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缺氧性腦病
缺血缺氧性腦病百科
缺血缺氧性腦病(HIE)是圍產期新生兒因缺氧引起的腦部病變,主要由宮內窘迫、新生兒窒息缺氧引起,少數可發生在其他原因引起的腦損害.
缺血缺氧性腦病
缺血缺氧性腦病病因
一、病因
尚未完全明瞭,有待深入研究,推測與以下原因有關:
1、腦血流量調節功能降低正常新生兒腦血管以舒張和收縮來調節進入腦組織的血流量,當血流量減少時腦血管舒張,而當血流量增加時腦血管則收縮,以這種功能保持進入腦組織的流量相對穩定、缺氧缺血時血壓波動大,血流量的變化多,但此時腦血管的調節功能卻已降低,當血壓降低,血流量減少時,腦血管未能及時舒張,形成腦的低灌註,待血壓升高,血流量增加時,腦血管又未能及時收縮,轉變成高灌註,在這轉變過程中最易發生腦水腫和顱內出血.而且低灌註本身也可引缺氧血性腦病.
2、腦組織代謝的異常人體各臟器組織的代謝以腦需要的氧和葡萄糖量最高.缺氧缺血時能量供應不足,影響腦組織的代謝也最大,表現在①氧自身虛誇(O2-)使細胞膜發生過氧化反應而受到損害,當毛細血管壁細胞受損後滲透性增加,造成腦水腫.②細胞膜上鈣離子通道開放,細胞外Ca++流向細胞內,破壞細胞的生存.③腦組織中腦啡吠增加,直接抑制呼吸,增加缺氧程度.④缺氧缺血時發生代謝性和呼吸性酸中毒.以上腦組織代謝的異常導致腦組織軟化、壞死、出血和形成空洞.
3、腦部對缺氧缺血的易感區①不同胎齡胎兒和新生兒腦的成熟部位不同,對缺氧缺血的易感程度也不同.細胞豐富、血管多、代謝率高的區域需氧量高,對缺氧缺血最敏感.早產兒的易感區在腦室管膜下的生發層,因該區在胎兒28周時細胞代謝最活躍,而且該區毛細血管缺乏結締組織的支持,容易出血.至胎齡32-34周後生發層的活躍細胞漸移至大腦皮層,留下的生發層由白質替代,但因屬於動脈末梢區,供血量不足,仍可受缺氧缺血的影響.足月兒大腦皮層因活躍細胞的移入,成為易感區.②動脈末梢邊緣區由於供血少,血壓低,成為缺氧缺血的好發部位,足月兒的頂顳部是大腦前、中、後動脈末梢的交界區,最易發生病變、早產兒的腦室周圍的白質區也屬動脈末梢區,易發生組織軟化.
缺氧缺血後腦部先出現水腫、軟化、出血和壞死,以後形成空洞、腦室內、珠網膜下、硬膜下都可能出血、病程長者腦部可能萎縮.
1、大腦病變足月兒的病變多在腦皮質,除水腫外尚有出血和壞死.形成小囊空腔後稱多囊腦(spelencephaly),如形成大空洞稱為空洞腦(porencephalen).
2、顱內出血早產兒出血部位多在室管膜下和腦室內,足月兒多在大腦實質內(IPH).其他如硬膜下出血(SDH)和蛛網膜下腔出血(SAH)在足月兒和早產兒都可發生.
3、腦幹病變病變在腦幹神經核或白質部痊.腦幹也可因腦皮層的病變而出現繼發必萎縮.
缺氧缺血性腦病多因是足月兒窒息引起,窒息愈嚴重,時間愈長,腦病愈嚴重,後遺癥發生率也愈高.本病也可發生在早產兒,表現為腦室周圍白質的軟化(PeriventricularLeukomalacia,PVLM)
缺血缺氧性腦病
缺血缺氧性腦病症状
一、癥狀
缺氧缺血性顱內出血以早產兒多見,胎齡愈小發生率愈高.出血部位以室管膜下的尾狀核最多見,易破入臨近的側腦室而成為室管膜下-腦室內出血(SEH-IVH).一般的缺血缺氧性腦病在出生前可能有提示宮內窘迫的病史,分娩時胎心可能增快或減慢,或第二產程延長,羊水被胎糞污染,出生時有窒息史,復蘇後仍有意識、肌張力、呼吸節律、反向等方面改變,甚至出現驚厥.根據病情可分為三度:
1、輕度表現為過度興奮,易激惹,肢體可出現顫動,肌張力正常或增高,擁抱反應和吸吮反射稍活躍,一般無驚厥,呼吸規則,瞳孔無改變.一天內癥狀好轉,預後佳.
2、中度患兒嗜睡,反應遲鈍,肌張力降低,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減弱,常有驚厥,呼吸可能不規則,瞳孔可能縮小,癥狀在三天內已很明顯,約一周內消失,存活者可能留有後遺癥.
3、重癥患兒神志不清,肌張力松軟,擁抱反射和吸吮反射消失,反復發生驚厥,呼吸不規則,瞳孔不對稱,對光反應消失,病死率高,多在一擊內死亡,存活者癥狀可持續數周,留有後遺癥.
缺血缺氧性腦病
缺血缺氧性腦病检查
一、檢查
1、影像學診斷提高瞭診斷的準確率.
(1)頭顱B型超聲(B超)檢查:對腦水腫、腦實質病變和腦室增大顯示清楚.
(2)頭顱計算機掃描攝影(CT)檢查:作頭顱水平位橫斷面多層次攝片.對硬膜下少量出血和蛛網膜下出血的顯示較B超檢查清楚,因此CT和B超互補檢查可更提高診斷率.
2、腦電圖和腦電功率譜檢查腦電圖可出現異常棘波,腦電功率圖可發現功率降低或錯位.
3、腦脊液檢查為減少對患兒的擾動,應避免作腦脊液檢查,隻有在需要排除化膿性腦膜炎時才作這項檢查.值得註意的是正常新生兒腦脊液可能有極少量紅細胞進入腦脊液,或因黃疸使腦脊液呈淡黃色.並不表示有顱出血.
二、鑒別
此病需與中樞神經系統損傷,腦膜炎等疾病相鑒別.
兒童會因大腦炎導致顱內壓升高造成囟門突出(嬰兒頭頂骨未合縫的柔軟的地方).開始的癥狀類似感冒,如發熱、頭痛和嘔吐,接下來嗜睡和頸部疼痛,特別是向前伸脖子時痛.小孩子經常因弓後背時感到疼痛.乙腦還會有暗紅色或淺紫色淤點佈滿全身.結合病史可鑒別出是腦炎.
缺血缺氧性腦病预防
一、預防
1、預防:
臍帶繞頸、母妊高征、母貧血、臍帶脫垂因素都可以引起圍產兒窒息,也有研究表明HIE與圍產期異常因素關系密切.因此,在圍產期檢查與產程觀察中,要及時發現高危因素並及時糾正,必要時盡快結束妊娠是對圍產兒的保護.一定要加強基層醫院的產科技術,有產科異常因素,陰道分娩困難時要及時行剖宮產中止妊娠,不能延誤時機,以減少圍產兒窒息的發生率.
預防重於治療,一旦發現胎兒宮內窘迫,立即為產婦供氧,並準備新生兒的復蘇和供氧.新生兒出生後宜平臥,頭部稍高,少擾動.
1)、在分娩過程中要嚴密監護胎兒心率,定時測定胎兒頭皮血pH和血氣,發現宮內窘迫須及時給氧及靜註葡萄糖等yao物,並選擇最佳方式盡快結束分娩.
2)、生後窒息的新生兒,要力爭在5分鐘內建立有效呼吸和完善的循環功能,盡量減少生後缺氧對腦細胞的損傷.
3)、窒息復蘇後的新生兒要密切觀察神經癥狀和監護各項生命體征,一旦發現有異常神經癥狀如意識障礙、肢體張力減弱、以及原始反射不易引出,便應考慮本病的診斷,及早給予治療,以減少存活者中後遺癥的發生率.
二、護理
尤其是重癥窒息60%~80%發生HIE,雖然輕度者預後良好,嚴重者則在新生兒早期死亡或造成不可逆的腦損害,包括智能低下、腦性癱瘓、癲癇及共濟失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