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百科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系膽道梗阻(最常見為膽石梗阻)使膽汁淤滯、膽管內壓力迅速增高所致膽道急性化膿性感染.感染的菌種主要是革蘭氏陰性桿菌,其中大腸桿菌最多見.本病起病急劇兇險,是我國膽石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病因
病因在我國最常見的原因是肝內膽管結石,其次為膽道寄生蟲和膽管狹窄.在國外,惡性腫瘤、膽道良性病變引起狹窄、先天性膽道解剖異常、原發性硬化性膽管炎等較常見.近年隨著手術及介人治療的增加,由膽腸吻合口狹窄、PTC,ERCP、置放內支架等引起者逐漸增多.病理實驗證明,當膽道因梗阻壓力>1.47kPa(15cmH20)時,放射性核素標記的細菌即可在外周血中出現;而膽汁及淋巴液培養在膽道壓力<1.96kPa(20cmH20)
時為陰性,但>2.45kPa(25cmH20)時則迅速變為陽性.在梗阻的情況下,細菌經膽汁進人肝後大部分被肝的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所吞噬,約10%的細菌可逆流人血,成菌血癥.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症状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检查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 K83.013 预防
急性化膿性膽管炎是肝膽管結石、膽道蛔蟲癥的嚴重並發癥,故該病的一級預防主要是針對肝膽管結石及膽道蛔蟲的防治.
①防治肝膽管結石,肝膽管結石的預防關鍵在於預防及消除致病因素.而已確診為肝膽管結石的病人,則應高度警惕本病的發生,尤其在並發膽道感染時應更積極地防治.早期即應用大劑量敏感抗生素抗感染,註意水、電解質及酸堿平衡,加強全身支持治療控制膽道感染.在全身情況允許的情況下盡早手術,去除結石,通暢引流,從而達到預防AOST的發生.
②防治膽道蛔蟲癥.蛔蟲進入膽道後造成膽道不同程度的梗阻,使膽道壓力增高,當並發細菌感染時,可誘發AOST.另外,膽道蛔蟲癥也是肝膽管結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因此,防治膽道蛔蟲癥是預防AOST的極其重要的方面.主要是註意飲水、飲食衛生,防治腸道蛔蟲病.一旦確診即行驅蛔治療,如已確診為膽道蛔蟲癥,則應盡快治療.給予鎮痛、解痙、控制感染,促使蛔蟲自行從膽道退出.另外,可作十二指腸內鏡檢查,用圈套器將部分進入膽總管口的蛔蟲套住拉出體外.治療無效時方考慮手術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