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喉 diphtheria治疗
白喉西醫治療方法
1.病原處理
抗生素:首選青黴素,它能殺滅白喉桿菌.與抗毒素合用,可提高療效,縮短病程,使病原菌更快地陰轉,減少帶菌率.劑量為80萬~160萬U/次,2次/d肌內註射,連用5~10天.對青黴素過敏者可用紅黴素.40~50mg/(kg?d),分4次口服,用7~10天.
白喉帶菌者的處理先作白喉桿菌毒力試驗,陽性者隔離,並用青黴素或紅黴素治療,劑量同前,不必用抗毒素.培養連續3次陰性後解除隔離,對頑固帶菌者可考慮扁桃體摘除.白喉恢復期帶菌者如需作扁桃體摘除,必須在痊愈後3個月,心臟完全正常時進行.
2.藥物治療:
(一)白喉抗毒素:抗毒素為治療白喉的特效藥,可以中和局部病灶和血循環中的遊離毒素,但不能中和已進入細胞的毒素,因此應盡早、足量應用.對高度可疑或臨床病例,不必等待化驗結果,應及時給予.抗毒素的劑量應根據假膜的范圍、部位、中毒癥狀的輕重和治療早晚而定,假膜侵及范圍,輕、中型患者用3萬~5萬U,重型患者用6萬~10萬U,咽白喉應減量,治療晚者應加量.
用法:註射前必須先作皮膚試驗.皮試陰性者應采取一次足量給予.目前認為靜脈註射優於肌內註射.可將10000U的抗毒素溶於5%葡萄糖註射液100ml中靜脈滴註,15滴/min,無反應則可增快到2ml/min、3ml/min,最大可達到4ml/min.靜脈註射抗毒素血清量,成人不得超過40ml(10000U的抗毒素為5ml血清),小兒不超過0.8ml/kg體重.也可在皮試陰性後,先肌內註射1/3~1/2抗毒素量,觀察30min,如無反應,再將餘量稀釋於葡萄糖註射液中靜脈滴註.如皮試陽性,則須用脫敏註射法.
抗毒血清註射可引起血清過敏反應,其臨床表現及處理措施如下:
①血清過敏性休克屬:第I型變態反應,雖很少見,但可引起死亡,註射後幾分鐘內即可發生過敏性休克.
用藥:應立即靜脈註射腎上腺素0.5~1ml,繼以皮下註射1ml,同時肌內註射抗組胺類藥物,如異丙嗪,病情嚴重者應盡快靜脈滴註氫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②血清病:屬第Ⅲ型變態反應,多發生於註射後7~14天.系由抗原抗體復合物引起.多從註射部位開始,然後遍及全身,患者可感奇癢.
用藥:近年來由於制品較純,血清病已很少見.治療可給苯海拉明或異丙嗪等,連服數天至皮疹消退.重癥者亦可用皮質激素類藥物.
③即刻發熱反應:註射抗毒血清後24h內,可出現發冷、發熱反應,給予對癥處理即可.如出現過高熱反應,可危及患者生命,須迅速采取有效的退熱措施.
用藥:並給肌註異丙嗪之類藥物.
(二)中毒癥狀嚴重者:應給予恰當的對癥處理.
如煩躁時可給鎮靜劑,或註射硫酸鎂,除鎮靜外,還能作用於神經細胞的類脂質,從而減低神經細胞與白喉毒素的結合力.激素類藥物可減輕癥狀,如潑尼松龍、地塞米松、氫化可的松等,一般采用中等劑量.
並發心肌炎者,可給三磷腺苷40~80mg.大劑量維生素B1和維生素C也有必要.
軟腭麻痹可給予鼻飼,呼吸機麻痹可給呼吸機呼吸.
3.其他治療
咽白喉伴呼吸道梗阻時,可采用直接喉鏡抽取假膜和分泌物;或喉部插管法,可解除喉頭部位的梗阻,如假膜已蔓延到氣管、支氣管,須行氣管切開,切開後須嚴密觀察患者,及時抽取分泌物,預防窒息及肺炎的發生.病情好轉後及時拔管,以免喉頭或氣管狹窄.如無條件做氣管切開,又須緊急處理時,可用粗針頭在頸前中線上,相當於甲狀軟骨下緣與氣管第一環狀軟骨之間刺入氣管,以協助通氣.
預後:
白喉預後好壞與病人年齡、病型、有無並發癥和治療的早晚有關.嬰幼兒的病死率較年長兒童和成人為高.重型咽白喉可產生嚴重中毒性癥狀,多在病後第2~3周出現中毒性心肌炎,是白喉的主要死因.喉白喉可引起窒息.
白喉 diphtheria饮食
白喉食療方
下面資料僅供參考,詳細需要咨詢醫生
餘甘子(油甘子)飲:油甘子、玄參、甘草等,每日約10克,開水泡,代茶飲.
青果蘿卜飲:青果3~5個劈開,鮮蘿卜(紅皮、白皮均可)半至1個切開,煮水代茶飲,連服數天.
蘆根蘿卜飲:蘆根30克,鮮蘿卜120克,蔥白7個,青橄欖7個,煮湯代茶,預防白喉.
馬蘭頭飲:馬蘭頭、金銀茶、甘草適量,煎汁代茶飲.
玉米麥冬飲:玉竹、麥冬、百合、石斛各15克,煎水連服1周.
用於白喉初愈,預防心肌炎及末梢神經麻痹.
白喉患者飲食宜忌
1.流行季節可飲蘿卜汁、青果汁、鮮蘆根湯等,有預防作用.
2.發病期間,可細嚼醬茄子咽汁,飲絲瓜汁,化飲柿霜(3克)汁,均有治療作用.
3.忌辛辣刺激性和不易消化、下咽的生硬的油炸食品.
白喉 diphtheria并发症
白喉毒素雖然可以累及全身細胞,但心臟,神經系統和腎臟最為顯著,嚴重型白喉可並發心肌炎或周圍神經麻痹,偶爾也可發生中毒性腎炎.
(一)心血管系統
1.周圍循環衰竭表現為惡心,嘔吐,面色蒼白,四肢厥冷,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如同時發生心肌損害,可使循環衰竭癥狀加重.
2.中毒性心肌炎為本病最多見,最常見的並發癥,多發生於病程的第2~3周,但也有發生於第1周和第6周以後者,一般說來,毒血癥越重,心肌炎發生越早也越重,有些重癥患者經治療後癥狀好轉,假膜脫落,但仍可發生心肌炎,表現為常衰弱無力,面色蒼白,煩躁不安,心律不齊,房室傳導阻滯,第一心音低鈍,嚴重者心臟擴大,肝臟腫大,尿量減少並有水腫,心電圖出現異常.
(二).周圍神經麻痹以運動神經受損較多見,以軟腭麻痹最為常見,進流質飲食嗆咳,腭垂反射消失,多發生於病程第3~4周,病情重者出現早,其次為眼肌麻痹,若動眼神經受損,可出現眼瞼下垂,看不清近處的東西,展神經麻痹可引起內斜視,也可有面神經麻痹,此外全身肌肉都可發生弛緩性麻痹,如頸肌,胸肌,肋間肌,四肢肌肉,導致相應的運動障礙,在病程第7~8周,偶可出現迷走神經麻痹的癥狀,心率增快,大汗,分泌物增多,腸蠕動減少等,白喉引起的麻痹,基本上都能恢復而不留後遺癥,多在數周至數月內恢復,有些人可出現感覺神經受損的癥狀,如感覺異常,感覺過敏等,但較為少見.
(三)支氣管肺炎多見於幼兒,常為繼發感染,咽白喉患者,特別是假膜向下延伸到氣管,支氣管時,更有利於肺炎的發生,氣管切開後,若護理不嚴密,很容易發生.
(四).中毒性腎病白喉患者尿中出現蛋白質,紅細胞和管型雖較常見,但真正的急性腎炎則少見,少數重癥患者可出現尿毒癥,預後差.
(五)其他細菌繼發感染可並發急性咽喉炎,化膿性中耳炎,淋巴結炎,敗血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