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肝性腦病 HE 肝性昏迷 肝昏迷 肝腦變性綜合征 門體分流形性腦病

肝性腦病 HE 肝性昏迷 肝昏迷 肝腦變性綜合征 門體分流形性腦病

肝性腦病 HE 肝性昏迷 肝昏迷 肝腦變性綜合征 門體分流形性腦病治疗

一、一般治療去除肝性腦病發作的誘因是其一般治療的基本原則,亦是其他藥物治療的基礎,包括以下措施.

(一)調整飲食結構肝硬化患者常有負氮平衡,因此應補充足夠蛋白質.但高蛋白飲食可誘發肝性腦病,因此對有肝性腦病患者應該限制蛋白質攝入,並保證熱能供給.Ⅲ~Ⅳ期患者應禁止從胃腸道補充蛋白質,可鼻飼或靜脈註射25%的葡萄糖溶液.Ⅰ~Ⅱ期患者日應限制蛋白質在2Og/d之內,如病情好轉,每3~5天可增加10g蛋白質,以逐漸增加患者對蛋白質的耐受性.待患者完全恢復後每天每千克體重可攝入0.8~1.0蛋白質,以維基本的氮平衡.由於植物蛋白質(如豆制品)富含支鏈氨基酸和非吸收纖維,後者可促進腸蠕動,被細菌分解後還可降低結腸的pH值,可以加速毒物排出和減少氨吸收.因此,肝性腦病患者應首選植物蛋白.乳制品營養豐富,如病情穩定可適量攝入.

(二)慎用鎮靜藥巴比妥類、苯二氮卓類鎮靜藥可激活GABA/BZ復合受體,此外肝硬化患者由於肝功能減退,藥物藥物半衰期延長,因此,使用這些藥物會誘發或加重肝性腦病.如患者出現躁狂時,應禁用這些藥物,試用異丙嗪、氯苯那敏(撲爾敏)等抗組胺藥.

(三)糾正電解質和酸堿平衡紊亂肝硬化患者由於進食量少,利尿過度,大量排放腹等造成低鉀性堿中毒,誘發或加重肝性腦病.因此利尿藥的劑量不宜過大,大量排放腹水時應靜脈輸人足量的白蛋白以維持有效血容量和防止電解質紊亂.肝性腦病患者應經常檢測血清電解質、血氣分析等,如有低血鉀或堿中毒應及時糾正.

(四)止血和清除腸道積血上消化道出血是肝性腦病的重要誘因.因此,食管靜脈曲張破裂出血者應采取各項緊急措施進行止血,並輸入血制品以補充血容量.清除腸道積血可采取以下措施:口服或鼻飼乳果糖、乳梨醇溶液或25%硫酸鎂,用生理鹽水或弱酸液(如醋酸)進行灌腸,將乳果糖稀釋至33.3%進行灌腸.

(五)其他如患者有缺氧應予吸氧,低血糖者可靜脈註射高滲葡萄糖,如有感染應及時控制.

二、藥物治療由於氨中毒是肝性腦病的主要原因,因此減少氨的吸收和加強氨的排出是藥物治療的主要手段.

(一)減少腸道氨的生成和吸收l.乳果糖(lactulose,β-半乳糖果糖)是一種合成的雙糖,口服後在小腸不會被分解,到達結腸後可被乳酸桿菌、糞腸球菌等細菌分解為乳酸、乙酸而降低腸道的pH值.腸道酸化後對產尿素酶的細菌生長不利,但有利於不產尿素酶的乳酸桿菌的生長,使腸道細菌所產的氨減少;此外,酸性的腸道環境可減少氨的吸收,並促進血液中的氨滲入腸道排出.乳果糖的療效確切,可用於各期肝性腦病及較輕微肝性腦病的治療.其劑量為每日~6Og,分3次口服,調整至患者每天排出2~3次軟便.不良反應主要有腹脹、腹痛、惡心、嘔吐等,此外,其口感甜膩,使少數患者不能接受.

乳梨醇(lactitol,β-半乳糖山梨醇)是另一種合成的雙糖,經結腸的細菌分解為乙酸、丙酸而酸化腸道.乳梨醇的療效與乳果糖相似,但其甜度低,口感好,不良反應亦較少.中山醫院的一項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試驗顯示,口服乳梨醇後可顯著降低輕微肝性腦病患者的血氨,使心理智能測驗和體表感覺誘發電位的結果得到改善.其劑量為每日~40g,分3次口服.

對於乳糖酶缺乏者亦可試用乳糖,由於有的人小腸內缺乏乳糖酶,口服乳糖後在小腸不被分解和吸收,進入結腸後被細菌分解而酸化腸道,並產生氣體,使腸蠕動增加而促進排便.其劑量為每日g.4.口服抗生素可抑制腸道產尿素酶的細菌,減少氨的生成.常用的抗生素有新黴素、甲硝唑、利福昔明(rifaxmin)等.新黴素的劑量為2~8g/d,分4次口服.口服新黴素很少吸收.但長期使用有可能致耳毒性和腎毒性,不宜超過1個月.每日口服0.8g甲硝唑的療效與新黴素相似,但其胃腸道不良反應較大.利福昔明口服不吸收,利福昔明口服不吸收,效果與新黴素相同,每日劑量為1.2g.5.口服某些不產尿素酶的有益菌可抑制有害菌的生長,減少氨的生成.嗜酸乳酸桿菌的療效尚有爭議,但近年來使用的糞腸球菌SF68的療效比較確切.SF68的服用方法為服用4周後停用2周,可反復使用,口服有益菌無毒副反應.

(二)促進體內氨的代謝1.L-鳥氨酸-L-門冬氨酸(ornithine-aspartate,OA)是一種鳥氨酸和門冬氨酸的混合制劑,能促進體內的尿素循環(鳥氨酸循環)而降低血氨.每日靜脈註射20g的O可降低血氨,改善癥狀,不良反應為惡心、嘔吐.

鳥氨酸-α-酮戊二酸的降氨機制與OA相同,但其療效不如OA.3.苯甲酸納可與氮源性物質結合形成與馬尿酸從腎排出而降低血氨,其用法為每日10g,分2次口服,不良反應以消化不良癥狀為主.苯乙酸鈉可與谷氨酰胺結合形成苯乙酰谷氨酰胺經腎排泄.兩者目前臨床上已基本上不用.

谷氨酸與氨結合形成谷氨酰胺而降低血氨,有谷氨酸鉀和谷氨酸鈉兩種,可根據血鉀和血鈉調整兩者的使用比例.谷氨酸鹽為堿性,使用前可先註射3~5g維生素C,堿血癥者不宜使用.使用方法為每日~4支,加入葡萄糖液中靜脈滴註.

精氨酸可促進尿素循環而降低血氨,每日劑量為10~20g.該藥呈酸性,適用於堿中毒者.需指出,國外學者認為谷氨酸和精氨酸均無效,故不用於臨床.

(三)GABA/BZ復合受體拮抗劑氟馬西尼(flumazenil),可以拮抗內源性苯二氮卓所致的神經抑制.對於Ⅲ~Ⅳ期患者具有促醒作用.靜脈註射氟馬西尼起效快,往往在數分鐘之內,但維持時間很短,通常在4小時之內.其用量為0.5~1mg靜脈註射;或1mg/h持續靜脈滴註.有關氟馬西尼治療肝性腦病的療效,雖然尚有爭議,但對選擇性病例用後可明顯改PSE的級別及NCT積分.

(四)減少或拮抗假神經遞質支鏈氨基酸(BCAA)制劑是一種以亮氨酸、異亮氨酸、纈安酸等BCAA為主的復合氨基酸.其機制為競爭性BCAA為主的復合氨基酸.其機制為競爭性抑制芳香族氨基酸進入大腦,減少假神經遞質的形成,其療效尚有爭議,但對於不能耐受蛋白質的營養不良者,補充BCAA有助於改善其氮平衡.

(五)其他藥物1.肝性腦病患者大腦基底神經節有錳的沉積,驅錳藥是否有效尚需進一步研究.

肉堿可以加強能量代謝,而氨中毒假說的重要機制是氨幹擾能量代謝.L-肉堿的療效有待於證實.

三、其他治療(一)減少門體分流對於門體分流性難治性肝性腦病,可采取介入方法用鋼圈或塞有關的門靜脈系統減少分流.減少門體分流對於門體分流性難治性肝性腦病,可采取介入方法用鋼圈或氣囊栓塞有關的門靜脈系統減少分流.

(二)人工肝用分子吸附劑再循環系統(molecularadsorbentrecyclingsystem,MARS),血液灌流、血液透析等方法可清除血氨和其他毒性物質,對於急、慢性肝性腦病均有一定療效.

(三)肝細胞肝移植是治療各種終末期肝病的一種有效手段,嚴重和頑固性的肝性腦病的指征.

(四)肝細胞移植是用人的肝細胞通過門靜脈或肝內移植,也可作脾內移植,移植的肝細胞可存活,並具有合成功能,但也需要大量肝細胞,故目前尚不能廣泛用於臨床.

四、其他對癥治療糾正水、電解質和酸堿平衡失調每日人液總量以不超過250Oml為宜.肝硬化腹水患者的入液量應加控制(一般約為尿量加1000ml),以免血液稀釋、血鈉過低而加重昏迷.及時糾正缺鉀和堿中毒,缺鉀者補充氯化鉀;堿中毒者可用精氨酸溶液靜脈滴註.

保護腦細胞功能用冰帽降低顱內溫度,以減少能量消耗,保護細胞功能.

保護呼吸道通暢深昏迷者,應作氣管切開排痰給氧.

預防腦水腫靜脈滴註高滲葡萄糖、甘露醇等脫水藥以防治腦水腫.

肝性腦病 HE 肝性昏迷 肝昏迷 肝腦變性綜合征 門體分流形性腦病饮食

昏迷前期開始數日內禁食蛋白質,共給足量的維生素,以高糖補充熱能,待病情改善,逐步增加蛋白質供給.昏迷不能進食者給與鼻飼流汁.

肝性腦病 HE 肝性昏迷 肝昏迷 肝腦變性綜合征 門體分流形性腦病并发症

腦水腫腦水腫已被證實是暴發性肝衰竭的並發癥,發生率可達80%以上,對慢性肝病是否存在腦水腫目前尚無一致的意見,但多數學者認為慢性肝性腦病可並發腦水腫,其發生率各傢報道也不一致,多數認為21%~58%,但近來通過屍解發現肝硬化者腦水腫檢出率高達89.5%,其中輕度水腫為23.7%,重度水腫占65.8%,有明確腦病者占21%.表明慢性肝功能衰竭腦水腫發生率也很高.也是其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肝性腦病腦水腫發生機制有細胞毒性機制:見於暴發性肝功能衰竭.Koto等應用掃描電鏡觀察發現暴發性肝功能衰竭腦水腫死亡者腦組織毛細血管內皮細胞間的緊密連接完整,提出是由於細胞毒性機制作用.該機制認為氨和谷氨酸結合成谷氨酰胺,後者在鈉-鉀ATP酶的作用下隨Na+進入腦神經細胞內,同時帶入一定量的水,參與腦水腫的形成,另外腦缺氧、中毒等均參與瞭腦水腫的發生.

血管源性機制:認為血-腦脊液屏障受損引起腦內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其血流動力學變化,血液成分滲漏於腦組織產生腦水腫.多見於慢性肝性腦病.

細胞外間質的擴張即間質性腦水腫或腦積水.

腦血管內凝血:腦水腫的臨床表現有頭痛、嘔吐、嗜睡、視物模糊、血壓升高、球結膜水腫等,嚴重時可出現瞳孔大小不等,呼吸改變,甚至呼吸驟停.其發生機制目前尚未完全闡明.另外尚有低鈉血癥、水中毒、內毒素血癥及低血糖、低白蛋白血癥等諸多因素參與瞭腦水腫的發生.近年來腦水腫的發生已較前減少,可能是與微循環紊亂和感染的治療效果較好有關.

消化道出血參見消化道出血.

腎功能不全參見肝腎綜合征.

水電解質酸堿平衡失調.

感染.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腎動靜脈瘺 腎動脈靜脈瘺

    腎動靜脈瘺 腎動脈靜脈瘺

    本病罕見,在腎動、靜脈主幹或主段間有許多交通支,像靜脈曲張,動靜脈瘺分兩種,其一為先天性,其二為獲得性.後者占不到25%的患者.這裡主要討論先天性動靜... [详细]

    2021-12-25 11:11:00 admin

    旋後圓肌綜合癥 前臂背側骨間神經麻痹 旋後圓肌綜合征 旋後圓肌綜合癥

    旋後圓肌綜合癥 前臂背側骨間神經麻痹 旋後圓肌綜合征 旋後圓肌綜合癥

    1951年,Seyffarth首次報道瞭旋前圓肌綜合征(roundpronatorsyndrome),17例病例均為正中神經通過旋前圓肌或指淺屈肌時神經受到卡壓所致.當時其描述的旋... [详细]

    2021-12-25 03:58:00 admin

    痧氣 痧脹

    痧氣 痧脹

    痧氣(痧脹)是指夏秋之間,因感受風寒暑濕之氣,或因接觸疫氣、穢濁之邪,阻寒於內,出現腹痛悶亂的一種病癥.因痧氣脹寒胃腸,壅阻經絡,故又名“痧脹”.... [详细]

    2021-12-25 13:47:00 admin

    小兒急性細菌性痢 小兒桿菌痢疾 小兒桿菌性痢疾 小兒急性痢疾

    小兒急性細菌性痢 小兒桿菌痢疾 小兒桿菌性痢疾 小兒急性痢疾

    細菌性痢疾是小兒較常見的一種腸道傳染病,由痢疾桿菌所致.臨床上以發熱、腹痛、腹瀉、裡急後重及排含粘液、膿血的稀便為其主要癥狀.中毒型痢疾是細菌... [详细]

    2021-12-25 07:53:00 admin

    小兒嗜鉻細胞瘤 小兒副神經節瘤 小兒腎上腺髓質瘤

    小兒嗜鉻細胞瘤 小兒副神經節瘤 小兒腎上腺髓質瘤

    嗜鉻細胞瘤(pheochromocytoma)發源於腎上腺髓質,交感神經節,旁交感神經節或其他部位的嗜鉻組織,故可發生自頸交感神經鏈至盆腔的部位,這些細胞產生血管... [详细]

    2021-12-25 03:07:00 admin

    不射精癥

    不射精癥

    是指具有正常的性欲,陰莖勃起正常,能在陰道內維持勃起及性交一段時間,甚至很長時間,但無性高潮出現,且不能射精,這些人當中有70%以上是因為性知識缺乏... [详细]

    2021-12-24 13:45:00 admin

    先天性膀胱頸攣縮 膀胱頸攣縮 先天性膀胱頸部梗阻 先天性膀胱

    先天性膀胱頸攣縮 膀胱頸攣縮 先天性膀胱頸部梗阻 先天性膀胱

    膀胱頸是指包括自尿道內口向尿道內延伸1~2cm的一段管狀結構.膀胱頸部梗阻是指由於機械性或功能性原因,導致膀胱頸口縮窄或開放受限,從而發生排尿困難等... [详细]

    2021-12-25 11:15:00 admin

    馬牙 上皮珠

    馬牙 上皮珠

    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4--6周時,口腔上腭中線兩側和齒齦邊緣出現一些黃白色的小點,很象是長出來的牙齒,俗稱“馬牙"或“板牙",醫學上叫做上皮珠,上皮珠是... [详细]

    2021-12-25 13:43:00 admin

    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是由於患者對紫外線過敏所致,僅見於少數人,患者通常在日曬後1~2天後發病,皮疹多發於面部、頸部和頸前“V"形區、手背及上肢伸側,表現為小丘... [详细]

    2021-12-25 15:16:00 admin

    肺動靜脈瘤 PAVMs

    肺動靜脈瘤 PAVMs

    肺動靜脈瘤為先天性肺血管畸形,血管擴大紆曲或形成海綿狀血管瘤,肺動脈血液不經過肺泡直接流入肺靜脈,肺動脈與靜脈直接相通形成短路,1897年首先由Chur... [详细]

    2021-12-25 11:39:00 admin

    乳腺炎 N61.X07 產褥期乳腺炎

    乳腺炎 N61.X07 產褥期乳腺炎

    乳腺炎是指乳腺的化膿性感染,急性乳腺炎是產褥期的常見病,是引起產後發熱的原因之一,最常見於哺乳婦女,尤其是初產婦.哺乳期的任何時間均可發生,而哺乳... [详细]

    2021-12-24 12:41:00 admin

    陰莖扭轉

    陰莖扭轉

    陰莖扭轉指陰莖頭向一側扭轉,偏離中線,多呈逆時針方向,即向左扭轉.該類患者的陰莖一般發育正常,部分患者合並尿道下裂或包皮分佈異常.陰莖腹側中線偏向... [详细]

    2021-12-24 13:49:00 admin

    小兒醛固酮過多癥 小兒醛固酮增多癥 小兒醛甾酮過多癥 小兒鹽皮質激素分泌過多癥

    小兒醛固酮過多癥 小兒醛固酮增多癥 小兒醛甾酮過多癥 小兒鹽皮質激素分泌過多癥

    原發性醛固酮增多癥(primaryhyperaldosteronism)是由於腎上腺皮質球狀帶產生的醛固酮增多,造成鈉瀦留,血容量增加和血漿腎素活性受抑制,臨床出現高血壓... [详细]

    2021-12-25 03:19:00 admin

    佈魯菌病

    佈魯菌病

    佈魯菌病(brucellosis,佈病),也稱波狀熱,是佈魯菌引起的急性或慢性傳染病,屬自然疫源性疾病,該疾病常見癥狀有發熱、出汗異常、頭痛、神經痛、腹瀉、關... [详细]

    2021-12-25 13:17:00 admin

    單純皰疹 單純性皰疹

    單純皰疹 單純性皰疹

    單純皰疹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由單純皰疹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SV)感染所致.單純皰疹的臨床特征為皮膚黏膜成簇出現單房性的小水皰,主要發生於面部... [详细]

    2021-12-25 13:10:00 admin

    男性不育癥 N46.X02 男性不育 不育癥

    男性不育癥 N46.X02 男性不育 不育癥

    男性不育癥發生率為10%左右.其中單純女方因素約為50%,單純男方因素約為30%,男女共有約20%.臨床上把男性不育分為性功能障礙和性功能正常兩類,後者依據... [详细]

    2021-12-24 13:40:00 admin

    老年人貧血

    老年人貧血

    貧血是指外周血中單位容積內血紅蛋白的濃度、紅細胞計數及血細胞比容低於相同年齡、性別和地區的正常標準.老年人貧血在臨床上常見,或原發於造血器官疾... [详细]

    2021-12-25 07:01:00 admin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癥

    心臟神經癥亦稱心臟神經官能癥,是神經癥的一種特殊類型,以心悸、胸痛、氣短、乏力為主要表現,伴有其他神經癥為特征,是臨床上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详细]

    2021-12-25 05:52:00 admin

    高血脂 高脂血癥

    高血脂 高脂血癥

    高脂血癥是指血脂水平過高,可直接引起一些嚴重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由於脂肪代謝或運轉異常使血漿一種或多種脂質高... [详细]

    2021-12-25 06:21:00 admin

    骨巨細胞瘤 GCT

    骨巨細胞瘤 GCT

    骨巨細胞瘤(giantcelltumorofbone,GCTB)常稱良性骨巨細胞瘤或破骨細胞瘤.它是比較多見的原發骨組織腫瘤之一,骨巨細胞瘤是骨的良性病變,通常單發並且有... [详细]

    2021-12-25 05:09: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