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白塞氏病 BD Behcet病

白塞氏病 BD Behcet病

白塞氏病 BD Behcet病治疗

治療

急性發作時,應嚴格臥床休息,食用富有營養及易消化的食物,忌生冷食物及飲酒,若有血管閉塞或動脈瘤,可考慮進行血管重建術或其他外科手術處理,白塞病的治療需要內科,眼科,口腔科等密切配合,不同病情又有其側重面,治療方案需高度個體化,常局部治療與全身藥物治療並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常可提高臨床療效.

一般治療:急性活動期,尤其是重要臟器受累時,應臥床休息,發作間歇期應預防復發,例如保持口腔內清潔,避免進食刺激性食物,及時控制口腔,咽部感染,可預防口腔病變發作,皮膚和眼部同樣也應保持清潔,腸白塞病急性期腹瀉,腹痛及便血嚴重時,應禁食,給予胃腸外營養,輸液甚或輸血等支持治療,有報道小劑量阿司匹林(80mg/d)能預防血栓形成,可試用於本病.

藥物治療

非甾類抗炎藥:具消炎鎮痛作用,對緩解發熱,皮膚結節紅斑,生殖器潰瘍疼痛及關節炎癥狀有一定療效,常用藥物有佈洛芬0.4~0.63/d;萘普生,0.2~0.42/d;雙氯酚酸鈉,25mg3/d等,或其他非甾體藥和COX-2選擇性抑制劑(見類風濕關節炎治療).

秋水仙堿:可抑制中性粒細胞趨化,對關節病變,結節紅斑,口腔和生殖器潰瘍,眼色素膜炎均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常用劑量為0.5mg,2~3/d,應註意肝腎損害,粒細胞減少等不良反應.

沙利度胺(Thalidomide):用於治療嚴重的口腔,生殖器潰瘍,宜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增加至50mg3/d,妊娠婦女禁用,以免引起胎兒畸形(詳見強直性脊柱炎用藥),另外有引起神經軸索變性的副作用.

糖皮質激素:對控制急性癥狀有效,常用量為潑尼松40~60mg/d,重癥患者如嚴重眼炎,中樞神經系統病變,嚴重血管炎患者可考慮采用靜脈應用大劑量甲基潑尼松龍沖擊,1,000mg/d,3~5天為一療程,與免疫抑制劑聯合效果更好,常期應用糖皮質激素有不良反應(見系統性紅斑狼瘡用藥).

免疫抑制劑:重要臟器損害時應選用此類藥,常與腎上腺皮質激素聯用,此類藥物副作用較大,用藥時間應註意嚴密監測.

①苯丁酸氮芥(Chlorambucil,CB1348):用於治療視網膜,中樞神經系統及血管病變,用法為2mg3/d,持續使用數月直至病情控制至穩定,然後逐漸減量至小量維持,病情完全緩解半年後可考慮停藥,但眼損害應考慮用藥2~3年以上,以免復發,用藥期間,應定期眼科就診檢查,副作用有繼發感染,長期應用有可能停經或精子減少,無精.

②硫唑嘌呤(Azathioprine):效果較苯丁酸氮芥差,用量為2~2.5mg/kg/d,可抑制口腔,眼部病變和關節炎,但停藥後容易復發,可與其他免疫抑制劑聯用,應用期間應定期復查血常規和肝功能等.

③甲氨蝶呤(Methotrexate):每周7.5~15mg,口服或靜註用藥,用於治療神經系統,皮膚黏膜等病變,可長期小劑量服用,不良反應有骨髓抑制,肝損害及消化道癥狀等,應定期檢查血常規和肝功能等.

④環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在急性中樞神經系統損害或肺血管炎,眼炎時,與潑尼松聯合使用,可口服或大劑量靜脈沖擊治療(每次用量0.5~1.0/㎡體表面積,每3~4周一次),使用時囑患者大量飲水,以避免出血性膀胱炎的發生,此外可有消化道反應及白細胞減少等(見系統性紅斑狼瘡用藥).

⑤環孢素(Cyclosporine):對秋水仙堿或其他免疫抑制劑療效不佳的眼白塞病效果較好,劑量為3~5mg/kg/d,應用時註意監測血壓和肝腎功能,避免不良反應.

⑥柳氮磺吡啶:3~4g/d,可用於腸道白塞病或關節炎者,應註意藥物的不良反應.

其他

①α幹擾素:治療口腔損害,皮膚病及關節癥狀有一定療效,也可用於眼部病變的急性期治療.

②TNF單克隆抗體(Infliximab):用於治療復發性色素膜炎已有報道,仍需臨床進一步觀察.

③雷公藤制劑對口腔潰瘍,皮下結節,關節病,眼炎有肯定療效,對腸道癥狀療效較差.

④抗血小板藥物(阿斯匹林,潘生丁)及抗纖維蛋白療法(尿激酶,鏈激酶)亦可用於治療血栓疾病,但不宜驟然停藥,以免反跳.

⑤如患者有結核病或有結核病史,PPD皮試強陽性(5Iu有水皰)時,可試行抗結核治療(三聯)至少三個月以上,並觀察療效.

對癥治療:本病一般病情不甚嚴重,但是有少數病人可發生嚴重的或致命的並發病,如腦膜炎等中樞神經系統病變,胃腸道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大血管病變引起主動脈破裂等,因此,臨床應根據不同情況進行及時的必要的治療.

①口腔潰瘍:局部塗以糖皮質激素糊膏或貼膜,3~5次/d次或局部滴5%四環素液,以減輕疼痛,加速愈合,雷公藤總苷(雷公藤多甙)1mg/(kg·d),2~3個月,沙利度胺(肽胺哌啶酮)每天200~300mg,分次服用,可防止口腔潰瘍復發.

②眼部病變:急性眼色素膜炎時,需要擴瞳以防止色素膜粘連,用0.5%可的松每天滴眼3~4次,連用4~5天,嚴重時於球結膜下註射地塞米松5mg,1~2次,可減輕炎癥滲出,全身用藥可采用環磷酰胺沖擊治療,對後葡萄膜炎或視網膜血管炎,前葡萄膜炎及神經炎均有可靠療效,通常以環磷酰胺1.0g/m2體表面積,靜脈註射,每月1次,加用潑尼松龍(強的松龍)0.5mg/(kg·d),療效較好,無效時可試用環孢素治療.

③皮膚病變及外陰潰瘍:一般用高錳酸鉀溶液清洗陰部後塗以抗生素軟膏,用非甾體抗炎藥緩解外陰潰瘍疼痛,嚴重皮膚病變亦可考慮糖皮質激素小劑量短療程療法.

④神經白塞病:一般采用大劑量潑尼松(強的松)每天60~120mg,合並免疫抑制藥治療,如環磷酰胺,苯丁酸氮芥,甲氨蝶呤及雷公藤總苷等,一旦病情控制,糖皮質激素應及時減量.

⑤腸白塞病:腸白塞病尤其有胃腸出血癥狀時,治療應積極而又慎重,首選雷公藤總苷或系統地使用抗結核藥物治療,一般不宜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內科不能控制的腸白塞病可考慮手術治療,但可能引致創口愈合不良,且復發率較高.

⑥血栓靜脈炎或靜脈血栓形成:口服腸溶阿司匹林0.3g,雙嘧達莫(潘生丁)25mg,3次/d,此外其他免疫調節劑左旋咪唑,轉移因子,生物反應調節劑--γ幹擾素,中性粒細胞功能抑制劑如秋水仙堿等也可適當選用.

⑦防治復發:白塞病有緩解與復發交替傾向,防止復發甚為重要,應特別註意防止各種感染,註意口部,眼部,陰部清潔及飲食衛生,一旦有復發現象應抓緊進行聯合治療.

手術治療

重癥腸白塞病並發腸穿孔時可行手術治療,但腸白塞病術後復發率可高達50%,復發與手術方式及原發部位無關,故選擇手術時應慎重,血管病變手術後也可於術後吻合處再次形成動脈瘤,故一般不主張手術治療,采用介入治療可減少手術並發癥,眼失明伴持續疼痛者可手術摘除,手術後應繼續應用免疫抑制劑治療可減少復發.

中西醫結合治療

早期(急性發作期):此期可出現發熱,血沉增快或急性嚴重的多系統多部位局部損害等,西藥應根據損害部位加強局部用藥,如有危及生命的中樞神經系統病變時,應及時短期使用皮質類固醇制劑,如潑尼松每天60~80mg,分次服用,病情控制後,及時調整劑量.

急性發作期中醫癥狀一般以濕熱毒邪熏蒸為主,中藥治療以清熱利濕,解毒瀉火為主要治療法則,可用龍膽瀉肝湯,黃連解毒湯為基本方進行加減組方治療.

中期:此期多為病情遷延不愈,多系統多部位局部損害呈反復性發作與緩解交替出現,病情一般不重,中醫癥狀以陰虛津虧,邪熱留戀為主,西藥治療應根據個體情況應用免疫抑制劑,可選用硫唑嘌呤,環磷酰胺,環孢素(環孢菌素A),甲氨蝶呤等.

中藥治療常需攻補兼施,以益氣養陰,清熱除濕為主要法則,可選用六味地黃湯(丸),甘草瀉心湯為基本方進行加減組方治療,此期病程一般較長,應正確立法,守方穩進,堅持治療.

晚期:由於病情遷延,晚期表現主要是不可逆的各系統損害,如局部潰瘍瘢痕,視力顯著減退或失明,血管損害,血栓形成致心肺功能減低或嚴重並發癥等,中醫癥狀主要為肝腎陰虛,脾腎陽虛,虛實惡化等癥候,此期西藥治療應充分個體化,竭力緩解病情,對血栓性病變一般主張使用腸溶阿司匹林,雙嘧達莫,丹參片等作用緩和的抗凝藥物,慎用或避免使用肝素和華法林(華法令),內科治療不能奏效者,應及時手術治療.

中藥治療以滋補肝腎,溫陽健脾,活血化瘀,清熱解毒為法則,常用六味地黃湯(丸),參苓白術散合四物湯,赤小豆當歸散,血府逐瘀湯基本方加減組方治療.

二)預後

口腔潰瘍有自限性,多於2周左右愈合;反復發作性,每年至少發作3次以上;繼發性病變實質為血管BD,預後較好.

眼部損害占50%~85%,男性一般較易受累,癥狀嚴重,預後差,脈絡膜視網膜炎,球後視神經炎,眼底出血或眼底動靜脈炎,視神經萎縮,玻璃體病變,可導致視力嚴重下降甚至失明.

常繼發於大動脈阻塞,動脈瘤,出血等,若有實質損害,多局限於病變動脈的供血區.

神經BD約占BD患者的20%,原發性實質病變是真正的神經BD,預後差,繼發性病變實質為血管BD,預後較好.

消化道損害占8.4%~27.5%,潰瘍單發或多發,平均直徑為2.7cm,可並發穿孔或出血,大多數病人在切除後易復發.

肺部損害可因動脈瘤破裂出血及肺膿腫形成造成死亡.

白塞氏病 BD Behcet病饮食

以清淡為宜,少量多餐,花樣多變,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易消化無渣流質飲食,少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應鼓勵患者少量慢食,增加營養,增強體質,促進恢復.

白塞氏病 BD Behcet病并发症

皮膚並發癥,幾乎所有患者都有皮膚結節性紅斑,毛囊炎,皮疹或膿皰疹,還可並發皮膚的非特異性變態反應:若用無菌針頭刺入消毒皮膚,在24~28小時內表現為結節,硬結,丘疹或小膿皰.

心血管系統的過敏性小血管炎,上腔靜脈綜合癥,動脈內膜炎,主動脈瓣關閉不全,末梢動脈瘤等.

神經系統的腦幹綜合癥,復發性陣發性頭痛等.

腸胃系統的消化道粘膜潰瘍,穿孔,增殖等;高熱敗血癥樣表現.

四肢大小關節風濕樣疼痛.

呼吸系統的大咯血,肺部血管炎等.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尾痛癥 尾骨痛

    尾痛癥 尾骨痛

    在臨床上時常可以見到的尾痛癥(coccygodynia)多見於女性,尤以中年婦女多見,其主要表現為尾骨及其周圍肌肉韌帶等軟組織疼痛.由於其解剖部位特殊,臨床上... [详细]

    2021-12-25 04:08:00 admin

    原發性椎管內腫瘤

    原發性椎管內腫瘤

    椎管內腫瘤指生長於脊髓本身及椎管內與脊髓相鄰近的組織結構(如神經根、硬脊膜、椎管內脂肪組織、血管等)的原發性腫瘤及轉移性腫瘤的統稱.臨床上根據... [详细]

    2021-12-25 05:41:00 admin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 嬰兒肝炎綜合征

    新生兒肝炎綜合征(hepatitissyndromeofnewborn)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主要病理改變為非特異性多核巨細胞形成的一種新生兒疾病.它是新生兒晚期以阻塞性黃... [详细]

    2021-12-25 02:54:00 admin

    先天性風疹 先天性風疹綜合征

    先天性風疹 先天性風疹綜合征

    先天性風疹或先天性風疹綜合癥(congenitalrubellasyndrome)是指孕婦在妊娠早期若患風疹,風疹病毒可以通過胎盤感染胎兒,所生的新生兒可為未成熟兒,可患... [详细]

    2021-12-25 03:13:00 admin

    擴張型心肌病

    擴張型心肌病

    擴張型心肌病(DCM)是一種原因未明的原發性心肌疾病.本病的特征為左或右心室或雙側心室擴大,並伴有心室收縮功能減退,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室性或房... [详细]

    2021-12-25 05:50:00 admin

    難治性創面

    難治性創面

    難治性創面是指因各種原因造成的難以自行愈合的創面,通常需要特殊治療手段甚至手術修復方可治愈.... [详细]

    2021-12-25 01:46:00 admin

    原發性縱隔感染 特發纖維性縱隔感染

    原發性縱隔感染 特發纖維性縱隔感染

    原發性縱隔感染在臨床上是一種不十分確切的診斷少數病例由急性縱隔感染治療後轉變而來,原發性縱隔感染因真菌、組織漿細胞病嗾線菌病、結核等病因所造... [详细]

    2021-12-25 12:01:00 admin

    狹顱癥

    狹顱癥

    顱狹癥是一條或多條顱骨骨縫過早閉合而導致頭顱畸形,顱內壓增高、智能發育障礙,並可有眼部癥狀,臨床上以單個或多個顱骨骨縫過早閉合為特征.... [详细]

    2021-12-25 13:05:00 admin

    腦膠質瘤 腦膠質癌 腦膠質細胞瘤

    腦膠質瘤 腦膠質癌 腦膠質細胞瘤

    腦膠質瘤(腦膠質細胞瘤)約占顱內腫瘤的46%.腦腫瘤中膠質細胞瘤發病率最高,綜合發病年齡高峰在30-40歲,或10-20歲.大腦半球發生的膠質瘤約占全部膠質瘤... [详细]

    2021-12-25 04:53:00 admin

    尿路軟斑癥 尿路軟化斑

    尿路軟斑癥 尿路軟化斑

    軟斑癥(malacoplakia)是一種少見的炎癥性疾病,1902年由Michaelis和Gutmann首先報道,1903年vonHansemann用希臘文malaco(柔軟)和plakia(斑塊)命名此病為... [详细]

    2021-12-25 11:08:00 admin

    破傷風

    破傷風

    破傷風是破傷風桿菌侵入人體傷口、並在傷口內繁殖和產生外毒素所引起的一種急性特異性感染.臨床上以患者全身或局部肌肉持續性痙攣和陣發性抽搐為主,中... [详细]

    2021-12-25 10:25:00 admin

    妊娠合並急性膽囊炎

    妊娠合並急性膽囊炎

    急性膽囊炎是外科的常見病種僅次於闌尾炎占第2位,膽囊炎的發病與結石堵塞膽管及細菌感染有關,Greenberger等(1998)報道認為急性膽囊炎的發作,細菌感染... [详细]

    2021-12-24 13:24:00 admin

    口腔癌皮膚轉移

    口腔癌皮膚轉移

    口腔癌(oralcavitycarcinomas),男性8.7%,女性2.3%的皮膚轉移癌來自口腔.幾乎全為鱗狀細胞癌皮膚轉移癌,位於頭部及頸部皮膚.... [详细]

    2021-12-25 05:13:00 admin

    痛風性腎病

    痛風性腎病

    痛風(gout)是一種由於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 [详细]

    2021-12-25 07:13:00 admin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

    頸部淋巴結轉移癌(cervicallymphnodemetastaticcarcinoma)約占頸部惡性腫瘤總數的3/4;在頸部腫塊中,發病率僅次於慢性淋巴結炎和甲狀腺疾病.原發癌灶絕... [详细]

    2021-12-25 05:11:00 admin

    小腸腫瘤

    小腸腫瘤

    小腸腫瘤是指從十二指腸起到到回盲瓣止的小腸腸管所發生的腫瘤.小腸占胃腸道全長的75%,其黏膜表面積約占胃腸道表面積的90%以上,但是小腸腫瘤的發生率... [详细]

    2021-12-25 04:42:00 admin

    呃逆癥 打嗝 膈肌痙攣 假性聲門肌陣攣 打呃

    呃逆癥 打嗝 膈肌痙攣 假性聲門肌陣攣 打呃

    呃逆癥(Hiccup)是膈肌和肋間肌等輔助呼吸肌的陣攣性不隨意攣縮,伴吸氣期門突然閉鎖,空氣迅速流入氣管內,發出特異性聲音.呃逆頻繁或持續24h以上,稱為難... [详细]

    2021-12-25 07:38:00 admin

    吉爾伯特綜合征

    吉爾伯特綜合征

    吉爾伯特綜合征又名體質性肝功能不良、遺傳性非溶血性高膽紅素血癥.男性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15~20歲為多見,病人無明顯癥狀,一般情況良好.臨床以... [详细]

    2021-12-25 07:38:00 admin

    淚道阻塞性疾病

    淚道阻塞性疾病

    淚道阻塞是一種常發生在淚點,淚小管,淚囊與鼻淚管交界處以及鼻淚管下口,以溢淚為主要癥狀的疾病.成人每16小時分泌0.5~1.0毫升淚液,這些淚液除濕潤眼球... [详细]

    2021-12-24 14:17:00 admin

    膽囊憩室 膽囊囊腫

    膽囊憩室 膽囊囊腫

    膽囊,是位於右方肋骨下肝臟後方的梨形囊袋構造,有濃縮和儲存膽汁之用.膽囊分底、體、頸、管四部,頸部連膽囊管.膽囊壁由粘膜、肌層和外膜三層組成.囊腫... [详细]

    2021-12-25 11:28: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