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百科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rotavirusgastroenteritis)是由輪狀病毒(rotavirus)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臨床表現為急性發熱,嘔吐及腹瀉,病程大多較短.是腹瀉最常見的原因之一,可發生流行或大流行,本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發病高峰在秋季,故名“嬰兒秋季腹瀉”.全世界每年因輪狀病毒感染導致約1.25億嬰幼兒腹瀉,其中大多數發生在發展中國傢.B組輪狀病毒可引起成人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病因

病毒感染(45%):

輪狀病毒進入體內後能否致病取決於感染病毒的數量,入侵病毒量多,有助於病毒侵入,輪狀病毒進入體內後通過兩個途徑引起腹瀉:一是輪狀病毒直接對小腸絨毛上皮細胞損害,引發病理改變;二是輪狀病毒在復制過程中的代謝產物作用於小腸內皮細胞,破壞瞭腸內細胞的正常生理功能引起腹瀉.少量的病毒會被人體自身免疫掉,不會發病.

生理因素(10%):

機體自身的生理性特征可以導致該病的發生,機體腸上皮刷狀緣的乳糖酶(為輪狀病毒受體)含量較多時,如在嬰兒時期,則容易感染輪狀病毒.隨年齡增長,此酶量減少,易感性下降.

免疫力低下(10%):

各種原因導致免疫力下降時,有助於輪狀病毒侵入,誘發疾病.

發病機制

輪狀病毒侵入人體到達小腸後,通過其外殼蛋白Vp4(吸附蛋白)與腸黏膜絨毛上皮細胞上的乳糖酶結合而進入上皮細胞,在上皮細胞質內增生並使其受到破壞,脫落,由於絨毛上皮細胞受到破壞,使乳糖酶等二糖酶減少,導致乳糖向其他單糖轉化受阻,乳糖在腸腔內積聚造成小腸及結腸腔內高滲透壓,使水分移入腸腔,導致腹瀉和嘔吐,隨後,來自隱窩底部的立方上皮細胞上移,替代已脫落的絨毛上皮細胞,由於其細胞功能未成熟,仍處於高分泌,低吸收狀態,結果導致腸液瀦留,使腹瀉時間延長,輪狀病毒復制過程中合成的非結構蛋白NSP4,在輪狀病毒致病過程中起腸毒素的作用,可引起細胞內Ca2水平升高,促使小腸黏膜cAMP水平上升也參與腹瀉的形成,如腹瀉及嘔吐嚴重,可導致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的發生.

本病為可逆性病理改變,黏膜常保持完整性,主要受損部位在小腸,活檢可見小腸絨毛縮短而鈍,固有層單核細胞浸潤,上皮細胞不規則,呈立方形,有空泡或壞死.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症状

1.嬰幼兒患者潛伏期為24~72h,起病多急,嘔吐常為首發癥狀,伴有腹瀉1天數次不等,多為大量水樣便,黃綠色,有惡臭,可有少量黏液,無膿血,可呈假性霍亂腹瀉,患者有低熱,很少超過38℃,發病初期多數伴有流涕,噴嚏與輕咳,半數以上的患兒有不同程度的脫水與酸中毒,可因嚴重脫水,病情在數小時內惡化而死亡,一般發熱,嘔吐多在48h內消退,而腹瀉可持續1周以上,病情重者,對碳水化合物不耐受,常需數周至半年方能恢復.

新生兒也可發病,腹瀉較輕,可有腹脹及排血便,X線檢查可見異常腸型,甚至可發生腸穿孔.

2.成年患者潛伏期最短數小時,最長可達1周,平均2~3天,本病多起病急,以腹痛腹瀉為主,乏力,伴惡心嘔吐等,大便多為黃色水樣便,無黏液及膿血,腹瀉一般每天5~9次或10餘次不等,嚴重者每天可達20次以上,腸鳴音增強,腹部壓痛以臍周明顯,部分患者有程度不等的脫水,多數患者體溫正常,少數患者有低熱,病程短,一般3~5天,多呈自限性,少數可達9天以上.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检查

1.常規檢查:血常規:白細胞總數多數正常,少數略為增多,細胞分類中可有淋巴細胞增加,糞便檢查:外觀為黃色水樣稀便,無黏液膿血,鏡檢多無異常.

2.糞便中病毒,病毒抗原檢測:電子顯微鏡檢測糞便中的病毒:電子顯微鏡通過典型形態的觀察作出特異性診斷,其陽性率可達90%,本法快速準確,但設備昂貴,操作要求高,故多用於流行病學調查.病毒特異性抗原的檢測:許多免疫學方法可用於檢測輪狀病毒特異性抗原,如酶免疫測定(EIA),補體結合試驗(CF),免疫熒光(IF)方法等,其中EIA法特異性,敏感性最高,且操作簡便.

3.糞便中病毒核酸的檢測:可應用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法,核酸雜交法及聚合酶鏈反應(PCR)方法,其中核酸雜交法特異性較高,PCR法敏感性較高,多用於分子流行病學的研究.

4.輪狀病毒的血清抗體檢測:采用EIA等免疫學方法檢測患者血清中的特異性抗體,如發病急性期與恢復期雙份血清的抗體效價呈4倍增高,則具有診斷意義.

輪狀病毒性腸炎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 嬰兒秋季腹瀉预防

切斷傳播途徑是本病預防的重點.

1.管理傳染源:應早期發現患者及隔離患者,對密切接觸者及疑診患者實行嚴密的觀察.

2.切斷傳播途徑:加強飲食,飲水及個人衛生,做好患者糞便的消毒工作:防止飲用水源和食物被污染,醫院要嚴格做好嬰兒區及新生兒室的消毒工作,如大便不能自控的小兒,應限制其進入日托或學校.

3.接種免疫:輪狀病毒的疫苗已可在臨床應用,在流行期間,對高危人群和易感人群采用被動免疫的方法也具有一定的預防作用,人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保護作用,提倡母乳喂養,以減少幼兒患病的嚴重性,經牛輪狀病毒免疫後的犛牛的牛奶中含有IgA及IgG抗體,用此種牛奶喂養嬰兒也有保護作用.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液脫

    液脫

    液脫指因津液大量急劇耗失,以致陰虧脈陷,氣陰欲脫.以口渴無尿,膚燥脈微,血壓顯著降低為主要表現的脫病類疾病.本病相當於西醫學所說的脫水、失液性休克... [详细]

    2021-12-25 14:35:00 admin

    蜘蛛痣 蜘蛛狀毛細血管擴張 動脈性痣 動脈性蜘蛛痣

    蜘蛛痣 蜘蛛狀毛細血管擴張 動脈性痣 動脈性蜘蛛痣

    蜘蛛痣(spidernaevus)也稱蜘蛛狀毛細血管擴張癥(spidertelangiectasia)或動脈性蜘蛛痣(arterialspidernaevus).形態似蜘蛛,痣體旁有放射狀排列的毛細血... [详细]

    2021-12-25 01:10:00 admin

    先天性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

    先天性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biliaryatresia,BA)是新生兒期一種少見的嚴重黃疸性疾病,但卻是新生兒梗阻性黃疸時需要外科處理的主要問題.膽道閉鎖並非少見疾病,至少占有新... [详细]

    2021-12-25 02:37:00 admin

    髓母細胞瘤

    髓母細胞瘤

    髓母細胞瘤(medulloblastoma)好發於兒童,僅次於星形膠質細胞瘤而占第2位,其發生率占兒童顱內腫瘤的25%,發病年齡75%為15歲以下,偶見於成人,男性較女性... [详细]

    2021-12-25 12:47:00 admin

    Rh血型不合溶血病 新生兒母嬰血型不合溶血癥

    Rh血型不合溶血病 新生兒母嬰血型不合溶血癥

    RH血型不合溶血病,又叫新生兒母嬰血型不合溶血癥,是指由血型抗體所致的免疫性溶血性貧血,它是由母嬰血型不合所致,是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中最常見的病因... [详细]

    2021-12-25 07:02:00 admin

    膽結石 膽囊結石

    膽結石 膽囊結石

    膽結石是指發生在膽囊內的結石所引起的疾病,是一種常見病.隨年齡增長,發病率也逐漸升高,女性明顯多於男性.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習慣的改變,衛生條... [详细]

    2021-12-25 11:22:00 admin

    單側肺氣腫 J43.052 單側透明肺 先天性肺囊腺樣畸形 先天性肺葉

    單側肺氣腫 J43.052 單側透明肺 先天性肺囊腺樣畸形 先天性肺葉

    單側肺氣腫的狹義定義指因先天性肺組織及肺循環發育異常,使患肺能較正常肺組織透過更多X線的肺部疾病.也有人將阻塞性或代償性肺氣腫、肺大皰,氣性肺囊... [详细]

    2021-12-25 11:41:00 admin

    無機磷中毒

    無機磷中毒

    無機磷的用途甚廣在制造火柴、焰火、爆竹信號彈、某些合成染料、人造磷肥殺蟲劑、滅鼠藥及醫療用藥中,均應用磷舊式火柴頭藥含有黃磷,劇毒.誤服含磷的... [详细]

    2021-12-25 14:44:00 admin

    慢性淺表性胃炎 非萎縮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 非萎縮性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癥的疾病,為消化系統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可因嗜酒、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患者... [详细]

    2021-12-25 07:53:00 admin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ⅠAVB)是指房室傳導時間延長,超過正常范圍,但每個心房激動仍能傳入心室,亦稱房室傳導延遲.在心電圖上,P-R間期達到或超過0.21s(14歲... [详细]

    2021-12-25 05:49:00 admin

    胎盤部分殘留

    胎盤部分殘留

    胎盤一般是在胎兒從產道娩出以後5―15分鐘左右,最晚不超過30分鐘娩出體外,此時如果出現胎盤沒有完全排出而有一部分留存在子宮內部的現象被稱為胎盤殘... [详细]

    2021-12-25 14:04:00 admin

    小兒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綜合征 小兒肝炎並發再生障礙性貧血 小兒肝炎後再生障礙性貧血 小兒肝炎相關再障 小兒肝炎再生障礙性

    小兒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綜合征 小兒肝炎並發再生障礙性貧血 小兒肝炎後再生障礙性貧血 小兒肝炎相關再障 小兒肝炎再生障礙性

    肝炎再生障礙性貧血綜合征又稱肝炎並發再生障礙性貧血或肝炎後再生障礙性貧血,常為兒童和青年的肝炎致死性並發癥.目前一般認為本病征是一個獨立的疾病... [详细]

    2021-12-25 03:03:00 admin

    結腸糞性穿孔

    結腸糞性穿孔

    結腸糞性穿孔(stercoralperforation,SP)是一種少見的致使性急腹癥,1972年Bauer報告4例,並復習文獻共25例,以後文獻上陸續有病例報道.1990年Serpell統計... [详细]

    2021-12-25 10:54:00 admin

    男性生殖器外傷 Male genital trauma

    男性生殖器外傷 Male genital trauma

    男性外生殖器暴露體外,在對抗性運動、戰爭、性交不當等情況下易受外傷.男性生殖器外傷主要發生在中青年,不僅影響患者的健康,很可能會影響到生殖功能.... [详细]

    2021-12-24 13:48:00 admin

    腦損傷後綜合征

    腦損傷後綜合征

    腦外傷病人在急性創傷已恢復之後,仍有許多自覺癥狀長期不能消除,但臨床上又沒有確切的神經系統陽性體征,甚至通過CT,MRI等檢查亦無異常發現.這類病人往... [详细]

    2021-12-25 12:55:00 admin

    耵聹栓塞 H61.201

    耵聹栓塞 H61.201

    外耳道軟骨部皮膚具有耵聹腺,分泌淡黃色粘稠液體,稱耵聹.有的耵聹狀如粘液,俗稱“油耳".正常情況下耵聹可借咀嚼、張口等下頜運動以薄片形式自行排出,... [详细]

    2021-12-24 15:11:00 admin

    甲狀腺結核 A18.811+

    甲狀腺結核 A18.811+

    甲狀腺結核又稱結核性甲狀腺炎,屬於甲狀腺慢性炎癥性疾病.本病多見於20~50歲的青年及中年病人,兒童亦可發病,男女比例約為1∶3~1∶4.臨床上極少見,易誤診... [详细]

    2021-12-25 13:26:00 admin

    骨髓炎 骨髓炎癥

    骨髓炎 骨髓炎癥

    骨髓炎為一種骨的感染和破壞,由需氧或厭氧菌,分枝桿菌及真菌引起.骨髓炎好發於椎骨,糖尿病患者的足部或由於外傷或手術引起的穿透性骨損傷部位,兒童最... [详细]

    2021-12-25 03:33:00 admin

    小兒川崎病

    小兒川崎病

    皮膚粘膜淋巴結綜合癥(muco-cuta-meouslymphnodesyndrome,MCLS)又稱川崎病(Kawasakidiseaes),是一種以全身血管炎變為主要病理的急性發熱性出疹性小兒... [详细]

    2021-12-25 02:58:00 admin

    卡他莫拉菌感染

    卡他莫拉菌感染

    奈瑟菌科包括五個菌屬:奈瑟菌屬、莫拉菌屬、金氏菌屬、不動桿菌屬和Oligella屬.其中莫拉菌屬又包含莫拉(Moraxella)和佈拉漢(Branhamella)兩個亞屬,對... [详细]

    2021-12-25 13:29: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