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腎細胞癌 腎腺癌 腎實質癌 腎癌

腎細胞癌 腎腺癌 腎實質癌 腎癌

腎細胞癌 腎腺癌 腎實質癌 腎癌治疗

一、西醫

1、治療

轉移性腎細胞癌預後差,傳統的化療藥物不論單用或聯合應用以及促孕藥物均無效.在有的病人,免疫治療可以縮小腫瘤,延長生存.白介素-2已被批準用於轉移性腎細胞癌;該藥物與其他生物制劑的不同聯合應用尚在研究.腎切除術後轉移灶自發緩解的情況極少見,不能成為腎切除術的理由.經腹腔作根治性腎切除術並清掃局部淋巴結是標準的治療方式,有利於治愈局部病變.腎單位保留術(腎部分切除術)在有的病人甚至對側腎臟正常的病人是可行並合適的.腎靜脈和下腔靜脈的腫瘤,無淋巴結和遠處轉移,仍可手術治療.

腎癌最有效的治療方法是根治性腎切除,切除范圍包括腎周圍筋膜和脂肪、上段輸尿管及腎門淋巴結,上極腫瘤應切除同側腎上腺.術中先結紮腎蒂血管可減少出血和擴散.術前行腎動脈栓塞治療,可減少術中出血.腎癌的放射及化學治療效果不好.免疫治療對轉移癌有一定療效,使用最多的是幹擾素.手術治療是腎癌惟一有效的治療方法,放射治療、化療、免疫治療無肯定效果,有統計對5年生存率無影響.

1.外科治療

(1)根治性腎切除:是腎癌的基本治療方法,手術范圍包括切除病腎、腎周脂肪、腎周筋膜和同側腎上腺.經腹途徑可提供良好的顯露.手術時先結紮腎動脈,後結紮腎靜脈,可減少術中出血和防止腫瘤細胞的擴散,有時動靜脈也可一起結紮.由於腎癌擴散到腎周的機會較多,腎蒂結紮後,先不切開腎周筋膜,而在後腹膜及腰肌間分離,然後作整塊切除.手術結束前腎區放置銀夾,為術後放療提供標志.單純性腎切除僅用於晚期腎癌,作姑息性切除以緩解癥狀,如疼痛、出血、控制發熱等及全身情況差或並發重要臟器疾病,不能耐受根治手術者.

(2)區域性淋巴結清掃:根治性腎切除時,作區域性淋巴結清掃術,可以降低局部腫瘤復發率,提高生存率,也有助於準確的臨床分期.區域性淋巴結清掃術後,Ⅰ期病例5年生存率為87.4%,Ⅱ期為60.6%.Ⅲ期為44%,而未作淋巴結清掃的5年生存率僅為33%.

淋巴結清掃的范圍為:右側從膈肌腳起,沿腔靜脈向下達腹主動脈分叉處.左側淋巴結清掃范圍,包括左腰膈下和主動脈前淋巴結,從左膈肌腳開始,向下達主動脈分叉處,主動脈前、後淋巴結均須切除.

(3)腔靜脈內瘤栓的處理:約10%的腎癌患者瘤栓可擴散到腔靜脈,瘤栓在腔靜脈內分為肝下型和肝上型.腔靜脈瘤栓不伴有遠處轉移和區域性淋巴結浸潤的患者,取栓手術後,基本不影響患者生存率.

①肝下型腔靜脈瘤栓:手術時先控制栓子范圍的上、下腔靜脈和對側腎靜脈,切開腔靜脈,吸出瘤栓.肝上型手術,宜采用胸腹聯合切口,或向上延長腹部切口,正中切開胸骨和心包,於膈上控制近段腔靜脈,切斷鐮狀、冠狀和三角韌帶,以更好地顯露肝後的腔靜脈,用無損傷鉗阻斷肝靜脈,控制肝循環,然後在瘤栓遠段腔靜脈內插入氣囊導管,直到瘤栓上方,充盈氣囊後,將靜脈栓子完整取出.

②靜脈旁路取栓法:應用靜脈旁路法切除腔靜脈內瘤栓,經右側腰部切口,在第7肋間切開心包,將一套管直接放至右心房,另一套管從右側股靜脈插至下腔靜脈,兩套管與靜脈泵相連接,夾閉瘤栓上方的靜脈,打開靜脈泵,靜脈旁路開始工作.這時術者可在清楚的視野內取出瘤栓,若腫瘤浸潤腔靜脈壁,將瘤栓及靜脈壁一並切除,酌情用人工血管替代缺損的靜脈壁.這是一種安全、有效的方法.

(4)腎動脈栓塞術:腎癌是多血管腫瘤,手術易出血,經股動脈穿刺,選擇性腎動脈插管,註入致栓物質,使動脈閉塞.根據腫瘤部位和范圍選擇栓塞腎動脈主幹或其分支.栓塞術可達到以下目的:①較大腫瘤術前行腎動脈栓塞,使腫瘤發生廣泛壞死,腎腫瘤表面靜脈萎縮,瘤體縮小,腎周圍水腫,腫瘤容易分離,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中出血,以提高手術切除率.②便於腎切除前結紮腎血管,以減少腫瘤細胞播散.③對於難於切除的巨大腫瘤,栓塞後腫瘤縮小.從而增加手術切除的機會.④姑息性栓塞治療,可控制和緩解患者的癥狀,如血尿停止、腫塊減小、疼痛減輕、自覺癥狀改善、發熱及高血壓好轉.⑤激活宿主的免疫機制.⑥對腎癌大出血的患者,腎動脈栓塞也是良好的適應證.由於腎動脈栓塞可引起疼痛、發熱、腸麻痹等,不應常規應用.

常用的栓塞材料為:自體血塊、肌肉、吸收性明膠海綿、不銹鋼圈、無水乙醇等.復旦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常用無水乙醇行腎動脈栓塞術.方法:按4∶1的比例,將無水乙醇與76%的復方泛影葡胺混合,腎動脈主幹註入速度應1.5ml/s,分支為0.5ml/s,為減少腎區痛,栓塞前可先註入0.5%普魯卡因3~5ml或1%的利多卡因3~5ml,根據腫瘤的大小決定乙醇的用量,一般在5~10ml.

為瞭提高治療效果,可以將栓塞劑與抗癌藥物一同註入腎動脈或先將抗癌藥物註入後,再註入栓塞劑.常用的有絲裂黴素(mitomycinc,MMC)微膠囊,待栓塞時間較久,膠囊溶解後逸出的絲裂黴素在腎內維持的有效濃度達6h,全身不良反應少.絲裂黴素微膠囊的主要成分是80%的絲裂黴素和20%的乙基纖維素,平均顆粒直徑為225μm,絲裂黴素總量為20~40mg.1個月後可再次進行栓塞治療.

(5)腎癌治療中特殊病例的處理:

①轉移性腎癌的處理:有些病例在明確腎癌診斷時,發現已有轉移,大部分為多處轉移,其中常見的為肺部轉移.

對轉移性腎癌,多數專傢認為:單個轉移灶應爭取患腎和轉移灶一並切除,術後輔以化療或免疫治療.肺轉移的臨床表現主要有咳嗽、咯血和呼吸困難等,但不少病例並無癥狀,往往於常規透視或胸部攝片時發現.孤立性肺轉移灶應作肺葉或楔狀切除,5年生存率為25%~35%.多發性轉移性腎癌,若條件許可,應切除原發灶後給予綜合治療,可緩解癥狀,延長生存期,偶有轉移灶自行消失的報道,故對轉移性腎癌應積極治療.

②雙側腎癌和孤立性腎癌的處理:A.雙腎同時或先後發生腎癌比較少見,原復旦大學泌尿外科研究所在近5年收治的230例腎中有5例.處理的原則是,有較大腫瘤一側腎臟作根治性腎切除,對較小腫瘤的一側行部分腎切除、腫瘤局部切除或剜除術.如果兩側病變較局限時,行雙側部分腎切除、腫瘤局部切除或剜除術.Novick對20例包膜完整的腎癌,行雙側腎癌剜除術,3年生存率為90%,腫瘤局部復發的占6%.B.腎癌可發生於先天性孤立腎、因腎疾病致一側腎無功能或已作腎切除者.對孤立腎腎癌,治療原則是盡可能切除癌組織,保留足夠的腎組織,爭取不用透析而使患者繼續存活.對孤立腎腎癌早期局限性病變,腫瘤小而包膜完整者,作腫瘤剜除術.若腫瘤位於腎臟一極,行腎部分切除術.多發或腎中央部位的腫瘤,在原位手術有困難時,可考慮離體腎手術,包括部分腎切除術、腫瘤切除和剜除術,然後進行自體腎移植.多發性腫瘤和腫瘤范圍較廣,可進行高選擇性抗癌藥物栓塞或根治性腎切除,術後血液透析.

2.其他治療

(1)放射治療:放射治療對腎細胞癌基本上無效.據報道手術前後給予放射治療,並沒有改善病人的存活率.作為手術前後的輔助治療,適用於:①腫瘤短期內增長很快,全身中毒癥狀明顯者.②術前放療可使腫瘤體積縮小,減少術中癌細胞播散.③對手術切除不徹底者,術後放療可減少局部復發.④晚期腫瘤,放療可緩解毒性癥狀,減輕疼痛、血尿.目前主要適用於:

(2)免疫治療:目前免疫治療即淋巴因子激活殺傷細胞(LAK)加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的應用最受註目.

包括:①幹擾素通過增強自然殺傷細胞的活性以及對腫瘤的細胞毒作用,抑制腫瘤細胞的分裂,是治療轉移性腎癌有效的方法.用法:幹擾素300萬U,肌內註射,隔天1次或每周5次,連續3個月.可重復使用.②阿地白介素(IL-2):能促進和調節淋巴細胞的免疫功能.③腫瘤浸潤淋巴細胞(tumorinfiltratinglymphocytes,TIL):術前將患者的TIL分離、培養、擴增後回輸,可提高機體淋巴細胞的反應,增強患者的抗腫瘤能力.

①非特異性免疫治療:卡介苗於大腿內側皮下註射,每次5mg,每周1次,共6周;可單獨或與激素或化療合用.它雖無直接抗腫瘤作用,但可通過免疫活性細胞來擴大細胞及體液免疫反應的效應,以增強宿主抗腫瘤能力.實際療效,有待進一步觀察.

②特異性免疫治療:

A.免疫核糖核酸(IRNA),可使晚期腎癌縮小,有效率為22%,不良反應少.

B.幹擾素,是自然產生的蛋白質,分子量為15000~210000,它通過對腫瘤的細胞毒作用,抑制細胞內蛋白質合成,從而抑制腫瘤細胞的分裂.幹擾素可以增強自然殺傷細胞(NK細胞)的活性,是目前治療特異性腎癌最有效的藥物.

幹擾素α是由被刺激的白細胞和轉化的淋巴母細胞分泌出來,β-幹擾素是由病毒感染的纖維細胞產生,而γ-幹擾素是由被外來抗原或絲裂原刺激的T淋巴細胞產生.幹擾素的用法有:

a.幹擾素3×106U/d,肌內註射,每周連續5次,6周為1個療程,間隔1~2個月,可重復使用,有效率為20%.

b.幹擾素(重組人體幹擾素),0.25mg,1次/d,肌內註射,共8天,間隔3~4個月後重復應用.有學者認為周期性應用γ-人體幹擾素較長期連續應用效果好.另有學者認為若幹擾素治療3個月無明顯療效,應停用.

c.人白細胞幹擾素,每次100萬U,1次/d,肌內註射,連續5~10天為1療程.

d.幹擾素α與長春新堿聯合用藥,腫瘤縮小率由15%上升至30%.幹擾素毒性相當大,表現為感冒樣反應、寒戰、高熱、肌痛、乏力、食欲下降、嘔吐等,用吲哚美辛、阿司匹林可緩解以上不良反應.

C.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是一種小分子量糖蛋白,是由被激活的T4細胞產生,可使T淋巴細胞持續增殖,故稱之為T細胞生長因子.IL-2激活的細胞毒T細胞和NK細胞有殺傷腫瘤細胞的作用,用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的這種作用對腎細胞癌進行“繼承性免疫治療".具體為把病人的淋巴細胞分離出來,在體外用大劑量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刺激,使細胞生長,形成淋巴因子活化的殺傷細胞(LAK細胞),然後把LAK細胞註入病人體內,同時持續給予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可使腎細胞癌及其轉移癌縮小.有學者認為此方法特別適用於轉移性腎癌.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毒性大,可使毛細血管滲漏,周圍血管阻力下降引起低血壓,也可引起寒戰、高熱、肝功能損害、貧血、血小板減少等.具體方法為:先由靜脈註射大劑量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4~5天作為起始;第2周,淋巴細胞置於含有IL-2的培養基中培養,以產生LAK細胞;第3周,將這些細胞重新註入患者.阿地白介素(白細胞介素2)加LAK治療的反應率為35%~40%.毒性反應強者,改變劑量可降低毒性反應.其他增加患者免疫力的方法有特異性免疫刺激劑如BCG.

(3)激素治療:已有證明,部分腎癌與體內激素失調有關.正常腎和腎癌組織中含有雄激素和孕激素受體.對晚期腎癌的患者,激素可減輕癥狀,延長生存期,這可能與激素受體有關.常用的激素為甲羥孕酮(安宮黃體酮,甲孕酮)150mg,1次/d,連用3~6個月.激素治療的依據是根據長期應用雌激素引起雄性倉鼠發生腎腫瘤.上述發現導致對進展期腎細胞癌使用孕酮制劑作為激素治療的基礎.如孕酮制劑加睪酮或抗雌激素藥物單獨或與皮質類固醇結合應用.

腎癌對激素有明顯的依賴性,激素對晚期腎癌患者能減輕癥狀和延長生存時間,這可能與激素受體有關.但多數進展期腎細胞癌患者對上述方式激素治療無明顯效果,總反應率小於5%.常用的激素有:

①甲羥孕酮(安宮黃體酮),3次/d,每次100~200mg,口服.

②己酸羥孕酮(羥基孕酮),每次800mg,肌內註射,每周2次.

③丙酸睪酮,每次100mg,肌內註射,每周2次;或長效丙睪,每周1次,每次400mg,肌肉註射.

④潑尼松龍(強的松龍),每次20mg,1次/d,口服.黃體酮與皮質類固醇或激素與免疫制劑和化療的聯合應用,可增加晚期腎癌的療效.

(4)化療:腎細胞癌化療效果很有限,據文獻報道常用的化療藥物有VLB、絲裂黴素(MMC)、羥基脲、多柔比星(阿黴素)、博來黴素、優福定、環磷酰胺、氟尿嘧啶和順鉑等.單個用藥的緩解率15%,但、VLB的有效率達25%,故為比較有效的藥物.目前多數化療專傢主張聯合用藥,提高殺傷癌細胞的協同作用和減少毒性反應,特別是硫酸長春堿(VLB)與其他藥物的聯用,療效明顯優於單個用藥.聯合用藥如硫酸長春堿(VLB)和環磷酰胺(CTX),羥基脲、孕酮和潑尼松(強的松),硫酸長春堿(VLB)和孕酮等.有人(1985年)采用MVP,其中硫酸長春堿(VLB)5mg靜脈註射,甲氨蝶呤(MTX)500mg6h靜脈滴完和培來黴素100mg靜脈註射,加用亞葉酸鈣每3小時15mg口服,24h後改為每6小時15mg,共12次,結果有效率為36%.MVP方案的治療中,應給足液體和補充碳酸氫鈉溶液.另有應用MVB方案治療晚期腎細胞癌的有效率為36%,MVB方案為:VLB4mg/m2;甲氨蝶呤(MTX)滴完後給博萊黴素(BLM)30mg/d,肌肉註射,每周1次.上述3種藥物註射後10~20h,口服亞葉酸鈣,每次15mg,共12次.MVB方案2周重復1次.

2、預後

腎癌的組織學結構對預後無影響,乳頭狀囊腺癌預後尚好.癌細胞的分化程度影響預後,透明細胞癌預後好,顆粒細胞癌和混合型預後略差,梭形細胞癌和小細胞癌預後最差.腎切除治療後5年生存率為35%~40%,10年生存率為17%~30%.腎癌預後有時難以估計,可在腎切除後20年、30年或更長時間出現轉移.

對於腎靜脈內或下腔靜脈內癌栓,如能手術徹底摘除,則預後良好;若腫瘤侵犯靜脈壁,則應切除受累靜脈壁,否則預後不良;腫瘤侵入腎周脂肪和腎筋膜,如能根治性切除,近一半可生存5年;有局部淋巴結轉移者,預後不良,極少生存5年;腎癌侵入鄰近器官者的生存時間較短.腫瘤大小,對預後無明顯影響.

二、中醫

中醫藥治療(1)中醫對腎細胞癌發病機制的認識:中醫學沒有“腎細胞癌"這一病名,據其臨床表現屬於中醫“溺血"、“腰痛"、“血淋"、“積聚"等病范疇.中醫認為本病由於正氣不足,情志鬱結、邪毒內侵、飲食所傷,致機體陰陽失調,氣血逆亂,引起氣滯、血淤、痰凝、濕熱、熱毒互結所致,屬本虛標實之證.(2)腎細胞癌的中醫辨證治療:基本治療原則是:扶正祛邪、益氣活血、軟堅散結、清熱利濕.據疾病的不同階段,患者的各人反應,臨證時具體可有所側重.①濕熱蘊結型:癥見腰腹疼痛,墜脹不適,尿血,身困,腰腹腫塊,低熱口苦,食欲不振,舌體胖,苔黃膩或白膩,脈滑數或濡數.治療原則:清熱利濕,活淤解毒.基本方:八正散加減:大黃10g,枝子12g,滑石20g,萹蓄20g,瞿麥20g,木通6g,車前子30g,甘草梢10g,燈芯草3g.可酌加白花蛇舌草、赤芍、牛膝等.②氣結血淤型:癥見腰部憋脹疼痛,可觸及腫塊,質硬不移,尿血伴血塊,面色晦暗,舌質暗或有淤點,苔薄、脈弦或澀或結代.治療原則:理氣散結,活血化淤.基本方:膈下逐淤湯加減: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0g,川芎10g,丹皮12g,赤芍20g,五靈脂10g,烏藥10g,元胡10g,枳殼12g,香附10g,甘草6g,可酌加馬鞭草、半枝蓮、木香、莪術等.③正虛淤結型:癥見積塊堅硬,腰痛日劇,血尿頻繁,面色黧黑,形體消瘦,乏力氣短,嘔惡納差,舌質紫暗,無苔、脈沉細而澀.治療原則:補氣養血,活血化淤.基本方:八珍湯合少腹逐淤湯加減:炒五靈脂10g,焦蒲黃10g,元胡12g,當歸10g,赤芍20g,川芎10g,小茴香3g,黨參30g,白術10g,茯苓15g,生地20g,炙甘草10g.可酌加土茯苓、馬鞭草等.(3)中成藥:①抗癌平丸:每次0.5~1g,3次/d,飯後半小時口服.適用於腎癌濕熱蘊結型.②補腎養血丸:每次9g,3次/d,空腹溫開水送服,服藥期間忌食辛辣.適用於術後或化療後邪去正虛者.③大黃zhe蟲丸:每次3~6g,2次/d,口服.適用於氣結血淤兼有熱毒者.

腎細胞癌 腎腺癌 腎實質癌 腎癌饮食

1.宜多吃具有抗腎腫瘤作用的食物,如烏龜、甲魚、海馬、沙蟲、海參、無花果、苦瓜、木瓜、薏苡仁、僵蠶、柚子等.

2.宜多吃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的食物,如沙丁魚、淡菜、牡蠣、豬腰、蓮子、核桃、獼猴桃、刀豆、赤豆、蜂乳、芝麻等.

3.腰痛宜吃蛤蟆、餘甘子、薏苡仁、芫茜、鮑魚、海蛇、淡菜等.

4.血尿宜吃烏龜、甲魚、無花果、烏梅、蓮藕、金針菜、芹菜、冬瓜、茅根、甘蔗、薺菜、桑椹等.

5.水腫宜吃羊肺、海蜇、田螺、海帶、紫菜、墨魚、蛤蜊、芹菜、綠豆、黃花菜、香菇等.

6.忌煙、酒、咖啡

腎細胞癌 腎腺癌 腎實質癌 腎癌并发症

常繼發性的紅細胞增多癥發生.腎細胞瘤常轉移肺、骨、肝等,還存在不少非泌尿系統的腎外表現如高熱、肝功能異常、貧血、高血壓、紅細胞增多癥和高鈣血癥等.最嚴重的並發癥是死亡.

少數腎癌並發促性腺激素增高,在男性引起乳腺增大,乳暈色素沉著及性欲減退.女性則引起多毛及閉經等.

1、腎細胞癌患者發生繼發性淀粉樣變性.淀粉樣變本身可導致腎功能衰竭,腎細胞癌繼發淀粉樣變性的患者預後不良.在腎細胞癌患者中也可發生蛋白尿和腎病綜合征.

2、腎細胞癌常出現轉移並發多器官腫瘤.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青少年牙周炎 早發性牙周炎

    青少年牙周炎 早發性牙周炎

    青少年牙周炎(juvenileperiodontitis,JP)是指發生在青少年時期的一種特殊類型的牙周炎,它是早發性牙周炎(early-onsetperiodontitis,EOP)中主要的一型.... [详细]

    2021-12-24 14:45:00 admin

    燒傷

    燒傷

    燒傷一般是指由熱力(包括熱液、蒸汽、高溫氣體、火焰、電能、化學物質、放射線,灼熱金屬液體或固體等)所引起的組織損害.主要是指皮膚或黏膜的損害,嚴... [详细]

    2021-12-25 10:56:00 admin

    外陰滑膜肉瘤

    外陰滑膜肉瘤

    滑膜肉瘤是在1934年Sabrazes最先命名使用的.外陰滑膜肉瘤的預後相對較好.... [详细]

    2021-12-25 05:29:00 admin

    口腔白斑病

    口腔白斑病

    白斑(leukoplakia)是指僅僅發生在粘膜上的白色或灰白色角化性病變的斑塊狀損害,口腔粘膜上的這種斑塊是不能被擦掉的,在臨床和組織病理學上又不能列入... [详细]

    2021-12-24 14:42:00 admin

    小兒呼吸道感染 小兒急性上感 小兒傷風

    小兒呼吸道感染 小兒急性上感 小兒傷風

    呼吸道感染分為上呼吸道感染與下呼吸道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指自鼻腔至喉部之間的急性炎癥的總稱,是最常見的感染性疾病.下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見的感染性... [详细]

    2021-12-25 02:12:00 admin

    頸部水囊瘤 頸部囊狀水瘤 先天性囊狀水瘤 囊狀淋巴管瘤

    頸部水囊瘤 頸部囊狀水瘤 先天性囊狀水瘤 囊狀淋巴管瘤

    水囊瘤(hygroma)又稱先天性囊狀水瘤、囊狀淋巴管瘤(cysticlymphangioma)是來源於淋巴組織的先天性疾病可發生於身體各部,但以頸部最常見.多為柔軟、有... [详细]

    2021-12-25 04:34:00 admin

    重復陰莖 雙陰莖

    重復陰莖 雙陰莖

    重復陰莖為兩個陰莖,多是並列的,常並發其他畸形如膀胱外翻、尿道上裂、尿道下裂,可分為分支陰莖(部分重復陰莖)和真性雙陰莖(完全性重復陰莖)兩種類型,... [详细]

    2021-12-24 13:50:00 admin

    濕疹樣癌 佩吉特病

    濕疹樣癌 佩吉特病

    濕疹樣癌(eczematoidcarcinoma)又名佩吉特病(Pagetdisease)在臨床上表現為濕疹樣皮損,病理上表皮內有大而淡染的異常細胞(Paget細胞)為特點的一種特殊... [详细]

    2021-12-25 05:24:00 admin

    燙傷

    燙傷

    燙傷常見低熱燙傷,低熱燙傷又可稱為低溫燙傷.是因為皮膚長時間接觸高於體溫的低熱物體而造成的燙傷.接觸70℃的溫度持續一分鐘,皮膚可能就會被燙傷;而... [详细]

    2021-12-25 14:35:00 admin

    胸壁骨腫瘤

    胸壁骨腫瘤

    胸壁骨腫瘤占全身骨腫瘤的7%~8%,多數胸壁骨腫瘤為惡性,85%~90%發生在肋骨,10%~15%發生在胸骨,男女比例2∶1.... [详细]

    2021-12-25 05:34:00 admin

    小兒卡肺囊蟲肺炎 小兒肺孢子蟲性肺炎 小兒間質性漿細胞肺炎 小兒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小兒卡氏肺囊蟲性肺炎

    小兒卡肺囊蟲肺炎 小兒肺孢子蟲性肺炎 小兒間質性漿細胞肺炎 小兒卡氏肺孢子蟲肺炎 小兒卡氏肺囊蟲性肺炎

    卡氏肺囊蟲(PC)目前一般認為是原蟲的一種.有關PC的生活史尚未完全瞭解,但已知屬於人畜共同感染癥的一種.PC肺炎是宿主存在免疫缺陷的基礎上發生的機會... [详细]

    2021-12-25 03:20:00 admin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妊娠性肝內膽汁鬱積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 妊娠性肝內膽汁鬱積

    妊娠期肝內膽汁淤積癥(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是發生在妊娠中晚期特有的妊娠並發癥,以皮膚瘙癢和膽酸高值為特征.主要危及胎兒.發病... [详细]

    2021-12-24 13:23:00 admin

    吉爾伯特綜合征

    吉爾伯特綜合征

    吉爾伯特綜合征又名體質性肝功能不良、遺傳性非溶血性高膽紅素血癥.男性多見,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以15~20歲為多見,病人無明顯癥狀,一般情況良好.臨床以... [详细]

    2021-12-25 07:38:00 admin

    先天性泌尿系畸形

    先天性泌尿系畸形

    先天性泌尿系畸形以腎臟和輸尿管畸形最常見,常見的癥狀是血尿、排尿異常、腹痛、腹部包塊、並發癥與並存癥,以尿路感染最常見,生殖器畸形就是指:男性生... [详细]

    2021-12-25 11:15:00 admin

    高鈉血癥 E87.001 鈉過多

    高鈉血癥 E87.001 鈉過多

    高鈉血癥指血鈉過高(通常為>145mmol/L)並伴血滲透壓過高的情況,除個別情況外(輸入過多含鈉鹽過多的液體等),本癥主要是由失水引起,有時也伴失鈉,但失水... [详细]

    2021-12-25 14:31:00 admin

    先天性食管重復 先天性食管重復畸形

    先天性食管重復 先天性食管重復畸形

    消化道重復畸形(duplication)可以發生在咽部至肛門消化道的任何部位,食管重復畸形此畸形指的是附著於食管側壁的一個囊性或局限性管狀膨大的空腔結構,... [详细]

    2021-12-25 11:54:00 admin

    老年人發熱

    老年人發熱

    老年期譫妄是指發生在老年期的譫妄狀態或意識模糊狀態.伴有註意力、認知能力、精神運動和睡眠周期障礙.由於老年人常伴有腦或軀體的各種疾病,遇有突發... [详细]

    2021-12-25 12:37:00 admin

    小兒急性喉炎 喉炎 喉痹 喉音 喉風

    小兒急性喉炎 喉炎 喉痹 喉音 喉風

    小兒急性喉炎是喉部黏膜的急性炎癥,可因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多繼發於上呼吸道感染,也可成為某些急性傳染病的前驅癥狀或並發癥.以聲音嘶啞,咳聲如犬吠... [详细]

    2021-12-25 02:51:00 admin

    禿頭 光頭 禿發 男式脫發 傢族性禿發 尋常禿發 謝頂

    禿頭 光頭 禿發 男式脫發 傢族性禿發 尋常禿發 謝頂

    禿頭或光頭,又名禿發,指頭發不正常脫落,可以是由荷爾蒙失調引起.營養不良、遺傳、疾病、心理壓力、情緒、內分泌失調、接受癌癥治療均有可能因致禿頭.... [详细]

    2021-12-25 01:21:00 admin

    佝僂病 BEZ161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佝僂病 BEZ161 維生素D缺乏性佝僂病

    佝僂病(Rickets)俗稱缺鈣,在嬰兒期較為常見,是由於維生素D缺乏引起體內鈣、磷代謝紊亂,而使骨骼鈣化不良的一種疾病.佝僂病發病緩慢,不容易引起重視.佝... [详细]

    2021-12-25 03:30: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