、免疫與代謝異常、外傷、中毒、輻射等,都能引起晶狀體代謝紊亂,導致晶狀體蛋白質變性而發生混濁,稱為白內障.... [详细]

    2021-12-24 13:51:00 admin

    缺血性視網膜疾病 黃斑病變 Rieger中心性視網膜炎 青年性出血性黃斑病變

    缺血性視網膜疾病 黃斑病變 Rieger中心性視網膜炎 青年性出血性黃斑病變

    又稱Rieger中心性視網膜炎、青年性出血性黃斑病變.本病為發生於黃斑部及其周圍的弧立的滲出性脈絡膜視網膜病灶,伴有視網膜下新生血管及出血.臨床上並... [详细]

    2021-12-24 14:15:00 admin

    膽囊炎

    膽囊炎

    膽囊炎是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膽汁成分改變)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為膽囊的常見病.在腹部外科中其發病率僅次於闌尾炎,本病多見於35~55歲的中年人,女性... [详细]

    2021-12-25 07:18:00 admin

    脊髓性肌萎縮 脊髓性肌萎縮癥

    脊髓性肌萎縮 脊髓性肌萎縮癥

    脊髓性肌萎縮(spinalmuscularatrophy,SMA)系指一類由於以脊髓前角細胞為主的變性導致肌無力和肌萎縮的疾病.首先由Werdnig(1891)和Hoffmann(1893)報道,... [详细]

    2021-12-25 12:25:00 admin

    肛瘺 K60.301

    肛瘺 K60.301

    肛管直腸瘺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腸,故常稱為肛瘺,是與會陰區皮膚相通的肉芽腫性管道,內口多位於齒線附近,外口位於肛周、皮膚處.整個瘺管壁由增厚的... [详细]

    2021-12-25 10:44:00 admin

    老年皮脂腺痣 器官樣痣 老年皮脂腺增生 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老年性皮

    老年皮脂腺痣 器官樣痣 老年皮脂腺增生 老年性皮脂腺增生 老年性皮

    皮脂腺痣(nevussebaceus)是皮膚中皮脂腺異常增多所致的增生性疾病,又稱器官樣痣,本病多於出生時或生後不久發生.好發於頭面部.局部腫物呈淡黃色,有擴大... [详细]

    2021-12-25 01:53:00 admin

    嗅溝腦膜瘤

    嗅溝腦膜瘤

    嗅溝腦膜瘤與硬腦膜的粘著處位於前顱窩底篩板及其後方,嗅溝腦膜瘤可分為單側或雙側,單側較多見,腫瘤也可以一側為主向對方延伸.... [详细]

    2021-12-25 13:02:00 admin

    先天性拇內翻

    先天性拇內翻

    先天性拇內翻(congenitalhalluxvarus)與拇外翻相反,表現為拇趾在蹠趾關節處向內側傾斜成角,導致拇趾與第2趾分開,同時伴有第1、2蹠骨間角增大... [详细]

    2021-12-25 04:06:00 admin

    藥物性耳聾

    藥物性耳聾

    藥物性耳聾指的是使用某些藥物治病或人體接觸某些化學制劑所引起的耳聾.多年來,由於大量化學藥物和抗菌素的廣泛應用,己發現近百種耳毒性藥物.在我國,... [详细]

    2021-12-24 15:27:00 admin

    神思間病

    神思間病

    神思間病泛指精神、神經活動(特別是思維意識活動)失常一類病證.... [详细]

    2021-12-25 14:07:00 admin

    顱骨缺損

    顱骨缺損

    顱骨缺損是指因開放性顱腦損傷,火器性穿透傷等造成顱骨殘缺,而出現的一系列臨床癥狀的疾病.是顱腦損傷病人傷後及術後較常見的後遺癥,由於腦組織失去瞭... [详细]

    2021-12-25 04:13:00 admin

    纖維化綜合征

    纖維化綜合征

    纖維化綜合征又稱多灶性硬化癥,系一種非感染性肉芽腫病.其特征為多器官系統進行性纖維組織增生硬化,其中以輸尿管周圍纖維化所致腎盂積水為最常見,其次... [详细]

    2021-12-25 06:48:00 admin

    鱗狀細胞癌 M80700 3 鱗癌

    鱗狀細胞癌 M80700 3 鱗癌

    鱗狀細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簡稱鱗癌,起源於皮膚表皮及其附屬器(毛囊漏鬥、皮脂腺導管、末端汗管)角質形成細胞,好發於頭皮、面部、頸和手背等... [详细]

    2021-12-25 04:52:00 admin

    混合性厭氧菌感染

    混合性厭氧菌感染

    混合性厭氧菌感染指數量在百個左右的非產芽胞的正常厭氧菌群和需氧菌群的共生關系遭到破壞(例如外科手術或其他創傷、血液供應差或組織壞死),其中的某... [详细]

    2021-12-25 06:19:00 admin

    天柱倒

    天柱倒

    天柱倒是指頸項軟弱無力,頭向下垂的體徵,多見於小兒發育不全.或年老體弱者.若見於病久,是腎氣大虛,精神氣血俱衰之侯.... [详细]

    2021-12-25 14:05:00 admin

    多毛癥 L68.301 高雄激素血癥 毛發過多

    多毛癥 L68.301 高雄激素血癥 毛發過多

    多毛癥(hypertrichosis)一般系指女性體毛生長過多,分佈異常,是血循環中雄激素主要包括睪酮,雙氫睪酮、雄烯二酮、脫氫表雄酮和硫酸脫氫表雄酮等生成增... [详细]

    2021-12-25 01:22:00 admin

    面癱 面神經麻痹 歪嘴巴 歪歪嘴 吊線風 吊斜風 歪嘴風

    面癱 面神經麻痹 歪嘴巴 歪歪嘴 吊線風 吊斜風 歪嘴風

    面癱是以面部表情肌群運動功能障礙為主要特征的一種常見病,一般癥狀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它不受年齡限制.患者面部往往連最基本的抬眉、... [详细]

    2021-12-25 12:07:00 admin

    小兒尿路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小兒尿路感染 小兒尿感 小兒泌尿系感染 小兒泌尿道感染 小兒非特異性細菌的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urinarytractinfection,UTI)簡稱尿感,是指病原微生物入侵泌尿系統,並在尿中繁殖,侵入泌尿道黏膜或組織引起炎癥反應.分上尿路和下尿路感染.前... [详细]

    2021-12-25 02:36: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