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莖癌 陰莖惡性腫瘤 腎巖
陰莖癌 陰莖惡性腫瘤 腎巖百科
陰莖癌(carcinomaofpenis)為常見的男性生殖系統的惡性腫瘤之一,過去在我國相當多見,占男性生殖系腫瘤第一位,近年來發病率已有明顯降低趨勢.多發生於中年人,平均年齡為30歲.患陰莖癌者絕大多數皆有包皮過長.陰莖癌的發病率由於國傢、地區、民族、宗教、衛生習慣等因素,很不一致.一般歐美各國發病率較低,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各國發病率較高,而猶太民族及穆斯林國傢發病率很低.
陰莖癌 陰莖惡性腫瘤 腎巖
陰莖癌 陰莖惡性腫瘤 腎巖病因
病毒感染(30%):
單純皰疹病毒(HSV)Ⅱ型可能是陰莖癌和宮頸癌的致癌質,有關資料表明,陰莖癌的性伴侶中,宮頸癌的發病率高於正常組3~8倍,人乳頭狀病毒(herpessimplexVirus,HPV)為雙絲DNA病毒可感染各器官上皮,特殊類型的HPV可伴有男,女肛門生殖器疣和癌,陰莖癌中,HPV16占0%~49%,HPV18占9%~39%,HPV6和HPV11不常見,巴西一組18例陰莖癌有7例存在HPV18DNA序列.
銀屑病(30%):
口服光敏劑8-methoxypsoralen(氧化補骨脂素)和紫外線照射,可以增加陰莖癌的發病率,陰莖創傷或包皮環切術後皮膚瘢痕形成,腎移植患者免疫抑制藥的應用,可能與陰莖癌發生有關.
此外,許多癌前病變可惡化為陰莖癌,如陰莖白斑,幹性陰莖頭炎,陰莖皮角,病毒性皮膚病(尖銳濕疣,巨大尖銳濕疣),而增生性紅斑(或稱凱臘增殖性紅斑),鮑文細胞丘疹為陰莖的原位癌病變.
鱗狀細胞癌(30%):
陰莖癌主要經淋巴轉移,可轉移到腹股溝,髂血管旁及直腸周圍淋巴結等處,因雙側淋巴結交錯相通,亦可轉移到對側,一般較少侵犯到尿道,當腫瘤穿透白膜時可侵入海綿體而發生血行轉移,但多數發生在淋巴轉移之後.
本病準確分期和治療方法的選擇與預後有直接關系,其分期方法各不同,臨床上常用的是Murrell和Williamas分期,Ⅰ期:腫瘤局限於陰莖,無明確的淋巴結轉移;Ⅱ期:腫瘤局限於陰莖,有陽性淋巴結轉移;Ⅲ期:腫瘤局限於陰莖,有不能切除的淋巴結轉移;Ⅳ期:腫瘤播散侵犯到會陰及身體遠處.
陰莖癌 陰莖惡性腫瘤 腎巖
陰莖癌 陰莖惡性腫瘤 腎巖症状
1.多見於40~60歲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
2.早期癌變為陰莖頭或包皮上皮增厚,大多數病人表現為陰莖頭部丘疹,潰瘍,疣或菜花樣斑塊,繼則糜爛,邊緣硬而不整齊,自覺刺痛或燒灼樣痛,有膿性惡臭分泌物,有包莖或包皮不能上翻時,可隔著包皮仔細觸摸,有腫塊或結節感,局部有壓痛,早期病變多在包皮環切後方可看到.
3.早期病變如得不到適當處理,病情逐漸發展,疣狀結節增大或潰瘍擴大,加深,出現包皮緊張,變薄,發亮,腫塊或潰瘍邊緣可露出包皮外口,進而癌腫穿破包皮,出現菜花狀腫塊或癌性潰瘍,伴惡臭味分泌物,晚期腫瘤繼續發展可侵犯整個陰莖和尿道海綿體,甚至浸潤陰囊,陰囊內容物及恥骨前區組織,陰莖遠段可因血液供應不良而壞死,脫落,局部疼痛難忍,浸潤尿道海綿體後出現排尿疼痛,不暢甚至尿瀦留或尿瘺.
4.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可能系癌腫侵犯,亦可為炎癥反應,病人就診時,一般都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但多數由於陰莖癌並發局部感染所致,僅少數為腫瘤轉移.
5.有遠處轉移時可出現轉移部位的相應癥狀和全身消瘦,貧血,食欲不振等癥狀.
陰莖癌 陰莖惡性腫瘤 腎巖
陰莖癌 陰莖惡性腫瘤 腎巖检查
1.影像學檢查
(1)淋巴造影:對診斷轉移有一定幫助,一般不作為常規檢查,選擇經足背部,陰莖,精索淋巴管註射造影法,若有轉移可顯示淋巴結不規則,充盈缺損,淋巴管變形,受壓阻塞等征象.
(2)B超:可確定肝臟,腹腔有無轉移灶.
(3)CT,MRI:檢查腹膜後及臟器有無轉移.
2.其他檢查
當病變僅有硬結尚未破潰,如有包皮覆蓋,則應行包皮環切將病變部位暴露,局部活組織病理檢查,可明確診斷,活組織檢查為最重要的組織學診斷依據,原發癌腫進行活組織檢查可明確癌腫的組織學類型,病理分級;腹股溝淋巴結活檢可明確有無轉移,有助於臨床分期和治療方案的制定.
陰莖癌 陰莖惡性腫瘤 腎巖预防
1.講究個人衛生,經常洗澡.
2.包皮過長者早行包皮環切術.
3.積極預防和治療陰莖癌前驅性病癥如包莖,龜頭包皮炎,乳頭狀瘤和巨大尖銳濕疣等.
4.陰莖遇有不適,應早期檢查,早期確診,保持局部清潔,衛生,定期消毒,積極預防感染.
5.及時治療包莖及包皮過長,註意局部清潔,對癌前病變給予適當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