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病,實際上是許多病的統稱.它們有相似的癥狀,如上腹胃脘部不適、疼痛、飯後飽脹、噯氣、返酸,甚至惡心、嘔吐等等.臨床上常見的胃病有急性胃炎、慢性... [详细]
慢性胃炎(chronicgestritis)系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癥或萎縮性病變,其實質是胃粘膜上皮遭受反復損害後,由於粘膜特異的再生能力,以致粘膜發... [详细]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黏膜呈慢性淺表性炎癥的疾病,為消化系統常見病,屬慢性胃炎中的一種.可因嗜酒、喝濃咖啡、膽汁反流,或因幽門螺桿菌感染等引起.患者... [详细]
血液從肛門排出,糞便顏色呈鮮紅、暗紅或柏油樣(黑便),均稱為便血.便血隻是一個癥狀,並非一種疾病.便血多見於下消化道出血,特別是結腸與直腸病變的出血... [详细]
胰腺炎是胰腺因胰蛋白酶的自身消化作用而引起的疾病.胰腺有水腫、充血,或出血、壞死.臨床上出現腹痛、腹脹、惡心、嘔吐、發熱等癥狀.化驗血和尿中淀粉... [详细]
腸炎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等引起的小腸炎和結腸炎.臨床表現主要有腹痛、腹瀉、稀水便或黏液膿血便.部分病人可有發熱及裡急後重感覺,故亦稱感染... [详细]
腹瀉是一種常見癥狀,俗稱“拉肚子",是指排便次數明顯超過平日習慣的頻率,糞質稀薄,水分增加,每日排便量超過200g,或含未消化食物或膿血、黏液.腹瀉常... [详细]
膽囊炎是細菌性感染或化學性刺激(膽汁成分改變)引起的膽囊炎性病變,為膽囊的常見病.在腹部外科中其發病率僅次於闌尾炎,本病多見於35~55歲的中年人,女性... [详细]
便秘是臨床常見的復雜癥狀,而不是一種疾病,主要是指排便次數減少、糞便量減少、糞便幹結、排便費力等.必須結合糞便的性狀、本人平時排便習慣和排便有... [详细]
胃炎是胃粘膜炎癥的統稱.常見病,可分為急性和慢性兩類.急性胃炎常見的為單純性和糜爛性兩種.前者表現為上腹不適、疼痛、厭食和惡心、嘔吐;後者消化道出... [详细]
胃腸炎通常因微生物感染引起,也可因化學毒物或藥品導致.典型臨床表現為腹瀉、惡心、嘔吐及腹痛.對於健康成人,胃腸炎通常隻會引起不適感及生活上的不便... [详细]
胃潰瘍是指發生於賁門與幽門之間的炎性壞死性病變.機體的應激狀態、物理和化學因素的刺激、某些病原菌的感染都可引起胃潰瘍病.消化性潰瘍則泛指胃腸道... [详细]
指(趾)甲-髕骨綜合征(nail-patellasyndrome)或遺傳性骨-指(趾)甲營養不良癥(hereditaryosteo-onychodysplasia),是一種遺傳性疾病,其特征是髕骨發育不... [详细]
由於疾病或藥物等因素導致肝細胞內脂質積聚超過肝濕重的5%,稱之為脂肪肝(fattyliver),肝內積聚的脂質依病因不同可以是三酰甘油、脂肪酸、磷脂或膽固醇... [详细]
隱匿型腎小球腎炎也稱為無癥狀性血尿或(和)蛋白尿,患者無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而僅表現為腎小球源性血尿或(和)蛋白尿的一組腎小球病.急性感染後... [详细]
肝炎後肝硬化,乙醇性肝硬化、膽汁性肝硬化及血吸蟲病性肝硬化等均可引起腎損害,引起腎損害的肝硬化有多種原因,而門脈性肝硬化是一種常見的肝硬化類型,... [详细]
腎癌又稱腎細胞癌,腎腺癌、透明細胞癌等,是最常見的腎實質惡性腫瘤,男性腎癌的發生率比女性高2.5~3倍.由於平均壽命延長和醫學影像學的進步,腎癌的發病... [详细]
腎動脈血栓形成和栓塞是指腎動脈主幹或較大分支由於血管壁因素或血液因素導致腎動脈腔內發生的完全閉塞,引起腎功能損害、一過性高血壓,腎區疼痛及腎組... [详细]
小兒腎積水,是由先天性輸尿管腎盂連接梗阻引起的.多見於男性,病變多在左側,在新生兒中約2/3病變在左側,而雙側病變發生率為10%~40%.新生兒及嬰兒多以胃... [详细]
雙側腎缺如首先由Wolfstrigel於1671年發現,Potter在1946年和1952年對該病的臨床表現做瞭全面的描述.許多研究者們對該綜合征的各個方面進行瞭廣泛的探... [详细]
2022-04-30 11:48:00
2022-04-30 11:47:00
2021-12-25 12:02:00
2020-12-10 00:00:00
2019-06-26 00:00:00
2018-06-22 00:00:00
2020-12-04 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