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炎
腦炎百科
腦炎是指腦實質受病原體侵襲導致的炎癥性病變.絕大數的病因是病毒,也可由細菌、黴菌、螺旋體、立克次氏體、寄生蟲等感染引起,有的可能是變態反應性疾病,如急性播散性腦脊髓炎.通常所謂的腦炎多指病毒性腦炎和屬於急性播散腦脊髓炎的感染後腦脊髓炎.
腦炎
腦炎病因
病毒性腦炎病毒不具備細胞結構,根據核酸成分的不同分為兩類:一為脫氧核糖核酸病毒(DNA病毒):包括微小病毒、乳頭多瘤空泡病毒(引起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腺病毒、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另一為核糖核酸病毒(RNA病毒):包括微小核糖核酸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柯薩奇病毒、ECHO病毒)、蟲媒病毒、黏液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副黏液病毒(麻疹病毒和腮腺炎病毒)、沙粒病毒(淋巴細胞脈絡叢腦膜炎病毒)、彈狀病毒(狂犬病病毒).病毒性腦炎按起病緩急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腦炎.按病毒種類和感染途徑可分為蟲媒病毒、腸道病毒、呼吸道病毒、皰疹病毒腦炎等.根據發病情況又可分為流行性、散發性腦炎.一般認為急性腦炎代表急性病毒感染,而亞急性或慢性發病的如亞急性硬化性全腦炎、皮質紋狀體脊髓變性代表慢性病毒感染.
腦炎
腦炎症状
1.全身毒血癥狀
發熱、頭痛、身痛、惡心、嘔吐、乏力.少數有出血疹及心肌炎表現.
2.神經系統癥狀
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可出現頸肌及肩胛肌弛緩性癱瘓,以致頭下垂及手臂不能上舉,搖搖無依.腦神經及下肢受累少見.癱瘓2~3周可恢復,約半數肌肉萎縮.輕癥可無明顯神經癥狀.
由於病變的部位及病變程度輕重不等,故表現多種多樣.彌漫型腦炎常先有全身不適,很快即出現昏迷、驚厥,同時伴有發熱;腦幹型腦炎常有面神經癱瘓、嗆咳、吞咽困難、肢體麻木、無力和(或)動眼神經麻痹、假性球麻痹等表現.假腫瘤型腦炎常有頭痛、嘔吐,肢體活動差或癱瘓、失語、精神癥狀,顱內高壓等.同時註意原發病癥狀,如腮腺炎病毒腦炎伴有腮腺腫大;皰疹性病毒腦炎時皮膚有皰疹,柯薩基病毒和埃可病毒腦炎時可有皮疹、心肌炎、手足口病等,如病變累及腦膜(腦膜腦炎),出現腦膜刺激征陽性.
腦炎
腦炎检查
1.神經檢查
有無視力障礙、視神經盤水腫、眼肌癱瘓、聽力減退、吞咽困難、肢體癱瘓、病理反射、肌張力改變、共濟失調、不自主動作(震顫、舞蹈樣動作、手足徐動)、感覺障礙、大小便瀦留、失禁及腦膜刺激征等.
2.輔助檢查
(1)一般檢查血、尿常規,血沉,腦脊液壓力、常規、生化、細胞學、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測定以及血混合玫瑰花環率測定.
(2)電生理檢查腦電圖、腦誘發(視覺、聽覺、體感)電位.
(3)影像學檢查腦CT或MRI檢查.
(4)病毒感染的免疫學檢查用酶聯免疫吸附測定法或聚合酶鏈式反應方法檢測血及腦脊液中單皰病毒.取雙份血清作流行性乙型腦炎、腺病毒、麻疹病毒、脊髓灰質炎、流行性感冒病毒等的補體結合試驗、血凝抑制試驗以及腺病毒免疫熒光檢查、脊髓灰質炎中和試驗.
(5)腦活體組織檢查免疫熒光檢查、病理組織學檢查.
腦炎预防
1、孩子出生後按時接種計劃免疫,這些預防疫苗能防止因感染某些病毒(如麻疹腦炎、流行性乙型腦炎)而造成的腦炎.
2、孩子要遠離傢中的小動物,如貓、狗、松鼠等.因這些小動物身上可能帶有不同種類的病毒,一旦被其咬傷,就可能有病毒進入體內.
3、對正在流行的傳染病(如肋腺炎腦炎、皰疹性腦炎)而又沒有接種疫苗的,要盡可能做好隔離工作.
4、對於以節足動物為媒體的病毒性腦炎(如紋媒病毒性腦炎??流行性乙型腦炎)除流向預防疫苗外,還要防蚊蟲叮咬,積極采取滅紋防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