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腦膜外血腫較少見,系指傷後2~3周以上出現血腫者.一般而言,傷後13天以上,血腫開始有鈣化現象即可作為慢性血腫的診斷依據,本病以青年男性為多,可能... [详细]
腦損傷後綜合征是指腦損傷3個月後,病人仍然有頭痛,頭昏、癔癥樣發作等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或精神癥狀,但神經系統檢查無確切的陽性體征,甚至CT、MRI檢查也... [详细]
慢性硬腦膜下血腫系外傷後3周以後出現癥狀,位於硬腦膜與蛛網膜之間,具有包膜的血腫.多數頭部外傷輕微,部分外傷史缺乏,起病緩慢,無特征性臨床表現,早期... [详细]
腦幹損傷是指中腦,腦橋和延髓的損傷,是一種嚴重的顱腦損傷,常分為兩種:原發性腦幹損傷,外界暴力直接作用下造成的腦幹損傷;繼發性腦幹損傷繼發於其他嚴... [详细]
顱狹癥是一條或多條顱骨骨縫過早閉合而導致頭顱畸形,顱內壓增高、智能發育障礙,並可有眼部癥狀,臨床上以單個或多個顱骨骨縫過早閉合為特征.... [详细]
面肌痙攣又稱面肌抽搐或半側顏面痙攣,是指一側面部肌肉陣發性、節律性抽搐、痙攣或強直性發作,神經系統檢查除輕度面癱外,無其他異常.... [详细]
脈絡叢組織由特異性的腦室神經上皮分化而來,有作者認為是某段腦室壁的室管膜細胞衍化形成,其主要的功能為分泌腦脊液.脈絡叢乳頭狀瘤可發生於脈絡叢上... [详细]
脊髓神經鞘瘤起源於背側脊神經根,呈向心性生長時亦可產生軟膜下浸潤.臂叢或腰叢神經纖維瘤可以沿著多個神經根向中央硬膜內侵犯生長,椎旁的施萬細胞瘤... [详细]
顱骨骨膜竇是發生在顱骨膜上或骨膜下的無肌層靜脈血管組成的血管團,該血管團借許多粗細不等的板障靜脈、導血管與顱內大靜脈竇溝通.... [详细]
顱內畸胎瘤是由一個以上胚葉多種組織構成的一種先天性異位瘤,比較罕見.... [详细]
顱內低壓性頭痛是指外傷後發生的腦脊液瘺或腰椎穿刺,使腦脊液繼續從穿刺部位向脊膜腔外滲出過多,導致椎管內壓力下降,後顱窩疼痛敏感組織被牽拉向下而... [详细]
顱內脂肪瘤是中樞神經組織胚胎發育異常所致的脂肪組織腫瘤,顱內脂肪瘤很少引起臨床癥狀,多在屍檢中發現,是臨床上很少見的一種顱內腫瘤.... [详细]
腦性癱瘓(cerebralpalsy)也稱嬰兒腦性癱瘓(infantilecerebralpalsy),是先天性運動功能障礙及姿勢異常臨床綜合征,我國腦性癱瘓專題座談會(1988)提出腦... [详细]
脊髓血管畸形較少見,最常見的表現是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脊髓出血.脊髓血管畸形可以發生在脊髓任何節段,但最常見為頸段和圓錐.平均發病年齡在20歲左右,50%... [详细]
面神經損傷是指暴力作用於頭部,造成的同側面肌無力等面神經障礙的癥狀的疾病.... [详细]
骶管囊腫屬於硬脊膜囊腫,起源於脊髓被膜,故用“椎管內脊膜囊腫”來總稱這類疾病.骶管囊腫在人群中的發病率沒有確切的統計,自從核磁共振檢查在臨床上廣... [详细]
腦挫裂傷是指暴力作用於頭部,造成腦組織的器質性損傷.包括挫傷和裂傷兩種病理類型.它是顱腦損傷後在大體解剖和CT上最常見的一種損傷,通常為多發並伴有... [详细]
腦垂體瘤(Pituitaryadenoma)系良性腺瘤,相當常見,約10萬人口中即有l例,近年來有增多趨勢,特別是育齡婦女.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報告腦垂體瘤占顱內腫瘤... [详细]
腦囊蟲病是指豬絳蟲的幼蟲寄生於腦、腦膜、腦室內引起相應神經功能障礙的疾病.占囊蟲病的80%以上.我國華北、東北、西北等地,發病率較高.... [详细]
顱腦損傷(headinjury)指暴力作用於頭顱引起的損傷.包括頭部軟組織損傷、顱骨骨折和腦損傷.其中腦損傷後果嚴重,應特別警惕,顱底骨折常引起腦脊液鼻漏或... [详细]
2022-04-30 11:48:00
2022-04-30 11:47:00
2021-12-25 12:02:00
2020-12-10 00:00:00
2019-06-26 00:00:00
2018-06-22 00:00:00
2020-12-04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