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小兒結核性腦膜炎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治疗

應抓住抗結核治療和降低顱高壓兩個重點環節.

1.一般療法 應臥床休息,細心護理,對昏迷患者可予鼻飼或胃腸外營養,以保證足夠

熱量,應經常變換體位,以防止褥瘡和墜積性肺炎.做好眼睛、口腔、皮膚的清潔護理.

2,抗結核治療 聯合應用易透過血腦屏障的抗結核殺菌藥物,分階段治療.

(1)強化治療階段:聯合使用INH、RFP、PZA及SM.療程3~4個月,其中INH每日15-25mg/kg,RFP每日10-15mg/kg(<450mg/d),PZA每日20-30mg/kg(<750mg/d),SM每日15~20mg/kg(<750mg/d).開始治療的1~2周,將INH全日量的一半加入10%葡萄糖中靜脈滴註,餘量口服,待病情好轉後改為全日量口服.

(2)鞏固治療階段:繼用INH,RFP或EMB.RFP或EMB9~12個月.抗結核藥物總療程不少於12個月,或待腦脊液恢復正常後繼續治療6個月.早期患者可采用9個月短程治療方案(3HRZS/6HR)有效.

3.降低顱高壓 由於室管膜炎癥的刺激,腦脊液分泌增多,壓力增高;加之腦底大量炎性滲出物及肉芽充填後,使腦脊液循環通路受阻而產生各種類型腦積水.最早於10天即可出現,故應及時控制顱內壓,措施如下:

(1)脫水劑:常用20%甘露醇,一般劑量每次0.5~1.0g/kg,於30分鐘內快速靜脈註入.4~6小時一次,腦疝時可加大劑量至每次2g/kg.2~3日後逐漸減量,7-10日停用.其作用機制為使腦脊液滲入靜脈而降低顱內壓.

(2)利尿劑:乙酰唑胺(diamox)一般於停用甘露醇前1~2天加用該藥,每日20~40mg/kg(<0.75g/d)口服,根據顱內壓情況,可服用1-3個月或更長,每日服或間歇服(服4日,停3日).該藥系碳酸酐酶抑制劑,可減少腦脊液的產生而降低顱內壓.

(3)側腦室穿刺引流:適用於急性腦積水而其它降顱壓措施無效或疑有腦疝形成時.引流量根據腦積水嚴重程度而定,一般每日50~200ml,持續引流時間為1~3周.有室管膜炎時可予側腦室內註藥.特別註意防止繼發感染.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饮食

結核性腦膜炎病兒的飲食及營養的供給:輕者給以營養豐富、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要少量多次,以減少嘔吐.重者由醫務人員靜脈輸液或鼻飼補充營養和熱量.要充足供給水分,特別是服磺胺藥者,要勤喂水,以利於藥物排出,預防尿中產生磺胺結晶,減少對腎臟的損害.

小兒結核性腦膜炎并发症

最常見的並發癥為腦積水、腦實質損害、腦出血及顱神經障礙.其中前3

種是導致結腦死亡的常見原因.嚴重後遺癥為腦積水、肢體癱瘓、智力低下、失明、失語、癲癇及尿崩癥等.晚期結腦發生後遺癥者約占

2

3

,而早期結腦後遺癥甚少.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慢性間質性腎炎

    慢性間質性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簡稱慢性腎炎,是由多種不同病因、不同病理類型組成的一組原發性腎小球疾病.臨床特點為病程長,發展緩慢,癥... [详细]

    2021-12-25 07:13:00 admin

    雷諾病

    雷諾病

    雷諾(Raynaud)綜合征是指肢端動脈陣發性痙攣.常於寒冷刺激或情緒激動等因素影響下發病,表現為肢端皮膚顏色間歇性蒼白、紫紺和潮紅的改變.一般以上肢較... [详细]

    2021-12-25 06:43:00 admin

    痛風

    痛風

    痛風(gout)是一種由於嘌呤生物合成代謝增加,尿酸產生過多或因尿酸排泄不良而致血中尿酸升高,尿酸鹽結晶沉積在關節滑膜、滑囊,軟骨及其他組織中引起的... [详细]

    2021-12-25 06:40:00 admin

    兒童口吃

    兒童口吃

    口吃是語音節律障礙的一種,是由於不同原因引起字音重復或語流中斷的語音節律障礙,當言語表達澀陰時常伴軀體抽搐樣動作和面部異常的表情.口吃多發生於... [详细]

    2021-12-25 02:10:00 admin

    輸卵管性不孕 輸卵管炎癥性不孕

    輸卵管性不孕 輸卵管炎癥性不孕

    受孕是個很復雜的過程.它要求精卵相合形成受精卵,最後著床於宮腔.除瞭要有正常的精子、卵子和適當的子宮內環境外,使精子、卵子能夠相遇並順利運送到宮... [详细]

    2021-12-25 03:27:00 admin

    惡性營養不良病

    惡性營養不良病

    惡性營養不良病是一種因食物中蛋白質嚴重缺乏引起的一種綜合征,少兒常見,尤其是在非洲和亞洲地區,人們進食淀粉類物質而獲得足夠的或過量的熱量,嚴重的... [详细]

    2021-12-25 14:46:00 admin

    妊娠合並糖尿病

    妊娠合並糖尿病

    妊娠合並糖尿病(gestationaldiabetesmellitus,GDM),是指在原有糖尿病的基礎上出現合並妊娠癥,或妊娠前為隱性糖尿病、妊娠後發展為糖尿病的情況.屬高危... [详细]

    2021-12-24 12:57:00 admin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

    頸椎黃韌帶骨化癥是指頸椎黃韌帶反復的損傷累及和反應性修復過程導致瞭韌帶的骨化,從而引起一系列癥狀的一類疾病.這是一種老年性疾病,50~60歲年齡組的... [详细]

    2021-12-25 04:16:00 admin

    梅毒

    梅毒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體(Treponemapallidum,TP)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病,主要通過性接觸和血液傳播.本病危害性極大,可侵犯全身各組織器官或通過胎... [详细]

    2021-12-25 02:00:00 admin

    癤與癤病

    癤與癤病

    癤與癤病(furunculusandfurunculosis)是葡萄球菌侵入毛囊所致的急性化膿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圍炎癥,復發、多發性癤稱為癤病(furunculosis),後者常遷延... [详细]

    2021-12-25 01:57:00 admin

    髕骨骨軟骨病 生長性髕骨炎 青少年髕骨炎 髕骨骨骺炎

    髕骨骨軟骨病 生長性髕骨炎 青少年髕骨炎 髕骨骨骺炎

    本病又稱Sinding-Larsen病,由Sinding、Larsen和Johansson分別於1921年和1922年報道,被認為是髕骨上下極受過度張力或壓力而致的骨軟骨病.好發於10~14歲... [详细]

    2021-12-25 04:02:00 admin

    小兒碘缺乏病 小兒碘缺乏癥

    小兒碘缺乏病 小兒碘缺乏癥

    碘缺乏(iodinedeficiency)是一種分佈極為廣泛的地方病,除瞭挪威、冰島等少數國傢,世界各國都不同程度地受到缺碘的威脅.... [详细]

    2021-12-25 02:19:00 admin

    主動脈縮窄

    主動脈縮窄

    主動脈縮窄是指主動脈局限狹窄,管腔縮小,造成血流量減少.病變可以很局限,也可以累及較長片段,此時稱為管狀發育不良,兩者可單獨存在也可同時存在.可以... [详细]

    2021-12-25 06:09:00 admin

    難產 骨產道異常

    難產 骨產道異常

    難產(dystocia)是指由於各種原因而使分娩的開口期(第一階段)尤其是胎兒排出期(第二階段)時間明顯延長,如不進行人工助產則母體難於或者不能排出胎兒的... [详细]

    2021-12-24 13:16:00 admin

    汗管瘤 汗管囊瘤 汗管囊腫腺瘤

    汗管瘤 汗管囊瘤 汗管囊腫腺瘤

    汗管瘤(syringoma)為表皮內小汗腺導管的一種腺瘤,組織化學研究證明汗管瘤含典型小汗腺起源的磷酸化酶和水解酶,是一種向末端汗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腫瘤.部... [详细]

    2021-12-25 01:15:00 admin

    胸骨裂 Q76.752 胸骨裂畸形

    胸骨裂 Q76.752 胸骨裂畸形

    胚胎時期,胸骨始基形成左右胸骨板.約在第9~10周時,兩側胸骨板在中線相互融合形成整體胸骨.如果胚胎發育過程中未能完成此種融合,或僅部分融合,則形成胸... [详细]

    2021-12-25 11:55:00 admin

    明癬

    明癬

    明癬是黴菌引起傳染性皮膚病,可分淺部黴菌病和深部黴菌病,而肛擊皮膚癬必淺部黴菌病.它多由股癬蔓延至肛門、會陰、臀部所致.夏季多發,冬季少見.... [详细]

    2021-12-25 01:52:00 admin

    頭皮損傷

    頭皮損傷

    頭皮是顱腦部防禦外界暴力的表面屏障,具有較大的彈性和韌性,對壓力和牽張力均有較強的抗力.故而暴力可以通過頭皮及顱骨傳入顱內,造成腦組織的損傷,而... [详细]

    2021-12-25 12:57:00 admin

    口糜

    口糜

    多因濕熱內蘊,上蒸口腔所致,以口腔肌膜糜爛成片,口氣臭穢等為主要表現的瘡瘍類疾病.西醫口腔白色念珠菌病可參考本篇辨證論治.  口糜病名首見於《內... [详细]

    2021-12-25 14:26:00 admin

    脾大

    脾大

    脾大是重要的病理體征,在正常情況下一般摸不到脾臟,如仰臥位或側臥位能摸到脾臟邊緣應認為脾臟腫大.脾臟體積增大是脾臟疾病的主要表現.... [详细]

    2021-12-25 07:25: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