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溫過低是非正常的低體溫導致的後果.可導致所有生理功能的加速,包括心血管和呼吸系統,神經傳導,精神的敏銳性,神經肌肉反應時間和代謝率.幼兒時,將全... [详细]
熱痙攣(heatcramp)是一種高溫中暑現象.在幹熱環境條件下勞動,出汗過度,隨汗液排出很多NaCl,發生肢體和腹壁肌肉的痙攣現象.患者體溫並不升高.補充食鹽... [详细]
用藥劑量超過極量而引起的中毒.誤服或服藥過量以及藥物濫用均可引起藥物中毒.常見的致中毒藥物有西藥,中藥和農藥.或者誤服大劑量藥物,或治療中錯用誤... [详细]
大量接觸或誤服農藥,人會出現頭暈、頭痛、全身乏力、多汗、惡心、嘔吐、腹痛、腹瀉、胸悶、呼吸困難等癥狀.還會出現特殊癥狀,入瞳孔明顯縮小、嗜睡、... [详细]
腦外傷指由於外物造成的、頭腦部肉眼可見的傷,一般可引起嚴重的後果.腦外傷常引起不同程度的永久性功能障礙.這主要取決於損害是在腦組織的某個特定區... [详细]
發熱是多種疾病的常見癥狀.小兒正常體溫常以肛溫36.5~37.5℃,腋溫36~37℃衡量.通常情況下,腋溫比口溫(舌下)低0.2~0.5℃,肛溫比腋溫約高0.5℃左右.若腋溫... [详细]
砷中毒,常稱砒霜中毒,多因誤服或藥用過量中毒.生產加工過程吸入其粉末、煙霧或污染皮膚中毒也常見,三氧化二砷經口服5~50mg即可中毒60~100mg即可致死.一... [详细]
擠壓綜合征是指人被石塊土方等重物壓埋或擠壓,尤其是肌肉豐滿的肢體被壓一小時以上(如大腿),而後引起身體一系列的病理改變,臨床上主要表現為少尿甚至... [详细]
高鈉血癥指血鈉過高(通常為>145mmol/L)並伴血滲透壓過高的情況,除個別情況外(輸入過多含鈉鹽過多的液體等),本癥主要是由失水引起,有時也伴失鈉,但失水... [详细]
大量失血引起的休克稱為失血性休克.常見於外傷引起的出血、消化性潰瘍出血、食管曲張靜脈破裂、婦產科疾病所引起的出血等.失血後是否發生休克不僅取決... [详细]
高滲性脫水是指水和鈉同時喪失,但缺水多於缺鈉,故血清鈉高於正常范圍,細胞外液呈高滲狀態,當缺水多於缺鈉時,細胞外液滲透壓增加,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 [详细]
過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質進入已致敏的機體後,通過免疫機制在短時間內發生的一種強烈的多臟器累及癥群.過敏性休克的表現與程度,依機體反應性、... [详细]
小兒驚厥是指由於腦神經功能紊亂導致的全身或局部肌群呈強直性和陣攣性抽搐,常伴有意識障礙.驚厥是小兒常見的急診,尤多見於嬰幼兒.發病率很高,約5~6%的... [详细]
膿毒癥(sepsis)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癥反應綜合征(systemicinflammatoryresponsesyndrome,SIRS),臨床上證實有細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雖然膿毒... [详细]
汞中毒(mercurypoisoning)以慢性為多見,主要發生在生產活動中,長期吸入汞蒸氣和汞化合物粉塵所致.以精神-神經異常、齒齦炎,震顫為主要癥狀.汞為銀白色... [详细]
一氧化碳中毒是含碳物質燃燒不完全時的產物經呼吸道吸入引起中毒.CO為無色,無味、無臭的氣體,凡是碳或含碳物質在氧不充分時燃燒,均可產生CO.在使用柴... [详细]
嚴重感染特別是革蘭陰性細菌感染常可引起感染性休克.感染性休克亦稱膿毒性休克,是指由微生物及其毒素等產物所引起的膿毒病綜合征伴休克.感染灶中的微... [详细]
血鉀高於5.5mmol/L稱為高鉀血癥,>7.0mmol/L則為嚴重高鉀血癥.因高鉀血癥常常沒有或很少癥狀而驟然致心臟停搏,應及早發現,及早防治.... [详细]
亞硝酸鹽中毒是指由於食用硝酸鹽或亞硝酸鹽含量較高的醃制肉制品,泡菜及變質的蔬菜可引起中毒,或者誤將工業用亞硝酸鈉作為食鹽食用而引起,也可見於飲... [详细]
脫水指人體由於病變,消耗大量水分,而不能即時補充,造成新陳代謝障礙的一種癥狀,嚴重時會造成虛脫,甚至有生命危險,需要依靠輸液補充體液.細胞外液減少... [详细]
2022-04-30 11:48:00
2022-04-30 11:47:00
2021-12-25 12:02:00
2020-12-10 00:00:00
2019-06-26 00:00:00
2018-06-22 00:00:00
2020-12-04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