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型腳氣
水泡型腳氣百科
水皰型腳氣的水皰或群或散分佈於足蹠、足緣.局部皮膚潮紅,繼發細菌感染時出現水皰膿皰,以夏季多見.類似於中醫“田螺皰".《醫宗金鑒》記載:“……初生形如豆粒,黃皰悶脹,硬疼不能著地,連生數皰.皮厚難於自破,傳度三五成片濕爛;甚者足附俱腫,寒熱往來……".
水泡型腳氣
水泡型腳氣病因
中醫對腳氣的描述
1.濕熱腳氣:濕腳氣的癥狀表現主要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流黃水,或紅腫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紅,苔黃,脈沉或無變化.其治當清熱燥濕,溫化止癢.
2.寒濕腳氣:寒濕腳氣的癥狀表現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或浸淫黃水,或麻木冷痛,或潰爛蛻皮,手足不溫,甚至腳趾腫脹,舌淡,苔白,脈沉.病變證機是寒濕浸淫,肆虐肌膚營衛,導致肌膚既不得氣血所榮又被寒濕所肆虐,以此而變生為寒濕腳氣病理病證.
3.淤血寒毒腳氣:主要癥狀表現有腳趾間或足底部潮濕糜爛,瘙癢,疼痛,或浸淫流膿血水,腳趾顏色暗紫,或癢痛,或潰爛蛻皮,甚至腳趾腫脹,舌質暗,苔薄,脈沉.病變證機是淤血內阻,淤血與寒毒相結而浸淫肆虐,以此而變生為淤血寒毒病理病證.
水泡型腳氣
水泡型腳氣症状
水泡型腳氣好發於足緣、足底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水泡型腳氣
水泡型腳氣检查
水泡型腳氣需做的檢查項目:真菌檢查
取新鮮水皰的皰壁或深層皮屑進行真菌鏡檢,可發現菌絲與孢子.
水泡型腳氣预防
1.要保持腳的清潔幹燥,汗腳要治療.勤換鞋襪,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草紙夾在中間,
水泡型腳氣
以吸水通氣.鞋子要通氣良好.
2.不要用別人的拖鞋、浴巾、擦佈等,不要在澡堂、遊泳池旁的污水中行走.
3.公用澡堂、遊泳池要做到污水經常處理,用漂白粉或氯亞明消毒,要形成制度,以防相互傳染腳氣.
4.防鞋櫃傳染腳氣.鞋櫃也要經常通風、晾曬;如果鞋櫃不能移動,應定期用消毒液擦洗或是放入幹燥劑,祛除潮氣.
5..加強體育鍛煉,註意營養,增強機體的抵抗力,也對預防足癬的發生有一定的作用.
6.在鞋內塞入一些用香料、茶葉、竹炭做成的除臭包,以消除病菌、異味.
夏天預防
水泡型腳氣預防夏日裡的茶樹足浴--殺菌,保持足部清潔,預防腳氣
夏天是個令人在意腳汗和腳臭的季節.當回到傢,脫下鞋子的瞬間,辛苦一天的雙腳一定會有一種從悶熱到解脫的感覺.為瞭清潔舒爽流汗的足部,這裡將使用擁有除臭效果的小蘇打,以及殺菌力超強的茶樹精油.夏日裡十分推薦試試這個方法.
材料(1次份)
小蘇打1/4杯、溫水2L、茶樹精油1滴
做法
1.在小蘇打中加入茶樹精油,輕輕攪拌混合.
2.將溫水加入1中.
用法
雙腳泡入水中,約10~15分鐘,再以毛巾拭幹水分.
夏季5大秘籍防腳氣
1.透氣的鞋和棉襪.
因為皮革類涼鞋透氣性不好,盡管不完全密封,但皮革與皮膚接觸部位會因為出汗,潮濕而滋生真菌.
而一些化纖類絲襪,因為悶氣不通風,給真菌繁衍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而一旦真菌感染,就會在腳趾間反復出現針頭大小的丘疹及皰疹,瘙癢劇烈,抓撓嚴重還會出現水皰,脫屑甚至糜爛.
2.質量好的指甲油.
醫生經常接診到因為塗抹劣質指甲油,而被真菌侵入而引起甲癬的女性朋友.
由於劣質指甲油會損傷甲板,如果已經被真菌感染腳氣就可能因為讓足癬真菌有機可乘,而侵犯甲板或甲下組織,會引起甲癬,也就是灰指甲.
3.保持幹燥清潔.
悶熱潮濕的夏季,雨水較多,許多女性因為穿涼鞋,在雨水中浸泡後沒有及時清洗和擦幹雙腳,而導致癬菌滋生,染上腳氣.因為足部潮濕,足部新陳代謝增加,令腳氣肆虐.
水泡型腳氣4.開水煮襪子.
許多旅遊回來的女性朋友腳氣的發病率較高,原因主要是公共物品的交叉傳染,加上外出勞累,抵抗力下降容易誘發腳氣的發作.外出時要攜帶專用毛巾和拖鞋,平時註意在陽光下晾曬和清潔消毒.為減少傢庭交叉感染,有腳氣的患者要對襪子、毛巾、床單和被罩等日常生活物品進行徹底消毒.洗滌時要與其他人分開,且使用消毒水,洗完要用開水煮沸10分鐘後再進行晾曬.
5.改變不良習慣.
夏天淋浴較多,許多女性朋友僅僅是把腳沖一沖,從來不清洗腳趾縫隙,殊不知腳趾縫隙處易出汗,是真菌生長的理想棲息地,專傢建議每次洗澡時要徹底清洗腳趾縫,清除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