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健康疾病库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百科

黑色素瘤是由異常黑素細胞過度增生引發的常見的皮膚腫瘤,惡性程度極高,占皮膚腫瘤死亡病例的極大部分.多發生於皮膚或接近皮膚的黏膜,也見於軟腦膜和脈絡膜.其發病率隨人種、地域、種族的不同而存有所差異,白種人的發病率遠較黑種人高,居住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白種人其發病率高達17/10萬.我國雖屬黑色素瘤的低發區,但近年來發病率卻呈不斷上升趨勢.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病因

一、發病原因

黑色素細胞瘤可由表皮黑色素細胞,痣細胞或真皮成黑色素細胞組成.腫瘤起源於外胚葉的神經嵴,黑色素細胞位於表皮層與基底細胞間排列,細胞產生色素後,通過樹狀突將黑色素顆粒輸送到基底細胞和毛發內.大多數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生,是由於黑色素痣受到反復的摩擦、抓起和損傷而引起惡變,不適當的挖除和藥物腐蝕等,可使良性黑色素痣轉化成惡性黑色素瘤.孕期或生育年齡的婦女會使惡性黑色素瘤發展迅速,提示本病與內分泌有關.從年齡上看,多發生在中老年人,很少數發生在青春期前.據報道:84%惡性黑色素瘤來自良性痣.據Wieeio報告,由於痣太小的緣故,許多病人患病初期都沒有註意到.有人認為良性痣是惡性黑色素瘤的最大根源.

中醫認為:惡性黑色素瘤發生由於風邪搏於血氣,變化所生;或脈絡之血,滯於衛分,陽氣束結而成;腎中濁氣混於陽,陽氣收束所致,和血凝氣滯等因素有關.

正常黑色素細胞瘤變的真正原因尚不清楚,與下列因素可能有關:

(1)大氣污染氟裡昂等有害物質的大量排放破壞瞭臭氧層,造成紫外線濾過不充分,有害的紫外線與空氣中的有害物質攜手共同作用於人體皮膚,造成黑素細胞異常表達,引發黑素瘤.

(2)愛美之心作怪許多人為瞭追求皮膚的潔嫩而大量使用化學類化妝品,造成化學性皮膚污染,甚至有人用化學腐蝕劑去除掉皮膚上的黑痣,結果適得其反,刺激瞭黑素細胞的過度增殖.

(3)衛生知識缺乏對長在足部、會陰部等易受摩擦部位的黑痣未引起足夠重視,憑其長期受到擠壓與摩擦,終致其發生惡性轉變.

(4)濫用雌激素類藥物研究發現惡性黑色素瘤的細胞內有雌激素受體,因此,人們懷疑雌激素過量會刺激黑色素瘤的發生.

(5)免陷缺陷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國人壽命明顯延長.伴隨年齡的增長,人體免疫功能逐漸衰退.研究發現,免疫功能低下是黑色素瘤發生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臨床上老年人黑色素瘤的發病率很高.

(6).良性黑色素斑塊即黑痣,其中交界痣最易惡變,混合痣較少,而內皮痣則極少惡變.但頭皮黑色素瘤多數並非黑痣轉變而來,故有人認為本病不完全與黑痣有關.

(7).種族白人比有色人種發病率高,如美國白種人的年發病率高達42/10萬,而黑人僅為0.8/10萬.

二、發病機制

病變多發生於真皮和表皮交界處,瘤細胞類似痣細胞,但明顯異型,細胞間質和細胞內充滿黑色素,根據細胞形態和黑色素量的不一,可分5型:

1.大上皮樣細胞多見,細胞呈多邊形.

2.小上皮樣細胞核大而不典型.

3.梭形細胞胞質呈原纖維樣,核大染色深.

4.畸形細胞為單核或多核.

5.樹枝突細胞比正常黑色素細胞大,胞核異型,瘤細胞對酪酶呈強陽性反應,含黑色素少時,在HE切片內難以證實,故有ldquo;無黑色素性黑色素瘤rdquo;之稱,但若用銀染色,在少數細胞內仍可檢出黑色素.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症状

臨床表現

黑色素瘤發生於中老年人較多,男比女多發,好發下肢足部,其次是軀幹,頭頸部和上肢,癥狀主要為迅速長大的黑色素結節,初起可於正常皮膚發生黑色素沉著,或者色素痣發生色素增多,黑色加深,繼之病變損害不斷擴大,硬度增加,伴有癢痛感覺,黑色素瘤的病損有的呈隆起,斑塊及結節狀,有的呈蕈狀或菜花狀,向皮下組織生長時則呈皮下結節或腫塊型,向四周擴散者則出現星狀黑斑或小結節,常見表現是黑色素瘤的區域淋巴結轉移,甚者以區域淋巴結腫大而就診,到晚期由血流轉移至肺,肝,骨,腦諸器官.

1.臨床分型

(1)表淺蔓延型最多見,約占70%,好發於50歲左右,女性多發於肢體,男性好發於軀幹,其惡性程度介於雀斑型和結節型之間,早期表現為棕黃色,棕色,藍色或黑色,大多數可呈玫瑰紅或桃紅色,其邊緣呈鋸齒狀,並使皮膚紋理消失,輻射生長期持續1~12年,此期內發生淋巴結轉移者不到5%.

(2)雀斑型占10%~15%,為四型中惡性程度最低的一種,好發於頭,頸,手背等暴露部位,多見於60~70歲,女性多見,臨床上表現為較大的,平的或略高出皮面的棕黃色或棕色病灶,當輻射生長伴有垂直生長時,局部呈灶性隆起,顏色仍為棕黃色,淋巴結轉移率為25%左右.

(3)結節型為四型中惡性度最高的一型,占12%左右,好發於50歲左右,男女之比為2∶1,好發於背部,臨床為灰色帶有桃紅色彩的結節,當病灶繼續生長時其顏色變成藍黑色,呈紫黑果醬樣圓頂形或息肉樣塊物,垂直生長為其唯一生長方式,病程進展迅速,一般持續數月至1年,並較早發生潰瘍和淋巴結轉移,本型預後較差.

(4)肢端色斑樣黑素瘤主要發於手掌,腳底及甲下,輻射生長期皮損為棕黃,棕褐或黑色,不高出皮面,若在甲下可見不規則的棕黃或棕褐色條紋由甲床向近端擴展,輻射生長期持續1年左右,不及時處理則進入垂直生長期,病灶呈結節狀隆起,淋巴結轉移率亦隨之增加,預後亦差.

2.臨床分期根據原發灶的范圍,淋巴結轉移的情況和影像學檢查有否遠隔轉移等結果來估測病期.

(1)Ⅰ期:無區域淋巴結轉移.

(2)Ⅱ期:伴有區域淋巴結轉移.

(3)Ⅲ期:伴有遠處轉移.

總體上,若色素性皮損有下列改變者常提示有早期惡黑的可能:

(1)顏色雜色為惡性病變的信號,雀斑型和表淺蔓延型常在棕色或黑色中參雜紅色,白色或藍色,其中尤以藍色更為不好.

(2)邊緣常參差不齊呈鋸齒狀改變,為腫瘤向四周蔓延擴展或自行性退變所致.

(3)表面不光滑,常粗糙而伴有鱗形片狀脫屑,時有滲血,滲液,可高出皮面.

(4)病灶周圍皮膚可出現水腫或喪失原有皮膚光澤或變成白色,灰色.

(5)感覺異常局部發癢,灼痛或壓痛.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检查

1.抗人黑色素瘤血清做間接免疫熒光標記黑色素組織,當抗血清稀釋為1∶2時,最高陽性率可達89%.

2.用Vacca雙PAP免疫酶標記法標記測定,當抗血清稀釋度為1∶400時,82.14%呈陽性反應.

3.色素原檢查黑色素原經腎排出後氧化,使尿液呈暗褐色,稱黑色尿,若在尿液中加入氯化鐵,重鉻酸鉀,硫酸,可促進其氧化,再加硝酸鈉,尿液呈紫色;先加醋酸,再加氫氧化鈉,尿液呈藍色.

黑色素瘤 惡性黑色素瘤预防

盡量避免日曬,使用遮陽屏是重要的一級預防措施,特別是對那些高危人群,加強對一般群眾和專業人員的教育,提高三早,即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更為重要.

1.對發生在容易摩擦部位的色素痣,應取活組織病理檢查,如兒童大毛痣在腰部,常受腰帶的摩擦和擠壓,應盡早全部切除,若一次全部切除有困難時,未惡變前可在大毛痣中部盡量切除主要部分,兩側縫合,等侍周圍皮膚拉松後,再切除其餘部分,直到全部切除黑痣為止,以防惡變,每次切除的標本必須送病理檢查,若有惡變,應全部切除,行植皮術.

2.不宜用腐蝕藥物或徹底的冷凍等方法刺激黑痣,一次冷凍不掉而反復數次,是有危險性的,因為黑痣常因外傷刺激而發生惡變,據報道,是有人因一次冷凍不徹底而發生惡變的,約有30%~50%的惡性黑色素瘤與外界刺激有關,如果因美容的需要,應將痣一次性切除,是比較安全可靠的,冷凍結合切除,力求一次完成,切忌分次切除,切除的標本應送病理檢查.

3.色痣惡變的信息

(1)色痣體積增大,色素或深或變淺.

(2)色痣呈放射狀向周圍擴展.

(3)色痣無故疼痛或不適,表面有少量的滲出物.

(4)色痣區域淋巴結腫大,隱約可見藍黑色.

(5)病人解藍黑色尿.

提示:支持键盘“← →”键翻页 阅读全文
为你推荐

    趾間神經痛

    趾間神經痛

    神經痛或良性神經瘤可發生在任何趾間神經,趾間神經行走於趾骨之下和蹠骨之間,越過蹠球,走向遠端,支配足趾.第三足底趾間神經由內,外足底神經的分支組成... [详细]

    2021-12-25 04:03:00 admin

    癢疹 L28.202 小兒癢疹 尋常癢疹 結節性癢疹 妊娠癢

    癢疹 L28.202 小兒癢疹 尋常癢疹 結節性癢疹 妊娠癢

    癢疹(Prurigo)是一組急性或慢性炎癥性皮膚病的總稱,好發於四肢伸側瘙癢性的皮膚病.皮膚損害多是孤立的丘疹或結節,愈後留以色素沉著,局部皮損處有劇烈... [详细]

    2021-12-25 01:18:00 admin

    癲癇性精神障礙 羊癇瘋 癲癇癥性精神障礙 癲癇所致精神障礙

    癲癇性精神障礙 羊癇瘋 癲癇癥性精神障礙 癲癇所致精神障礙

    癲癇(epilepsy)是由於多種原因引起大腦細胞異常過度放電而引起的一過性,反復發作的臨床綜合征.由於異常放電部位不同,臨床表現也不同,其共同特點是具有... [详细]

    2021-12-25 14:55:00 admin

    成骨不全 脆骨癥原發性骨脆癥骨膜發育不良

    成骨不全 脆骨癥原發性骨脆癥骨膜發育不良

    成骨不全(osteogenesisimperfecta)是一種少見的先天性骨骼發育障礙性疾病,又稱脆骨病或脆骨-藍鞏膜-耳聾綜合征.其特征為骨質脆弱、藍鞏膜、耳聾、關節... [详细]

    2021-12-25 04:23:00 admin

    先天性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

    先天性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

    膽道閉鎖(biliaryatresia,BA)是新生兒期一種少見的嚴重黃疸性疾病,但卻是新生兒梗阻性黃疸時需要外科處理的主要問題.膽道閉鎖並非少見疾病,至少占有新... [详细]

    2021-12-25 02:37:00 admin

    梅毒性角膜病變

    梅毒性角膜病變

    三期梅毒可出現眼損害,如虹膜睫狀體炎、視網膜炎、角膜病變等.角膜病變一般見角膜基質炎,可分為先天性和後天性,後天性的損害比較輕.... [详细]

    2021-12-25 02:03:00 admin

    闌尾腫瘤

    闌尾腫瘤

    闌尾腫瘤少見,一般無癥狀,常在腹部手術中或屍解時發現,前者以惡性者多,後者以良性者為多,有時可因阻塞闌尾腔而形成急性闌尾炎.... [详细]

    2021-12-25 05:13:00 admin

    生長激素缺乏癥 E23.013 GHD

    生長激素缺乏癥 E23.013 GHD

    生長激素(GH)是人體促進生長的主要因素.影響身高的因素很多,在兒童、青少年時期,垂體GH分泌不足或缺乏,患者的生長都會出現明顯障礙.其他原因還有營養... [详细]

    2021-12-25 06:25:00 admin

    肝性腦病 HE 肝性昏迷 肝昏迷 肝腦變性綜合征 門體分流形性腦病

    肝性腦病 HE 肝性昏迷 肝昏迷 肝腦變性綜合征 門體分流形性腦病

    肝性腦病(hepaticencephalopathy,HE)又稱肝性昏迷,是嚴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謝紊亂為基礎的中樞神經系統功能失調的綜合病征,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意識障礙、... [详细]

    2021-12-25 12:11:00 admin

    慢性化膿性胸膜炎

    慢性化膿性胸膜炎

    急性膿胸經過4~6周治療膿腔未見消失,膿液稠厚並有大量沉積物,提示膿胸已進入慢性期.慢性膿胸病人因長期感染,體質消耗,胸膜高度增厚,特別是壁層胸膜增厚... [详细]

    2021-12-25 11:48:00 admin

    脾功能亢進 脾腫大

    脾功能亢進 脾腫大

    脾功能亢進(簡稱脾亢)是一種不同的疾病引起脾臟腫大和血細胞減少的綜合征,臨床表現為脾腫大,一種或多種血細胞減少,而骨髓造血細胞相應增生,可經脾切除... [详细]

    2021-12-25 07:31:00 admin

    尿道旁腺癌 尿道旁腺癌癥

    尿道旁腺癌 尿道旁腺癌癥

    尿道旁腺癌發生在外陰前庭的尿道開口周圍,尿道旁腺癌是少見的惡性腫瘤.... [详细]

    2021-12-25 05:16:00 admin

    羊癲瘋

    羊癲瘋

    癲癇是慢性反復發作性短暫腦功能失調綜合征.以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反復癇性發作為特征.癲癇是神經系統常見疾病之一,患病率僅次於腦卒中.癲癇的發病率... [详细]

    2021-12-25 12:30:00 admin

    蛔蟲性腸梗阻 B77.052+

    蛔蟲性腸梗阻 B77.052+

    蛔蟲性腸梗阻是因蛔蟲聚結成團引起腸管機械性的堵塞所致,在非腫瘤性堵塞性腸梗阻中占首位,多為單純性、部分性腸梗阻.... [详细]

    2021-12-25 10:34:00 admin

    肝內膽管結石 肝膽管結石

    肝內膽管結石 肝膽管結石

    肝內膽管結石是膽管結石的一種類型,是指左右肝管匯合部以上各分枝膽管內的結石.它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與肝外膽管結石並存.一般為膽紅素結石.肝內膽管... [详细]

    2021-12-25 11:23:00 admin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MDS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 MDS

    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myelodysplasticsyndrome,MDS)是一組起源於造血髓系定向幹細胞或多能幹細胞的異質性克隆性疾患,其基本病變是克隆性造血幹、祖細胞... [详细]

    2021-12-25 06:55:00 admin

    耳癤 耳疔

    耳癤 耳疔

    耳癤是指發生於外耳道的癤腫,以耳痛、外耳道局限性紅腫、突起如椒目為其特征.古代醫籍中尚有“耳疔"、“黑疔"等別稱,如《外科證治全書·卷2》中說:... [详细]

    2021-12-24 15:31:00 admin

    眼內轉移性腫瘤

    眼內轉移性腫瘤

    眼內轉移性腫瘤比較少見,因為眼動脈與頸內動脈成直角分支,所以血流中的腫瘤栓子由於血流速度關系往往容易停留於顱內(腦及腦膜),而不易經過眼動脈進入... [详细]

    2021-12-25 04:41:00 admin

    孢子絲菌病 側孢病黴

    孢子絲菌病 側孢病黴

    孢子絲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絲菌(Sporothrixschenckii)及其盧裡變種引起的皮膚、皮下組織、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統的慢性感染,偶可播散至全... [详细]

    2021-12-25 01:31:00 admin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

    主-肺動脈間隔缺損較罕見,系胚胎發育過程中,動脈主幹分隔不完全,在主動脈和肺動脈根部形成間隔缺損,缺損距主動脈瓣0.5cm~1.5cm.大小一般在1.5cm~2.5cm.M... [详细]

    2021-12-25 11:59:00 admin
关于我们
返回顶部