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田痣(nevusofota)是遺傳或某些胎內原因所引起的皮膚黑素細胞分化異常,致面部三叉神經(主要是第1、2分支)分佈區皮膚,並常波及鞏膜等組織的色素性病變... [详细]
是由於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引起汗腺過多分泌的一種疾病,交感神經支配全身的出汗.正常情況下交感神經通過控制出汗散熱來調節人體的體溫.但是多汗癥病人的... [详细]
汗管瘤(syringoma)為表皮內小汗腺導管的一種腺瘤,組織化學研究證明汗管瘤含典型小汗腺起源的磷酸化酶和水解酶,是一種向末端汗管分化的汗腺良性腫瘤.部... [详细]
鵝掌風(goose-skinedpalm),發生於手掌面的癬菌感染性皮膚病.因手掌粗糙開裂如鵝掌,故名.氣候溫和潮濕的地區最為多見.多因患者有腳氣,用手摳腳傳染而成... [详细]
瘢痕疙瘩(keloid)為皮膚損傷後,結締組織過度增生和透明變性而引起的良性皮膚腫瘤.患者多具有瘢痕體質,有色人種較易發病.... [详细]
水皰型腳氣的水皰或群或散分佈於足蹠、足緣.局部皮膚潮紅,繼發細菌感染時出現水皰膿皰,以夏季多見.類似於中醫“田螺皰".《醫宗金鑒》記載:“……初生... [详细]
癰(carbunculus)是由多個相鄰的急性深毛囊炎和毛囊周圍炎相互融合所形成的皮膚深層膿腫病,為多數毛囊性膿頭及多房性膿腫,好發於皮下組織致密部位,常伴... [详细]
接觸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亦稱毒物性皮炎(dermatitisvenenata),為皮膚或黏膜接觸某些外界刺激物質或變應原發生的炎癥反應.引起本病的物質主要有... [详细]
日光性皮炎(SolarDermatitis)又稱曬傷(sunburn),是由於日光的中波紫外線過度照射後,引起人體局部皮膚發生的光毒反應.... [详细]
結節性紅斑(erythemanodosum)是發生於皮下脂肪的炎癥性疾病.本病急性起病,基本皮損為紅色結節和斑塊,多累及小腿伸側及大腿、前臂,經3~6周消退.... [详细]
褥瘡(又稱壓瘡,壓力性潰瘍)是由於局部組織長期受壓使血液循環受阻,發生持續缺血、缺氧、營養不良而致組織潰爛壞死.其形成過程分為紅斑期、水泡期和潰... [详细]
癤(Furuncle)是化膿菌侵入毛囊及周圍組織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癥.單個損害稱為癤.是疼痛的半球形紅色結節.以後,中央化膿壞死,終於潰破或吸收,多發而反復... [详细]
老年斑呈褐黑色,直徑大多在1毫米至10毫米之間,大小不等,大的斑點直徑可達2-3厘米,多數不高出皮膚,有的大斑(痣)也可以高出皮膚,呈扁平狀,它由脂褐質色... [详细]
手癬是發生於掌面的真菌病,俗稱鵝掌瘋,主要由足癬傳染而來,用手挖腳是主要傳染因素.由於雙手裸露在外,手指通風幹燥較好,手癬的發病率沒有足癬那樣高.... [详细]
傳染性軟疣(molluscumcontagiosum)是一種由痘病毒引起的自身接種性病毒性皮膚病.其特點為散在多發的半球狀,蠟樣光澤丘疹,中央呈臍窩狀,可擠出乳酪狀軟... [详细]
白發(canities)是毛發全部或部分變白稱白發.少白頭:先天性少白頭,最常見有這種少白頭的人常有傢族遺傳史,往往一出生就有白頭發,或頭發比別人白得早,此... [详细]
丹毒(erysipelas)是一種累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為A組β溶血性鏈球菌.誘發因素為手術傷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門、陰莖和趾間的... [详细]
進行性多灶性白質腦病(progressivemultifocalleukoencephalopathy,PML)是一種罕見亞急性脫髓鞘疾病,其病原體多為乳頭多瘤空泡病毒(papovavirus).主要... [详细]
尋常疣(verrucavulgaris)是由人類乳頭瘤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種皮膚良性腫瘤,祖國醫學中稱“疣目"、“千日瘡"、“枯筋箭",俗稱“刺瘊"、“瘊子"等.... [详细]
皮質類固醇激素依賴性皮炎(簡稱激素依賴性皮炎)是因由於長期反復不當的外用激素引起的皮炎.近年來,因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且又頑固難治愈,已成為醫學專... [详细]
2022-04-30 11:48:00
2022-04-30 11:47:00
2021-12-25 12:02:00
2020-12-10 00:00:00
2019-06-26 00:00:00
2018-06-22 00:00:00
2020-12-04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