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著 肝脹 肝著
肝著 肝脹 肝著百科
肝著或作肝著,又名肝脹.肝著病名出《金匱要略•五臟風寒積聚病脈證並治》:“肝著,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時,但欲飲熱,旋覆花湯主之.”《靈樞•脹論》曰:“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肝著是因肝熱病、肝瘟等之後,肝臟氣血鬱滯,著而不行.以右脅痛,右脅下腫塊,用手按捺捶擊稍舒,肝功能異常等為主要表現的內臟脹[著]病類疾病.本病主要指西醫學所說的慢性肝炎,包括慢性遷延性肝炎和慢性活動性肝炎.
肝著 肝脹 肝著
肝著 肝脹 肝著病因
或因邪氣留著肝臟,氣血滯而不暢所致.或因勞怒,氣滯血瘀所致.《臨證指南醫案?脅痛》:“肝著,脅中痛,勞怒致傷氣血.
肝著 肝脹 肝著
肝著 肝脹 肝著症状
右脅痛,右脅下腫塊,用手按捺捶擊稍舒,肝功能異常.
診斷依據
1.常有肝熱病發病史.一般認為肝熱病病程超過6個月,癥狀持續和肝功能異常者,即為肝著.部分病例因病時日久,病史可不明確,而於檢查後發現.
2.右脅或劍突下脹痛或刺痛,常欲以手揉按,伴食欲不振,噯氣,腹脹,便溏,乏力等癥.
肝著 肝脹 肝著
肝著 肝脹 肝著检查
肝臟腫大,質軟或稍硬,有壓痛,或有輕度黃疸,部分病人可見蜘蛛痣及肝掌,脾臟一般無明顯腫大.肝功能或可正常,常見谷丙轉氨酶、麝濁、鋅濁、堿性磷酸酶、谷胺酰轉肽酶有輕度升高,白蛋白減少,球蛋白增高,r-球蛋白或見增高.
⑴生化學指標,包括ALT、AST、膽紅素、白蛋白及腎功能.
⑵血常規、甲狀腺功能、血糖及尿常規;
⑶病毒學標志,包括HBsAg、HBeAg、抗-HBe和HBVDNA的基線狀態或水平.
⑷對於中年以上患者,應作心電圖檢查和測血壓.
⑸排除自身免疫性疾病.
⑹尿人絨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檢測以排除妊娠.
肝著 肝脹 肝著预防
首先慢性肝炎病人有要有樂觀的情緒,正確對待疾病,有戰勝疾病的信心,應生活規律.慢性肝炎病程處於靜止期,肝功能穩定,即使有輕微的消化道癥狀,如肝區不適,腹脹及容易疲勞,或者長期有乙肝和/或丙肝病毒攜帶,一般無需絕對臥床休息,可以從事力所能及的輕工作(但要避免重體力勞動),活動量因人制宜,以不覺疲勞為準.因為長期的臥床休息不僅影響消化功能,使胃腸蠕動減弱,導致便秘,而且使肢體的肌力減弱,一旦有大的活動量,便心慌氣短.此期的休息以動靜結合,以動為主的原則較合適.當又出現癥狀,肝功反復,則應以休息國主.在休息的基礎上,可適當散步、做操、打太極拳等.
堅持定期復查肝功和病毒指標,依照肝功是否正常,可每隔1~2個月復查一次,連續隨訪1~2年,這樣可使病人本身瞭解自己的病情,也便於醫生監測治療效果,幫助病人確定下一步的用藥.用藥應聽從醫生的醫囑,不可隨意停藥,更不能輕信街頭遊醫和民間秘方,以免病情加重,耽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