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心臟黏液瘤 心臟粘液瘤

心臟黏液瘤 心臟粘液瘤

心臟黏液瘤 心臟粘液瘤治疗

一、西醫

1、治療

1.一旦確診心臟黏液瘤,除瞭一般的對癥處理外,抗心律失常、抗心衰等藥物治療往往效果甚微.

2.手術治療心臟黏液瘤位於心腔內,可引起血流機械性阻塞,影響房室瓣的功能.病人多有病勢急劇變化,可迅速導致心衰,藥物治療也難以奏效,而且隨時有碎片栓子脫落或瘤體阻塞房室瓣口,導致猝死或動脈栓塞.因此,在確立診斷後應爭取盡快手術治療.如合並感染、心衰,一時難以承受手術,也應積極治療,為手術創造條件.

(1)手術方式:心腔內黏液瘤的切除,宜在阻斷循環條件下施行.因此,目前心腔黏液瘤均采用低溫體外循環下阻斷心臟循環的方法,在直視下切除瘤體,可獲得滿意效果.手術中主要問題為腫瘤碎片脫落而引起動脈栓塞.因此,阻斷循環前,不要搬動、擠壓心臟,更不宜心內探查.要插管建立體外循環時,操作宜輕巧.瘤體力爭完整取出,如發現破損應徹底沖洗心腔,並吸除所有殘存的碎片.為防止復發,必須切除瘤蒂附著處(通常位於房間隔卵圓窩區或房壁)部分房間隔或房壁組織,然後行補片重建術.有人建議,對右房黏液瘤應從股動脈和奇靜脈插管建立體外循環,避免插管捅破瘤體.

(2)手術途徑:心臟切口選擇合適與否,對顯露瘤體、找出瘤蒂、並連同蒂附著的一部分心壁或間隔組織一起完整取出腫瘤極其重要.隨著心血管病治療的進展,對心臟黏液瘤的手術徑路已取得較為統一的認識:沿胸骨正中切口進入,對左房瘤選用切開右房,經房間隔進入左房優於房間溝直接進左房.理由:①切開房間隔,通常瘤體就在視野下,容易找到瘤蒂,用鼠齒抓住蒂部可完整而徹底地切除腫瘤.②若為罕見的多發性黏液瘤,經此路徑可探查右心房、室,以排除黏液瘤穿越心間隔侵入右側心腔.③便於摘除右房瘤,也可通過三尖瓣口切除右室瘤.④如果需處理房室瓣也極方便.其不足之處為:①上、下腔靜脈需分別置束帶,放置引流管.②房間隔需切開,切除瘤體後又需縫閉,這樣既延長瞭心內操作時間,又增加瞭心臟創傷.權衡得失,此切口仍可作為通用切口.但對室腔腫瘤,為顯露良好,避免損傷腱索和乳頭肌,應根據實際情況,考慮另作切口.

(3)手術步驟:

①切口與探查:采用胸部正中切口,縱形切開心包,觀察心臟的跳動與左房的擴大程度,並進行心臟表面探查,一般在左房可以觸及實質性的腫塊,但應避免搬動或擠壓心臟,避免引起黏液瘤破碎發生栓塞.

②建立體外循環:常規做升主動脈插管,一般仍做上、下腔靜脈插管.巨大左房黏液瘤推壓房間隔右移時,腔靜脈的插管應盡量靠近腔靜脈的開口.如為右房黏液瘤應做上、下腔靜脈直接插管.一方面可避免提拉或碰撞房間隔,另一方面便於做右房切口.左房黏液瘤做左房插管減壓,避免損傷瘤體引起碎片脫落,發生栓塞.此外,在體外循環的靜脈端應加濾網,防止脫落的腫瘤碎片阻塞管道,發生靜脈血回流受阻.

③心房切口:早期多采用左房切口,即經房溝做縱切口,如瘤體較大,分離上、下腔靜脈後面的心包,切口向兩端延長,充分顯露瘤體與瘤蒂.近年來,都主張采用雙房切口,或做房與房間隔切口.即沿右房側壁的腔靜脈之間做縱切口,便於顯露卵圓窩,切除瘤蒂附著的房間隔.房間隔的切口位於卵圓窩中部,並向上、下延長.同時雙房切口便於探查心臟的4個腔室與肺動、靜脈開口.

④腫瘤切除:從右房房面在卵圓窩中點先做1~2cm縱切口,檢查瘤蒂附著部位,然後沿瘤蒂周圍做直徑1.0~1.5cm的圓形切除,慢慢取出黏液瘤.如瘤體過大,則向上、下兩端延長房間隔切口,用血管鉗夾住瘤蒂;另外,經左房切口輕托瘤體,逐步提拉瘤蒂逐漸取出.在操作過程中,決不能操之過急,用力過大,過度擠壓,引起瘤體破碎.取出後應詳細檢查瘤體是否完整,有無碎裂面.然後仔細探查左、右心房與心室有無多發性腫瘤或破碎的瘤組織遺留,並檢查房室瓣是否有損害,測試瓣膜的關閉功能.最後用生理鹽

水徹底沖洗心腔.

⑤修補房間隔缺損與縫合切口:左房黏液瘤必須切除瘤蒂周圍的房間隔,遺留的心臟自動或電擊復跳後,停止體外循環.

磁共振成像電視內鏡輔助裝置技術的應用:近幾年來,人們已應用微創外科技術治療心內疾患獲得成功.據某學者報道,他從1995年1月~1997年3月采用電視內鏡輔助裝置施行3例左房黏液瘤切除術.其方法是通過右前乳房上小切口開胸或右胸骨旁線切口,借助內鏡,在股-股體外循環下施行的.心肌保護采取心室誘顫持續冠狀動脈灌註或升主動脈阻斷灌註心臟停搏液.結果3例腫瘤皆通過右房徑路完全切除,痊愈出院.他的結論是,微創徑路外科技術治療左房黏液瘤是安全、可行而有效的.因此,該法為心內腫瘤切除提供新途徑,尤其是右房黏液瘤切除可避免上、下腔靜脈插管的憂慮.

(4)治療效果:心臟黏液瘤隨著新的診斷技術在臨床上的應用,絕大多數病例已可在術前確立診斷,因此手術安全性大,切除率高,治愈率亦高.但術後並發癥常為死亡原因.阜外醫院報道148例,死亡10例,其中4例死因是低心排,2例死於心律失常.同濟醫科大學心血管病研究所31例(均未涉及到需行瓣膜置換等附加手術),除1例術後昏迷,1周後恢復外,皆痊愈出院.據國外文獻報道,大多數左和右房的黏液瘤手術治療後隨訪10~15年仍良好,約有1%~5%病例有復發.國內亦有散在的復發病例報道,約占2%.

2、預後

心房黏液瘤的預後與黏液瘤本身及黏液瘤手術有關.黏液瘤位於心腔內,輕則引起機械性血流障礙,影響房室瓣功能,多數病情急劇進展,可迅速出現心功能不全,藥物治療無效.重則隨時可有栓子脫落或阻塞房室瓣口,臨床出現動脈栓塞征甚至猝死.黏液瘤手術安全性大,完整切除治愈率較高,可收到良好的效果,但也有合並嚴重術後並發癥的可能,如術後並發低心排血量綜合征,或合並嚴重心律失常等威脅患者生命.即使在手術中由於操作手法過重,也可引起瘤體破碎脫落造成瘤栓.少見黏液瘤切除術後的復發,以及良性黏液瘤發生惡性病變.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心臟黏液瘤 心臟粘液瘤饮食

一、飲食

心臟粘液瘤的食療方:日常生活中要註意營養合理,食物盡量做到移樣化,多吃高蛋白、多維生素、低動物脂肪、易消化的食物及新鮮水果、蔬菜,不吃陳舊變質或刺激性的東四,少吃薰、烤、醃泡、油炸、過咸的食品,主食粗細糧搭配,以保證營養平衡.

以上資料僅供參考,詳情請咨詢醫生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心臟黏液瘤 心臟粘液瘤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本病常合並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力衰竭、動脈栓塞、心律失常、黏液瘤復發等並發癥.

1、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心臟黏液瘤瘤體疏松、脆弱,一旦瘤體組織或形成的栓子脫落後隨血流進入腦血管可導致短暫性腦缺血發作.表現為突然發作的局灶性癥狀和體征,大多數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最多在24h內完全恢復,可反復發作.心臟瘤組織可阻塞心腔血流,引起不同程度的腦缺血癥狀如頭暈、暈厥甚至癲癇發作.

2、心力衰竭心臟黏液瘤最常見的並發癥為心力衰竭,20%的左房黏液瘤、30%的右房黏液瘤或右室黏液瘤、50%的左室黏液瘤可出現心力衰竭,並引發暈厥或導致突然死亡.

3、動脈栓塞心臟黏液瘤患者栓塞的發生率為9%~50%不等,但在多數病例組均為1/3.栓塞的共同原因是黏液瘤易碎,易脫落而且又位於心腔.栓塞是許多患者出現的第一個並發癥,其後果是梗死、出血及血管瘤形成.

4、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的發生與心臟黏液瘤心腔的結構重構有關.心臟黏液瘤局部浸潤,侵蝕心房、心室肌導致房、室性心律失常,侵蝕傳導系統或相應的供血冠狀動脈側支而導致完全性房室傳導阻滯和束支阻滯等傳導障礙.而且黏液瘤所致的血流梗阻、大血管阻塞及心功能不全等原因所致心肌缺血、缺氧、心肌細胞的低鉀、低鎂等內環境紊亂等均可致心律失常的發生.

5、黏液瘤復發手術後復發率約為4%~6%.左房黏液瘤復發率較低,即使復發也多在手術4年後復發.但對傢族性黏液瘤及黏液瘤綜合征的患者,因其復發的幾率高需註意定期隨訪,以便早期發現.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兒童性哮喘 小兒哮喘病

    兒童性哮喘 小兒哮喘病

    小兒哮喘是與變態反應有關的一種表現為反復發作性咳嗽喘鳴和呼吸困難並伴有氣道高反應性的可逆性梗阻性呼吸道疾病小兒哮喘的治療脫離誘因避免再次接觸... [详细]

    2021-12-25 08:11:00 admin

    創傷性膈疝 S27.801 外傷性膈疝

    創傷性膈疝 S27.801 外傷性膈疝

    創傷性膈疝(traumaticdiaphragmatichernia)是胸部和腹部外傷導致膈肌破裂,腹腔內臟器經膈肌裂口突入胸腔形成的一種疝.引起膈肌破裂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 [详细]

    2021-12-25 11:38:00 admin

    非小細胞肺癌

    非小細胞肺癌

    小細胞肺癌(SmallCellLungCancer,SCLC)約占肺癌的20%,惡性程度高,倍增時間短,轉移早而廣泛,對化療、放療敏感,初治緩解率高,但極易發生繼發性耐藥,容易... [详细]

    2021-12-25 04:46:00 admin

    膀胱腺癌 膀胱膠樣癌 膀胱印戒細胞癌 膀胱黏液腺癌

    膀胱腺癌 膀胱膠樣癌 膀胱印戒細胞癌 膀胱黏液腺癌

    膀胱腺癌是指在整個腫瘤內有腺體樣結構.膀胱腺癌又稱膀胱膠樣癌、膀胱黏液腺癌或膀胱印戒細胞癌.包括原發性膀胱腺癌、臍尿管腺癌和轉移性腺癌,其中主... [详细]

    2021-12-25 11:08:00 admin

    食管良性腫瘤 D13.001

    食管良性腫瘤 D13.001

    食管良性腫瘤很少見,在食管腫瘤中僅占1%.發病年齡較食管癌小,癥狀進展緩慢,病期長.在食管良性腫瘤中最常見的是平滑肌瘤,約占90%,此外尚有起源於粘膜層... [详细]

    2021-12-25 05:24:00 admin

    盤狀紅斑狼瘡

    盤狀紅斑狼瘡

    盤狀紅斑狼瘡(discoidlupuserythematosus,DLE)主要累及皮膚和黏膜,一般無系統受累.本病發病率為0.4%~0.5%,多累及20~40歲,男、女患病率之比約為1:3.其發生... [详细]

    2021-12-25 01:26:00 admin

    旋毛蟲病 B75.X51

    旋毛蟲病 B75.X51

    旋毛蟲病(trichinosis,trichinellosis)是由旋毛線蟲(Trichinellaspiralis)引起的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流行於哺乳類動物間,人因生吃或半熟食含旋毛蟲包... [详细]

    2021-12-25 13:16:00 admin

    股骨髁骨折 S72.401

    股骨髁骨折 S72.401

    股骨髁骨折占全身骨折的0.4%,但其療效卻不滿意.股骨髁周圍有關節囊、韌帶、肌肉及肌腱附著.骨折塊受這些組織的牽拉,不易復位也不易維持復位.股骨髁骨... [详细]

    2021-12-25 04:22:00 admin

    常年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

    常年性鼻炎 過敏性鼻炎

    本病為非季節性鼻炎,可以是變應性的也可能不是變應性,有時並發鼻竇炎,鼻息肉,或對阿司匹林和其他非類固醇抗炎藥敏感.... [详细]

    2021-12-24 15:30:00 admin

    間質性肺炎 J84.901 間質性肺病 彌漫性實質性肺疾病

    間質性肺炎 J84.901 間質性肺病 彌漫性實質性肺疾病

    間質性肺病(InterstitiallungDisease,簡稱ILD)是以彌漫性肺實質、肺泡炎和間質纖維化為病理基本改變,以活動性呼吸困難、X線胸片示彌漫陰影、限制性通... [详细]

    2021-12-25 07:58:00 admin

    日光皮炎 日曬傷

    日光皮炎 日曬傷

    日光皮炎(solardermatitis)亦稱日曬傷(sunburn),系皮膚長時間暴曬於日光中的中波紫外線後所引起的急性光毒性反應.臨床上表現為曝露部潮紅、灼痛,甚至... [详细]

    2021-12-25 01:29:00 admin

    品他病

    品他病

    品他病(pinta)是由品他密螺旋體所致的慢性皮膚感染,也是三種非性病性密螺旋體病(nonvenerealtreponematosis)中之一.臨床上以皮膚鱗狀丘疹、可變性色素... [详细]

    2021-12-25 13:33:00 admin

    巨細胞病毒病

    巨細胞病毒病

    巨細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感染目前已日益受到重視;因受染細胞呈巨細胞化,胞質、胞核內可見包涵體,故又名巨細胞包涵體病(cytomegalicinclusiond... [详细]

    2021-12-25 13:26:00 admin

    尺橈骨幹骨折

    尺橈骨幹骨折

    橈尺骨雙骨折甚常見,多發生青少年.尺橈骨雙骨折可發生重迭、成角、旋轉及側方移位四種畸形:橈骨幹單骨折較少見,因有尺骨支持,骨折端重迭,移位較少,主... [详细]

    2021-12-25 04:22:00 admin

    炎癥性腹主動脈瘤 炎性腹主動脈瘤

    炎癥性腹主動脈瘤 炎性腹主動脈瘤

    1972年Walker等人首先提出炎癥性腹主動脈瘤(inflammatoryabdominalaneurysm)的概念,其特征是伴有動脈瘤周圍組織的慢性炎癥和明顯纖維化,常與十二指腸... [详细]

    2021-12-25 12:01:00 admin

    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

    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

    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RAO)較視網膜中央動脈阻塞(CRAO)少見,多見於年輕患者,2/3以上的BRAO是由來源於心血管系統的栓子阻塞所致.視網膜分支動脈阻塞(BRAO... [详细]

    2021-12-24 14:31:00 admin

    腰椎椎管狹窄癥 椎管狹窄 腰椎狹窄

    腰椎椎管狹窄癥 椎管狹窄 腰椎狹窄

    椎管狹窄癥(vertebralcanalstenosis)從總體概念上來講是指因組成椎管的骨性或纖維性組織異常,引起椎管內的有效容量減小,以致位於管道中的神經組織受壓... [详细]

    2021-12-25 04:05:00 admin

    雅司病 熱帶莓瘡 雅司 印度痘

    雅司病 熱帶莓瘡 雅司 印度痘

    雅司病(yaws)又稱熱帶莓瘡(frambesiatropica),是一種由蒼白密螺旋體極細亞種所致的接觸性皮膚傳染病,  主要侵害皮膚、骨頭和軟骨;主要流行於一些熱... [详细]

    2021-12-25 13:24:00 admin

    外耳道癤腫 局限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癤腫 局限性外耳道炎

    外耳道癤腫是外耳道皮膚急性局限性化膿性病變,又稱局限性外耳道炎.發生於外耳道軟骨部,是耳科常見病之一,夏季多發.其病因多為挖耳損傷外耳道皮膚或洗... [详细]

    2021-12-24 15:25:00 admin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系圓形或卵圓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皮膚毛囊性真菌感染,1973年由Potter正式報道和命名.多見於年輕患者.皮損為孤立散在的紅色圓頂毛囊性... [详细]

    2021-12-25 01:25: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