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百科

右束支傳導阻滯(rightbundle-branchblock,RBBB)簡稱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病因

一、發病原因

右束支阻滯可見於正常人,但較少.以兒童和青年人較多,以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較常見.約1%的正常青年人有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患者可見於先天性心臟病,以房間隔缺損尤為多見,也可見於室間隔缺損伴雙心室擴大、肺靜脈畸形等;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患者約有1/3可出現.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常出現於以下的病理生理情況:①先天性心血管畸形;②部分冠心病及心肌病;③部分慢性肺部疾患,輕度的右心室肥厚或擴張;④部分健康人,多為青年人.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可能是由於右束支遠端纖維受損所致,而室間隔及右心室的除極正常.

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發生率為0.25%~1.0%.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患者絕大多數有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風濕性心臟病、心肌病、肺源性心臟病、先天性心臟病、高鉀血癥、Lev病、Lenegre病或經過心臟直視手術等.急性心肌梗死時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發生率為3%~7%,主要發生於前壁的心肌梗死,多為左前降支近端阻塞.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常出現於以下的病理生理情況:

①冠狀動脈硬化引起的心肌缺血;②右心室擴張或肥厚;③心肌慢性炎癥:④傳導束非特異性纖維變性束支組織硬化性、退行性病變纖維變性.心電圖演變可見這些患者大多先有右束支阻滯,然後合並左前分支阻滯,繼而再發展為高度房室傳導阻滯與三度房室傳導阻滯(即完全性雙側束支阻滯).這種病變發展很慢,常要許多年才能從單一束支阻滯發展成雙側束支傳導阻滯.多見於中老年患者;⑤少數完全健康者.

二、發病機制

正常心臟的右束支不應期比左束支約長16%,在各支的不應期中,右束支最長,依次為右束支>左前分支>左後分支>左間隔分支.在傳導速度上左束支與右束支正常相差約在25ms以內,QRS波形正常.

當右束支不應期延長,傳導速度比左束支慢25~40ms時,QRS時限可稍加寬,呈部分傳導阻滯的圖形改變,即產生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如超過40ms(多在40~60ms)或右束支阻滯性傳導中斷時,則QRS波時限就明顯增寬(時限≥120ms),即產生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症状

一、癥狀

右束支傳導阻滯本身不產生明顯的血流動力學異常,故臨床上常無癥狀.如出現癥狀則多為原發疾病的癥狀.

1、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V1、V2導聯(或V3R、V4R)的QRS波呈rSR′型或寬大有切跡的R波,V5、V6導聯S波顯著寬大,QRS時限≥0.12s.V1、V2導聯ST段壓低,T波倒置;V5、V6導聯ST段抬高,T波直立.Ⅰ、aVL及Ⅱ導聯多為寬大不深的S波.

2、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除QRS波時限<0.12s外,其餘與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特點相同.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检查

一、檢查

多有原發疾病的相應實驗室檢查改變.

主要依靠心電圖檢查診斷.

1、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1)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典型心電圖特點:

①右胸V1、V2導聯(或V3R、V4R導聯)的QRS波呈rsR′、rSR′型、rsr′型或M型,其R′波通常高於r波;少數呈寬大有切跡的R波.

②V5、V6導聯S波顯著寬大,時限≥0.04s,但不深.Ⅲ、aVR導聯呈qR波,該R波多增寬而不高,Ⅰ、aVL及Ⅱ導聯則多為寬大不深的S波.

③QRS時限≥0.12s.

④V1、V2導聯呈有切跡的R波時,R波峰時間(室壁激動時間)>0.05s.而V5、V6導聯R波峰時間正常.

⑤ST-T改變,其方向與QRS波終末向量方向相反,即V1、V2導聯的ST段壓低,T波倒置,而V5、V6導聯ST段抬高,T波直立.

(2)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典型心電圖的詳細描述:

①QRS時限≥0.12s,一般不超過0.14s.

②通常測定額面QRS電軸時采用QRS波未阻滯部分,即QRS波前1/2電壓測定.額面QRS電軸常在正常范圍.如果電軸呈現明顯偏移,應考慮合並分支傳導阻滯.

③aVR導聯QRS波終末部總是直立,aVL導聯總是向下,而Ⅱ、Ⅲ、aVF導聯QRS波終末部可直立,亦可倒置.

④ST-T改變一般不作為完全性右束支阻滯的診斷標準.

2、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incompleterightbundlebranchblock,IRBBB)

(1)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典型心電圖特點:

①右胸導聯V1、V2導聯的QRS波呈rsR′型、rsr′型、rSR′型或M型.其R′波通常高於r波.

②V5、V6、Ⅰ導聯S波增寬而不深.

③QRS時限<0.12s.

(2)對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典型心電圖特點的詳細描述:

①可以伴有繼發性ST-T改變,但通常不作為不完全右束支傳導阻滯的診斷標準.

②在實際工作中經常可遇到隻有右側胸前導聯出現時限遠不到0.12s的rsr’波群,其他導聯相應改變卻不明顯,如左側胸導聯並無粗鈍的S波,或V1導聯呈Rsr′型,其r′

③正常變異多與右心室流出道生理性延遲除極有關,R′波常

④正常變異的另一種心電圖改變是:V1、aVL導聯出現r′波;Ⅰ、Ⅱ、Ⅲ、V6導聯出現S波.這種SⅠ、SⅡ、SⅢ圖形見於無心臟病者,與室上嵴遠端除極延遲有關.

1、右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的特殊類型

(1)間歇性右束支傳導阻滯(intermitentRBBB):

①心率無關型間歇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此型間歇性右束支阻滯與心率快慢無關.在心電圖連續記錄上可見到右束支阻滯(完全或不完全阻滯)時而出現,時而消失,與心率無關.呈右束支阻滯圖形的R-R間期等於或接近等於正常的QRS-T波群的R-R間期,心室率多屬正常范圍.這種類型的間歇性右束支阻滯實際上是二度Ⅱ型右束支阻滯.

②頻率依賴性間歇性右束支阻滯:包括快頻率、慢頻率及混合性頻率依賴性右束支阻滯.

(2)右束支傳導阻滯的文氏現象:即二度Ⅰ型右束支傳導阻滯.

心電圖診斷標準為:①非常規則的竇性(或其他室上性)心律;②非常規則的房室傳導時間(P-R間期);③周期出現外形比較正常的QRS波;④如果相繼的QRS波顯示束支傳導阻滯逐漸加重,則可診斷為直接顯示性文氏現象;⑤除瞭第1個心搏外,如果其他所有心搏均顯示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圖形,推測系一不完全性隱匿性文氏現象.

左、右束支內文氏現象可分為下列三種:

①直接顯示性左或右束支內文氏現象:表現為一組QRS波逐搏增寬到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圖形.

②不完全性隱匿性束支內文氏現象:表現為一組心搏中第1個QRS波正常,餘均呈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圖形.

③完全性隱匿性束支內文氏現象:通常無法與完全性束支傳導阻滯鑒別,除非心率減慢到足以形成直接顯示性或不完全性隱匿性的現象時,方可疑為此種可能性.

(3)二度Ⅱ型(莫氏Ⅱ型)右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表現為一定比例的不呈右束支阻滯的圖形與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間歇性或交替性出現.例如2∶1二度Ⅱ型右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表現為1個不呈右束支傳導阻滯的QRS波與1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QRS波交替出現.又如4∶3二度Ⅱ型右束支傳導阻滯時,心電圖表現為3個不呈右束支傳導阻滯的QRS波與1個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QRS波交替出現.

(4)隱匿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是指在體表心電圖上無右束支阻滯圖形,隻有在應用人工方法後方能顯示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其方法有:

①隨意運動或行動試驗:由於運動使心率加快而出現右束支阻滯圖形.原因有二:其一是心肌並無缺血,僅由於激動提前出現在原已延長瞭的病理不應期中,此為快頻率依賴性間歇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心率減慢後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消失:其二系運動使心肌缺血或使損害加重和心率增快兩種因素兼而有之.

②藥物:用阿托品或異丙腎上腺素可以激發出現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

③期前收縮後的代償間歇期和應用普萘洛爾等使心率減慢,可使原有的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消失而轉為隱匿性右束支傳導阻滯.

(5)體位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立位或臥位時均出現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臥位性右束支傳導阻滯與迷走神經興奮占優勢有關,多無器質性心臟病.當改為坐位時,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心率加快,不應期縮短,傳導功能得以改善,使右束支恢復正常傳導.

(6)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合並右心室肥厚:單靠心電圖診斷右心室肥厚有一定的困難.右束支傳導阻滯合並右心室肥厚心電圖特點是:①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時,R′V1>1.0mV;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時,R′V1>1.5mV;②電軸右偏,常≥+110°;③SV5、V6常超過RV5、V6,黃宛等認為R′V1的電壓>1.5mV則大多數合並有右心室肥厚:相反無右心室肥厚者R′V1很少>1.5mV.除瞭考慮R′V1及SV5的電壓增大外,如有明顯的心電軸右偏,則90%以上可正確診斷為右束支傳導阻滯合並右心室肥厚.

(7)右束支傳導阻滯合並左心室肥厚:由於兩者互不影響,所以心電圖上均具備診斷右束支傳導阻滯及左心室肥厚的條件.心向量圖表現為具備右束支阻滯的圖形,並伴有QRS環的中期部分因左心室肥厚而明顯移向左後的特點.T環可位於左前或呈順時針方向運行.

(8)右束支傳導阻滯合並心肌梗死:心電圖同時顯示心肌梗死及右束支傳導阻滯兩種圖形,可以明確診斷心肌梗死.因為右束支阻滯時的初始除極向量與正常相同,隻是在向量環的後部有改變:而心肌梗死時.QRS的向量改變在初始0.03~0.04s,所以兩者可分別顯示.

前壁心肌梗死如未累及室間隔時,右側心前區導聯,如V3R、V1、V2導聯仍出現右束支阻滯圖形,呈rsR′型波,但自V3導聯以左的各心前區導聯中,則出現反映異常的初始0.03~0.04s向量的寬大q波.故兩組圖形均顯示,仍可明確診斷前壁心肌梗死.

前壁心肌梗死合並右束支傳導阻滯者,絕大多數的室間隔會被累及.此時正常的自左向右的初始室間隔除極向量消失,心電圖V3R、V1、V2導聯的r波也消失,出現寬大的qR波;左側心前區導聯有異常Q波,R波降低.由於右束支阻滯,R波後仍有寬大的S波.ST段與T波的改變,與一般心肌梗死的改變相同.

下壁心肌梗死合並右束支傳導阻滯時,Ⅱ、Ⅲ、aVF導聯具有心肌梗死的表現,心前區導聯仍表現右束支阻滯圖形.ST段T波改變符合心肌梗死時的表現.

(9)被掩蓋的右束支傳導阻滯:當右束支阻滯合並左前分支傳導阻滯、左束支傳導阻滯、左心室肥大等時,心電圖上右束支傳導阻滯的圖形表現不典型,例如在心前導聯為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而標準導聯右束支阻滯圖形消失,呈類似右束支阻滯圖形;或表現心前區導聯右束支阻滯圖形消失;或右胸導聯呈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左胸導聯呈左束支傳導阻滯圖形等.上述特點稱被掩蓋的右束支傳導阻滯.

①左前分支傳導阻滯掩蓋右束支傳導阻滯:

A.左前分支傳導阻滯使標準導聯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被掩蓋:此時肢體導聯表現類似左束支傳導阻滯,胸導聯呈現典型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產生原理:左前分支傳導阻滯掩蓋右束支傳導阻滯.實際上是右束支傳導阻滯伴左前分支傳導阻滯的一種非典型類型.是由於延緩的強大的向左向量,與同時產生或幾乎同時產生的右束支傳導阻滯的向右的終末向量部分或全部地互相抵消所致.向左向量包括左前分支傳導阻滯所產生的向左向量,阻滯的程度愈明顯,向左向量愈強,電軸左偏愈大.心電圖特點:胸前導聯出現的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左前分支傳導阻滯的表現為深的SⅡ和SⅢ,Ⅲ導聯無R′波,SⅠ很小或缺如,QⅠ可出現或不出現;額面QRS電軸在-75°~60°.

B.左前分支傳導阻滯使胸導聯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被掩蓋:此時,Ⅰ導聯和V5、V6導聯,均無終末的S波,其圖形類似左束支傳導阻滯.右胸導聯呈現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但是,有時右胸導聯的R′波也會消失.然而提高1個肋間描記V1、V3R或V4R仍會出現R′波.其產生的原理同左前分支傳導阻滯使標準導聯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被掩蓋相同.可能由於產生強大的向左後終末向量,將右束支阻滯的向右前的終末向量(R′)完全抵消所致.有時標準導聯與胸導聯右束支傳導阻滯的圖形可同時被掩蓋,但較少見.在持久性左前分支傳導阻滯掩蓋右束支傳導阻滯時,左前分支傳導阻滯伴QRS時間增寬;右胸導聯呈rsR′型,類似右束支傳導阻滯;左胸導聯及肢導聯呈R型,類似左束支阻滯.左前分支阻滯圖形可以在肢導聯呈現完全性左束支阻滯圖形.

左前分支傳導阻滯掩蓋右束支傳導阻滯的臨床意義與左前分支傳導阻滯伴右束支傳導阻滯相同,但尚應註意可能被誤診為單純左前分支傳導阻滯或左前分支傳導阻滯與右束支傳導阻滯交替出現而忽略系雙束支傳導阻滯的可能.此外,提示可能同時伴有左心室明顯肥大,或左心室側壁局限性阻滯(梗死或心肌纖維化),所以應很好地予以鑒別.

②左束支傳導阻滯掩蓋右束支傳導阻滯:

A.右束支傳導阻滯被左束支的對稱性傳導阻滯完全抵消.此時,左束支傳導阻滯的程度、類型、房室比例、傳導時間的長短、傳導開始的同時性與右束支傳導阻滯完全一致.心電圖表現為正常的QRS-T波.P-R間期可因左或右束支傳導時間的不同,有不同程度的延長.如果左和右束支同時有傳導中斷(束支漏搏),則可產生心室漏搏.

B.右束支傳導阻滯被左束支的不對稱性相對較重的傳導阻滯所完全掩蓋而呈左束支阻滯圖形.此時P-R間期長短取決於右束支的傳導時間,可正常或延長.如左右束支傳導同時中斷,則可發生心室漏搏.

③左心室肥厚掩蓋右束支傳導阻滯:其心電圖由於兩者程度的不同而有下列表現.

A.左心室肥厚掩蓋右束支傳導阻滯的QRS-T異常:此時左心室肥厚的心電圖表現為:V1導聯的S波很深,使右束支的rsR′圖形轉變為rsr′圖形.此時應除外肺動脈圓錐的除極所致的假性右束支傳導阻滯.V5導聯的R波>2.5mV.V5、V6導聯ST段不抬高,反而下降,T波平坦或倒置;V5導聯的室壁激動時間>0.05s;V1導聯的ST段不下降,T波直立;RⅡRⅢ>2.5mV:心電軸接近左偏,在0°左右.

B.左心室肥厚被掩蓋,僅出現右束支傳導阻滯圖形:由於右束支傳導阻滯時所產生的QRS環面積較大,所以左心室肥厚必須相當顯著,才能使心電圖互相部分掩蓋.例如:右束支傳導阻滯時,V1導聯的ST段壓低,T波倒置,V5、V6導聯ST段抬高,T波直立;而左心室肥厚時,V1導聯ST段抬高,T波直立,V5、V6導聯ST段壓低,T波倒置,此時兩者互相抵消.但是右束支傳導阻滯的主要異常是終末向量的附加環(即心室除極第三向量)指向右前;而左心室肥大的主要異常是主要向量向左增大(即心室除極的第二向量).當右束支傳導阻滯合並左心室肥大時,QRS初始向量正常,QRS環主要向量特別是在0.06s後,比單純右束支傳導阻滯更顯著地偏向左後上方,終末向量為向右的附加環.ST-T向量由於右束支傳導阻滯與左心室肥厚的相反改變互相抵消,可接近正常或稍偏左或偏右.通常當左心室肥大合並右束支傳導阻滯時,左心室肥厚所呈現的V1導聯的深S波和V5導聯的高R波等有時仍能保留.

④B型預激綜合征掩蓋右束支傳導阻滯:B型預激綜合征可完全掩蓋右束支阻滯,或使右束支傳導阻滯變得不典型.

3、右束支傳導阻滯的希氏束電圖特點

(1)V波的時間≥0.12s,表示心室除極時間延長.

(2)A-H和H-V時間正常,表示從房室結→希氏束→左束支的傳導時間是正常的.如果H-V時間延長,則表示經左束支下傳也延緩.

(3)經左心室記錄左束支電位,同時經希氏束電極記錄右束支電位,可證實右束支傳導阻滯.

二、鑒別

1、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與右心室肥厚的鑒別

(1)右心室肥厚時心電圖主要特點是:

①V1導聯QRS波呈R型、RS型、qR型.如有r波多呈Rsr′型,R波可高達1~1.5mV以上.室壁激動時間<0.06s(多為0.03~0.05s).

②V5、V6導聯R/S≤1.

③QRS時限<0.12s.

④額面電軸多為110°左右.

⑤臨床上有引起右心室舒張期負荷過重的病因,如房間隔缺損.

(2)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心電圖主要特點是:V1導聯QRS多呈rSR′型,無q波,R′波<1.5mV,室壁激動時間>0.06s.

2、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與心肌梗死的鑒別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通常不影響前壁、前間壁、前側壁等心肌梗死的診斷,但影響正後壁心肌梗死心電圖圖形.下壁心肌梗死圖形可受到輕微影響,假陽性率約為3%.當正後壁心肌梗死擴展到下壁和前側壁時,V4~V6、Ⅰ及Ⅱ、Ⅲ、aVF導聯的R波異常消失,而出現病理性Q波等心電圖改變是一項可靠的診斷指標.肺心病伴完全性右束支阻滯時,V1、V2、Ⅱ、Ⅲ、aVF導聯可出現Q波,此與肺心病的右心室肥大有關,而非心肌梗死所致的Q波.

3、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與正後壁心肌梗死的鑒別正後壁心肌梗死時表現為V1導聯的R波增高,但偶爾亦可表現為rSr′型,與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的rSr′波相比較,V1導聯T波直立更為多見,T波倒置僅見於急性正後壁心肌梗死早期,如同時存在Ⅱ、Ⅲ、aVF導聯病理性Q波,也支持正後壁心肌梗死的診斷.

4、不完全性右束支傳導阻滯與直背綜合征及漏鬥胸時心電圖的鑒別直背綜合征及漏鬥胸時由於胸廓前後徑發生變化引起心臟位置亦發生相應的變化,在V1導聯上可出現rSr′型,一般r′波較小,並且V1導聯P波倒置類似左心房增大所致的P波倒置.此與單純的不完全性右束支阻滯不難鑒別.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右束支傳導阻滯 右束支阻滯预防

一、預防

1、積極治療病因,如針對冠狀動脈疾患、高血壓、肺心病、心肌炎等進行治療,可防止室內阻滯的發生和發展.

2、適當勞逸,飲食有節,按時起居,適當參加體育鍛煉.

二、護理

(溫馨提示:以上資料僅提供參考,具體情況請向醫生詳細咨詢.)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硬腦膜動靜脈畸形

    硬腦膜動靜脈畸形

    硬腦膜動靜脈畸形(duralarteriovenousmalformation,DAVM)是硬腦膜內的動靜脈溝通或動靜脈瘺,由硬腦膜動脈或顱內動脈的硬腦膜支供血,並回流至靜脈竇或... [详细]

    2021-12-25 13:01:00 admin

    小兒尿道下裂

    小兒尿道下裂

    尿道下裂(hypospadias)是一種尿道發育畸形,在胚胎發育過程中陰莖腹側正常尿道口近端未能完全閉合,而使尿道口於陰莖腹側或陰囊會陰等異常部位,是小兒泌... [详细]

    2021-12-25 02:27:00 admin

    肛瘺 K60.301

    肛瘺 K60.301

    肛管直腸瘺主要侵犯肛管,很少涉及直腸,故常稱為肛瘺,是與會陰區皮膚相通的肉芽腫性管道,內口多位於齒線附近,外口位於肛周、皮膚處.整個瘺管壁由增厚的... [详细]

    2021-12-25 10:44:00 admin

    腹膜炎

    腹膜炎

    腹膜炎是由細菌感染、化學刺激或損傷所引起的外科常見的一種嚴重疾病.多數是繼發性腹膜炎,源於腹腔的臟器感染,壞死穿孔、外傷等.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 [详细]

    2021-12-25 07:25:00 admin

    廣泛性焦慮障礙 F41.151 泛化性焦慮癥 廣泛焦慮障礙 廣泛焦慮癥

    廣泛性焦慮障礙 F41.151 泛化性焦慮癥 廣泛焦慮障礙 廣泛焦慮癥

    廣泛性焦慮障礙(generalizedanxietydisorder),簡稱廣泛焦慮癥,是以持續的顯著緊張不安,伴有自主神經功能興奮和過分警覺為特征的一種慢性焦慮障礙.廣泛... [详细]

    2021-12-25 14:54:00 admin

    中耳炎 H66.905

    中耳炎 H66.905

    中耳炎是指累及中耳(包括咽鼓管鼓室、鼓竇及乳突氣房)全部或部分結構的炎性病變絕大多數為非特異性安排炎癥,尤其好發於兒童,可分為非化膿性及化膿性兩... [详细]

    2021-12-24 15:07:00 admin

    葡萄狀肉瘤 M89100 3

    葡萄狀肉瘤 M89100 3

    小兒陰道惡性腫瘤中,90%以上為葡萄狀肉瘤,為高度惡性的腫瘤,多數進展迅速,預後極差.多見於嬰幼兒.腫瘤來源於陰道壁淺表組織內原始的間葉細胞,好發部位... [详细]

    2021-12-25 05:17:00 admin

    畸胎瘤

    畸胎瘤

    畸胎瘤是來源於有多向分化潛能的生殖細胞的腫瘤,往往含有三個胚層的多種多樣組織成分,排列結構錯亂.根據其外觀又可分為囊性及實性兩種:根據其組織分化... [详细]

    2021-12-25 04:50:00 admin

    青年性駝背 少年駝背癥 Scheuermann病

    青年性駝背 少年駝背癥 Scheuermann病

    本病又名“少年駝背癥”及Scheuermann病.病變主要累及中、下段胸椎椎體.病變發生在椎體的第2骨化中心,即椎體上、下面的骺板.由於各種原因,骺板血液供... [详细]

    2021-12-25 04:12:00 admin

    心臟鈍性閉合傷

    心臟鈍性閉合傷

    心臟鈍性閉合傷約占胸部傷的10%~25%,但由於常對其缺乏警惕、輕者表現不明顯、或被其他損傷所掩蓋而致漏診,有人認為其發生率可能占鈍性胸部傷的50%以上.... [详细]

    2021-12-25 11:57:00 admin

    腔隙性腦梗死 腔隙梗塞

    腔隙性腦梗死 腔隙梗塞

    腔隙性腦梗死(lacunarinfarction)是常見的腦血管疾病之一.是持續性高血壓、小動脈硬化引起的一種特殊類型的腦血管病.是以病理診斷而命名的,系新鮮或陳... [详细]

    2021-12-25 12:19:00 admin

    細菌性心包炎 I30.102

    細菌性心包炎 I30.102

    細菌性心包炎在以往較為常見,發病率和死亡率均較高.自從抗生素及磺胺類藥物在臨床上應用以來,本病已明顯減少.主要致病菌由肺炎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轉為... [详细]

    2021-12-25 06:17:00 admin

    室壁瘤

    室壁瘤

    左心室心肌梗死後,心室壁心肌全層壞死.約10~38%的病例壞死的心肌逐漸被纖維疤痕組織所替代,形成室壁瘤.病變區薄層的心室壁向外膨出,心臟收縮時喪失活動... [详细]

    2021-12-25 04:46:00 admin

    小兒卵巢腫瘤

    小兒卵巢腫瘤

    卵巢腫瘤約占小兒惡性腫瘤的1%,罕見於5歲前,約20%發生於月經來潮前的女孩,2/3來源於生殖細胞,最多見的是成熟的畸胎瘤.... [详细]

    2021-12-25 05:34:00 admin

    呃逆 R06.601 打嗝

    呃逆 R06.601 打嗝

    呃逆即打嗝,指氣從胃中上逆,喉間頻頻作聲,聲音急而短促.是一個生理上常見的現象,由橫膈膜痙攣收縮引起的.健康人也可發生一過性呃逆,多與飲食有關,特別... [详细]

    2021-12-25 07:26:00 admin

    上頜竇癌

    上頜竇癌

    口腔頜面部的惡性腫瘤以癌最常見,在癌瘤中又以鱗狀細胞癌為最多見.在我國,口腔頜面部鱗癌多發生於40-60歲之間,男性多於女性,以牙齦癌、舌癌、頰癌、腭... [详细]

    2021-12-25 05:24:00 admin

    老年大腸癌

    老年大腸癌

    老年大腸癌是常見的惡性腫瘤,包括結腸癌和直腸癌.老年大腸癌的發病率從高到低依次為直腸、乙狀結腸、盲腸、升結腸、降結腸及橫結腸,近年有向近端(右半... [详细]

    2021-12-25 10:52:00 admin

    牙折 牙齒折斷

    牙折 牙齒折斷

    牙折是指牙齒受到急劇的機械外力作用造成的牙齒折斷.多見於上前牙,常伴有牙髓和牙周組織的損傷,嚴重者常伴有牙槽突骨折.臨床上常根據其折斷的位置而分... [详细]

    2021-12-24 14:45:00 admin

    臀位難產 臀先露

    臀位難產 臀先露

    臀位難產(breechpresentation)為最常見的異常胎位,占足月分娩總數的3%~4%.臀先露以骶骨為指示點,分為骶左前、骶左橫、骶左後,骶右前、骶右橫、骶右後6... [详细]

    2021-12-24 13:28:00 admin

    喉氣管食管裂 喉裂 喉氣管裂 食管氣管未閉

    喉氣管食管裂 喉裂 喉氣管裂 食管氣管未閉

    喉氣管食管裂(laryngotracheo-esophagealcleft,LTEC)系少見的先天性異常,由於杓狀軟骨的兩側原基未能融合及食管氣管隔未能向尾端生長而造成.臨床癥狀... [详细]

    2021-12-25 11:43: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