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百科

視網膜內面的血管性纖維增生膜發生在黃斑者稱為黃斑視網膜前膜,簡稱黃斑前膜.其中無確切原因者,稱為黃斑前膜患者;發生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及其復位手術(如光凝、冷凝、電凝、術中或術後出血、術後葡萄膜炎癥反應)、脈絡膜視網膜炎癥、視網膜血管阻塞、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外傷、玻璃體積血者,稱繼發性黃斑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病因

發病原因

黃斑前膜發病原因不詳.膜的本質是由來自於視網膜的細胞及其各種衍生物或代謝產物所構成.根據臨床和細胞學研究,原發性黃斑前膜的形成主要與玻璃體後脫離和來自視網膜的細胞向黃斑區遷移積聚有關,這些細胞能形成具有收縮能力的纖維膜.

細胞遷移因素(55%):

用免疫組化及電子顯微鏡的檢查方法,對黃斑前膜的細胞及細胞外成分作瞭分析研究.在原發性黃斑前膜中的主要細胞成分是Müller細胞,它們可穿越完整的內界膜.其次是色素上皮細胞,可能具有穿越無孔視網膜的能力,或通過周邊部細微裂孔向視網膜內表面遷移.另一些細胞包括成纖維細胞、肌原纖維母細胞、神經膠質細胞、透明細胞、周細胞和巨噬細胞,這些細胞可能來自視網膜血循環,有的屬於玻璃體內自身的細胞成分.細胞外基質(如fibronectine、vitronectine和thrombospondine等)來自血-視網膜屏障破損處的血漿,或由遷移至視網膜表面的色素上皮合成.視網膜前細胞通過這些物質相互連接並形成纖維性膜組織,其中的肌原纖維母細胞的收縮可引起膜的收縮,從而牽引視網膜,引起一系列病理改變和臨床癥狀,黃斑前膜治不好有致盲危險.

發病機制

1、玻璃體後脫離在黃斑前膜形成中的作用,玻璃體後脫離(posteriorvitreousdetachment,PVD)在65歲以上的老年人中發生率為60%以上,從60到70歲,其發生率由20%提高到52%.在黃斑前膜患者中,玻璃體後脫離是最常見的眼部伴隨改變,發生率為57%~100%,多數是完全性玻璃體後脫離.同樣在發生玻璃體後脫離的患者中,黃斑前膜的發生率也很高.推測當玻璃體出現後脫離時,局部視網膜解剖結構發生瞭相應的變化,使視網膜更容易遭受損傷.玻璃體後脫離時,對後極部產生牽引力,內界膜的薄弱區受此牽拉,容易產生破損,這是造成視網膜表面細胞增生和黃斑前膜形成的開端.如果玻璃體不完全後脫離持續存在,將造成持續的玻璃體黃斑牽引,導致黃斑損害如黃斑囊樣水腫等.

雖然玻璃體後脫離與黃斑前膜關系密切,但仍有相當一部分黃斑前膜病人發病時不存在玻璃體後脫離.黃斑前膜的發生與玻璃體後脫離的關系尚需探討.

2、細胞移行與黃斑前膜的發生發展,一般認為神經膠質細胞來源於視網膜內層,經內界膜的破損處移行到視網膜內表面,並沿視網膜表面增生,向四周移行.從解剖學角度看,視盤和大血管表面的內界膜比較薄弱,容易產生破口,為神經膠質細胞的移行提供通道.電子顯微鏡下可觀察到增生的黃斑前膜組織直接與內界膜破裂處相延續,證實瞭這一理論.

黃斑前膜的另一細胞構成--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可能通過以下方式向視網膜內表面移行:

(1)經過亞臨床型視網膜裂孔或自閉性視網膜裂孔進入視網膜內表面.

(2)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可能由神經膠質細胞轉化而來.

(3)玻璃體內各種理化因素對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產生趨化作用,使之完成跨視網膜遷移.在玻璃體腔各種因素的影響下,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發生形態改變,通過細胞變形作用,由視網膜外層移行到視網膜內表面.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又能釋放趨化因子,吸引星形膠質細胞等.

(4)此外,視網膜內表面也有可能存在靜息的原始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被各種因素激活.

3、黃斑前膜造成的視網膜病理生理改變,電子顯微鏡下觀察證實,黃斑前膜內細胞成分的收縮,導致視網膜受牽拉而形成形態各異的前膜.黃斑前膜的收縮對視網膜造成的牽引力主要在切線方向,所以引起黃斑囊樣水腫的幾率較小.如果黃斑前膜形成的同時伴有玻璃體黃斑牽引,則容易產生黃斑囊樣水腫,甚至板層黃斑裂孔.

黃斑中心凹被牽引,將發生變形、移位.黃斑周圍小血管被前膜牽引、壓迫,產生擴張、變形、靜脈回流障礙、毛細血管血流速度降低等,將導致血管滲漏、出血斑等現象.臨床上可出現視物變形、擴大或縮小、視疲勞等癥狀.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症状

癥狀

黃斑前膜的常見癥狀有視力下降、視物變小、視物變形和單眼復視.疾病早期可無癥狀.當黃斑前膜影響到黃斑中心凹時可出現視力改變,通常為輕度或中度下降,很少低於0.1.當出現黃斑部水腫皺褶時,可引起明顯的視力下降或視物變形,Amsler方格表可查出視物變形.當發生玻璃體完全後脫離、黃斑前膜與視網膜分離時,癥狀可以自行緩解,視力恢復,但這種情況比較少見.

視功能受影響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①混濁的黃斑前膜遮擋中心凹;②黃斑區視網膜受到牽引而變形;③黃斑部水腫;④由於黃斑前膜的牽引導致局部視網膜缺血.癥狀的嚴重程度與黃斑前膜的類型相關,如果黃斑前膜比較薄,95%的患眼可以維持0.1以上的視力,通常在0.4左右.

體征

黃斑前膜的眼部改變主要在眼底黃斑部.多數病例伴有玻璃體完全性或不完全性後脫離.此外,黃斑前膜多發生於老齡人群,常有不同程度的晶狀體混濁或晶狀體核硬化.

在疾病早期,黃斑前膜為一層透明的膜組織,附著在視網膜表面,表現為後極部一些區域呈絲綢狀、閃爍或漂移的視網膜光反射.下方局部視網膜略水腫、變厚,有時用裂隙光斜照可見到視網膜表面大血管在視網膜色素上皮層上的投影.此時,黃斑中心凹一般未受侵犯,多不影響視力.

當黃斑前膜組織增厚、收縮時,可牽引視網膜使其表面形成皺褶.這些皺褶形狀不一,可以表現為纖細的線狀條紋,由1個或多個中心放射狀散開;也可以表現為不規則排列的寬帶狀條紋.增厚的黃斑前膜逐漸由早期的半透明狀變為不透明或灰白色,呈團狀或條帶狀爬行於視網膜表面.有時可見這些條帶離開視網膜,懸浮於玻璃體後間隙內,或呈橋狀黏著在遠處的視網膜表面.

視網膜受到牽引後,可見視盤顳側血管弓的小血管變形、扭曲,甚至血管弓向心性收縮,黃斑無血管區面積減小.晚期,視網膜大靜脈可變暗、擴張或變形.有時黃斑區視網膜還可見細小的棉絮斑、出血斑或微動脈瘤.如果黃斑前膜偏中心,其牽引將導致黃斑區移位.如果增厚的黃斑前膜不完整,可形成假性黃斑裂孔(pseudohole),缺損的部位呈暗紅色外觀.

多數黃斑前膜都局限在視盤和血管弓范圍內,極少數病例可超越血管弓,甚至達赤道部.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检查

黃斑前膜需做的檢查項目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光學相幹斷層掃描(OCT)視野檢查視覺誘發電位

1、FFA檢查

FFA能清晰地顯示黃斑區毛細血管拱環的形態,病變小血管的變形、扭曲現象,以及來自病變區域的異常強熒光、熒光遮蔽或點狀、不規則狀的熒光滲漏.

在黃斑前膜早期,眼底表現僅有玻璃紙或絲綢樣反光,尚未出現視網膜被牽引造成的改變,這時熒光血管造影一般無明顯異常改變.有時能發現RPE損害造成的透見熒光.

隨著疾病的發展,黃斑區視網膜被牽引而出現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熒光血管造影表現主要有:

(1)黃斑區的小血管受黃斑前膜的牽拉,迂曲蛇行或變直.黃斑拱環變小、變形或移位.根據血管被牽拉的程度,Maguire等將黃斑前膜的眼底熒光血管造影表現分為4級,所代表受影響血管范圍分別為1個象限、2個象限、3個象限和4個象限.視網膜大血管很少有異常表現.

(2)在進行性發展的黃斑前膜中,由於膜的牽拉使血管屏障受損,出現染料滲漏,有時還可見膜染色.

(3)有黃斑囊樣水腫者呈星形或花瓣狀滲漏.由於黃斑區被牽引,黃斑囊樣水腫多不典型,呈不規則的熒光積存.

(4)如果黃斑前膜較厚,可表現為不同程度的熒光遮蔽.極少數情況下,局部視網膜淺層伴隨微小出血斑,也表現為熒光遮蔽.

2、OCT檢查

光學相幹斷層成像是20世紀90年代研制出來的一種新型非接觸性、非侵入性斷層成像技術.采用光反射進行測量,其軸向分辨力高達10?m,能顯示眼後段的顯微形態結構,類似於活體組織病理學觀察.OCT檢查對黃斑前膜的觀察非常直觀、確切,顯示率達到90%以上,可以診斷菲薄的透明黃斑前膜,提供黃斑前膜及其深部的視網膜切面特征,分析黃斑前膜的位置、形態、厚度及與視網膜玻璃體的關系,確定是否存在黃斑囊樣水腫、全層孔、板層孔或假性黃斑裂孔,以及是否存在黃斑區淺脫離.

通過OCT檢查即可明確黃斑前膜的診斷,特別是在早期臨床表現輕微,眼底檢查僅出現玻璃膜樣反光時,OCT即能顯示出黃斑前膜.在OCT檢查中其主要表現為:

(1)與黃斑部視網膜內層相連的中高增強增寬的光帶,有時前膜與視網膜內表面廣泛粘連而難以分辨其界限,有時可呈團塊狀向玻璃體腔凸起.

(2)視網膜增厚,如果伴有黃斑部水腫,可見中心凹凹陷變淺或消失.

(3)如果黃斑前膜圍繞中心凹,產生向心性收縮,中心凹呈陡峭狀或狹小的外形,形成假性黃斑裂孔.

(4)如果神經上皮層部分缺失,則形成板層黃斑裂孔.通過OCT檢查還可以定量測量黃斑前膜的厚度.Wilkins等對169眼黃斑前膜進行測量,平均厚度為(61±28)?m.

3、視野檢查

視野檢查作為一種心理物理學檢查方法,通過對黃斑閾值的測定,可以較準確地反映黃斑部疾病的早期改變.利用自動視野計,可以根據黃斑病變范圍進行相應的區域性光敏感度分析.早期黃斑前膜可無視野異常,晚期的視野改變多數為不同程度的光敏感度下降.利用光敏感度及光閾值的波動,可以對黃斑前膜的病程進展及手術效果進行視功能評價.

4、視覺電生理檢查

測定黃斑功能常選用的視覺電生理檢查包括明視視網膜電圖、暗視紅光和明視紅光視網膜電圖、閃爍光視網膜電圖、局部黃斑視網膜電圖(localmacularelectroretinogram)、多焦視網膜電圖(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視覺誘發電位等.其中多焦視網膜電圖檢查具有客觀、準確、定位、定量的特點,能夠更加精確、敏感、快速地測定後極部視網膜23°范圍內的視功能.黃斑前膜對視網膜電活動影響不大,早期的視覺電生理檢查一般無明顯異常,晚期局部黃斑視網膜電圖和多焦視網膜電圖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波幅降低.被認為可能與黃斑前膜對視網膜組織的牽拉,造成視錐細胞的排列方向發生改變以及屈光間質透明度下降等有關.這兩項檢查作為評價視功能的客觀和較敏感的指標,對分析病情進展和手術效果有重要意義.

5、細胞纖維性視網膜前膜的構成

主要由細胞成分及由這些細胞所產生的膠原纖維共同組成.

(1)細胞成分:到目前為止所有的研究都證實瞭前膜的細胞成分是多源性的.單純性視網膜前膜,神經膠質細胞是最主要的細胞成分.而復合性視網膜前膜的細胞成分則復雜得多,其中主要有神經膠質細胞、色素上皮細胞及成纖維樣細胞,此外還有玻璃體細胞、炎癥細胞及巨噬細胞等.鑒別增殖膜中的細胞,即使使用電子顯微鏡有時也是十分困難的,因此有時需要靠免疫組化的方法來鑒定.現將主要的細胞形態學特點簡述如下:

①神經膠質細胞:它不但是單純性前膜的主要成分,也是復合性前膜中最常見的細胞成分之一.神經膠質細胞包括2種,即Müller細胞及星狀膠質細胞,這2種細胞體積都較大.Müller細胞具有有角的核,核染色質濃,有極性,胞質突起、微絨毛及基膜.胞質中有豐富的胞質中間絲(10nm),亦可有微絲.此外還可見到滑面內質網、糖原體、遊離核糖體、線粒體及高爾基器等.星狀膠質細胞則具有橢圓形核,長的胞質突起,在血管周圍處可見基膜,胞質中亦可見主要的細胞器及豐富的中間絲,但滑面內質網較Müller細胞少.

②色素上皮細胞:它是復合性視網膜前膜中主要細胞成分之一,尤其對於孔源性視網膜脫離者,被認為是最主要的細胞成分.

(2)細胞間質:細胞纖維性視網膜前膜的細胞間質主要含有大量直徑為20~25nm的膠原纖維,它比正常的玻璃體膠原纖維要粗1倍左右.故認為是由前膜中的細胞所產生的.視網膜色素上皮細胞、神經膠質細胞及成纖維細胞均可合成膠原纖維.此外在細胞間質中還有一些蛋白質存在,其中最重要的有纖維粘連蛋白,經免疫組化染色法已被證實在前膜中大量存在.它對於促使細胞遷移,細胞互相認別、接觸、蔓延及聚集均有重要作用.纖維黏連蛋白可以由視網膜前膜中的細胞產生,也可以由於血-視網膜屏障破壞,而由血漿中直接滲入前膜組織中.

6、新生血管

在血管纖維性視網膜前膜中,除瞭與細胞纖維性視網膜前膜一樣有多種細胞成分及膠原纖維之外,還有較多的新生血管存在.在細胞成分中,神經膠質細胞為最多見者,此外,還可見有較多的紡錘狀細胞,它具有均質的核、胞質豐富、嗜伊紅染色陽性.前膜中有新生血管散佈,它可起自視盤或其他視網膜部分,新生血管穿過之視網膜內界膜及玻璃體後界膜上均可見有破口.新生血管常呈擴張狀、其管壁較厚,周圍之玻璃體常呈濃縮狀,並常與視網膜有粘連,粘連處附近視網膜可有脫離及萎縮性改變.在細胞間質中也有較多之纖維粘連蛋白存在.視網膜組織本身還同時有原發視網膜疾病之病理改變,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靜脈阻塞等.

黃斑前膜 H35.304 黃斑視網膜前膜预防

患者應當防止長時間接受輻射,尤其是長波紫外線,可能造成慢性的晶狀體的損傷,會導致老年性黃斑變性加速病變發展.因此,患者不應當曝露於強烈的陽光、燈光及多種其他輻射線下.在外進行活動時候,可戴上墨鏡或遮陽帽,以免輻射直達眼睛.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口腔潰瘍 口瘡 復發性口瘡 口炎瘡 飛滋

    口腔潰瘍 口瘡 復發性口瘡 口炎瘡 飛滋

    口腔潰瘍,又稱為“口瘡",是發生在口腔粘膜上的表淺性潰瘍,大小可從米粒至黃豆大小、成圓形或卵圓形,潰瘍面為凹、周圍充血,可因刺激性食物引發疼痛,一... [详细]

    2021-12-24 14:32:00 admin

    弱智

    弱智

    弱智又稱精神發育遲緩(mentalretardation)和精神發育不全,主要表現是在發育期內智力明顯低於平均水平,並伴有適應行為的缺損.上述所謂發育期是指18歲以... [详细]

    2021-12-25 02:48:00 admin

    鼻血管瘤

    鼻血管瘤

    發生於鼻部的脈管瘤以血管瘤為多見,其他少見的腫瘤有血管內皮細胞瘤、血管外皮細胞瘤、纖維血管瘤、血管纖維瘤以及血管淋巴管瘤.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腫... [详细]

    2021-12-24 15:30:00 admin

    主-肺動脈隔缺損 主-肺動脈窗

    主-肺動脈隔缺損 主-肺動脈窗

    主-肺動脈隔缺損或稱主-肺動脈窗,是一種較少見的先天性大血管畸形,據Stansel1977年統計,文獻中已報道的手術病例尚不足百例.缺損或窗口位於升主動脈與... [详细]

    2021-12-25 12:01:00 admin

    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

    光敏性皮炎是由於患者對紫外線過敏所致,僅見於少數人,患者通常在日曬後1~2天後發病,皮疹多發於面部、頸部和頸前“V"形區、手背及上肢伸側,表現為小丘... [详细]

    2021-12-25 15:16:00 admin

    羊膜腔感染綜合征 羊膜腔感染綜合癥

    羊膜腔感染綜合征 羊膜腔感染綜合癥

    羊膜腔感染綜合征(intraamnioticinfectioussyndrome,IAIS)是指在妊娠期和分娩期,病原微生物進入羊膜腔引起感染的總稱,包括羊水、胎膜(絨毛膜、羊膜和... [详细]

    2021-12-25 13:55:00 admin

    脈溢

    脈溢

    脈溢是指毛竅血出.見《醫學入門》卷八:“毛竅血出,節次若血不出,皮膨脹如鼓,須臾眼鼻口被氣脹合,此名脈溢.飲生薑汁、水各一二盞即安.”... [详细]

    2021-12-25 14:16:00 admin

    小兒軍團病 小兒軍團菌肺炎

    小兒軍團病 小兒軍團菌肺炎

    軍團病即軍團菌肺炎(legionnaires`pneumonia)是由革蘭陰性嗜肺軍團菌(Legionellapneumophila)所引起,已證實該細菌是一種新型的致病菌,並能引起肺炎和... [详细]

    2021-12-25 03:21:00 admin

    主動脈縮窄

    主動脈縮窄

    主動脈縮窄是指主動脈局限狹窄,管腔縮小,造成血流量減少.病變可以很局限,也可以累及較長片段,此時稱為管狀發育不良,兩者可單獨存在也可同時存在.可以... [详细]

    2021-12-25 06:09:00 admin

    肝癌 原發性肝癌

    肝癌 原發性肝癌

    肝癌(livercancer)是死亡率僅次於胃癌、食道癌的第三大常見惡性腫瘤,初期癥狀並不明顯,晚期主要表現為肝痛、乏力、消瘦、黃疸、腹水等癥狀.臨床上一般... [详细]

    2021-12-25 04:49:00 admin

    絕經期乳腺癌

    絕經期乳腺癌

    乳腺癌對所有年齡的婦女都是一個嚴重威脅.絕經後嚴重的肥胖及中心性脂肪堆積的婦女乳腺癌的發病率明顯增加,在圍絕經期後服用雌激素可增加乳腺癌的發病... [详细]

    2021-12-25 05:12:00 admin

    先天性白內障 Q12.001 嬰幼兒白內障

    先天性白內障 Q12.001 嬰幼兒白內障

    先天性白內障多在出生前後即已存在,其發生率在我國為0.05%.白內障能導致嬰幼兒失明或弱視,失明兒童中有22%~30%為白內障所致,已成為兒童失明的第二位原... [详细]

    2021-12-24 14:27:00 admin

    巨大兒

    巨大兒

    在醫學上,把體重過大的足月新生兒稱為“巨大兒".根據我國產科學的定義,新生兒的出生體重等於或大於4000克,就可以稱為巨大兒.在上個世紀80年代巨大兒... [详细]

    2021-12-25 02:50:00 admin

    退行性骨關節炎 增生性骨關節病 肥大性骨關節炎

    退行性骨關節炎 增生性骨關節病 肥大性骨關節炎

    臨床上多見的增生性骨關節病可有多個名稱,包括退化性關節炎、骨關節炎及肥大性關節炎等.本病是由於關節退行性變,以致關節軟骨被破壞而引起的慢性關節... [详细]

    2021-12-25 03:46:00 admin

    小兒半乳糖血癥 小兒半乳糖血

    小兒半乳糖血癥 小兒半乳糖血

    半乳糖血癥系半乳糖-1-磷酸尿苷酸轉移酶(galactose-1-phosphateuridyltransferase,Gal-1-PUT)缺乏所引起的先天性代謝紊亂性疾病.半乳糖分解代謝中的這... [详细]

    2021-12-25 02:14:00 admin

    先天性椎體畸形 天性椎體畸形癥

    先天性椎體畸形 天性椎體畸形癥

    先天性椎體畸形系胚胎時期,椎體發育過程中分節不全或形成不全所引起... [详细]

    2021-12-25 04:04:00 admin

    陰囊絲蟲病

    陰囊絲蟲病

    陰囊絲蟲病是泌尿生殖系絲蟲病的早期病變,主要病變為血絲蟲成蟲或其蟲屍聚集於精索附睪淋巴管或微小靜脈內,造成局部炎癥、纖維增殖,或由於蟲屍毒素引... [详细]

    2021-12-25 11:18:00 admin

    胎兒宮內窘迫

    胎兒宮內窘迫

    胎兒窘迫胎兒在宮內有缺氧征象危及胎兒健康和生命者,稱為胎兒窘迫.胎兒窘迫是一種綜合癥狀,是當前剖宮產的主要適應征之一.胎兒窘迫主要發生在臨產過程... [详细]

    2021-12-24 13:18:00 admin

    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

    支氣管炎是指氣管、支氣管粘膜及其周圍組織的慢性非特異性炎癥.臨床上以長期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及反復發作為特征.慢性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發... [详细]

    2021-12-25 07:55:00 admin

    小兒軍團病腎病

    小兒軍團病腎病

    軍團菌感染主要表現為肺炎,也可合並其他各系統的損害,從而加重病情.腎臟受累是軍團病(legionnariesdisease,LD)最常見的合並癥之一,其中半數病例可出現... [详细]

    2021-12-25 03:18: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