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散發性甲狀腺腫 散發性甲腫

散發性甲狀腺腫 散發性甲腫

散發性甲狀腺腫 散發性甲腫治疗

一、西醫

1、治療

對於多數散發性甲狀腺腫病人,不論是彌漫性還是結節性,可以不需任何特殊治療.

1.治療指征下列情況需要治療:①有局部癥狀,從頸部不適到嚴重壓迫癥狀;②影響美觀;③甲狀腺腫進展較快;④胸骨後甲狀腺腫;⑤結節性甲狀腺腫不能排除惡變者;⑥伴甲狀腺功能異常者(包括臨床及亞臨床甲亢或甲減).

2治療原則散發性甲狀腺腫病人臨床表現輕重不一,差異較大,因此,治療方案應個體化,具體的治療方法有TSH抑制治療、放射性碘治療及手術治療等.采用何種治療方法,原則上應根據患者的病情決定.

3.不治療、臨床隨訪許多散發性甲狀腺腫病人甲狀腺腫生長緩慢,局部無癥狀,甲狀腺功能正常,可不予特殊治療,臨床密切隨訪,定期體檢、B超檢查,觀察甲狀腺腫生長情況,結節生長情況,必要時應做細針穿刺細胞學檢查.另外,要定期檢測血清TSH水平,以及早發現亞臨床甲亢或甲減.如有明顯的致甲狀腺腫因素存在,應予去除.

4.TSH抑制治療

(1)一般評價:部分散發性甲狀腺腫的發病機制與TSH的刺激有關,用外源性甲狀腺激素可以抑制內源性TSH的分泌,從而防治甲狀腺腫的生長,TSH抑制治療已被廣泛應用於散發性甲狀腺腫的治療.

TSH抑制治療前,應檢測血清TSH水平,若血清TSH水平正常,則可進行TSH抑制治療,若血清TSH0.1mU/L,則提示有亞臨床甲亢,不應行TSH抑制治療.TSH抑制治療時應檢測血清TSH水平或甲狀腺攝131I率(RAIU),一般認為血清TSH0.1mU/L或RAIU5%為完全抑制,高於這水平為部分抑制.散發性甲狀腺腫行TSH抑制治療時,血清TSH水平應抑制到什麼程度,目前尚無定論,一般認為,血清TSH水平抑制到正常范圍的下限水平即可.

(2)操作方法:年輕人開始口服L-T4100μg/d(T480mg/d),以後逐漸增至L-T4150~200μg/d;老年人開始口服L-T450μg/d(T440mg/d),以後逐漸增加.根據血清TSH水平調整L-T4劑量,每2個月增加L-T425μg/d,如果血清TSH達到抑制水平6~12個月,甲狀腺體積無明顯縮小,應停用L-T4.如甲狀腺體積縮小,可嘗試適當減少L-T4的劑量而維持療效,這種做法對於有心臟病或骨質疏松的老年人很重要.TSH抑制治療持續時間目前尚無定論,考慮到長期TSH抑制治療易引起房顫和骨質疏松,因此,L-T4服藥時間一般不超過2年,或者在甲狀腺體積縮小後逐漸減少L-T4的劑量.

TSH抑制治療對於早期彌漫性、增生活躍的散發性甲狀腺腫療效較好,對於基礎血清TSH水平較高的病人療效較好.一般治療3~6個月後就能看到甲狀腺體積明顯縮小.L-T4停用後易復發.

(3)TSH抑制治療的禁忌證:①亞臨床甲亢;②不穩定心絞痛;③不規則房性心動過速.

(4)TSH抑制治療的並發癥:

①甲亢:外源性甲狀腺激素,加上結節性甲狀腺腫自主功能結節分泌的T3、T4,可引起臨床或亞臨床甲亢,甲亢可進一步引起心臟病變和骨病變.甲亢的發生與L-T4的劑量有關,減少L-T4劑量可使甲亢緩解或消失.

②心臟病變:長期血清TSH水平抑制在0.1mU/L以下易引起心臟病變,如房顫、左心室肥大、心臟舒張功能下降.

③骨質疏松:絕經後婦女長期血清TSH水平抑制在0.1mU/L以下可引起骨質吸收,骨質疏松,易發生骨折.

5.放射性碘(131I)治療

(1)一般評價:放射性碘(131I)在毒性甲狀腺腫的治療中已廣泛應用,在散發性非毒性甲狀腺腫的治療中尚未廣泛應用.近年來情況有所改變,131I治療散發性甲狀腺腫已被越來越多的重視.近10年來,有多篇文獻報告采用一次性大劑量131I治療散發性甲狀腺腫取得瞭較好的療效,可使80%~100%病人甲狀腺體積縮小40%~60%.Wesche(2001)報道,對放射性碘和L-T4治療散發性非毒性甲狀腺腫行前瞻性隨機對照研究,發現單次劑量131I治療2年後甲狀腺體積縮小44%,而L-T4治療2年後甲狀腺體積縮小1%;131I治療組97%的病人對治療有反應(指甲狀腺體積縮小≥13%),而L-T4治療組僅43%的病人對治療有反應;在對治療有反應的患者中,131I治療組甲狀腺體積縮小46%,L-T4治療組甲狀腺體積縮小22%.Wesche的研究顯示131I治療散發性非毒性甲狀腺腫的療效明顯優於L-T4.131I對散發性甲狀腺腫甲狀腺體積縮小的療效與131I的劑量有相關性,與治療前甲狀腺的體積呈負相關.

對於門診散發性甲狀腺腫患者分次給予131I治療也能取得較好的療效.Howarth(1997)報道,對門診較大結節性甲狀腺腫患者分次給予131I,每個月給予555MBq,共4個月,總量為2.22GBq(60mCi),結果71%患者主觀感覺局部壓迫癥狀改善,92%患者臨床評估甲狀腺體積縮小.分次給予131I的優點在於可以減輕單次大劑量給予131I可能造成的甲狀腺水腫,對於伴有甲亢或者巨大胸骨後甲狀腺腫患者較為有利.

(2)1311治療的適應證:①對於有手術指征但拒絕手術或有手術禁忌證者;②術後復發,再次手術並發癥發生率較高,可采用131I治療;③伴臨床或亞臨床甲亢者;④絕經後或有心臟病者,由於TSH抑制治療可能會發生骨質疏松或心臟並發癥;⑤年輕病人,傳統上多采用TSH抑制治療,如采用131I治療可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但131I治療後甲減的發生率較高.

(3)131I治療的劑量:100μCi(3.7MBq)/g甲狀腺組織(根據24hRAIU進行矯正).

(4)131I治療的禁忌證:①妊娠期婦女;②哺乳期婦女;③嚴重氣管受壓者.

(5)131I治療的並發癥:

①甲減:131I治療後最常見的並發癥,Wesche報道,散發性甲狀腺腫病人經131I治療2年後,甲減的發生率為45%;治療前基礎血清TSH水平正常的病人,131I治療後易發生甲減;治療前TPOAb陽性的病人131I治療後易發生甲減.

②放射性甲狀腺炎:大劑量131I治療散發性甲狀腺腫可出現放射性甲狀腺炎,發生率約為3%~14%,在131I治療1個月內出現.表現為局部疼痛及甲亢癥狀,血清TSHR抗體(TRAb)檢測為陰性,3個月後恢復正常.

③Graves病:大劑量131I治療散發性甲狀腺腫可出現類似Graves病的甲亢,發生率約為5%,在131I治療3個月後出現.血清TRAb升高,18個月後血清TRAb下降,治療前血清TPOAb抗體升高的病人,131I治療後易發生Graves病.

6.手術治療手術治療可以迅速解除局部壓迫癥狀,並能取得可靠的病理資料,因此,手術治療散發性甲狀腺腫具有不可替代的優勢.

(1)手術適應證:①巨大甲狀腺腫壓迫氣管、食管或喉返神經者;②胸骨後甲狀腺腫;③巨大甲狀腺腫影響生活、工作和美觀者;④結節性甲狀腺腫不能排除惡變者,包括單發結節、質硬結節、近期增長迅速的結節、TSH抑制治療過程中仍生長的結節、頸部X線檢查示砂粒樣鈣化;⑤繼發性甲亢;⑥彌漫性或結節性甲狀腺腫,經內科治療6~12個月,甲狀腺腫大無明顯縮小,甚至進一步增大者.

(2)手術禁忌證:①輕度地方性甲狀腺腫患者;②兒童期、青春期、妊娠期患者;③合並重要臟器嚴重器質性疾患者.

(3)手術方式及評價:手術方法需根據不同病情、甲狀腺腫的大小、結節的情況等決定.常用的手術方式有甲狀腺部分切除術、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和甲狀腺葉全切除術等.

①彌漫性甲狀腺腫:一般采用甲狀腺次全切除術(一葉或兩葉).

②單個結節為主的甲狀腺腫:結節直徑3cm,可行腺葉部分切除術,切除范圍應包括結節周圍1cm後的正常甲狀腺組織;結節直徑≥3cm,應行腺葉次全切除術或腺葉全切除術.術中疑有惡變者,需行快速病理檢查,如為惡性,則行全甲狀腺或一葉全切除、對側次全切除術.

③多結節性散發性甲狀腺腫:行雙側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或全甲狀腺葉切除術、近全甲狀腺切除術.目前,外科醫師對多結節性甲狀腺腫應采取何種手術方式爭議較大.一種意見是應行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理由是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時,術後並發癥的發生率較甲狀腺葉全切除術低.另一種意見是應行甲狀腺葉全切除術,理由如下:

A.如果由有經驗的甲狀腺外科醫師施行甲狀腺葉全切除術,術後喉返神經損傷、甲狀旁腺損傷的發生率很低,與甲狀腺次全切除術相仿.

B.40%的結節分佈在甲狀腺葉背面部分,行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無法完全切除病變,因此,術後復發率較高.

C.術後復發的病人再行手術,術後喉返神經損傷、甲狀旁腺損傷的發生率要升高10倍左右.

D.不論是可觸及的結節還是不能觸及的結節,都有惡變的可能,兩者惡變的幾率差不多,約4%~6%,因此,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有可能會遺漏潛在的惡變病灶.

④胸骨後甲狀腺腫:胸骨後甲狀腺腫的發生率很難確定,因為早期無癥狀的胸骨後甲狀腺腫如不行X線檢查很難發現,據文獻報道,胸骨後甲狀腺腫在行甲狀腺切除術的病人中占2.6%~21%,文獻報道差異較大可能與診斷標準不統一有關.胸骨後甲狀腺腫絕大多數是頸部甲狀腺腫的延續,隻有很少一部分是真正的異位甲狀腺腫.

手術應采用甲狀腺葉全切除術,絕大多數可通過標準的頸部低領切口切除,少數需經胸骨劈開後切除.少數胸骨後甲狀腺腫可延伸至後縱隔,則手術難度較大.

⑤術後復發:行殘餘甲狀腺全切除,手術采用側方入路,以便解剖及減少並發癥.

(4)術後處理:甲狀腺葉全切除術後應予小劑量L-T4激素替代治療;甲狀腺葉次全切除術後應予較高劑量的L-T4抑制治療,較高劑量L-T4抑制治療不能完全預防術後復發,隻能減少術後復發的幾率.治療期間應檢測血清TSH水平,前者維持血清TSH水平在正常范圍,後者抑制血清TSH水平到正常范圍的下限水平.

7.穿刺抽吸或註射無水酒精對於囊性結節可行穿刺抽吸或註射無水酒精,也能起到使結節退縮的療效.

散發性甲狀腺腫 散發性甲腫饮食

1.註意碘鹽的攝取平衡.

2.忌抽煙喝酒.

散發性甲狀腺腫 散發性甲腫并发症

腺腫較大者可出現憋氣或吞咽困難;可伴有生長遲緩少數伴有聾啞;伴有甲狀腺功能減低癥狀.如智力稍差面部臃腫骨齡落後等.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小兒空鞍綜合征 小兒Busch-Colby綜合征 小兒鞍隔缺損 小兒鞍內蛛網膜囊腫 小兒鞍內蛛網膜憩室 小兒空鞍綜合癥

    小兒空鞍綜合征 小兒Busch-Colby綜合征 小兒鞍隔缺損 小兒鞍內蛛網膜囊腫 小兒鞍內蛛網膜憩室 小兒空鞍綜合癥

    空鞍綜合征(emptysellasyndrome)是指蛛網膜下腔疝入到蝶鞍內,使垂體受壓變形及蝶鞍擴大而產生的一系列臨床癥狀.本病征又稱空泡蝶鞍綜合征(emptysellat... [详细]

    2021-12-25 03:17:00 admin

    小兒狂犬病 小兒恐水病 小兒恐水癥

    小兒狂犬病 小兒恐水病 小兒恐水癥

    狂犬病(rabies)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畜共患的中樞神經系統急性傳染病,因狂犬病患者有害怕喝水的突出臨床表現,本病亦曾叫做“恐水病(hydrophobia)... [详细]

    2021-12-25 03:03:00 admin

    慢性脊髓炎

    慢性脊髓炎

    脊髓炎是指感染或毒素侵及脊髓所致的疾病.因在脊髓的病變常為橫貫性,故又稱橫貫性脊髓炎.病毒感染所致的急性脊髓炎多發生在青壯年,無性別差異,散在發... [详细]

    2021-12-25 12:37:00 admin

    甲狀腺血管瘤

    甲狀腺血管瘤

    甲狀腺血管瘤是甲狀腺常見的良性腫瘤.按病理組織學結構分為毛細血管瘤的海綿狀血管瘤.發病年齡在20~40歲之間的青壯年人,女性多見,甲狀腺血管瘤是甲狀... [详细]

    2021-12-25 05:10:00 admin

    上消化道出血 K92.204

    上消化道出血 K92.204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食管,胃、十二指腸、上段空腸(十二指腸懸韌帶以下約50cm一段),以及胰管和膽道病變引起的出血,其臨床表現以嘔血和黑糞為主,是常見的外... [详细]

    2021-12-25 07:26:00 admin

    庫魯病 柯魯病 庫魯癥

    庫魯病 柯魯病 庫魯癥

    庫魯病(kuru)是最早被研究的人類朊毒體病,朊毒體不同於人類至今發現的以核酸復制為遺傳基礎的任何病原微生物,是一種缺乏核酸、不需核酸復制而能自行增... [详细]

    2021-12-25 13:16:00 admin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

    一度房室傳導阻滯(ⅠAVB)是指房室傳導時間延長,超過正常范圍,但每個心房激動仍能傳入心室,亦稱房室傳導延遲.在心電圖上,P-R間期達到或超過0.21s(14歲... [详细]

    2021-12-25 05:49:00 admin

    組織胞漿菌病

    組織胞漿菌病

    組織胞漿菌病是一種傳染性很強的真菌病.常由呼吸道傳染,先侵犯肺再經皮膚及其他單核巨噬系統如肝、脾,也可侵犯腎、中樞神經系統及其他臟器.  我國19... [详细]

    2021-12-25 13:19:00 admin

    昏厥 暈厥 錯腋

    昏厥 暈厥 錯腋

    昏厥是一種突發性、短暫性、一過性的意識喪失而昏倒,系因一時性,廣泛性腦缺血、缺氧引起,並在短時間內自然恢復.... [详细]

    2021-12-25 12:43:00 admin

    粉刺樣痣 naevuscomedoicus

    粉刺樣痣 naevuscomedoicus

    粉刺樣痣(naevuscomedoicus)為一種皮膚發育異常,其特點為充滿角蛋白的許多凹陷(粉刺)呈線狀或帶狀排列.1895年由kofmann首先報告... [详细]

    2021-12-25 01:58:00 admin

    盆腔腫瘤

    盆腔腫瘤

    妊娠合並子宮頸癌不僅指妊娠期,在產後1年內所發現的子宮頸癌病人亦都應歸屬於這一范疇,因為這些病人實際上在孕期已經發病,隻是由於癌瘤較早或因其他原... [详细]

    2021-12-24 13:02:00 admin

    硬脊膜下膿腫

    硬脊膜下膿腫

    硬脊膜下膿腫是一種發生於硬脊膜下間隙的感染性疾病.常見表現有:發熱(>50%),腰背痛或神經根痛(85%),運動障礙(82%),感覺缺失(58%),膀胱和直腸功能障礙(... [详细]

    2021-12-25 13:01:00 admin

    感染性心內膜炎 I33.004

    感染性心內膜炎 I33.004

    感染性心內膜炎指因細菌、真菌和其他微生物(如病毒、立克次體、衣原體、螺旋體等)直接感染而產生心瓣膜或心室壁內膜的炎癥,有別於由於風濕熱、類風濕... [详细]

    2021-12-25 05:48:00 admin

    斑

    一種顏色中夾雜的別種顏色的點子或條紋.... [详细]

    2021-12-25 01:46:00 admin

    胸部放線菌病 A42.851

    胸部放線菌病 A42.851

    胸壁放線菌病是由放線菌感染引起的慢性化膿性肉芽腫性疾病.長期大劑量的青黴素治療有一定療效勱,如經抗生素治療病灶縮小後,可手術切除手術切除應徹底,... [详细]

    2021-12-25 11:55:00 admin

    壯熱 高熱

    壯熱 高熱

    壯熱又稱高熱.是指發熱較高,熱勢較甚,常不伴惡寒而反惡熱,又稱“但熱不寒”,或“身熱,不惡寒反惡熱”.是裡實熱證的主要癥狀之一,為邪正鬥爭激烈所致,... [详细]

    2021-12-25 13:54:00 admin

    性欲減退 性冷淡

    性欲減退 性冷淡

    性欲減退(sexualhypoactivity)是以性生活接應能力和初始性行為水平皆降低為特征的種狀態女性敘述性欲減退者比男性多見文獻報道男性為16%~20%,女性為20%... [详细]

    2021-12-24 13:40:00 admin

    幼年型皮肌炎

    幼年型皮肌炎

    幼年型皮肌炎(juveniledermatomyositis,JDM)是一種以免疫介導的多系統疾病,特點是橫紋肌和皮膚的急性或慢性的非化膿性炎癥,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閉塞性... [详细]

    2021-12-25 03:01:00 admin

    諾卡菌病 諾卡放線菌病

    諾卡菌病 諾卡放線菌病

    奴卡菌病是由諾卡菌(又稱奴卡菌)引起的急、慢性、化膿性(偶為肉芽腫性)疾病.奴卡菌屬於放線菌.奴卡菌通過感染皮膚和內臟,引起局部和全身癥狀.... [详细]

    2021-12-25 13:35:00 admin

    腎上腺素中毒

    腎上腺素中毒

    腎上腺素(adrenalin)和去甲腎上腺素(noradrenalin)為常用急救藥物,過量則可引起中毒.少數病人對腎上腺素敏感性高,雖用治療劑量亦可發生不良反應,原有... [详细]

    2021-12-25 14:45: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