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狀血管瘤治疗
治療方法:手術切除;冷凍治療;放射與同位素治療;硬化劑治療;介入治療;中醫辨證治療.
1.手術治療:
采用外科手術方法將病損組織切除,以達到治療目的.對於獨立且較小病灶效果良好.但是病損區血管豐富,血量大,手術時出血量極大,常常引起嚴重的失血性休克,術中需要大量輸入全血,手術難度大,危險程度高.同時,由於出血後血往往不能全部切除即被迫終止手術,故術後復發率很高.手術切除部分瘤體後遺瘤局部畸形、缺失及功能障礙.手術費用昂貴,患者難以承受的負擔,面部皮膚毛細血管瘤可結合整容皮膚移植術修復病損區.故手術治療應嚴格掌握適應癥,權衡手術價值,然後方可確定是否選擇手術治療.
2.冷凍治療:
此種方法用於血管瘤治療源於60年代(小范圍表淺病損可酌情采用),操作者利用液氮的揮發造成的強低溫(-96℃),通常狀態下低於-20℃,將病損區皮膚、血管瘤及血管瘤周圍組織冷凝,使其細胞內形成冰晶,並導致細胞破裂、解體、死亡,再經過機體修復過程使血管瘤消失.但此法會留下局部疤痕,在眼、口角、鼻尖、耳部治療後常留下嚴重缺損性畸形及功能障礙.由於冷凍操作難控制強度和深度,同時組織對低溫的抵禦能力不同,出現治療不徹底.復發較高,而直接影響療效評價.另外留下的局部疤痕缺損性畸形功能障礙也不是受術者所期待的結果,但如果不出現此類狀況,往往治療無效.
3.放射與同位素治療:
其治療原理就是利用放射元素所產生的r射線對病損區組織細胞核進行轟擊到使其中的DNA鏈、RNA鏈斷裂,終止核蛋白的合成造成細胞死亡和解體,再通過組織修復過程達到治療目的.臨床上常用的有:淺層X光照射,鈷60局部照射,鍶90核元素治療,磷32膠體局部註射等.治療後所治部位留下放射性損傷後萎縮性疤痕,表皮有脫屑現象.對於這種由放射線照射所致的萎縮組織和萎縮性疤痕,專傢建議施行手術切除,否則將不能排除其癌變可能.
4.硬化劑註射治療:
此法源於50年代,枯痔註射療法衍化而來.其原理是:將硬化註入到血管瘤瘤體組織中(不能註入血管中),引起無菌性炎癥,腫脹消失後出現局部纖維化反應,使血管瘤、血管腔縮小或閉塞.常用的藥物有:①魚肝油酸鈉;②枯痔靈註射;③明礬註射液;④枯礬黃蓮註射液;⑤碳酸氫鈉註射液;⑥平陽黴素、搏來黴素類;⑦沸水註射療法;⑧尿素註射液.治療血管瘤有一定效果,但劑量如果掌握不準很容易潰爛和留疤.
5.介入治療:
在“X”導引下將動靜脈導管導入血管瘤部位,然後將栓塞劑註入瘤體,讓其產生無菌性炎癥,以期達到使瘤體血管閉塞作用.常用於內臟血管瘤如肝血管瘤.對於軀幹及肢體深部血管瘤,往往因為註入劑量、劑型限制,以及血管瘤特征限制而難以達到預期效果.使用時應嚴格控制適應征和避免栓塞劑流入其它器官組織.
6.中醫辨證治療:
中醫學認為血管瘤是由於熱毒內蘊,心火妄動,血行失常,以致氣血縱橫、脈絡交錯、凝聚成形,顯露於肌膚或內臟而成.治法:涼血行瘀,祛火滋陰.血管瘤宜早期治療,治療越早,療效及預後越好.當歸尾、桃仁、三棱、莪術各20克,藏紅花、田三七、血竭、水蛭各15克.混合焙幹共研細末,浸泡密封於白米醋500毫升內,1個月後即可使用.用時搖勻外擦患處,每日3~4次,有效者用藥3個月後即可明顯縮小,半年後能全部消退.
7.激光治療:
采用MultiPlex多波長順序發射技術利用選擇性光熱作用,通過特定的波長,穿透皮膚到達血管,使血紅蛋白凝固,緊貼血管壁,達到封堵血管,使擴張的血管消失的目的.
海綿狀血管瘤饮食
1、多喝水血管瘤患者要多喝水,補充水分有利於腺體分泌腺液,及時補充水分既可增加循環血量,又可降低代謝產物,減輕毒物對肝臟的損害.
2、多營養血管瘤患者要吃富有營養的事物,除大米、小麥、小米、大豆等外,雞、羊、牛肉是補氣的食品,體虛的手臂血管瘤病人都可食用.鴨子、烏龜、鱉、鯽魚、娼魚是具有補益健脾的食品
3、多蔬果蔬菜、瓜果、豆類等含有豐富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如黃豆、卷心菜、大白菜均合有豐富的微量元素鉬,西紅柿、胡蘿卜、空心菜、大棗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C和B民等,其中空心菜營養最好,它含有多種維生素,超過西紅柿數倍.
4、血管瘤患者忌吃辛辣食物,它會刺激腸胃,增大血管的負擔,過咸的食物也是如此,不要為嘴傷身.
海綿狀血管瘤并发症
1、海綿狀血管瘤不會自己消退,隻會不限制的生長,在頭面部影響美觀,引起畸形.
2、海綿狀血管瘤在會引起占位性病變,壓迫神經、肌腱、其他組織器官等,引起疼痛、畸形等並發癥.
3、海綿狀血管瘤在四肢,引起患肢腫脹、畸形、甚至侵犯關節,引起功能障礙等後天殘疾.
4、海綿狀血管瘤在四肢可引起肌肉萎縮.,使患肢比正常肢體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