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治疗
應抓住抗結核治療和降低顱高壓兩個重點環節.
1.一般療法 應臥床休息,細心護理,對昏迷患者可予鼻飼或胃腸外營養,以保證足夠
熱量,應經常變換體位,以防止褥瘡和墜積性肺炎.做好眼睛、口腔、皮膚的清潔護理.
2,抗結核治療 聯合應用易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結核殺菌藥物,分階段治療.
(1)強化治療階段:聯合使用INH、RFP、PZA及SM.療程3~4個月,其中INH每日15-25mg/kg,RFP每日10-15mg/kg(<450mg/d),PZA每日20-30mg/kg(<750mg/d),SM每日15~20mg/kg(<750mg/d).開始治療的1~2周,將INH全日量的一半加入10%葡萄糖中靜脈滴註,餘量口服,待病情好轉後改為全日量口服.
(2)鞏固治療階段:繼用INH,RFP或EMB.RFP或EMB9~12個月.抗結核藥物總療程不少於12個月,或待腦脊液恢復正常後繼續治療6個月.早期患者可采用9個月短程治療方案(3HRZS/6HR)有效.
3.降低顱高壓 由於室管膜炎癥的刺激,腦脊液分泌增多,壓力增高;加之腦底大量炎性滲出物及肉芽充填後,使腦脊液循環通路受阻而產生各種類型腦積水.最早於10天即可出現,故應及時控制顱內壓,措施如下:
(1)脫水劑:常用20%甘露醇,一般劑量每次0.5~1.0g/kg,於30分鐘內快速靜脈註入.4~6小時一次,腦疝時可加大劑量至每次2g/kg.2~3日後逐漸減量,7-10日停用.其作用機制為使腦脊液滲入靜脈而降低顱內壓.
(2)利尿劑:乙酰唑胺(diamox)一般於停用甘露醇前1~2天加用該藥,每日20~40mg/kg(<0.75g/d)口服,根據顱內壓情況,可服用1-3個月或更長,每日服或間歇服(服4日,停3日).該藥系碳酸酐酶抑制劑,可減少腦脊液的產生而降低顱內壓.
(3)側腦室穿刺引流:適用於急性腦積水而其它降顱壓措施無效或疑有腦疝形成時.引流量根據腦積水嚴重程度而定,一般每日50~200ml,持續引流時間為1~3周.有室管膜炎時可予側腦室內註藥.特別註意防止繼發感染.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饮食
結核性腦膜炎病兒的飲食及營養的供給:輕者給以營養豐富、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要少量多次,以減少嘔吐.重者由醫務人員靜脈輸液或鼻飼補充營養和熱量.要充足供給水分,特別是服磺胺藥者,要勤喂水,以利於藥物排出,預防尿中產生磺胺結晶,減少對腎臟的損害.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