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百科

輪狀病毒是嬰幼兒秋冬季腹瀉最常見的病原體,也是嬰幼兒致命性腹瀉的主要原因.小兒輪狀病毒性腸炎在6~24個月嬰幼兒發病率高,潛伏期為1~3天,起病急,常有發熱、嘔吐、腹瀉等癥狀,並可引起脫水性酸中毒、電解質紊亂、營養不良等並發癥,嚴重者會危及小兒生命.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病因

一、發病原因

輪狀病毒是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的主要病原.病毒由內、外兩層衣殼及含11片段的雙股RNA核心組成.根據組成內層衣殼的主要蛋白質(VP6,即病毒6號蛋白)的抗原性不同,通過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及補體結合等試驗,可將病毒分為A、B、C、D、E等屬,引起嬰幼兒秋冬季腹瀉的輪狀病毒為A屬,成人輪狀病毒腹瀉為B屬;B及其他屬輪狀病毒與動物感染相關.輪狀病毒根據其外層衣殼蛋白VP4及VP7的不同抗原性.通過中和試驗,又可分為若幹血清型,引起嬰幼兒腹瀉屬1~4血清型;動物輪狀病毒僅限於3~7血清型.

二、發病機制

輪狀病毒主要侵犯十二指腸及空腸近端黏膜上皮細胞,使絨毛頂端上皮脫落,絨毛變短,脫落上皮被由隱窩新產生的上皮取代,這些新上皮細胞不夠成熟,缺乏雙糖酶.因此腹瀉發生機制與絨毛破壞影響吸收,雙糖酶缺乏及上皮細胞損傷,進入腸腔分泌有所增加有關.近年來的研究發現,腸上皮細胞膜上存在輪狀病毒受體,輪狀病毒外殼蛋白VP4是病毒感染細胞的吸附蛋白,通過與靶細胞受體結合而進入上皮細胞.病毒侵入腸道後,主要在十二指腸和空腸絨毛頂端的柱狀上皮細胞內復制,使細胞發生變性、壞死,微絨毛腫脹、不規則和變短.受累的腸黏膜上皮細胞脫落,固有層可見淋巴細胞浸潤.因此,小腸黏膜回吸收水分和電解質能力受損而形成腹瀉.另一方面,繼發的雙糖酶分泌不足使食物中糖類消化不完全而積滯在腸腔內,並被細菌分解成小分子的短鏈有機酸,使腸液的滲透壓增高,加重嘔吐和腹瀉.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症状

一、癥狀

多發於秋冬季,多見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潛伏期36~72h.典型病兒常伴有輕度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熱,可達39~40℃.病初1~2天嘔吐,可先於腹瀉出現.腹瀉為水樣便,如蛋花湯樣,無膿血,每天約3~10次.由於吐、瀉,可引起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病兒糞便中電解質濃度顯著低於細菌性腸炎,如霍亂、致病性大腸埃希菌等;且多數為急性失水,故多引起等滲或等滲偏高脫水.本病自然病程3~8天,平均5天左右.輪狀病毒腸炎主要發生於秋冬季節,多見於6個月~2歲的嬰幼兒.起病急,病初即發生嘔吐.大便量多,黃或淡黃色,水樣或蛋花湯樣,無腥臭味.無其他並發癥時,1周左右自然好轉.確診主要依據大便輪狀病毒抗原的檢測.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检查

一、檢查

糞便鏡檢白細胞0~3/HP,細菌培養無致病菌.病原學診斷最初通過電鏡、免疫電鏡從十二指腸引流液及糞便中直接看到輪狀病毒顆粒獲診斷,但不適於臨床常規應用.目前多采用免疫學或核酸方法來檢測糞便中抗原,一般4h即可出結果.國內以酶聯免疫吸附試驗(ELISA)及提取糞便中病毒RNA,作核酸凝膠電泳(PAGE)開展較普遍.輪狀病毒PAGE可見11條RNA片段,集成4組,各含4-2-3-2條片段為其特征,又可根據其最後二片段相距遠近,分為長、短兩型.目前已開展斑點雜交、寡核苷酸及聚合酶鏈反應(PCR)等方法檢測A屬輪狀病毒外層衣殼的VP7蛋白分子來診斷輪狀病毒感染及其血清分型.此法特異性強、敏感性高,但僅能在一些科研單位進行.近年輪狀病毒組織培養,亦已在經胰蛋白酶處理的Mal04細胞株上獲得成功.一般不須做特殊輔助檢查,必要時做胸片和心電圖檢查,以明確肺部有無病變.有電解質紊亂如低鉀血癥時,心電圖檢查S-T段降低,T波低平、雙相,最後倒置,出現u波並漸增高,常超過同導聯的T波,或T波與u波相連呈駝峰樣.

二、鑒別

輪狀病毒腸炎與其他病毒引起腹瀉的鑒別主要靠病原學檢查,嘔吐、腹瀉嚴重者應註意與胃腸型食物中毒和霍亂等相鑒別.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小兒輪狀病毒腸炎预防

一、預防

二、護理

輪狀病毒疫苗已在研制中,尚未達普遍推廣階段.1.維持良好的個人、食物及環境衛生.2.處理食物或進食前,如廁後須洗手.3.清理嘔吐物、糞便及尿片時須戴上手套,並須再徹底洗凈雙手.4.清潔及消毒受污染的物品及表面.5.學童如出現嘔吐或腹瀉現象,應盡早求診,休息和勿上學.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腹膜間皮瘤 原發性腹膜間皮瘤

    腹膜間皮瘤 原發性腹膜間皮瘤

    腹膜惡性間皮瘤,又稱原發性腹膜間皮瘤,是起源於腹膜上皮和間皮組織的腫瘤,本病較胸膜間皮瘤少見,男性略高於女性.良性間皮瘤常為單發,多位於輸卵管、子... [详细]

    2021-12-25 04:31:00 admin

    新生兒濕肺 P22.102 第Ⅱ型呼吸窘迫綜合 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困難

    新生兒濕肺 P22.102 第Ⅱ型呼吸窘迫綜合 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困難

    新生兒濕肺(born)又稱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困難或第Ⅱ型呼吸窘迫綜合征(RDStypeⅡ),是一種自限性疾病.出生後出現短暫性氣促,與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征及羊水... [详细]

    2021-12-25 02:51:00 admin

    糖尿病心臟病 糖尿病性心臟病

    糖尿病心臟病 糖尿病性心臟病

    糖尿病心臟病是糖尿病患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尤其是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廣義的糖尿病心臟病包括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和糖尿... [详细]

    2021-12-25 06:37:00 admin

    慢性宮頸炎 慢性子宮頸炎

    慢性宮頸炎 慢性子宮頸炎

    慢性子宮頸炎(chroniccervicitis)是婦科疾病中最為常見的一種.經產婦女較為多見.臨床主要表現為白帶增多,呈乳白色或微黃色,或為粘稠狀膿性,有時為血性... [详细]

    2021-12-24 12:42:00 admin

    心絞痛

    心絞痛

    心絞痛是冠狀動脈供血不足,心肌急劇的、暫時缺血與缺氧所引起的以發作性胸痛或胸部不適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綜合征.特點為前胸陣發性、壓榨性疼痛,可伴有... [详细]

    2021-12-25 05:43:00 admin

    急性腎小管壞死 N17.001 腎小管壞死

    急性腎小管壞死 N17.001 腎小管壞死

    急性腎小管壞死(acutetubularmecrosis,ATN)是急腎衰最常見的類型,約占75%~80%.它是由於各種病因引起腎缺血及/或腎毒性損害導致腎功能急驟,進行性減退而... [详细]

    2021-12-25 07:14:00 admin

    角化棘皮瘤 L85.801 假癌性軟疣 皮脂軟疣

    角化棘皮瘤 L85.801 假癌性軟疣 皮脂軟疣

    角化棘皮瘤(keratoacanthoma)又稱皮脂軟疣或假癌性軟疣.是毛囊角化上皮的增生性病變.多見於男性,中老年人好發.... [详细]

    2021-12-25 05:11:00 admin

    老年人接觸性皮炎 毒物性皮炎 馬桶癬 粉花瘡 漆瘡 膏藥風

    老年人接觸性皮炎 毒物性皮炎 馬桶癬 粉花瘡 漆瘡 膏藥風

    老年人接觸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是由於皮膚或黏膜接觸刺激物或致敏物後,在接觸部位所發生的急性或慢性皮炎.... [详细]

    2021-12-25 01:53:00 admin

    咽囊炎 J02.907 咽粘液囊炎 鼻咽部正中瘺 鼻咽囊腫

    咽囊炎 J02.907 咽粘液囊炎 鼻咽部正中瘺 鼻咽囊腫

    咽囊炎,又名咽粘液囊炎、鼻咽部正中瘺或鼻咽囊腫.因Thornwaldt於1885年首次報告此病,故又稱桑汶地氏病(Thornwaldt'sdisease).咽囊感染或化膿即形成咽... [详细]

    2021-12-24 15:27:00 admin

    膀胱瘺 N32.201

    膀胱瘺 N32.201

    臨床上膀胱瘺患者較常見,其可與皮膚、腸道、女性生殖器官相通,原發病往往是泌尿系統外疾病.常見病因有:①原發腸道疾病--憩室炎占50%~60%;結腸癌20%~25%,... [详细]

    2021-12-25 11:09:00 admin

    黴菌性陰道炎 真菌性陰道炎 念珠菌性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 真菌性陰道炎 念珠菌性陰道炎

    黴菌性陰道炎(monilialormycoticvaginitis)由黴菌感染引起.其發病率僅次於滴蟲性陰道炎.念珠菌性陰道炎多見於幼女、孕婦、糖尿病患者,以及絕經後曾用... [详细]

    2021-12-24 12:39:00 admin

    視交叉病變 Suprachiasmatic lesions

    視交叉病變 Suprachiasmatic lesions

    視交叉是由雙眼視網膜鼻側半交叉纖維和雙眼視網膜顳側半不交叉纖維所共同組成.視交叉部的損害在臨床上比較多見,但很少是由其本身疾病引起,大多數是由... [详细]

    2021-12-24 14:32:00 admin

    書寫痙攣 書寫麻痹 速記員麻痹 原發性書寫震顫

    書寫痙攣 書寫麻痹 速記員麻痹 原發性書寫震顫

    書寫痙攣也稱原發性書寫震顫,是成年人最常見的動作性震顫,尤以書寫時出現震顫,書寫困難最為常見.臨床較常見,是指患者在書寫或做書寫動作時出現5~8Hz的... [详细]

    2021-12-25 12:24:00 admin

    淋巴癌 惡性淋巴瘤

    淋巴癌 惡性淋巴瘤

    淋巴瘤是起源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主要表現為無痛性淋巴結腫大,肝脾腫大,全身各組織器官均可受累,伴發熱、盜汗、消瘦、瘙癢等全身癥狀.根據瘤細... [详细]

    2021-12-25 04:26:00 admin

    外傷性股骨頭壞死 創傷股骨頭壞死

    外傷性股骨頭壞死 創傷股骨頭壞死

    外傷股骨頭壞死是指人體骨骼活組織壞死.外傷股骨頭壞死是其中的一種病癥.也稱無菌性骨組織缺血性壞死,也稱無菌性壞死.股骨頭壞死是由於髖部外傷、長期... [详细]

    2021-12-25 03:47:00 admin

    粘多糖病 黏多糖增多癥 黏多糖貯積癥

    粘多糖病 黏多糖增多癥 黏多糖貯積癥

    粘多糖代謝障礙是由於人體細胞的溶酶體內降解粘多糖的水解酶發生突變導致其活性喪失,粘多糖不能被降解代謝,最終貯積在體內而發生的疾病.該病是溶酶體... [详细]

    2021-12-25 06:33:00 admin

    無精癥

    無精癥

    精液檢查發現沒有精子,我們稱為無精癥引.作為最難治的不育癥之一,無精癥曾給患者帶來深重痛苦,也給醫生帶來無數困擾.在所射出的精液中連續3次找不到一... [详细]

    2021-12-24 13:37:00 admin

    小兒慢性胰腺炎 兒童慢性胰腺炎

    小兒慢性胰腺炎 兒童慢性胰腺炎

    慢性胰腺炎(chronicpancreatitis)是指胰腺局部或彌漫性的慢性進行性炎癥,它具有進行性、持續性及不可逆性.日益加重的胰實質損害,導致胰腺內、外分泌功... [详细]

    2021-12-25 03:10:00 admin

    黏脂貯積癥Ⅲ型

    黏脂貯積癥Ⅲ型

    黏脂貯積癥Ⅲ型又名假性Hurler綜合征,假性Hurler多發性營養不良,顧名思義,其臨床癥狀基本與Hurler綜合征相同,但無黏多糖尿,該癥在幼兒期可出現關節攣... [详细]

    2021-12-25 06:52:00 admin

    氨基酸代謝病

    氨基酸代謝病

    氨基酸代謝病即氨基酸病(aminoacidopathy),或稱為氨基酸尿癥,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酶缺陷,使氨基酸分解代謝阻滯,另一類是氨基酸吸收轉運系統缺陷.在Ros... [详细]

    2021-12-25 14:47: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