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百科

亨廷頓病(Huntingtondisease,HD)是一種以不自主運動、精神異常和進行性癡呆為主要臨床特點的顯性遺傳性神經系統變性病.屬於基因動態突變病或多谷酰胺重復病的范疇.因亨廷頓病以舞蹈癥狀為突出的臨床癥狀,曾將本病命名為大舞蹈病、亨廷頓舞蹈病、慢性進行性舞蹈病或遺傳性舞蹈病.多數發病年齡在25~40歲,平均發病年齡在40歲,此病持續5~30年,平均14年.5%~10%的患者發病年齡在10~20歲,1%的患者發病年齡在兒童期,個別患者的發病年齡在80歲以後.

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病因

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30%):

呈完全外顯率,受累個體後代50%發病,HD為4號染色體短臂4p16.3的Huntingtin基因突變所致,基因產物為CAG三核苷酸重復擴增產生Huntingtin蛋白,正常人為11~34個CAG重復序列,HD為40個以上,隻要瞭遺傳致病基因,或早或晚會出現癥狀,純合子與雜合子的臨床癥狀無明顯差異,臨床亦偶見散發病例,根據發病年齡,HD可分為青年型(20歲前發病)及成年型.

本病遺傳特點包括早發現象(anticipation),後代中有連續發病提前傾向;父系遺傳(paternaldescent)早發傾向更明顯,這兩種現象都與導致HD突變的不穩定性有關,散發病例(即無陽性傢族史)的HD約占整個HD患者的1%.

Huntington報告的病例均為移居美國的英國人後裔,約1000多例HD病人祖先可追溯到1630年自英國移民來的6個人,其中一個傢系可上溯300年,共12代,每代都有HD病人,美國的許多患者都是英國移民到美國長島的兩兄弟的後代,Negretee(1958)在委內瑞拉SanLuis小漁村居民中發現很多HD病人,所有病人都來自150年前患HD的一個婦女的後代,突變基因的親源性影響發病年齡,幼年型HD多見於父系遺傳,年長發病多為母系遺傳,另發現4對單卵雙胎幾乎同齡發病,本病每代平均患病率為50%,男女同樣受累,有些傢族全部成員皆罹本病,傢族一旦發病,就要逐代無間斷地相傳.

基因突變(35%):

但亨廷頓病發病機制還是不明確,有關發病機制的主要理論是脂質過氧化導致能量代謝的異常,後者進一步引起細胞的興奮毒性和凋亡,亨廷素和泛素一起出現在患者紋狀體和皮質的神經細胞核內包涵體中,以及營養不良的軸突內,但亨廷素和這些發病因素存在什麼關系,以及通過什麼途徑導致神經細胞凋亡,還不明確,其可能的途徑是:

1.通過亨廷素的細胞毒性導致不同部位的神經細胞變性.

2.亨廷素和甘油醛-3-磷酸脫氫酶結合導致能量代謝異常,出現尾狀核線粒體呼吸鏈酶復合體Ⅱ/Ⅲ活性降低,後者進一步導致選擇性神經細胞凋亡.

3.亨廷素相關蛋白結合到亨廷素的多谷酰胺鏈,也影響到其功能,進一步改變瞭細胞功能,包括基因翻譯的調控,蛋白的相互反應,細胞內和核內蛋白運輸以及突觸小泡的運輸.

病理改變:

主要是大腦皮質和紋狀體細胞丟失,大腦皮質萎縮,腦後部區中等大小含γ-氨基丁酸(GABA)及腦啡肽並投射到蒼白球外側部的多棘神經元最早受累,尾狀核及殼核受累嚴重,大量神經元變性丟失,小神經節細胞嚴重破壞,大神經節細胞輕度受侵,伴膠質細胞增生,腦室普遍擴大.

HD病人基底核中抑制性神經遞質GABA及其生物合成酶谷氨酸脫羧酶(GAD),Ach及生物合成酶膽堿乙酰基轉移酶均降低,DA含量正常或輕度增高,導致肌張力降低,動作增多,基底核中神經肽如P物質,蛋氨酸,腦啡肽,強啡肽等減少,促生長激素抑制素和神經肽Y增加,PET顯示解剖學正常的尾狀核葡萄糖利用率降低.

有學者認為,在病理生理的發病機制中,是由於基底核-丘腦-皮質環路的損害,有兩個投射系統連接基底神經節的傳入和傳出結構:

①紋狀體和蒼白球內節及黑質網狀部之間的單突觸“直接”通路,此通路為抑制性的,以GABA和P物質作為神經遞質;②通過蒼白球外節和丘腦底核的“間接通路”,在這條通路中,紋狀體與蒼白球外節之間和蒼白球外節與底丘腦核之間的投射都是抑制性的和GABA能的,而丘腦底核-蒼白球內節通路則是谷氨酸能的,激活直接通路可抑制輸出核的活動,從而使丘腦皮質投射神經元脫抑制,反之,激活間接通路對蒼白球內節和黑質網狀部具有凈興奮效應,從而對丘腦皮質神經元起抑制作用.

在Huntington舞蹈病早期,紋狀體到蒼白球外節(LGP)投射系統選擇性地退行性變,造成紋狀體神經元到蒼白球外節的神經元選擇性地減少,導致LGP神經元對STN抑制活動增強,結果使STN釋放沖動減少,也即對基底神經節(MGP,黑質的SNr和SNc)興奮性沖動釋放減弱,並繼而引起丘腦腹外側核(VL)對皮質反饋性抑制加強,這就可造成偏身舞蹈或偏身投擲(hemiballismus).

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症状

亨廷頓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子女的發病幾率是50%,父系遺傳占優勢者發病較早,而母系遺傳占優勢者發病較晚,但如母親已發病,在妊娠過程中,由於母體與胎兒的相互作用,大部分胎兒流產,而由父系遺傳的小孩多能存活,和其他多谷酰胺重復病一樣,亨廷頓病的遺傳呈現遺傳早發現象,即一代比一代發病早,且一代比一代癥狀重.

亨廷頓病的臨床癥狀包括三方面,即運動障礙,認知障礙和精神障礙,這些臨床表現均可以作為首發癥狀出現.

1.運動障礙進行性發展的運動障礙表現為四肢,面,軀幹的突然,快速的跳動或抽動,這些運動不可預先知道,也可以表現為不能控制的緩慢運動,查體發現舞蹈樣不自主運動和肌張力不全,舞蹈樣不自主運動是本病最突出特征,大多開始表現為短暫的不能控制的裝鬼臉,點頭和手指屈伸運動,類似無痛性的抽搐,但較慢且非刻板式,隨病情發展,不隨意的運動進行性加重,出現典型的抬眉毛和頭屈曲,當註視物體時頭部跟著轉動,患者行走時出現不穩,騰越步態,加上不斷變換手的姿勢,全身動作像舞蹈,在疾病後期患者因全身不自主運動而不能站立和行走,即使坐著也不穩,身體扭動,突然站起又突然坐下,臥床後軀幹和肢體仍不停的扭動,當病情發展時,隨意運動受損愈益明顯,動作笨拙,遲緩,僵直,不能維持復雜的隨意運動,出現吞咽困難,講話吞吞吐吐和構音障礙,出現不正常的眼球活動異常,在病的晚期隨意運動減慢,呈現出四肢不能活動的木僵狀態,多數患者腱反射和感覺正常.

舞蹈樣運動障礙是成年型亨廷頓病的典型運動障礙,在20歲前起病的少年型患者(占亨廷頓病的5%~10%)中,以不動性肌強直為主要運動障礙,表現為肌強直,肌陣攣,至晚期則呈角弓反張,此外與成人患者不同,約50%的少年型亨廷頓病者有全身性癲癇發作.

2.認知障礙進行性癡呆是亨廷頓病患者另一個特征,癡呆在早期具有皮質下癡呆的特征,後期表現為皮質和皮質下混合性癡呆.

認知障礙在亨廷頓病的早期即可出現,開始表現為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記憶和計算能力下降,患者記住新信息僅有輕度損害,但信息作修飾以便有效儲存有明顯困難,回憶也有顯著缺陷,由於詞的流利性,視空間功能及對社會和人際關系的判斷能力下降,病人變的比較混亂,出現人格的改變.

言語的改變,包括口語流利性測驗不良,輕度找詞困難和構音障礙,口語流利性損害是亨廷頓病最早能計量查出的認知功能不正常之一,在病的中期和晚期,患者不能完成需要組織,連續和語言學精心加工的語言測驗,也不能完成需回憶不常用詞的命名測試,但這些測試還需要記憶和認識能力,超出瞭語言范圍,沒有典型的錯語和失語癥,但構音和韻律障礙為本病患者的突出特征,舞蹈樣運動障礙常可累及舌和唇,破壞瞭發音的韻律和敏捷性,妨礙瞭言語的量,速度,節律和短語的長度,使口語呈現一種暴發性質,由於患者仍保留詞的識別記憶及對手的識別和對物的命名能力,亨廷頓病患者能繼續與人交流.

隨病情發展,集中力和判斷力進行性受損,患者缺乏啟動解決問題的行為,在需要計劃和連續安排信息的作業上感到特別困難,視空間能力下降,對結構的判斷有困難,在需要連續安排運動的額葉系統測驗上,如手的連續變換動作有困難.

3.精神障礙首先出現的精神狀態變化為人格行為改變,包括焦慮,緊張,興奮易怒,或悶悶不樂,或不整潔以及興趣減退,出現反社會行為,精神分裂癥,偏執狂和幻覺,情感障礙是最多見的精神癥狀,且多出現在運動障礙發生之前,由於情感障礙出現在患者的運動障礙出現之前,或瞭解其傢族疾病特點之前,所以不是反應性障礙,此外抑鬱癥狀的發生率也很高,對患者的重度抑鬱癥狀如能早期發現並及時治療,可預防自殺,亨廷頓病患者的神經和精神性障礙進行性衰退,最後患者處於呆傻,緘默狀態.

4.青少年型Huntington舞蹈病在兒童及青少年期起病,20歲前起病約10%,年齡小於4歲起病約5%.臨床表現與成人HD不同,病程進展較快,肌張力障礙是突出表現,常以強直替代舞蹈樣運動.尚可見Parkinson綜合征、小腦性共濟失調、眼球運動異常、肌陣攣及癲癇發作等,可出現精神衰退及行為異常,部分患者表現運動過度.少數病例運動癥狀不典型(Westphal變異型),表現進行性肌強直和運動減少,舞蹈-手足徐動樣癥狀不明顯,多見於兒童期或20歲以前發病者.癲癇和小腦性共濟失調也是青少年型常見特點,伴癡呆和傢族史可提示診斷.

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

亨延頓舞蹈病检查

診斷標準神衰退及行為異常,部分患者表現運動過度,少數病例運動癥狀不典型(Westphal變異型),表現進行性肌強直和運動減少,舞蹈-手足徐動樣癥狀不明顯,多見於兒童期或20歲以前發病者,癲癇和小腦性共濟失調也是青少年型常見特點,伴癡呆和傢族史可提示診斷.

亨廷頓病的臨床診斷標準是:

1.典型HD的傢族史.

2.非其他因素導致的進行性運動異常伴舞蹈和僵直.

3.非其他因素導致的精神障礙伴隨進行性癡呆.

影像學檢查發現對稱性尾狀核萎縮可以進一步支持亨廷頓病的診斷,在有癥狀的亨廷頓病患者中,已知左旋多巴可以使舞蹈樣動作增加,左旋多巴可引起舞蹈樣動作的患者比不引起舞蹈樣動作者更可能發生本病,可以誘發處於亞臨床狀態的患者出現臨床表現,用於早期診斷,該試驗存在一定的假陰性反應,陰性結果不能完全除外發病的可能性,PET檢查發現尾狀核部位的葡萄糖代謝減低,也可以出現在亞臨床狀態的患者,可用作超早期診斷,在亞臨床患者如果基因檢查發現亨廷素基因(TT15)三核苷酸串聯重復序列異常擴展超過40可以進一步確定診斷,由於亨廷頓病具有完全外顯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特點,因此亨廷頓病的早期基因診斷具有重要意義,為產前診斷和遺傳咨詢提供可靠的依據.

鑒別診斷多數亨廷頓病患者有傢族史,但通過基因檢查手段也發現一些散發患者,所以需與其他類型的遺傳性和散發性舞蹈病進行鑒別,在傢族性疾病中齒狀核-紅核-蒼白球-丘腦下核萎縮,良性遺傳性舞蹈病和傢族性棘紅細胞增多癥具有類似的臨床特點,散發性舞蹈病主要包括藥物性,妊娠性,血管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型,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抗凝固綜合征,紅細胞增多癥,艾滋病和風濕性舞蹈病,對患者進行詳細的臨床檢查和必要的輔助檢查有助於亨廷頓病的鑒別診斷.

1.良性傢族性舞蹈癥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隱性和性連鎖的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分為嬰兒早期,兒童期和少年早期三種類型,典型臨床癥狀為非進行性的舞蹈表現,和亨廷頓病不同之處在於智能和精神均正常,影像學檢查均無明顯異常改變,基因檢查發現早期發病者的基因位於常染色體14p可以采用多巴胺受體拮抗藥進行治療,近來此病是否為一個獨立的疾病還是一個疾病綜合征受到疑問.

2.風濕性舞蹈病一種散發的良性自限性疾病,病理改變主要表現為基底核炎性病變,主要發病時間在5~15歲,11歲後女性較多,起病多有精神異常,而後隱匿出現不自主的運動,多涉及面部,可伴有構音障礙和吞咽困難,不自主運動更為唐突,暴發,跳動樣和抽動樣,與亨廷頓病的舞蹈樣運動,非刻板模式不同,有些兒童出現肌張力低下,癡呆則罕見,首次發病後持續時間不超過6個月,但25%的患者在發病2年後有復發,部分患者可以伴隨出現風濕熱,心肌炎和關節炎,影像學檢查無異常改變,早期可以應用青黴素和激素治療治療,但不能縮短舞蹈病的自然病程.

3.神經棘紅細胞病一種伴隨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損害的隱性遺傳性疾病,其特征為進行性神經退行性變,伴舞蹈樣動作及棘形紅細胞增多,根據遺傳方式分為常染色體隱性或顯性遺傳的舞蹈病-棘形紅細胞增多癥,以及X-連鎖Mcleod綜合征兩種類型,臨床表現與亨廷頓病有許多共同特點,此癥多於15~35歲,以肢體和軀幹的舞蹈以及口面運動障礙開始發病,也可以出現肌張力不全和帕金森綜合征的表現,常合並周圍神經病,運動障礙持續進行導致病殘,於50~70歲死亡,患者可以出現嚴重的行為障礙和情緒改變,但癡呆不明顯,頭顱CT檢查顯示紋狀體萎縮,特別是尾狀核頭部萎縮最明顯,血塗片檢查發現外周血的紅細胞為棘紅細胞,血清肌酸磷酸激酶和乳酸脫氫酶含量可增高,肌電圖和肌肉活檢有神經原性肌萎縮,神經病理檢查和亨廷頓病相似,尾狀核和殼核萎縮,小細胞消失,大神經元保存,但沒有泛素和亨廷素陽性的神經細胞核內包涵體,臨床上,神經棘紅細胞增多癥與亨廷頓病的區別是:隱性遺傳,無明顯癡呆,有周圍神經病和神經元性肌萎縮,棘紅細胞增多,病理改變沒有亨廷素陽性的神經細胞核內包涵體.

4.其他類型的舞蹈病藥物性遲發性運動障礙出現在精神病患者長期應用精神阻滯藥後,最顯著的動作累及口和舌,但手,腿,軀幹和呼吸肌也可發生舞蹈手足徐動癥,智能障礙僅出現在部分患者的晚期,此病的診斷主要依靠長期應用精神阻滯藥的藥物史,妊娠性,血管疾病,甲狀腺功能亢進,系統性紅斑狼瘡,狼瘡抗凝固綜合征,紅細胞增多癥可以出現舞蹈癥表現,這些疾病均存在相應的內科表現,註意觀察相關的內科癥狀其鑒別診斷不困難.

亨延頓舞蹈病预防

尚無阻止或延遲HD發展的方法,可對心理與神經兩方面的癥狀同時進行必要的支持治療,要幫助患者及傢族中其他可能得病者樹立信心,相互幫助,建成富有樂觀主義的傢庭,對於自理生活困難者,加強護理,註意營養,防止壓瘡等並發癥.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錐體外系疾病 運動失調 錐體外束病 運動障礙疾病疾病

    錐體外系疾病 運動失調 錐體外束病 運動障礙疾病疾病

    運動障礙疾病(movementdisorders)又稱錐體外系疾病(extrapyramidaldiseases),主要表現隨意運動調節功能障礙,肌力、感覺及小腦功能不受影響.  本組疾... [详细]

    2021-12-25 12:31:00 admin

    尋常狼瘡

    尋常狼瘡

    尋常狼瘡(lupusvulgaris)多發生於兒童和青少年,好發於面部.大多系附近淋巴結或骨結核病灶經淋巴管傳至皮膚,或結核桿菌通過皮膚損傷而感染.中醫認為此... [详细]

    2021-12-25 13:40:00 admin

    脊髓性肌萎縮癥 脊髓性肌肉萎縮 脊髓性肌萎縮癥

    脊髓性肌萎縮癥 脊髓性肌肉萎縮 脊髓性肌萎縮癥

    脊髓性肌萎縮(spinalmuscularatrophy,SMA)系指一類由於以脊髓前角細胞為主的變性導致肌無力和肌萎縮的疾病.首先由Werdnig(1891)和Hoffmann(1893)報道,... [详细]

    2021-12-25 12:32:00 admin

    毛發囊腫 L72.153 毛鞘囊腫 藏毛囊腫

    毛發囊腫 L72.153 毛鞘囊腫 藏毛囊腫

    毛發囊腫(trichilemmalcyst)又稱毛鞘囊腫(trichilemmalcysts),呈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毛發囊腫起源於生長期的毛發的峽部或圍繞退化期和靜止期毛發的毛囊處... [详细]

    2021-12-25 01:52:00 admin

    弱精 精子弱 精子弱

    弱精 精子弱 精子弱

    在正常情況下,精子成熟後需要借助附性腺分泌的各種活性物質的作用,精子進一步獲得能量,以維持其繼續活潑向前的運動能力.如果附睪等器官和附性腺發生瞭... [详细]

    2021-12-24 13:39:00 admin

    克山病

    克山病

    克山病亦稱地方性心肌病,於1935年在我國黑龍江省克山縣發現,由此得名.據資料調查,1980年急性克山病已基本消失.患者主要表現為急性和慢性心功能不全,心... [详细]

    2021-12-25 05:48:00 admin

    食管裂孔疝 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 裂孔疝

    食管裂孔疝(hiatushernia)是指腹腔內臟器(主要是胃)通過膈食管裂孔進入胸腔所致的疾病.食管裂孔疝是膈疝中最常見者,達90%以上.食管裂孔疝患者可以無癥... [详细]

    2021-12-25 11:49:00 admin

    脊柱結核 A18.046+ 單純性脊柱結核

    脊柱結核 A18.046+ 單純性脊柱結核

    脊柱結核因循環障礙及結核感染引起椎體病變所致.受累的脊柱表現有骨質破壞及壞死,有幹酪樣改變和膿腫形成,椎體因病變和承重而發生塌陷,使脊柱形成彎度... [详细]

    2021-12-25 03:42:00 admin

    軍刀綜合征 肺發育不全綜合征 彎刀綜合征 軍刀綜合癥

    軍刀綜合征 肺發育不全綜合征 彎刀綜合征 軍刀綜合癥

    軍刀綜合征(scimitarsyndrome)即肺發育不全綜合征,亦稱彎刀綜合征,最先由Neil等(1960)提出.該征是一種先天性血管畸形,屬肺靜脈畸形引流的一類型(心下... [详细]

    2021-12-25 11:44:00 admin

    內痔 I84.202

    內痔 I84.202

    內痔是位於肛門齒線以上,截石位於3、7、11點處,無肛管皮膚所覆蓋的痔.本病主要是由於飲食不節,過食醇酒厚味,辛辣生冷刺激,或饑飽失常,或因起居失慎,久... [详细]

    2021-12-25 10:45:00 admin

    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川崎病

    小兒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 川崎病

    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也稱川崎病(Kawasakidisease)、皮膚-黏膜-淋巴結綜合征(MCLS),是一種幼兒急性發熱、皮疹性疾病.其特征性表現為:皮膚黏膜改變和非... [详细]

    2021-12-25 03:05:00 admin

    新生兒低鈉血癥 P74.251

    新生兒低鈉血癥 P74.251

    新生兒低鈉血癥是指新生兒期血鈉低於130mmol/L,在早產兒和足月兒都可發生,但以早產兒多見.低鈉血癥可分為:①缺鈉性低鈉血癥;②稀釋性低鈉血癥;③消耗... [详细]

    2021-12-25 03:22:00 admin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MDS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MDS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組起源於造血髓系定向幹細胞或多能幹細胞的異質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變是克隆性造血幹、祖細胞... [详细]

    2021-12-25 06:55:00 admin

    脈絡叢乳頭狀瘤

    脈絡叢乳頭狀瘤

    脈絡叢組織由特異性的腦室神經上皮分化而來,有作者認為是某段腦室壁的室管膜細胞衍化形成,其主要的功能為分泌腦脊液.脈絡叢乳頭狀瘤可發生於脈絡叢上... [详细]

    2021-12-25 12:51:00 admin

    血卟啉病 紫質病

    血卟啉病 紫質病

    血卟啉病(hematoporphyria)原稱紫質病,屬少見病,大多是因遺傳缺陷造成血紅素合成途徑中有關的酶缺乏導致卟啉代謝紊亂而發生的疾病.臨床表現主要有光感... [详细]

    2021-12-25 06:26:00 admin

    肝著 肝脹 肝著

    肝著 肝脹 肝著

    肝著或作肝著,又名肝脹.肝著病名出《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靈樞•脹論》... [详细]

    2021-12-25 14:19:00 admin

    小兒霍奇金病 小兒淋巴網狀 小兒何傑金氏病 小兒何傑金病

    小兒霍奇金病 小兒淋巴網狀 小兒何傑金氏病 小兒何傑金病

    霍奇金病(Hodgkin'sdiseaseofchildren)是淋巴網狀組織的惡性腫瘤,常發生於一組淋巴結而擴散至其他淋巴結和(或)結外器官或組織.... [详细]

    2021-12-25 04:43:00 admin

    小兒弓形腿綜合征 Blount-Barber綜合征 Blount脛骨綜合征 Blount病 Erlacher-Blount綜合征

    小兒弓形腿綜合征 Blount-Barber綜合征 Blount脛骨綜合征 Blount病 Erlacher-Blount綜合征

    弓形腿綜合征即脛骨畸形-骨軟骨病,又稱Blount-Barber綜合征、Blount脛骨綜合征、Blount病,Erlacher-Blount綜合征、脛骨內髁無菌性壞死、脛骨內翻-脛骨... [详细]

    2021-12-25 03:14:00 admin

    小兒遺尿癥 小兒遺尿

    小兒遺尿癥 小兒遺尿

    遺尿癥(enuresis)又稱非器質性遺尿癥或功能性遺尿癥,通常系指兒童5歲後仍不自主地排尿而尿濕瞭褲子或床鋪,但無明顯的器質性病因.遺尿癥有兩種分類的方... [详细]

    2021-12-25 02:59:00 admin

    拇外翻 拇外翻畸形 hallux valgus

    拇外翻 拇外翻畸形 hallux valgus

    拇外翻畸形是指拇趾在第一蹠趾關節處向外側偏斜移位.拇外翻是一種復雜的解剖畸形,並且在治療上極具挑戰性.拇囊是指在拇外翻畸形中出現的明顯的內側突... [详细]

    2021-12-25 03:35: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