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泡型腳氣治疗
平常治療
足部起小水皰,未破潰者,可以先用3%硼酸溶液浸泡或外搽克黴唑癬藥水、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然後選用抗真菌霜劑、溶液.
中藥治療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腳氣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鐘.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4、木瓜30克,甘草30克.將上藥水煎取汁,侯溫後足浴5-10分鐘,每日2次,每天1劑,連續5-10天.
5、藿香30克,黃精、大黃、皂礬各12克,米醋1000毫升.將上藥切碎置米醋中密封浸泡一周後;去渣,備用(浸泡時每天搖動數次),使用時取藥液每天浸泡2-3次,每次20-30分鐘,連續5-10天.
6、丁香15克,苦參、大黃、明礬、地膚子各30克,黃柏、地榆各20克.上藥水煎取汁,而後將藥液候溫洗足,每次10-15分鐘,每日5-6次,每日1劑,每劑可用2次.
7、葛根,白礬、千裡光各等量.將上藥烘幹研末,密封包裝,每袋約重40克,每次取粉劑1袋倒入盆中,加溫水約1000~2000毫升,混勻足浴,每次20分鐘,7日為1療程,連續1-2個療程.
8、白鮮皮40克,苦參、黃柏、蒼術各30克,防風20克,荊芥穗、枯礬各10克,蛇床子、地膚子、黃精、藿香各50克,蔥白4枚.上藥加水約3000毫升煮沸,待溫時將雙腳浸泡在溫液中lO-15分鐘,每日2次,一般用藥4-5劑即可.
9、白醋500克濃縮至250克,加去皮大蒜頭、花椒各30克浸泡2天,用醋液浸泡患處,日2次,1次10分鐘,7天即可.
10、除瞭上述方法外,還可直接塗抹純中藥的藥膏,比如說足凈膏之類的,能有效殺滅深層真菌,防止腳氣復發.
水泡型腳氣饮食
一、飲食
避免可樂飲料、谷類、加工食品、糖等食物.應攝取大量的生鮮蔬果、烘魚及烘雞肉(不含皮).勿食油炸、油膩食物.
水泡型腳氣并发症
足癬如不及時治療,有時可傳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癬和甲癬等,有時因為癢被抓破,繼發細菌感染,會引起嚴重的並發癥.
1.合並癥有身體合並有身體其餘部位皮膚癬菌感染.由於長期患足癬或者因手搔抓後的自體接種,足癬患者可合並有甲癬、手癬、體股癬等.合並甲癬時,甲板渾濁,不透明,呈雲霧狀、污漬狀,表面失去光澤.在灰指甲患者中,半數都是由腳氣長期未得到治愈引起的.對此問題,專傢指出:“灰指甲患者往往是先患有腳氣或手癬,真菌首先侵入指甲周圍的皮膚,然後逐漸侵入指甲或趾甲內,並進一步生長繁殖,直到破壞整個指甲.更值得註意的是,灰指甲不但可以自身各部位互相傳染,也容易傳染傢人,很難根治.除導致灰指甲外,腳氣惡化還會引起腳的局部糜爛以及丹毒,嚴重影響個人健康.因此得瞭腳氣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治療.”
2.足癬合並細菌感染.此時局部分泌物增多,並且可出現淡黃色膿性分泌物.感染部位紅、腫、熱、痛.如果沒有及時適當抗炎治療,則可能會出現淋巴管炎、丹毒及蜂窩織炎等.
(1)急性淋巴管炎.俗稱紅線,中醫為“紅線疹”,紅是因為化膿菌從破損的皮膚侵入淋巴管而引起的急性炎癥.
(2)丹毒.丹毒是一種比較嚴重的急性炎癥.小腿部位的丹毒又稱為“流火”.它是由於乙型溶血性鏈球菌經損傷的皮膚侵入中型或細小淋巴管、引起的皮膚及皮下組織內的淋巴管及其周圍軟組織的急性炎癥.
(3)蜂窩組織炎.中醫稱瘭疽,一般為繼發鏈球菌感染而引起.也可指由葡萄球菌、大腸桿菌等引起的疏松結締組織的急性彌漫性化膿性炎癥.這種病變可發生在皮膚較淺的部位,也可發生在筋膜下或肌肉間的較深部位.
3.癬菌疹.是指皮膚癬菌及其代謝產物通過血液循環在病灶外引起的全身性或局限性皮膚過敏反應.癬菌疹的發生與局部癬病炎癥程度有密切關系.局部炎癥越明顯,發生癬菌疹的可能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