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小兒細菌性痢疾

小兒細菌性痢疾

小兒細菌性痢疾治疗

(一)治療

1.急性細菌性痢疾

重點在於控制感染、做好液體療法及對癥治療.

(1)抗菌療法:自磺胺藥及抗生素廣泛應用以來,痢疾桿菌的耐藥率逐年增加.該菌對磺胺類藥、氯黴素、四環素、鏈黴素、呋喃唑酮(痢特靈)及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等多數已耐藥(參見病原學).根據現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敏感有效的藥物如下:喹諾酮類藥比較敏感列為首選.至於喹諾酮類藥對小兒的毒性反應,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在用小動物做試驗發現有關節軟骨損害,當時英國學者在小嬰兒中應用第一代喹諾酮類藥萘啶酸並未發現有骨骼損害,認為有種族性差異.以後國內外多年的臨床應用均未發現有骨骼損害,國內外許多臨床資料表明喹諾酮類藥在小兒中應用並非與實驗動物一致,表現出相當的安全性.中華兒科雜志(1996)組織全國專傢討論,認為對兒童不應禁用喹諾酮類藥,但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劑量不應超過每天10~15mg/kg,療程不要超過7天.

①諾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療程,5~7天.

②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環丙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亦可用等滲氯化鈉或葡萄糖稀釋於100~300ml靜脈滴註,滴註時間不少於30min.

③吡哌酸(PipemidicAcid):15~30mg/(kg·d),分3次口服.為第二代喹諾酮,療效遜於上述第三代喹諾酮,副作用相對較多,已趨於被淘汰.

④小檗堿(黃連素):10~20mg/(kg·d),分3次口服,療程7天.

⑤磺胺甲唑/甲氧芐啶(復方新諾明):50mg/(kg·d),分2次口服,療程7天.

⑥第3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噻肟(cefotaximesodium,又名頭孢噻肟鈉或凱福隆,claforan),頭孢曲松(ceftriaxonesodium,又名頭孢三嗪鈉或羅氏芬rocephin)等,100~150mg/(kg·d),分2次靜脈滴註,用於重癥不能口服的病人.頭孢克肟(cefixime,世伏素)可口服3~6mg/(kg·d),分2次.

⑦巴龍黴素(Paromycin):40mg/(kg·d),分3~4次口服.

⑧其他抗生素:慶大黴素,1萬~2萬U/(kg·d),分3~4次口服.多黏菌素E:5萬~10萬U/(kg·d),分3~4次口服.口服藥在腸道不吸收,無副作用.但因痢疾病變侵入腸黏膜內,故其療效不如能吸收的全身用藥好.

(2)液體療法:按患兒脫水程度,給予及時糾正(參閱小兒腹瀉病液體療法).

(3)對癥治療:

①發熱:>38.5℃給予阿司匹林或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治療.

②嘔吐:給多潘立酮(嗎丁啉)口服,0.3mg/(kg·次).

③腹痛:輕者給顛茄或山莨菪堿(654-2)口服,重者給予山莨菪堿(654-2)肌註,1mg/(kg·次).

(4)中醫治療:中醫稱急性菌痢為濕熱瀉,采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常用藥味,葛根、黃芩、黃連、馬齒莧、茯苓、車前子.嘔吐,加半夏、生薑.腹痛加木香、白芍、元胡.

(5)一般療法及飲食管理:患兒應臥床休息,因地制宜地進行胃腸道清毒、隔離.患兒應繼續飲食,原來吃過的東西均能吃,嘔吐嚴重者,可短時禁食給予靜脈輸液.

2.遷延與慢性痢疾的治療

(1)抗菌療法:同急性痢疾,最好能培養出致病菌,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切忌盲目濫用抗生素,否則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微生態失衡,反促使腹瀉遷延不愈.

(2)液體療法:痢疾腹瀉遷延不愈常合並營養不良,伴有低鈉、低鉀,多呈低滲脫水,因此,要做血生化測定,根據水、電解質紊亂性質補液.

(3)營養療法:遷延與慢性痢疾常有營養障礙,因此禁食是有害的.通過合理的飲食治療,使患兒在較短時間內改善營養狀況是疾病得以恢復的關鍵,要盡力供給熱量.蛋白質的補充有助於水腫的消退、抗體的形成以及病灶的愈合.一般應不少於3g/(kg·d),逐步提高到4.5~5g/(kg·d).另外應提供多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輸血或血漿.

(4)微生態療法:此類病兒多伴有腸道菌群紊亂與微生態失衡,補充雙歧桿菌或乳酸桿菌等微生態制劑有助於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重建腸道的天然屏障促使疾病的康復.但要註意制劑的質量,沒有足夠數量的活菌制劑是無效的.

(5)中醫治療:中醫稱久瀉必虛,遷延與慢性痢疾按中醫辨證屬脾胃虛寒瀉或脾虛瀉,具體辨證與方藥治療如下:

①脾胃虛寒瀉:適用於急性痢疾之後的遷延與慢性痢疾.

證候表現:病程大於2周,時輕時重,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欲不振,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滑.

治則:溫中健脾、固澀止瀉.方藥:桃花湯加減.

常用藥:肉蔻、丁香、赤石脂、黨參、蒼術、白術、茯苓、山藥、石榴皮、雞內金、烏梅等.

②脾虛瀉:適用於遷延與慢性痢疾有如下癥狀表現:

證候表現:病程遷延,時輕時重,時發時止,大便稀溏,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食欲不振,神情倦怠,形體消瘦或虛胖.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

治則:健脾益氣、固澀止瀉.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

常用藥:黨參、茯苓、蒼術、白術、山藥、陳皮、焦三仙或雞內金、赤石脂.

脫肛:加黃芪、升麻.

(二)預後

急性菌痢如果及時得到敏感的抗菌藥治療,可以很快痊愈,預後良好.北京302醫院研究采用安慰劑,即使不用抗生素治療,也有70%患者可以自愈.重度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患兒感染痢疾或者感染的是耐藥菌株,患兒可遷延不愈,帶來嚴重後果.若以各類病原菌而論,志賀菌毒力最強,福氏菌次之,但有時福氏菌所致的感染也很猛烈.宋內菌所致者一般比較輕,但如致中毒型痢疾,可同樣嚴重.

小兒細菌性痢疾饮食

在發熱、腹痛、腹瀉明顯時,應禁食,當癥狀稍有減輕時,可進食清淡、營養豐富、易消化、脂肪少的流質飲食.如藕粉、米湯、果汁、菜汁、禁飲牛奶、豆漿及易產氣的飲食,以保證腸道的充分休息,要補充水分和電解質.每日6餐,每餐200毫升~250毫升.

發熱,腹瀉癥狀好轉後,可食少渣無刺激性飲食,由少渣、少油半流過渡到半流、軟食或普食.可食用粥、面條、面片、小餛飩、豆腐、蒸蛋羹、小肉丸、魚丸、燒魚、菜泥等,每日可3餐或5餐,量不宜過多.應多飲水,改善脫水和毒血癥,利於毒素的排泄.禁食油煎或油炸食物,芹菜、韭菜、蘿卜、咖啡、濃茶、酒類、刺激性調味品,生冷食物,待腸道病變康復後再食用普通膳食.

小兒細菌性痢疾并发症

急性菌痢患兒如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並發水和電解質紊亂(脫水,酸中毒,低鉀,低鈉,低鈣等),慢性菌痢發生並發癥較多,主要是機體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最常見的有營養不良及營養不良性水腫,多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缺乏,表現為幹燥性眼病,營養不良性貧血,佝僂病,嚴重者可出現腳氣病及壞血病,後者在我國已很少見到,腸部潰瘍深者可致大量腸出血,腹瀉頻繁者可致脫肛,用抗生素過久可致腸道菌群紊亂或合並真菌感染,個別嚴重營養不良患兒腸道潰瘍長久不能修復,可發生腸穿孔.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骶管囊腫

    骶管囊腫

    骶管囊腫屬於硬脊膜囊腫,起源於脊髓被膜,故用“椎管內脊膜囊腫”來總稱這類疾病.骶管囊腫在人群中的發病率沒有確切的統計,自從核磁共振檢查在臨床上廣... [详细]

    2021-12-25 12:49:00 admin

    產後缺乳 產後乳

    產後缺乳 產後乳

    產後缺乳,是指分娩後乳汁分泌甚少,甚至無乳汁分泌的產後病.多發生於產後半月內,尤其是產後2-3天,也可發生在整個哺乳期.... [详细]

    2021-12-24 13:09:00 admin

    多毛狀小陰唇 女陰多毛狀乳頭瘤 女陰假性濕疣 女陰乳頭狀

    多毛狀小陰唇 女陰多毛狀乳頭瘤 女陰假性濕疣 女陰乳頭狀

    多毛狀小陰唇(hairynymphae)又稱女陰假性濕疣(pseudocondylomaofvulae),女陰乳頭狀多毛癥(hirsutiespapillarisvulvae),女陰多毛狀乳頭瘤(hirsutoidpap... [详细]

    2021-12-24 13:01:00 admin

    旋後圓肌綜合癥 前臂背側骨間神經麻痹 旋後圓肌綜合征 旋後圓肌綜合癥

    旋後圓肌綜合癥 前臂背側骨間神經麻痹 旋後圓肌綜合征 旋後圓肌綜合癥

    1951年,Seyffarth首次報道瞭旋前圓肌綜合征(roundpronatorsyndrome),17例病例均為正中神經通過旋前圓肌或指淺屈肌時神經受到卡壓所致.當時其描述的旋... [详细]

    2021-12-25 03:58:00 admin

    攣痹

    攣痹

    攣痹是指語出《素問·異法方宜論》.筋脈拘急為“攣”,肌府疼痛麻木為“痹”.... [详细]

    2021-12-25 14:17:00 admin

    顱腦損傷 顱腦外傷 Head injury

    顱腦損傷 顱腦外傷 Head injury

    顱腦損傷(headinjury)指暴力作用於頭顱引起的損傷.包括頭部軟組織損傷、顱骨骨折和腦損傷.其中腦損傷後果嚴重,應特別警惕,顱底骨折常引起腦脊液鼻漏或... [详细]

    2021-12-25 12:48:00 admin

    腳氣病 E51.101 維生素B1缺乏病 硫胺素缺乏病

    腳氣病 E51.101 維生素B1缺乏病 硫胺素缺乏病

    維生素B1(硫胺素)缺乏病又稱腳氣病,是常見的營養素缺乏病之一.若以神經系統表現為主稱幹性腳氣病,以心力衰竭為主則稱濕性腳氣病.前者表現為上升性對稱... [详细]

    2021-12-25 06:22:00 admin

    KT綜合征

    KT綜合征

    Klippel-Trenaunay綜合征是一種先天性周圍血管疾患主要為一種先天性血管發育,異常的表現一般可分為以下幾種類型:①靜脈型--以靜脈異常為主包括淺靜脈... [详细]

    2021-12-25 06:59:00 admin

    藥物中毒 Drug poisoning

    藥物中毒 Drug poisoning

    用藥劑量超過極量而引起的中毒.誤服或服藥過量以及藥物濫用均可引起藥物中毒.常見的致中毒藥物有西藥,中藥和農藥.或者誤服大劑量藥物,或治療中錯用誤... [详细]

    2021-12-25 14:32:00 admin

    腺泡細胞癌 M85500 3 漿液細胞腺癌

    腺泡細胞癌 M85500 3 漿液細胞腺癌

    腺泡細胞癌(aciniccellcarcinoma)又稱為漿液細胞腺癌(serouscelladenocarcinoma),50年代以前,腺泡細胞癌並末被認為是涎腺腫瘤中的一種類型,1953年由Fo... [详细]

    2021-12-25 05:38:00 admin

    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肺炎

    新生兒肺炎(pneumoniaofnewborn)是新生兒期感染性疾病中最常見的疾病,發病率高、死亡率也較高以彌漫性肺部病變及不典型的臨床表現為其特點.大多數新生... [详细]

    2021-12-25 02:06:00 admin

    皮膚白斑 白斑

    皮膚白斑 白斑

    皮膚白斑是指皮膚、粘膜處出現比正常膚色淺的斑片,主要是由於皮膚色素減退或色素脫失素所造成的.白斑可以是先天性的,也可以是獲得性的.白斑可發生於全... [详细]

    2021-12-25 01:22:00 admin

    自然流產 O03.902

    自然流產 O03.902

    自然流產(spontaneousabortion)是指妊娠在28周前自行終止,胎兒體重<1000g者.此定義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966年規定的流產期限而制定.目前,關於流產的期... [详细]

    2021-12-24 13:14:00 admin

    視網膜動脈栓塞 中央視網膜動脈阻塞 眼中風 視網膜動脈阻斷

    視網膜動脈栓塞 中央視網膜動脈阻塞 眼中風 視網膜動脈阻斷

    是指視網膜中央動脈或其分支阻塞.視網膜中央血管為終末血管,一旦阻塞,可引起視網膜組織缺血,視力下降,是眼科致盲的急診之一.此病多發生在伴有心血管疾... [详细]

    2021-12-25 08:11:00 admin

    小兒便秘

    小兒便秘

    便秘(constipation)常由於排便規律改變所致,指排便次數明顯減少、大便幹燥、堅硬,秘結不通,排便時間間隔較久(>2天),無規律,或雖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常... [详细]

    2021-12-25 02:07:00 admin

    臍肉芽腫

    臍肉芽腫

    肉芽腫(granuloma)是由巨噬細胞局部增生構成的境界清楚的結節狀病灶.病灶較小,直徑一般為0.5-2mm.以肉芽腫形成為基本特點的炎癥叫肉芽腫性炎,肉芽腫中... [详细]

    2021-12-25 06:19:00 admin

    成人多囊腎 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成人多囊腎 Adult 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

    成人多囊腎是一種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疾病,幾乎都是雙側性的(占總病例數的95%).盡管文獻中曾報道過嬰兒患成人多囊腎,但此病發生在嬰兒不同於成人,嬰兒... [详细]

    2021-12-25 11:18:00 admin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

    急性白血病是一種或多種造血幹細胞及祖細胞惡變,失去正常的增殖、分化及成熟能力,無控制的持續增殖,逐步取代骨髓並經血液侵潤至全身組織及器官.是一種... [详细]

    2021-12-25 06:54:00 admin

    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癥 腦橋中央髓鞘溶解中心性腦橋髓鞘破壞

    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癥 腦橋中央髓鞘溶解中心性腦橋髓鞘破壞

    腦橋中央髓鞘溶解癥(centralpontinemyelinolysis,CPM)是以腦橋基底部對稱性脫髓鞘為病理特征的可致死性疾病,本病是一種少見的急性髓鞘溶解性病變,現在... [详细]

    2021-12-25 12:39:00 admin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

    淋巴絲蟲病(lymphaticfilariasis)由班氏、馬來和帝汶絲蟲引起.其臨床特征主要是急性期的淋巴管炎與淋巴結炎,以及慢性期的淋巴管阻塞及其產生的一系列... [详细]

    2021-12-25 13:30:00 admin
熱門文章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