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小兒急性細菌性痢 小兒桿菌痢疾 小兒桿菌性痢疾 小兒急性痢疾

小兒急性細菌性痢 小兒桿菌痢疾 小兒桿菌性痢疾 小兒急性痢疾

小兒急性細菌性痢 小兒桿菌痢疾 小兒桿菌性痢疾 小兒急性痢疾治疗

一、西醫

1、治療

1.急性細菌性痢疾重點在於控制感染、做好液體療法及對癥治療.

(1)抗菌療法:自磺胺藥及抗生素廣泛應用以來,痢疾桿菌的耐藥率逐年增加.該菌對磺胺類藥、氯黴素、四環素、鏈黴素、呋喃唑酮(痢特靈)及氨芐西林(氨芐青黴素)等多數已耐藥(參見病原學).根據現今藥物敏感試驗的結果,敏感有效的藥物如下:

喹諾酮類藥比較敏感列為首選.至於喹諾酮類藥對小兒的毒性反應,20世紀70年代美國學者在用小動物做試驗發現有關節軟骨損害,當時英國學者在小嬰兒中應用第一代喹諾酮類藥萘啶酸並未發現有骨骼損害,認為有種族性差異.以後國內外多年的臨床應用均未發現有骨骼損害,國內外許多臨床資料表明喹諾酮類藥在小兒中應用並非與實驗動物一致,表現出相當的安全性.中華兒科雜志(1996)組織全國專傢討論,認為對兒童不應禁用喹諾酮類藥,但要嚴格掌握適應證,劑量不應超過每天10~15mg/kg,療程不要超過7天.

①諾氟沙星(Norfloxacin,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療程,5~7天.

②環丙沙星(Ciprofloxacin,環丙氟哌酸):10~15mg/(kg·d),分3次口服,亦可用等滲氯化鈉或葡萄糖稀釋於100~300ml靜脈滴註,滴註時間不少於30min.

③吡哌酸(PipemidicAcid):15~30mg/(kg·d),分3次口服.為第二代喹諾酮,療效遜於上述第三代喹諾酮,副作用相對較多,已趨於被淘汰.

④小檗堿(黃連素):10~20mg/(kg·d),分3次口服,療程7天.

⑤磺胺甲噁唑/甲氧芐啶(復方新諾明):50mg/(kg·d),分2次口服,療程7天.

⑥第3代頭孢菌素如頭孢噻肟(cefotaximesodium,又名頭孢噻肟鈉或凱福隆,claforan),頭孢曲松(ceftriaxonesodium,又名頭孢三嗪鈉或羅氏芬rocephin)等,100~150mg/(kg·d),分2次靜脈滴註,用於重癥不能口服的病人.頭孢克肟(cefixime,世伏素)可口服3~6mg/(kg·d),分2次.

⑦巴龍黴素(Paromycin):40mg/(kg·d),分3~4次口服.

⑧其他抗生素:慶大黴素,1萬~2萬U/(kg·d),分3~4次口服.多黏菌素E:5萬~10萬U/(kg·d),分3~4次口服.口服藥在腸道不吸收,無副作用.但因痢疾病變侵入腸黏膜內,故其療效不如能吸收的全身用藥好.

(2)液體療法:按患兒脫水程度,給予及時糾正(參閱小兒腹瀉病液體療法).

(3)對癥治療:

①發熱:38.5℃給予阿司匹林或對乙酰氨基酚(撲熱息痛)治療.

②嘔吐:給多潘立酮(嗎丁啉)口服,0.3mg/(kg·次).

③腹痛:輕者給顛茄或山莨菪堿(654-2)口服,重者給予山莨菪堿(654-2)肌註,1mg/(kg·次).

(4)一般療法及飲食管理:患兒應臥床休息,因地制宜地進行胃腸道清毒、隔離.患兒應繼續飲食,原來吃過的東西均能吃,嘔吐嚴重者,可短時禁食給予靜脈輸液.

2.遷延與慢性痢疾的治療

(1)抗菌療法:同急性痢疾,最好能培養出致病菌,根據藥物敏感試驗選用抗生素,切忌盲目濫用抗生素,否則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微生態失衡,反促使腹瀉遷延不愈.

(2)液體療法:痢疾腹瀉遷延不愈常合並營養不良,伴有低鈉、低鉀,多呈低滲脫水,因此,要做血生化測定,根據水、電解質紊亂性質補液.

(3)營養療法:遷延與慢性痢疾常有營養障礙,因此禁食是有害的.通過合理的飲食治療,使患兒在較短時間內改善營養狀況是疾病得以恢復的關鍵,要盡力供給熱量.蛋白質的補充有助於水腫的消退、抗體的形成以及病灶的愈合.一般應不少於3g/(kg·d),逐步提高到4.5~5g/(kg·d).另外應提供多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必要時給予靜脈營養,輸血或血漿.

(4)微生態療法:此類病兒多伴有腸道菌群紊亂與微生態失衡,補充雙歧桿菌或乳酸桿菌等微生態制劑有助於恢復腸道微生態平衡,重建腸道的天然屏障促使疾病的康復.但要註意制劑的質量,沒有足夠數量的活菌制劑是無效的.

2、預後

急性菌痢如果及時得到敏感的抗菌藥治療,可以很快痊愈,預後良好.北京302醫院研究采用安慰劑,即使不用抗生素治療,也有70%患者可以自愈.重度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患兒感染痢疾或者感染的是耐藥菌株,患兒可遷延不愈,帶來嚴重後果.若以各類病原菌而論,志賀菌毒力最強,福氏菌次之,但有時福氏菌所致的感染也很猛烈.宋內菌所致者一般比較輕,但如致中毒型痢疾,可同樣嚴重.

二、中醫

1、急性細菌性痢疾

中醫治療:中醫稱急性菌痢為濕熱瀉,采用葛根黃芩黃連湯治療,常用藥味,葛根、黃芩、黃連、馬齒莧、茯苓、車前子.嘔吐,加半夏、生薑.腹痛加木香、白芍、元胡.

2、遷延與慢性痢疾的治療

(5)中醫治療:中醫稱久瀉必虛,遷延與慢性痢疾按中醫辨證屬脾胃虛寒瀉或脾虛瀉,具體辨證與方藥治療如下:

①脾胃虛寒瀉:適用於急性痢疾之後的遷延與慢性痢疾.

證候表現:病程大於2周,時輕時重,大便稀溏,色淡不臭,食欲不振,面色萎黃,舌淡,苔薄白,脈細滑.

治則:溫中健脾、固澀止瀉.方藥:桃花湯加減.

常用藥:肉蔻、丁香、赤石脂、黨參、蒼術、白術、茯苓、山藥、石榴皮、雞內金、烏梅等.

②脾虛瀉:適用於遷延與慢性痢疾有如下癥狀表現:

證候表現:病程遷延,時輕時重,時發時止,大便稀溏,有奶瓣或不消化食物,色淡不臭,食欲不振,神情倦怠,形體消瘦或虛胖.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

治則:健脾益氣、固澀止瀉.方藥:參苓白術散加減.

常用藥:黨參、茯苓、蒼術、白術、山藥、陳皮、焦三仙或雞內金、赤石脂.

脫肛:加黃芪、升麻.

小兒急性細菌性痢 小兒桿菌痢疾 小兒桿菌性痢疾 小兒急性痢疾饮食

一、飲食

小兒急性細菌性痢 小兒桿菌痢疾 小兒桿菌性痢疾 小兒急性痢疾并发症

一、並發病癥

急性菌痢患兒如嘔吐、腹瀉嚴重時,可並發水和電解質紊亂(脫水、酸中毒、低鉀、低鈉、低鈣等).慢性菌痢發生並發癥較多,主要是機體營養不良和免疫功能低下所致.最常見的有營養不良及營養不良性水腫,多種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缺乏,表現為幹燥性眼病、營養不良性貧血、佝僂病,嚴重者可出現腳氣病及壞血病.後者在我國已很少見到.腸部潰瘍深者可致大量腸出血,腹瀉頻繁者可致脫肛,用抗生素過久可致腸道菌群紊亂或合並真菌感染.個別嚴重營養不良患兒腸道潰瘍長久不能修復,可發生腸穿孔.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動脈瘤樣骨囊腫 M85.595 動脈樣骨囊腫;良性骨動脈瘤

    動脈瘤樣骨囊腫 M85.595 動脈樣骨囊腫;良性骨動脈瘤

    本病系良性骨病,病變椎體外形呈囊狀膨出,囊腔內充滿血液,故此病稱為動脈樣骨囊腫.其性質未明,有人認為系良性腫瘤,有人認為系瘤樣病損.本病發生於頸椎... [详细]

    2021-12-25 03:45:00 admin

    眼瞼緣炎

    眼瞼緣炎

    瞼緣炎是瞼緣皮膚、睫毛毛囊及其腺體的亞急性、慢性炎癥.瞼緣部位富於腺體組織和脂肪性分泌物,易沾染塵垢和病菌致感染.臨床上分三型:鱗屑性、潰瘍性、... [详细]

    2021-12-24 14:14:00 admin

    卵泡發育不良 Follicular dysplasia

    卵泡發育不良 Follicular dysplasia

    卵泡發育不良是指在卵泡晚期,卵泡生長始終不能達到成熟卵泡大小,且功能差,分泌雌激素不足,臨床檢查宮頸評分不能達到應有高值(>10分).本組監測發現,此... [详细]

    2021-12-24 13:18:00 admin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 原發性非典型肺炎 小兒冷凝集陽性肺炎 小兒MP肺炎

    小兒肺炎支原體肺炎 原發性非典型肺炎 小兒冷凝集陽性肺炎 小兒MP肺炎

    小兒肺炎是臨床常見病,四季均易發生,以冬春季為多.如治療不徹底,易反復發作,影響孩子發育.小兒肺炎臨床表現為發熱,咳嗽、呼吸困難,也有不發熱而咳喘重... [详细]

    2021-12-25 02:12:00 admin

    扁桃體炎 扁桃腺炎

    扁桃體炎 扁桃腺炎

    扁桃體是一對扁卵圓形的組織,位於扁桃體窩內,它的表面有一些小的凹陷,稱為扁桃體隱窩.當扁桃體發生炎癥的時候,脫落上皮、淋巴細胞及細菌會堆積在隱窩... [详细]

    2021-12-24 15:08:00 admin

    原發性腹膜炎 K65.905 自發性腹膜炎 特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原發性腹膜炎 K65.905 自發性腹膜炎 特發性細菌性腹膜炎

    原發性腹膜炎即自發性細菌性腹膜炎(spontaneousbacterialperitonitis,SBP)是指患者腹腔內無臟器穿孔而腹膜發生的急性細菌性感染,多見於各種病因所致的... [详细]

    2021-12-25 07:35:00 admin

    肛廔 廔瘡 痔廔

    肛廔 廔瘡 痔廔

    肛廔是肛門直腸周圍膿腫潰後,膿水淋漓,久不收口,形成慢性廔管的疾病.又名痔廔、廔瘡.一般由原發性內口、管道和繼發性外口組成“廔管”,是指兩個開口之... [详细]

    2021-12-25 10:55:00 admin

    急性腎盂腎炎 N10.X01 腎癉

    急性腎盂腎炎 N10.X01 腎癉

    急性腎盂腎炎(acutepyelonephritis)是細菌侵犯腎盂、腎盞及腎實質所引起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病程不超過6個月.感染途徑有兩種:①上行性感染,細菌由輸尿管... [详细]

    2021-12-25 07:08:00 admin

    眼瞼丹毒 A46.X51

    眼瞼丹毒 A46.X51

    眼瞼皮膚丹毒是一種由乙型鏈球菌感染所致的皮膚和皮下組織的急性炎癥,多為面部或其他部位的丹毒蔓延而來,上下瞼可同時發病,並向周圍組織蔓延.... [详细]

    2021-12-24 14:21:00 admin

    十字韌帶損傷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十字韌帶損傷 Cruciate ligament injury

    膝關節內有前、後十字韌帶(又稱交叉韌帶),前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前方,向後、上、外止於股骨外髁的內面;後十字韌帶起自脛骨髁間隆起的後方、向前... [详细]

    2021-12-25 04:09:00 admin

    苯胺中毒

    苯胺中毒

    本類藥物常用者有非那西丁(phena-cetin)及撲熱息痛(paracetamol),其他為含有非那西丁的復方阿司匹林片、小兒退熱片、撲爾感冒片,安鈉咖片、優散痛片、... [详细]

    2021-12-25 15:20:00 admin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

    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癥(progressivemyodystrophy)是一組由遺傳因素所致的原發性骨骼肌疾病,其臨床主要表現為緩慢進行的肌肉萎縮,肌無力及不同程度的運動... [详细]

    2021-12-25 14:46:00 admin

    新生兒佝僂病

    新生兒佝僂病

    新生兒佝僂病(ricketsofnewborn)是由於維生素D和(或)鈣磷缺乏引發的鈣磷代謝失常,並造成生長中的骨骼骨基質鈣鹽沉著障礙和(或)類骨組織(未鈣化骨基質)... [详细]

    2021-12-25 02:35:00 admin

    宮頸肥大 子宮頸肥大

    宮頸肥大 子宮頸肥大

    宮頸肥大是慢性宮頸炎的一種.病原體感染宮頸粘膜引起的炎性改變.引起該病的病原體有支原體、衣原體、細菌、病毒,單純的肥大不會影響懷孕,嚴重的宮頸炎... [详细]

    2021-12-24 12:41:00 admin

    傳染性軟疣 B08.101 水瘊子

    傳染性軟疣 B08.101 水瘊子

    傳染性軟疣(molluscumcontagiosum)是一種由痘病毒引起的自身接種性病毒性皮膚病.其特點為散在多發的半球狀,蠟樣光澤丘疹,中央呈臍窩狀,可擠出乳酪狀軟... [详细]

    2021-12-25 01:13:00 admin

    宮頸息肉 子宮頸息肉

    宮頸息肉 子宮頸息肉

    子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在已婚婦女中比較多見.慢性炎癥長期刺激宮頸管局部黏膜增生,子宮有排除異物傾向,使增生的黏膜逐漸自基底部向宮頸外... [详细]

    2021-12-24 12:40:00 admin

    痱 粟粒疹 白痱 晶形粟粒疹 紅痱 紅色粟粒疹

    痱 粟粒疹 白痱 晶形粟粒疹 紅痱 紅色粟粒疹

    痱(miliaria)亦稱為粟粒疹,是由於高溫悶熱環境中出汗過多且不易蒸發,致使汗腺導管口阻塞,汗液瀦留後汗管破裂而引起汗液外溢滲入周圍組織引起的淺表性... [详细]

    2021-12-25 01:52:00 admin

    肝熱病

    肝熱病

    肝受邪熱,以小便黃,脅腹滿痛,身熱,躁狂不安或嗜睡等為主要表現的疾病.肝臟發生熱病,左頰部先見赤色;心臟發生熱病,額部先見赤色;脾臟發生熱病,鼻部先見... [详细]

    2021-12-25 14:19:00 admin

    下肢靜脈曲張 I83.951 下肢靜脈曲張

    下肢靜脈曲張 I83.951 下肢靜脈曲張

    本病是較大的淺靜脈及其分支因靜脈壓增高而產生扭曲性的擴張和延長,是發生於中年人的一種常見疾病.下肢靜脈分為深靜脈和淺靜脈兩組.... [详细]

    2021-12-25 06:54:00 admin

    眼眶橫紋肌肉瘤

    眼眶橫紋肌肉瘤

    眼眶橫紋肌肉瘤是由分化程度不同的橫紋肌母細胞構成的高度惡性腫瘤,自出生至成年人均可發生,多見於10歲以下的兒童,是兒童時期最常見的眶內惡性腫瘤.進... [详细]

    2021-12-24 14:23: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