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梅毒 胎傳梅毒 先天梅毒 遺傳梅毒治疗
治療
對患早期梅毒的懷孕婦女建議給予2劑240萬u的芐星青黴素G肌註(每周每側臀部各註射120萬u).對患晚期梅毒或神經性梅毒的非妊娠病人應作隨訪性治療.有時這種治療後可發生嚴重的Jarisch-Herxheimer反應,導致自發性流產.對青黴素過敏者,可在脫敏後給予青黴素治療.在適當治療後3個月,大多數病人的血清學試驗為陰性,6個月後幾乎所有病人均為陰性.由於紅黴素治療對母親和胎兒均不適宜,故不建議使用.禁用四環素.
對早期先天性梅毒(確診或懷疑病例),1998年的CDC指南建議給予水溶性青黴素G,每次50000u/kg,每12小時靜註1次,生後7日內連續使用,然後增加至每次50000u/kg,每8小時靜註1次,再用3日,總療程為10日.如果不能作靜註,可給予普魯卡因青黴素G每次50000u/kg,每日1次,總療程為10日.但是肌註不能達到足夠的治療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的藥物濃度,產生疼痛和肌註困難(因為肌肉量少),並可引起無菌性膿腫和/或普魯卡因毒性.對於腦脊液檢查正常,沒有其他疾病的活動性體征(如長骨X線檢查陰性,全血細胞計數正常),在宮內接受或未接受標準青黴素治療的嬰兒,可給予單劑芐星青黴素G50000u/kg肌註,或在隨訪期間內分次肌註.對沒有接受過任何治療的母親,許多專傢更願意采用10日全程治療.如果還沒有發生嚴重的損害,預後通常良好.對母親和其他感染傢屬也應進行治療.
對新發現的嬰幼兒和兒童先天性梅毒,在治療開始前先作腦脊液檢查.因為尚未建立適宜的緩和劑量治療方案,CDC建議對任何患晚期先天性梅毒的兒童,給予水溶性結晶青黴素G20萬~30萬u/(kg/d),分4次靜註(達到成人劑量),共治療10日.許多病人未恢復血清學檢查陰性,但是有抗體效價(如VDRL)下降4倍.對間質性角膜炎用皮質類固醇和阿托品滴劑治療;並應請眼科專傢會診.對神經性耳聾的患兒,用青黴素加一種皮質類固醇治療可能有益;如強的松0.5mg/(kg/d),分次口服,治療1周,接著0.3mg/(kg/d)治療4周,然後在2~3個月內逐漸減量.對患兒進行長期監督,對其接觸者也應隨訪觀察.
預後
有資料顯示,未經治療的早期妊娠梅毒婦女,胎兒的存活率僅為50%左右,大部分胎兒會成為先天性梅毒兒.
早期潛伏期梅毒婦女的胎兒存活率雖然在80%左右,但超過一半的孩子在幼兒期會成為先天性梅毒兒.
早期先天病變較後天梅毒為重,腦膜血管神經梅毒多見,可引起抽搐、智力障礙.發生視神經萎縮時可使視力受損,可發生偏癱或完全性麻痹.發生腦膜炎時可致命.晚期先天梅毒較輕、心血管受累少,骨骼、感官系統如眼、鼻受累多見.
先天性梅毒 胎傳梅毒 先天梅毒 遺傳梅毒饮食
加強孕產期保健治療.
先天性梅毒 胎傳梅毒 先天梅毒 遺傳梅毒并发症
骨軟骨炎,骨髓炎,腦膜血管神經梅毒,腦膜炎等,涉及神經系統可留有慢性腦膜炎,痙攣性癱瘓,驚厥,智力低下,耳聾及視神經萎縮等後遺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